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河主要的水電站有哪些?
黃河主要有以下3個水電站:
1.黃河源水電站
我國黃河源頭第一座水電站---黃河源水電站在新年前夕投入試運行,為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牧民帶來光明,同時標志著青海省最後一個無電縣結束,壩高為18米,裝機容量為2500千瓦,年均發電量為1753萬千瓦時,於1998年4月8日破土動工,投資總額近8000萬元。
2.龍羊峽水電站
龍羊峽水電站距黃河發源地1684千米,下至黃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黃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級電站,人稱黃河「龍頭」電站。龍羊峽位於青海省共和縣與貴德縣之間的黃河幹流上,長約37千米,寬不足 100米。黃河自西向東穿行於峽谷中,兩岸峭壁陡立,重巒疊嶂,河道狹窄,水流湍急,最窄處僅有30米左右,兩岸相對高度約200米~300米,最高可達 800米。
3.公伯峽水電站
公伯峽水電站位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化隆回族自治縣交界處的黃河幹流上,距西寧市153km,是黃河上游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中第四個大型梯級水電站。工程以發電為主,兼顧灌溉及供水。水庫正常蓄水位2005.00m,校核洪水位2008.00m,總庫容6.2億立方米,調節庫容0.75億立方米,具有日調節性能。電站裝機容量1500MW,保證出力492MW,年發電量51.4億kW·h,是西北電網中重要調峰骨幹電站之一,可改善下游16萬畝土地的灌溉條件。
水電站,是能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 。一般包括由擋水、泄水建築物形成的水庫和水電站引水系統、發電廠房、機電設備等。水庫的高水位水經引水系統流入廠房推動水輪發電機組發出電能,再經升壓變壓器、開關站和輸電線路輸入電網。
技術原理
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動能,從河流或水庫等高位水源處向低位處引水,利用水的壓力或者流速沖擊水輪機,使之旋轉,從而將水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後再由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切割磁力線產生交流電。而低位水通過吸收陽光進行水循環分布在地球各處,從而回復高位水源。
電站
有利因素
1.清潔:水能為可再生能源,基本無污染。
2.營運成本低,效率高;
3.可按需供電;
4.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
5.控制洪水泛濫
(1)水電站主機擴展資料:
功能
利用水電站樞紐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頭,匯集、調節天然水流的流量,並將它輸向水輪機,經水輪機與發電機的聯合運轉,將集中的水能轉換為電能,再經變壓器、開關站和輸電線路等將電能輸入電網。
通常用壩攔蓄水流、抬高水位形成水庫,並修建溢流壩、溢洪道、泄水孔、泄洪洞(見水工隧洞)等泄水建築物宣洩多餘洪水。水電站引水建築物可採用渠道、隧洞或壓力鋼管,其首部建築物稱進水口。
水電站廠房分為主廠房和副廠房,主廠房包括安裝水輪發電機組或抽水蓄能機組和各種輔助設備的主機室,以及組裝、檢修設備的裝配場。副廠房包括水電站的運行、控制、試驗、管理和操作人員工作、生活的用房。引水建築物將水流導入水輪機,經水輪機和尾水道至下游。當有壓引水道或有壓尾水道較長時,為減小水擊壓力常修建調壓室。而在無壓引水道末端與發電壓力水管進口的連接處常修建前池。為了將電廠生產的電能輸入電網還要修建升壓開關站。
此外,尚需興建輔助性生產建築設施及管理和生活用建築。
技術原理
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動能,從河流或水庫等高位水源處向低位處引水,利用水的壓力或者流速沖擊水輪機,使之旋轉,從而將水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後再由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切割磁力線產生交流電。而低位水通過吸收陽光進行水循環分布在地球各處,從而回復高位水源。
參考資料:網路-水電站
2、水電站由那幾部分組成?
(1)水工建築物。一般俗稱為大壩,它由擋水建築物、引水建築物、輸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等組成,其任務是用來擋水形成落差,並向機組輸水,然後將發電廠用過的水流排走。
(2)水電站廠房及廠房建築物。它是固定和保護機電設備正常運行的主要建築物。其任務是通過一系統的工程措施,將水流平穩地引入及引出水輪機,將各種必需的機電設備安裝在恰當的位置,並創造良好的安裝、運行及檢修條件,以利於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和提高運行質量。
(3)發電系統。它是指水電站內生產電能的設備,並完成能量轉換和傳輸的任務。按照這些設各在水電站生產傳輸電能過程中的作用劃分,又可分為下述四大系統:
①主機設各系統。由水輪機及相應的進出水設備組成。
②輔助設備系統。包括水電站的油、水、氣系統,主閥或快速閘門及其操作設備等。
③電氣一次系統。由發電機、發電機引出線、發電機電壓配電裝置、主變壓器、廠用變壓器、高低壓電氣設各及相應的各種母線、電力電纜等組成。
④電氣二次系統。包括發電機同期裝置、勵磁系統、調速系統(電氣部分)、保護系統、直流系統、監控系統、監測系統、自動及遠動裝置等。
(2)水電站主機擴展資料
在水力資源貧乏地區,火電廠所佔比例較大,而在水力資源豐富且開發程度較高的地區,水電廠則佔有較大的比例,風電場和太陽能屬於新能源,最近幾年發展比較迅速。水電廠在電力系統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幾項:
(1)提供電能。是水電廠的主要任務。
(2)調峰。有調節能力的主力水電廠擔任。
(3)調頻。有水庫且調節能力較強的大型機組擔任,中國的頻率50±0.2Hz。
(4)調相。具備調相運行能力,可根據電網要求參與系統無功功率平衡。
(5)作為事故備用。由於水輪發電機組具有迅速起動投入並網發電的特點,當電力系統突然發生事故時,急需補充電量,常把水電廠的機組作為事故備用機組。
(6)蓄能作用。抽水蓄能水電廠低谷時抽水用電儲能,在用電高峰時發電向系統供電,滿足負荷需要。
3、水電站的設備構造
水電站,英文: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hydropower plant (HPP)水電站是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又稱水電廠。它包括為利用水能生產電能而興建的一系列水電站建築物及裝設的各種水電站設備。有些水電站除發電所需的建築物外,還常有為防洪、灌溉、航運、過木、過魚等綜合利用目的服務的其他建築物。這些建築物的綜合體稱水電站樞紐或水利樞紐。
水電站樞紐的組成建築物有以下6種:
(一)擋水建築物
用以截斷水流,集中落差,形成水庫的攔河壩、閘或河床式水電站的水電站的長房等水工建築物。如混凝土重力壩、拱壩、土石壩、堆石壩及攔河閘等。
(二)泄水建築物
用以宣洩洪水或放空水庫的建築物。如開敞式河岸溢洪道、溢流壩、泄洪洞及放水底孔等。
(三)進水建築物
從河道或水庫按發電要求引進發電流量的引水道首部建築物。如有壓、無壓進水口等。
(四)引水建築物
向水電站輸送發電流量的明渠及其渠系建築物、壓力隧洞、壓力管道等建築物。
(五)平水建築物
在水電站負荷變化時用以平穩引水建築物中流量和壓力的變化,保證水電站調節穩定的建築物。對有壓引水式水電站為調壓井或調壓塔;對無壓引水式電站為渠道末端的壓力前池。
(六)廠房樞紐建築物
水電站廠房樞紐建築物主要是指水電站的主廠房、副廠房、變壓器場、高壓開關站、交通道路及尾水渠等建築物。這些建築物一般集中布置在同一局部區域形成廠區。廠區是發電、變電、配電、送電的中心,是電能生產的中樞。 將水能轉變為電能的機電設備稱水電站動力設備。其在常規水電站和潮汐電站為水輪機和水輪發電機組成的水輪發電機組,及附屬的調速器、油壓裝置、勵磁設備等。抽水蓄能電站的動力設備為由水泵水輪機和水輪發電電動機組成的抽水蓄能機組及其附屬的電氣、機械設備。水電站的電氣裝置除水輪發電機及其附屬設備外,還包括發電機電壓配電設備、升壓變壓器、高壓配電裝置和監視、控制、測量、信號和保護性電氣設備等。
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P由下式計算:
P = 9.81QHη
式中 Q——通過水輪機的水流量,m3/s;
H——水電站的水頭,m
η——水電站的總效率,一般為0.85~0.86 利用水電站樞紐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頭,匯集、調節天然水流的流量,並將它輸向水輪機,經水輪機與發電機的聯合運轉,將集中的水能轉換為電能,再經變壓器、開關站和輸電線路等將電能輸入電網。
通常用壩攔蓄水流、抬高水位形成水庫,並修建溢流壩、溢洪道、泄水孔、泄洪洞(見水工隧洞)等泄水建築物宣洩多餘洪水。水電站引水建築物可採用渠道、隧洞或壓力鋼管,其首部建築物稱進水口。
水電站廠房分為主廠房和副廠房,主廠房包括安裝水輪發電機組或抽水蓄能機組和各種輔助設備的主機室,以及組裝、檢修設備的裝配場。副廠房包括水電站的運行、控制、試驗、管理和操作人員工作、生活的用房。引水建築物將水流導入水輪機,經水輪機和尾水道至下游。當有壓引水道或有壓尾水道較長時,為減小水擊壓力常修建調壓室。而在無壓引水道末端與發電壓力水管進口的連接處常修建前池。為了將電廠生產的電能輸入電網還要修建升壓開關站。
此外,尚需興建輔助性生產建築設施及管理和生活用建築。
4、水電站主機的操作票有哪些?
有好幾種的,比如主機由熱備用狀態轉檢修狀態.
5、水電站、水利樞紐工程怎麼區分?
水電站,是能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 。一般包括由擋水、泄水建築物形成的水庫和水電站引水系統、發電廠房、機電設備等。水庫的高水位水經引水系統流入廠房推動水輪發電機組發出電能,再經升壓變壓器、開關站和輸電線路輸入電網。
水利樞紐water control project;hydraulic complex,是為滿足各項水利工程興利除害的目標,在河流或渠道的適宜地段修建的不同類型水工建築物的綜合體。水利樞紐常以其形成的水庫或主體工程——壩、水電站的名稱來命名,如三峽大壩、密雲水庫、羅貢壩、新安江水電站等;也有直接稱水利樞紐的,如葛洲壩水利樞紐。
水利樞紐工程包含的更加多一些是一個系統工程,而水電站是一個單獨的工程,被包含在水利樞紐工程里。
6、水電站中的主機設備及輔助設備的名稱及作用
水電站中的主設備有:水輪機、發電機、主變壓器等。
輔助設備有:調速系統、風油水系統、繼電保護系統、監測控制系統、升壓站等。
7、請問水電站中安裝間、主機間、副廠房、主變室、GIS室、尾調室、出線場等相互之間的關系及工作原理是什麼
安裝間使用來組裝水輪發電機組和附屬設備的,主機間是安裝水輪發電機的位置,也就是運行位置,副廠房是布置輔助設備和電氣設備的地方。主變室是安裝和運行主變壓器的地方,GIS室是布置高壓氣體組合電器的地方。出線場是電站送出工程的一部分,主要是布置送出線路和開關設備,尾調室這個名詞沒聽過。一般的流程是這樣,機組在安裝間組裝後調入主機間安裝就位及運行,電能從機組發出,經過副廠房的高壓開關室進行匯流後到達主變室升壓,再到GIS是選擇送出線路,經過出線場和輸電線路到電網。
8、水電站油水氣,排水系統
一、油系統
油系統通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油庫:放置各種油罐及油池。
(2)油處理室:設有凈油及輸送設備,如油泵、濾油機、烘箱等。
(3)油化驗室:設有化驗儀器、設備、葯物等。
(4)油再生設備:水電站通常只設置吸附器。
(5)管網:將用油設備與油處理室等各部分連接起來組成油務系統。
(6)測量及控制元件:用以監視和控制用油設備的運行情況。如溫度計、液位信號計、油混水信號器、示流信號計等。
潤滑油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透平油-供機組軸承潤滑及調速系統、進水閥等液壓操作用。
(2)機械油-供電動機、水泵、機修設備及起重機等滑動軸承潤滑用。
(3)壓縮機油-除供活塞式空氣壓縮機潤滑外,還承擔活塞與氣缸壁間的密封作用。
電氣絕緣油有:
(1)變壓器油-供變壓器及電流、電壓互感器用。
(2)開關油-供開關用 。
(3)電纜油-供充油電纜用。
二、氣系統
水電站中使用壓縮空氣的有以下幾方面:
(1) 機組停機時制動用氣。
(2) 機組調相壓水用氣。
(3) 機組維護檢修時風動工具和吹掃用氣。
(4) 水輪機主軸檢修密封圍帶用氣。
(5) 蝴蝶閥止水圍帶用氣。
(6) 油壓裝置壓力油罐用氣,它是水輪機調節系統和主閥操作系統的能源。
(7) 變電站配電裝置中空氣斷路器及氣動操作的隔離開關的操作和滅弧用氣。
(8) 寒冷地區的水工建築物、閘門、攔污柵及調壓井等防凍吹冰用氣。
壓縮空氣系統由四部分組成:
(1) 空氣壓縮裝置,它包括空氣壓縮機、電動機、貯氣罐和油水分離器等。
(2) 供氣管網,它由干管、支管和管件組成。管網將氣源和用氣設備聯系起來,輸送和分配壓縮空氣。
(3) 測量和控制元件,它包括各種類型的自動化元件,如壓力繼電器、溫度信號器、電磁空氣閥等。其主要作用是監測、控制,保證壓縮空氣系統的正常運行。
(4) 用氣設備,如油壓裝置壓力油罐、制動閘、風動工具等。
三、水系統
技術供水系統由水源、管網、用水設備以及測量元件等組成。
水源:由取水設備(如水壓不夠,應設水泵升壓)、水處理設備(如沉澱池、過濾器等)組成,為完成技術供水系統的任務而准備好水量、水壓、水溫、水質都符合要求的技術用水。
管網:由取水干管、支管及管路附件等組成。干管直徑較大,把水引到廠內用水區。支管直徑較小,把水從干管引向用水設備。管路附件包括彎頭、三通、法蘭等,是管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管網分樹枝狀管網及環狀管網兩種。水電站普遍採用樹枝狀管網,管網中水不循環,用後即排走。這種管網簡單經濟,容易計算,但供水可靠性較差。環狀管網則與此相反。
測量控制元件:如閥門、壓力表、溫度計、示流信號器等。用以監視、控制和操作水系統的有關設備,保證供水系統正常運行。
技術供水又稱生產供水,主要作用是對運行設備進行冷卻,有時也用來進行潤滑(如水輪機橡膠瓦導軸承)及水壓操作(如高水頭電站主閥)。消防供水主要用於主廠房、發電機及油處理室等處的滅火。實踐證明技術供水與消防供水對機組及整個電站的安全經濟運行影響甚大,需要引起重視。
四、排水系統
水電站的排水可分為生產用水排水、滲漏排水和檢修排水三大類。
組成:主要是水泵及管道等。
9、長江三峽主機發電功率是多大
電站左岸設14台,右岸12台,共26台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為混流式,單機容量均為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1000億千瓦時。後又在右岸大壩「白石尖」山體內建設地下電站,設6台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
10、水電站的通風空調系統
通風空調系統組成:
防排煙系統:風管與配件製作、部件製作、風管系統安裝、排煙風口、常閉正壓風口安裝、設備安裝、風管及設備防腐、系統調試;
送排風系統:風管與配件製作、部件製作、風管系統安裝、設備安裝、風管及設備防腐、系統調試;
除塵系統:風管與配件製作、部件製作、風管系統安裝、除塵器及設備安裝、風管及設備防腐、系統調試;
空調系統:風管與配件製作、部件製作、風管系統安裝、消聲器製作安裝、高效過濾器安裝、凈化設備及空調設備安裝、風管與設備絕熱、系統調試;
凈化空調系統:風管與配件製作、部件製作、風管系統安裝、消聲器製作安裝、設備安裝、風管及設備防腐、風管與設備絕熱、系統調試;
製冷系統:製冷機組安裝、製冷劑管道及配件安裝、製冷附屬設備安裝、管道及設備的防腐及絕熱、系統調試
空調水系統:冷熱水管道系統安裝、冷卻水管道系統安裝、冷凝水管道系統安裝、閥門及部件安裝、冷卻塔安裝、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