1、電腦主機各部件
電腦主機主要由: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網卡、電源、光碟機、硬碟及機箱組成。像看電視可安裝電視卡,監控系統可安裝採集卡等等。現在主要介紹前邊組成主機的基本部件,其它部件在以後的文章中會依次介紹。
主板:
主板在電腦主機中的作用是連接電腦主機內的各部件。主板的好壞也會影響電腦的整體性能。在主板上有很多連接電腦配件的插口。像CPU插口、內存插口、硬碟或光碟機的IDE及SATA插口等。同時插口類型也表示所能支持的配件類型。
CPU:
CPU是中央處理器,在形象介紹時可理解為相當於人的大腦,起到運算的作用。是決定電腦運行速度的主要部件。
CPU的分類:
1、按廠商分主要分為INTEL、AMD、國產龍芯(目前在中國我所知的只有這三種)。INTEL為最早研製處理器的廠商,憑借著強大的研發能力和整體性能,佔有處理器的主要市場。AMD作為INTEL的主要競爭對手,以超強的性價比及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在國際市場上前景非常看好。國產龍芯因起步較晚,在技術上要落後一些,目前很多品牌機廠商已經在用國產VIA處理器。銷量上也不錯。
2、按叫法分:以前的電腦像286、386、486等不加詳述,在早期電腦基本上都是以奔騰為主,像買電腦時都問是奔騰幾的。現在隨著硬體性能越來越強大,而且處理器的名字也是多種多樣。INTEL處理器從開始時的奔騰幾到現在的塞揚、塞揚D、塞揚雙核、PD(奔騰D)、PDE(奔騰E)、酷睿、酷睿2E系列(雙核)、酷睿2Q系列(四核)等。而AMD對應的閃龍、速龍、速龍雙核、羿龍三核、羿龍四核、皓龍等。以前處理器都是按照主頻就可以看出性能如何。但現在隨著工藝的提高,很多產品因核心數量及緩存高低反而主頻比較低。所以現在主頻並不是決定處理器速度快慢的主要參數。而要在同樣名稱里進行主頻對比才可以看出性能。我購買時主要看價格。基本上主流產品價格高的肯定要比價格低的性能高些。呵呵,做個參考吧。
3、按針腳分:INTEL處理器從奔三的370針腳開始,到P4初期的423針腳。再到後來流行的478針腳,和現在的775針腳。而AMD從閃龍1500+開始的462針腳,到754針腳,和前年推出的939針腳及現在主流的AM2(940針腳)。
內存:隨機存儲器,指的是電腦中運行的程序,運行時所佔用的空間是由內在提供的。內存的大小也是決定速度的主要因素。內存主要分為SD內存,P2及P3電腦用的內存條,雙缺口;DDR一代內存及現在的DDR2代內存。其中SD內存金手指個數為168個、DDR一代內存金手指個數為184個、二代內存為240個。上面所指為台式機內存。筆記本的內存在這里不加詳述。
硬碟:硬碟是一種硬質圓形磁表面存儲媒體,不但存儲量大,而且速度快,是目前計算機主要的存儲設備。硬碟介面現在主要分IDE及SATA介面。容量現在市面上最小的為160G。從去年日立推出1TB(1000G)以來,各大品牌廠商相繼推出TB級產品。
2、電腦主機箱內的部件組裝圖解
3、電腦主機由哪些基本部件組成,各種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平常所見的台式電腦主要由主機和外部設備組成,其中主機內部有主板、硬碟、cpu、內存、顯卡、音效卡、ATX電源等組件,外部設備有鍵盤、滑鼠、顯示器、話筒和音箱等組件。主機通過各種介面來連接外部設備。這些部件組合在一起,共同協作來完成電腦的各項功能。
1、主機內組件
主機是台式電腦的主要部分,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一般我們把位於機箱內的設備稱為內設,位於機筘外的設備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和外接光碟機等)。主機的內部結構如下圖所示。
通常主機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由以下部件構成。
主板:連接主機各個配件的主體,沒有主板主機不能使用。
CPU:主機的心臟,負責數據運算,不可缺少。
內存:存儲主機調用文件,不可缺少。
硬碟:主機的存儲器,獨立主機不可缺少。
顯卡:某些主板集成。
音效卡:某些中板集成的。
網卡:某些主扳集成,沒有網卡計算機無法訪問網路。
光碟機:沒有光碟機,主機無法讀取光碟上的文件。
機箝:裝主機配件的箱子,沒有機箱小影響使用。
電源:主機供電系統,沒有電源不能使用。
一些不常用設備:如1394卡、視頻釆集卡、電視卡、藍牙等。
一、主板
主扳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電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扳不僅是整個電腦系統的載體,還是系統中各種信息交流的中心,擔負宥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責任。
主扳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而安裝了組成電腦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南/北橋晶元(或單晶元組)、I/O控制晶元、BIOS晶元,CPU插座、內存插槽、供電接丨1、擴展插槽以及鍵盤、滑鼠、顯卡、音效卡、網卡和usb等輸入/輸出接n。主板上的擴展插槽用來插接合適的適配卡,對電腦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
主扳的性能和穩定性影響著整個電腦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
二、CPU
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器)是整個電腦系統的核心,也是整個電腦系統的最高執行單位
三、內存
內存即電腦中的主存儲器,主要用來哲時存放電腦中正在運行的程序和數據,是外闈設備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內存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繫到電腦是否能正常穩定地運行。
四、硬碟
硬碟(HardDiscDrive,HDD)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存儲容量很大,平常使用的操作系統需要安裝到硬碟里才能正常使用。。
一般常見的多為普通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幾組成。這些碟幾外覆蓋有磁性材料,通過磁層的磁化來記錄和保存數據。絕大多數硬碟的碟片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腔體中。
五、顯卡
顯卡即品示適配器(DisplayCard),是主機與顯示器之間進行通信的橋梁。顯卡的主要作用是將CPU送來的影像數據經過處理後再傳送給顯示器進行顯示輸出。
六、音效卡
音效卡又叫音頻適配卡(SoundCard),是實現聲音與數7信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體設備,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
音效卡可以把來自話筒、收錄音機、激光唱機等設備的語音、音樂等聲音變成數字信號交給電腦處理,並以文件形式儲存;也可以把數字信號還原成為真實的聲音輸出。
音效卡主要有PCI和PCI-E兩種接「1類型,其中PCI-E為1X(1速)介面類型。
目前,很多主流的主板上都帶有集成音效卡,能夠滿足H常的使用要求,一般不需使用獨立音效卡。
七、網卡
網卡也叫網路適配器(NetworkInterfaceCard,NIC)。網卡是區域網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是連接用戶電腦與網路的硬體設備。無論是雙絞線連接、同軸電纜連接還是光纖連接,都必須藉助於網P才能實現數據的通信。對於網於而言,每一塊M卡都有一個唯一的網路節點地址,它是網K?生產廠家在生產時燒入ROM(只讀存儲晶元)中的,把它叫做MAC地址(N卡物理地址)。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網卡主要分為有線網卡、無線網t:和無線上網,等類型,其中有線網t:又分為集成有線網卡和獨立有線網貸兩種類型。
八、光碟機
光碟機又叫光碟驅動器,主要用於讀取光碟上的數據。隨著光碟機技術的+斷發展,光碟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常見的光碟機有CD-ROM光碟機、CD-RW刻錄機、DVD-ROM光碟機、DVD-RW刻錄機、COMBO(康寶)和新興的藍光光碟機(包括藍光只讀光碟機、COMBO和刻錄機)等,其中CD-ROM和CD-RW刻錄機已經基本淘汰。
九、機箱
機箱主要用來固定電腦的各部件,為它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場所。一個好的機箱不僅具有合理的布局設計,還具有良好的散熱功能。
供電腦的外部設備主要有顯示器、鍵盤、滑鼠、和音箱等,這些外部設備能夠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電腦,以滿足H常使用的需求。
十、電源
電源主要用來為電腦各部件供電,以保證電腦能夠正常工作。電源是保障電腦正常工作的源動力,電源的功率大小、電壓和電流的穩定性,會直接影響電腦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
4、電腦主機里都有什麼配件?
電腦主機內部一般是由:主板、CPU、內存、硬碟、顯卡、電源、光碟機這些配件組成的。
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主板、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在網路技術中是關於發送與接收信息的終端設備。
在數據通信系統中專門用來完成各種數據處理工作的計算機。主機能完成基本類型的數據處理工作:報文的存儲與轉發;數據的收集、編輯和分發;,文件的管理和處理,遠程作業輸入,成批處理,實時處理和互動式分時處理等。
(4)主機部件擴展資料:
數據通信系統中的主機又不同於一般的單機系統,其主要特點是:
1、面向通信,具有通信處理的能力。在硬體方面,具有與通信控制器連接的輸入/輸出通道部件或匯流排介面。
系統軟體具有對中央處理器(CPU)硬體中斷的分析處理、輸入輸出控制和差錯恢復處理、程序的啟動和停止處理、多重處理和虛擬存儲器管理等功能。通信控製程序(即通信軟體)常與通信控制器相結合,控制用戶的聯機業務程序與遠程終端之間的數據傳輸。
2、具有資料庫管理功能。資料庫是相互關聯的數據的集合,具有數據的共享性、獨立性和最小冗餘性的特點,並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計算機網的最重要應用之一,是網內主機之間建立地理上分散的資料庫,主機通過資料庫管理系統支持用戶訪問本地或遠地資料庫。
3、為保證高的可靠性,主機單機的可靠性要高,可設置備用機,或採取雙機工作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