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軟,索尼,任天堂三大公司的游戲目標市場
實在不會寫太多
微軟----以家庭tv游戲硬體性能作為不停努力的目標,並且誓要做配置最前衛的tv游戲終端,但微軟一直忽略軟體商相應的支持策略,真正成功的主機硬體要有無數軟體商的支持才可稱之成功,因此,微軟一直以來的主機都是以硬強軟弱為最主要弊端,也是一直沒有取得較大成功的根本。
索尼-----以追求前衛游戲跟進時代腳步為主,所生產的硬體都更為符合年輕人時尚的口味,tv游戲終端(ps、ps2)曾霸佔了近10年的tv游戲市場,使得任天堂在這10年裡一直處於被動狀態,而近次世代主機中的ps3就沒有前兩代那麼走運了,09年的wii(任天堂次時代游戲終端)全球銷售了3455萬台,而ps3隻賣出了 1684萬台,是名列三大次時代主機的最後一名。而psp(索尼掌上娛樂終端)也沒有想像那麼景氣,在任天堂霸佔了10多年的掌上游戲市場下,索尼的爆發終究還是沒有得償所願,截止到07年底的統計(09年的數據我沒有找到)nds(任天堂掌上娛樂終端)全球銷量為3826萬台,而psp的全球銷量僅僅只有2056萬台,經過國人的不精確統計,其中psp的銷量中,最少將有1/4的機器流入到沒有行貨的國家---中國,也就是說實際上psp的2056萬銷量中,只有3/4的人群可能會為他帶來利潤。
任天堂-----最初以fc起家霸佔了家用機平台的市場,而自從ps、ps2搶去任天堂的風頭後,任天堂便把精力主要打向了無人爭搶的掌上娛樂平台,於是gb、gbc、gba風起雲涌,直到有一天,索尼的野心打向了掌機平台,地位即將動搖的任天堂煞費苦心的一次次更改自己的掌機方案,最終迎戰了psp的nds也誕生了,nds以雙屏下屏幕可手寫的獨特的硬體方式吸引了眾多軟體商的加盟,並且僅僅為dns開發游戲的費用也相當節省。於是這場戰斗,勝利懸念不大的再偏向任天堂,而另外一款家庭終端wii同時也宣戰了ps3,wii獨特的操作理念和方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用一種人體生物模擬的概念開發了這款運動型手柄,可以模擬成刀槍棍棒,揮舞著手柄體驗游戲樂趣。毫無懸念,ps3再次敗下陣來。
最後經過上述簡單介紹,微軟的游戲目標市場定位於---高端,高享受,高質量
索尼的游戲目標市場定位於---時尚,流行,最前衛。
任天堂的游戲目標市場定位於----創意,獨特,最有游戲性。
以上都是個人多年游戲的知識所得 因此除了樓主,其餘的朋友在轉載的時候請標記上卑人的小名。樓主若有什麼不理解可追加提問。
2、為什麼主機游戲會有市場
主機配置穩定,游戲都有針對優化,省心。有些游戲特別是索尼的游戲是主機獨占的,有優勢。這也是一種客廳文化,方便易用,就像小霸王一樣開起來就玩了。
3、中國家用游戲機掌機的市場以及前景怎麼樣
為DAAHL轉帖的文章頂了。樓主,中國根本沒有家用機和掌機市場,你做個垃圾網游市場調查算了
4、全球主要游戲主機製造商
1、家用機目前世界上核心廠商就3家——任天堂 微軟 SONY ;至於地位如何,這個不好說,見仁見智``在歐美,360確實是主流,上面的賽車、FPS、RTS游戲比較適合歐美人;PS3由於藍光的成本過高,以及游戲軟體不多,許多游戲跨平台,導致其在全球發展並不如360;老任憑借WII的新玩法,也在全球佔有不俗銷量,可以說現在三大主機的火熱程度WII>XBOX360>ps3 但是薦於SONY這些年憑PS2對游戲界的統治,以及老任的功力,我覺得地位是SONY>任>MS
2、競爭力``SONY的PS3藍光播放器`以及傳說中高於其他兩機的高配,[多軟體廠商的支持],以及SONY本身[電子產業的高水平],都說明SONY的綜合競爭能力最強
MS的競爭力`我想是他的[號召力和財力],憑借他的地位,眾軟體公司的加盟為360帶來無限生機。
老任``豐富的經驗``游戲人物的親和力``對業界的分析``MARIO,ZELDA等人物可以說是[日本國民心目中的游戲象徵],這已經是一種文化``而[WII的新穎操作]`讓不是玩家的人也體驗到游戲的無窮樂趣``
3、地位變化時的管理決策?戰略?這個不好說 - -我也不是SONY的人HOHO``不過取長補短是必然的``
4、經典案例``就數SONY和老任的PS瓜葛了```
當初老任的SFC正如日中天,並與SONY簽署協議開發一種由CD為媒介的主機(當時游戲媒介為卡帶)。但是在SONY為開發CDROM投入巨大的時候,老任以卡帶的防盜版能力比光碟好為由,強行終止了與SONY的合作。SONY此時已經投入巨大精力`如果放棄這個項目必然虧損重大``於是決定在沒有老任的情況下,自行研製新主機。於是playstation面世了!並且憑借其3D處理能力,迅速佔領了市場``而老任的新主機N64``機能遠次於PS,而SQUARE等眾大牌軟體商更是加入到了SONY開發陣營,FF7的PS獨占無疑給老任帶來了巨大打擊,於是進入了SONY時代``
SONY經典的翻身案例``
可是現在的SONY和老任正相反``SONY太直著於PS3的藍光,導致其性價比遠低於WII,PS3的全球銷量和注重遊戲性的WII比少的太多了``而SE的FF13決定PS3和360雙平台也對PS3造成重大打擊``以後的TV游戲界越來越激烈了```
原創````希望樓主滿意``
5、主機游戲價格那麼貴,為什麼還有市場?
我們雖然看到國內沒什麼小夥伴玩主機游戲,但是在國外,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比如歐洲,北美洲,日本等一些的發達國家的游戲人群,玩游戲的主力設備絕對是PS系列和XBOX這類的游戲機。而且人家的收入也在那呢,完全不用擔心買了游戲會肉疼。你想想,坐在舒適的沙發上,面對著幾十寸的大彩電,舒適地操縱著手柄,跟坐在電腦前或者是捧著小手機是完全不一樣的視覺和身體舒適的享受。
主機游戲就是一個小眾群體,在國內,玩主機游戲的人不多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去玩了手游或是其他的快餐游戲。而且,主機游戲的門檻較高,需要買游戲和配套的游戲機,以及顯示設備等,而且設備的上手程度也有一定難度。但是現在國內手游頁游門檻非常低,一開始都是免費玩的。因此,國內青少年玩家沒條件買游戲設備,成年人因為快節奏的生活,沒機會接觸這類游戲,每天都是擺弄擺弄手機,然後就是第二天的生活了。
雖然說游戲機不是很貴,一台PS4大概兩千元左右吧,顯示設備的話,四十幾寸的電視現在也不貴了,但是游戲的價格確實很高。更是讓一些非土豪玩家感到心痛,這游戲比游戲機還貴啊?!雖然說可以從一些渠道買到二手的,但是仍然另玩家們感到麻煩。而且,國內的破解真的是非常厲害,新游戲發布沒幾天,PC上就能玩到盜版的了。況且電腦買來不光只是為了玩的,游戲只是電腦的一個功能而已。
而且主機游戲還有另外一個致命的因素,就是它的網路環境,者甚至勸退了不少已經入了主機游戲的玩家。很多玩家都是,玩著玩著,甚至玩到了一些重要的關卡,然後突然掉線。另外,手柄這樣的操作模式也是一般人沒有接觸過的,要說是熟悉的還是滑鼠鍵盤。
6、為什麼中國的主機游戲市場那麼落寞?
因為就中國的國情來說,人們在年輕的時候正是最喜歡玩游戲的時候,而這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學習,一學就是二十多年。而且主機游戲更多的都是上網買,正版一般來說價格都挺貴的,相對來說免費的網路游戲更能適應人們打發時間和娛樂的效果。所以國內的人大多玩網路對戰游戲比主機游戲多。所以中國主機游戲市場也相對落寞。
7、購買電腦(游戲)主機該在哪裡買?
絕對不要買整機,也絕對不要直接去電腦店,在沒有查好行情的情況下你無法知道別人動了什麼手腳,還是推薦自己研究自己買散件,去電腦城找個人給你裝起來就可以。
還是推薦個配置吧:i5-7500+技嘉B250-HD+技嘉GTX1060-G1-Gaming(6G)+8GB內存(DDR4,2400)+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機箱,電源,滑鼠鍵盤,音響+顯示器
8、中國游戲設備市場前景
市場前景廣闊,但是國內商家要想做,前景並不樂觀
原因分析(僅作為一個老玩家的觀點):
1,市場廣闊。很簡單,大陸有13~14億人口,而玩家只要有其中1%,就可以接近日本,歐洲,美國的玩家群。而事實上,國內喜歡玩游戲的,上網的人群非常龐大,是一個上億的規模。而有這樣一個龐大集群的體系,是很容易建立起一個千萬人的玩家群體。
目前,國內掌機玩家群如果算全部主機,已經有百萬之眾,而且這個群體正朝著擴大的趨勢發展。
2,國內廠家要做,前景不樂觀
這個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沒有歷史
雖然中國大陸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開始做電視游戲(註:電視游戲發展和掌機密切相關),但實際上,其是模仿任天堂FC而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而到了90年代中後期,國內模仿索尼,任天堂的技術自主開發的企業甚至都沒有了,只有一些山寨商自己組裝的PS等主機。同樣,掌機的發展,也是一樣。目前,除了上海盛大曾模仿製造過一款掌機(僅僅不到1年還被叫停了),其他的根本就沒有廠家(觀點1:缺乏技術支持)
2,得不到有關部門支持和發展。這一點月長石覺得很奇怪:為何網路競技游戲得到大力推廣,成為競技項目,而電視/攜帶式游戲主機和游戲卻被緊急叫停?(盛大的掌機,採用自主研發,雖然游戲僅僅是FC和MD/SFC時代的,不過也是一種創新,卻被叫停)但是很顯然,掌機的發展,是不被有關部門所看好也不被支持,其發展必將是艱難的。(觀點2:得不到政策支持)
3,即便是上面兩個都能做好,那麼,第三個則是更加致命的。一個好的主機,其好不好,是由玩家說了算,無論是家用機還是掌機。和電腦不同,電腦主要作用並非游戲,最早稱呼是「電子計算機」,而游戲主機很明顯,什麼上網等功能不過是附加品,最主要的是游戲。那麼,誰來做游戲呢?很顯然,國內根本就沒有為掌機製作游戲的廠商。即使有(GBA時代就有),也不過是利用工具或者代碼做的小游戲,雖然有些很不錯,但是根本達不到商業的水平。沒有游戲支持,主機根本就沒有生存和競爭的能力和空間。比如當年世嘉和SNK曾經為了打入掌機市場,推出主機同任天堂GB競爭。當時GB是黑白的,而另兩家提前推出彩色主機。結果呢?GB技術雖然落後但是居然以壓倒性優勢領先,在GBC推出後一舉反攻,到GBA時代,另兩款主機游戲總和還不到GB的零頭。(觀點3:沒有游戲可以玩)
4,中國大陸是世界盜版最猖獗的地方。最初是因為經濟問題,正版太貴,盜版相對便宜多了(記得最早正版動輒8,90甚至百元,而盜版雖然要4張碟但是5元一張只要20,效果一樣電腦游戲),隨著技術發展,動輒數G的壓縮技術,一張碟子可以玩幾個游戲......同樣,作為掌機游戲製作上最大的死敵----燒錄技術,只要一張百元燒錄卡+幾十元的TF卡,就可以達到「想玩什麼就玩什麼」的地步。而且游戲破解技術要比主機破解技術高(畢竟硬體破解難,軟體只不過是代碼),新出的游戲,很快就會有ROM。就連任天堂這種依靠專利鑰匙來限制開發商保證游戲水平的老廠家,也無法遏制燒錄和破解技術。而且中國的高手們,似乎更熱衷於破解。一份國際上的統計顯示,世界上網路游戲的外掛,幾乎有70%以上都是中國大陸的人開發的,而且其水平甚至連游戲製作商都很驚訝。而對於ROM的破解對他們來說也不難。很多新游戲,剛放出就被破解。(觀點4:盜版猖獗無法供應製作商新資金開發)
5,這也是國內游戲開發的根本毛病:總是模仿,沒有創新!
國內現在,無論是單機PC游戲還是網路PC游戲,大家是不是感覺有點「審美疲勞」呢?沒錯,幾乎大部分游戲,都是「模仿」過來的。如夢幻西遊,大話西遊,完美世界等游戲,其都有原型(魔力寶貝,天堂2+魔獸世界),這些尚屬於借鑒模式自主開發的比較好的游戲(也因此到現在還算是熱門),而如傳奇世界等,幾乎就是換個模型加些內容就放出的「克隆」游戲,而如QQ堂等,乾脆就把人家的游戲換個畫面拿出來,簡直成了「盜用」(還好國內對這方面管理不嚴,如果放在發達國家,早就被起訴N次.....)。沒有創新,千篇一律,什麼東西賺錢,一擁而上,模仿一個放出來,就能騙錢。這是國內游戲業最大的弊病!
月長石還記得,雅利達事件。雅利達是比任天堂更早做電視游戲的廠家。在上個世紀70年代,雅利達就推出自己的主機,並且將電視游戲市場擴充到20億美元!(按照那時候的水平,現在最少也要翻20倍)。那時候,只要做出一款不是太糟的游戲,就能賣到6位數!這個數字,再當時已經算是非常高的。但是,正因為如此,很多廠家藉此打撈一筆,簡單模仿,粗製濫造一款代碼,就能拿去騙錢。結果呢?雅利達市場崩潰。僅僅1年,20億縮水到1億,雅利達市場崩盤,導致大部分廠商破產(一些本來做得不錯的,也因為連帶效應倒霉)。後來任天堂就借鑒這個,在山內老爺子和橫井軍平的分析下,任天堂採用專利鑰匙技術,只有任天堂許可的,才可以在FC上面開發游戲(別人開發不了),導致渾水摸魚廠家無法入手,FC確立了其霸主地位。(觀點5:簡單模仿成風,從根部爛掉)
所以說,照目前的發展來看,國內掌機市場前景是很廣闊的,玩家群不斷擴大,但是至少十年以內,依然是日式主機占據國內市場。國內廠家要想發展,除了要自身改變外,還需要最少十年二十年的努力和積累!
9、Pc游戲市場和主機游戲市場,你覺得哪個更大?
PC游戲跟主機游戲之間,很多游戲都是互通的,但是我覺得未來的主流還是在PC上面,因為電腦是可以適用於各項工作的,既能夠看電影又能夠打游戲,還能夠用來辦公或者是視頻剪輯了,它是一個多功能的全方位神器,但是主機跟PC比起來的話,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一些毒戰類的游戲。
這些游戲我們在PC端上是遊玩不到的,這也是主機的唯一一個好處吧。還有就是主機類的一些游戲,它們的優化會更加好一點,所以在它們在主機上運行的時候就會顯得非常的流暢,但是,PC端絲毫不會受這個影響,因為只要你的配置夠高,就能夠遊玩市面上所有的大型游戲。
而且對於射擊類游戲來說,我覺得滑鼠和鍵盤還是更好操作的,像手柄的話習慣的人可能還能適應,但是對於一些不習慣的人來說,就會有些手忙腳亂。而且如今的主機游戲更偏向於和家人之間的一個互動,其實也可以作為一個伴生產品來使用,畢竟主機也不會非常的貴,貴的只是游戲罷了。
但是買上一個游戲也能夠遊玩許久,現在很多人都是一台電腦一台主機的,這樣的話兩邊都能夠兼顧,所以其實這兩個是並不沖突的,它能夠同時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給我們帶來非常多的樂趣。尤其是一些獨占游戲,他們的一個劇情以及畫面確實是製作的相當不錯。
10、中國PC市場,什麼是中國PC市場
指的是中國電腦端(PC)市場
比如移動端市場多數為手機、攜帶型設備
PC端值得是電腦
主機端指的是游戲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