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給電腦加裝硬碟
首先要設置好硬碟跳線,硬碟的跳線方法可參考硬碟說明書,不同的硬碟,跳線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數據線上只接唯一的一個IDE設備(例如硬碟、光碟機、ZIP或MO等),就不需要對這個唯一的IDE設備設置跳線,系統會自動識別這個IDE設備(例如硬碟)的身份。
一般都是將性能好的新硬碟(第一硬碟)設為主盤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個IDE介面(Primary
IDE
Connector)上。至於舊硬碟(第二硬碟),有幾種接法:
1.兩個硬碟接在同一根硬碟數據線上,則第二硬碟應設為從盤SL(Slave
Device)。
2.第二硬碟接在第二個IDE介面(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該介面的數據線上只有一個硬碟,也沒接光碟機,那麼,第二硬碟就不用跳線;如果這根數據線上還掛有光碟機,一般將第二硬碟和光碟機的其中一個設為Master
Device,另一個設為Slave
Device,這由你自己決定。
順便說一下,在硬碟或光碟機上,除了MA、SL跳線外,還有一個CS(Cable
Select,電纜選擇)跳線。如果跳線選擇為CS有效,該IDE設備的主、從身份就由硬碟數據線決定。一般來說,連接在硬碟數據線中間插頭上的盤是主盤,連接在硬碟數據線末端插頭上的盤是從盤。但是,光有CS跳線還不行,還需要對普通的40芯硬碟數據線進行改造,即:從帶顏色的一邊數起,把在兩個主、從盤插頭之間的第28根線切斷,注意一定不要切斷其它線,這樣就可以配合CS跳線作為一條專用硬碟數據線。當需要交換主、從盤身份時,只要把這條硬碟數據線接硬碟的兩個插頭對調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碟拆卸下來重新跳線。這對於雙硬碟接在同一根數據線上、需要變換硬碟主、從設置的朋友來說,是很方便的。
安裝雙硬碟,不能不說「盤符交錯」問題。什麼是「盤符交錯」呢?舉個例子吧。假設你的第一硬碟原來有C、D、E三個分區,分別標記為C1、
D1、E1,第二硬碟有C、D兩個分區,分別標記為C2、D2。一般情況下,安裝雙硬碟後,硬碟分區的順序將為C-C1,D-C2,E-D1,F-E1,
G-D2,你看,原來第一硬碟的D、E分區變成了E、F盤,在C、E盤之間嵌入了第二硬碟的C分區,這就是「盤符交錯」。「盤符交錯」會引起安裝雙硬碟以前原有的軟體、鏈接等因路徑錯誤而無法正常工作。
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避免「盤符交錯」。
1.如果兩塊硬碟上都有主DOS分區,可在CMOS中只設置第一硬碟,而將第二硬碟設為None,這樣,在Windows或Linux系統中就會按IDE介面的先後順序依次分配盤符,從而避免「盤符交錯」,而且也不會破壞硬碟數據。這樣做的好處還有,如果在兩塊硬碟的主DOS分區分別裝有不同的操作系統,可以通過改變CMOS設置激活其中的一個硬碟,屏蔽另一個硬碟,從而啟動相應的操作系統。缺點是:在純DOS下無法看到被CMOS屏蔽的硬碟。
2.只在第一硬碟上建立主DOS分區(當然還可以有其它邏輯分區),而將第二硬碟全部劃分為擴展分區,然後再在其中劃分邏輯分區,就可以徹底避免「盤符交錯」了。當然,對第二硬碟分區前,要備份好你的數據哦!可以先用方法1安裝好雙硬碟,再把重要數據備份到第一硬碟上,最後對第二硬碟重新分區。
2、台式電腦怎麼加裝一個新的硬碟
3、電腦主機怎麼裝硬碟 台式的
台式機上裝3塊硬碟和裝1塊硬碟沒有啥區別,首先在機箱中確認硬碟安裝位置(一般機箱都預留了至少2塊硬碟的位置),如果沒問題,再確認電源的硬碟插頭數是否夠用(一般的電源也都有足夠的冗餘插頭供接多塊硬碟),然後就是 確認主板上SATA介面。
如果上面的都沒有問題,就准備好硬碟和連接的SATA線纜(買硬碟時記得要配好線纜啊,主板附帶的可能早沒了)。分別機箱硬碟位置上用硬碟帶的螺絲固定好硬碟(一些品牌機是用卡條卡住的),連接好每一塊硬碟的SATA線(另一端當然是插在主板的SATA口上)和電源線。
剩下的就是給新硬碟分區和分配盤符和格式化(愛怎麼分就怎麼分吧,反正盤符是在原來已經有的基礎上往下排H ,I,J,K,L,M,N)
只不過,後加硬碟的分區與格式化工作,可以在原來硬碟安裝的操作系統里做(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磁碟管理)。
當然,你主板支持RAID而且你也要用RAID的話,需要在重新開機後進行相關設置,然後才能進入系統進行上面工作或者乾脆重裝系統。
4、台式電腦怎麼加裝一塊固態硬碟
5、一台主機怎樣裝兩個硬碟?怎麼設置?
鏈接方法如下:
1,電腦上硬碟介面一般有IDE介面和SATA介面。一個IDE介面可以接2塊硬碟,1個SATA介面可以接1塊硬碟。
2,當一個IDE介面接了2塊硬碟時,需要按照硬碟貼紙上的圖示,設置主盤和從盤。不同硬碟的設置不一樣,一定要按圖示連接。
3,主板上接多個SATA硬碟,或接一個IDE硬碟和一個SATA介面硬碟時,不需要進行主從盤設置。現在IDE介面已逐步淘汰,主板上都是SATA介面了。電腦上都還有USB介面,可以接移動硬碟,也不需要進行設置。
設置方法如下:
1,將硬碟安裝到電腦上之後,開機,在電腦桌面,選中我的電腦點擊右鍵-「管理」進入計算機管理界面。
2,選擇「磁碟管理」,系統會彈出檢測到新的硬碟,並要求初始化硬碟,如圖,點擊:「確定」初始化。
3,記住磁碟的序號,如這里是磁碟0,選擇這塊磁碟,點擊右鍵,彈出菜單,選擇「新建簡單卷」。
4,點擊:「下一步」創建磁碟分區。
5,設定你的第一個分區容量大小,如你這個分區是用來放游戲安裝目錄的,一般給一個400G足夠了。設定好之後,點擊:「下一步」。
6,為這個分區指定盤號,如有C盤了,系統會按順序默認指定為D盤。也可以手工指定,設定完成,點擊:「下一步」。
7,格式化分區,這里有分區格式設置,大容量只有NTFS的分區格式才支持。同時可以自定義盤的名字(卷標)。使用快速格式化。點擊:「下一步」,第一個分區完成。
8,重復以上3到7步驟,創建下一個分區。注意需要選擇未劃分的容量點擊右鍵新建分區。全部建立完之後,如圖所示。
9,現在打開我的電腦,可以看到新建立的分區每個盤,現在就可以使用大容量的機械硬碟存儲文件了。
6、電腦硬碟怎麼裝步驟圖
工具:電腦硬碟,電腦。
1、查看硬碟的各項信息。硬碟的背面會有硬碟的存儲容量以及專電壓,功率,轉速屬等基本信息。
2、購買到的一整塊硬碟裡麵包括硬碟、對接線跟螺絲釘。將對接線和螺絲釘擺在一旁。
3、在硬碟的上方會有兩個SATA介面,大介面是連接電腦電源的,小介面是主板跟硬碟連接的。
4、找到電腦上面的硬碟托架,把硬碟放到裡面並用螺絲固定好。
5、打開電腦機箱,順著電源線,找到大頭的SATA介面。
6、然後將介面對准硬碟上大口的介面插入。再將對接線的一頭插入小口的插口。
7、將對接線的另一端穿過去,連接到硬碟上的小口上。這樣硬碟就安裝好了。
7、電腦怎麼加裝機械硬碟
增加新的分區比較方便,一般是那樣操作的。分區可以用disk genius
運行速度基本沒差別,如果你的老電腦經常強行關機,可能硬碟就會有所損壞,那樣新的肯定會快一點
不會影響速度,組合可以,但是一般是機械硬碟+固態硬碟。建議你換一個固態硬碟,那樣會快很多,不過前提是你最好主要的硬碟介面是SATA3的
百度知道行家團隊為您服務請採納,謝謝!!
8、電腦主機裝機,機械硬碟怎麼裝?
你這機箱是安裝在最下面的3.5英寸的硬碟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