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域名權

域名權

發布時間:2020-08-07 01:08:30

1、域名權的侵權認定

由於域名的復雜特點,因商標權和域名權沖突而引起的爭議不斷出現。常見的是域名惡意搶注引發的域名權與商標權先佔權沖突的糾紛。解決這類案件中如何適用法律和商業慣例,在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存有不同認識。以注冊域名為手段來謀取不當利益,妨礙權利人在網際網路上的合法權利,降低他人商標的商業價值,應當認定其為惡意搶注行為。對確定域名是否惡意注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認定依據是: a,爭議域名與商標權人持有的商標相同或者足以引起混淆的相似;和b,域名持有人對該域名不享有權利或其它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和c,域名持有人對該域名的注冊與使用具有惡意。例如:為考慮增值,承諾銷售、租賃或轉讓域名給商標或服務標記持有人或他們的競爭對手;或企業為取得盈利,通過創立與原告相混淆的商標或服務標記來吸引互聯網用戶訪問域名持有人的網站或其它在線地址;或域名注冊人其目的並不在於自己使用,而在於阻止商標或服務標記持有人利用自己的商標注冊相應的域名;或為了破壞競爭者的商務而注冊域名。
中國國內出現了大量知名企業的馳名商標被他人搶注成網路域名,司法實踐中,法院也開始做出維護商標權人的權利的判決或裁定。如我國的首例域名糾紛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受理了科龍集團的英文商標「kelon」被搶注為域名的案件,最後法院認定搶注者的行為是非法的。注冊並使用域名可能給商標權人造成損害的表現主要有:
(1)域名持有人意在出售域名。向當商標權人提出轉讓域名的要約時,其索要的出讓價格非常高,明顯具有營利性。
(2)域名持有人注冊有關域名後使得商標權人無法利用自己的商標作域名,因而使其通過網路從事的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的。商標權人必須舉證證明,其所擁有的全部商標均已被作為被投訴人的域名持有人在常用的一級域名之下注冊為二級域名,或在常用的二級域名之下注冊為三級域名,從而使其徹底喪失了利用自己的商標在頂級域名下注冊二級或三級域名的可能性。
(3)域名持有人在相應的網站上從事與商標權人相同或相似的業務,並直接或間接地表明其與商標權人系同一人,或者至少有某種內在的聯系。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會導致有意同商標權人交易的用戶選擇域名持有人進行交易,從而剝奪商標權人本來應當有的交易機會的。
(4)在相應的網站或網頁上傳播損害商標權人形象與聲譽的信息,從而貶損商標權人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的。
(5)注冊了與他人注冊商標文字相同的域名但不使用,應屬於非法搶注。筆者認為,域名注冊人注冊了與他人注冊商標文字相同的域名,並在2年內空置的;或者注冊人注冊了幾十個以上與他人注冊商標文字相同的域名,應屬於非法搶注,相關的商標權人有權向有關機關申請搶注者注冊的域名無效。

2、域名權的特徵

您好!

域名權是域名所有者針對域名享有的各種權利,屬於知識產權的一種,權利人對之享有使用、收益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域名也稱為網址,是連接到互聯網上計算機的數字化地址,代表著入網申請者的身份,是互聯網中用於解決地址對應問題的一種方法。現代活動日益依賴於互聯網,爭奪網上的空間市場已經成為具有現代意識的實業家的商戰戰略。域名作為一種在網際網路上的地址名稱,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今天,成為代表一個單位形象的標志,對域名和其他知識產權的法律沖突的研究。

特徵如下:

1、域名是一種識別性標記

2、域名知識產權屬性

盡管中國學者在知識產權的概念和特性上一直存有爭論,但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有關論述中,專有性、時間性和地域性從一開始就被確定為知識產權的特性,而域名正是具有這三個特性。

3、域名的性質是什麼?

頂級域名分為兩大類:國家頂級域名(National Top-level Domain Names,簡稱nTLDs)和通用頂級域名(General Top-level Domain Names,簡稱gTLDs)。前者用以區分國別,分配給各國使用,例如中國為「CN」,新加坡為「SG」,阿富汗為「AF」 ,以此為標志的域名稱國內域名。後者用以表示網站的性質,無國別之分,如「COM」表示工商企業,「GOV」表示政府機構,「ORG」表示國際組織,「EDU」表示教育機構。另外如果你說的是域名權的性質的話目前理論界有如下觀點

1、經營標志權說

2、物權說詳細的可以查詢法律書關於經營標志權和物權的定義

4、哪些行為構成侵犯商標權和域名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於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域名糾紛案件,對符合以下各項條件的,應當認為被告注冊、使用域名等行為構成侵權或者不正當競爭:(1)原告請求保護的民事權益合法有效;(2)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構成對原告馳名商標的復制、模仿、翻譯或音譯;或者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域名等相同或者近似,足以造成相關公眾的誤認;(3)被告對該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權益,也無注冊、使用該域名的正當理由;(4)被告對該域名的注冊、使用具有惡意。被告的行為被證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惡意:(1)為商業目的將他人馳名商標注冊為域名的;(2)為商業目的注冊、使用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網路用戶訪問其網站或其他在線站點的;(3)曾要約高價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該域名獲取不正當利益的;(4)注冊域名後自己不使用也未准備使用,而有意阻止權利人注冊該域名的;(5)具有其他惡意情形的。被告舉證證明在糾紛發生前其所持有的域名已經獲得一定的知名度,且能與原告的注冊商標、域名相區別,或者具有其他情形足以證明其不具有惡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認定被告具有惡意。[法律依據] 《商標法》第52條;2002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5條。

5、互聯網域名權在哪個國家

您好!
互聯網域名從技術上講,域名只是一個Internet中用於解決IP地址對應問題的一種方法。Internet域名是Internet網路上的一個伺服器或一個網路系統的名字,在全世界,域名都是唯一的。域名的形式是以若干個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由「.」分隔成幾部分組成。無論是國際或國內域名,全世界接入Internet網的人都能夠准確無誤的訪問到。
頂級以.com,.net,.org,.cn等等屬於國際頂級域名,根據國際互聯網域名體系,國際頂級域名分為兩類:類別頂級域名(gTLD)和地理頂級域名(ccTLD)兩種。類別頂級域名是以"COM"、"NET"、"ORG"、"BIZ"、"INFO"等結尾的域名,均由國外公司負責管理。地理頂級域名是以國家或地區代碼為結尾的域名,如"CN"代表中國,"UK"代表英國。地理頂級域名一般由各個國家或地區負責管理。

6、關於域名版權問題

首先你要確認域名注冊人是否是你本人,一般查wohis的網站都能查到注冊人信息,如果是你本人就不用擔心;如果當初他們是以自己的名義幫你注冊域名的,那麼域名所有人不是你,他們賣域名是合法有效的

7、哪些行為構成侵犯商標權和域名權

域名權和商標權沖突的表現形式:
1、域名注冊在先。是指域名所有人注冊域名之後,商標注冊人才對該域名具有標識性部分申請注冊商標並取得商標權,此時,商標專用權是不能延及到該域名的,因為域名是全球性的,無所謂地域性,商標則有嚴格的地域性,而且,域名注冊在先,受法律保護。
2、注冊的域名中含有他人注冊商標的名稱。域名與商標一樣,都有重要的識別價值,只是域名識別性的基礎是網路空間。
3、惡意搶注域名。是指網路用戶明知自己申請注冊的域名的識別成分與他人的注冊商標名稱相同,仍然予以注冊的行為。
通常有兩種情況:
一是只搶注域名而不使用,想通過轉讓來牟利;
二是搶注域名後使用它從事不正當競爭活動,如妨礙他人以屬於自己的商號、商標等進行注冊和開展網上活動。
認定惡意搶注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
其一,域名與請求人的商標相同或混淆性相似;
其二是域名擁有人對域名沒有權利或合法利益;
其三,域名是被惡意注冊和使用的。
4、同一域名的標識部分存在多個注冊商標所有人。商標權的保護范圍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在一般情況下商標權人不能排斥在不相同也不類似的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8、個人域名以公司的名義備案,域名所有權歸誰?

分兩種情況:

1、若是以個人名義申請的話,無論怎麼備案這個域名都是屬於你的,域名擁有全球唯一性,只要你注冊成功後就會有域名證書的,書上顯示的個人。

2、以公司名義備案的話,到時備案信息會顯示是公司,但域名所有人還是個人,這個互不影響。

(8)域名權擴展資料:

域名的發展歷史

1985年1月1日(不排除注冊日期被重置的可能),域名史上第一個域名nor.net被注冊。1985年3月15日,Symbolics公司注冊了歷史上第一個.com域名。當時域名注冊剛剛興起,申請者寥寥無幾。

1993年Internet上出現WWW協議,域名開始受到關注。

1993年Network Solutions(NSI)公司與美國政府簽下5年合同,獨家代理.COM、.ORG、.NET三個國際頂級域名注冊權。當時的域名總共才7000左右。

1994年開始NSI向每個域名收取100美元注冊費,兩年後每年收取50美元的管理費。

1998年初,NSI已注冊域名120多萬個,其中90%使用「.COM」後綴,進帳6000多萬美元。有人推算,到1999年中期,該公司僅域名注冊費一項就將年創收2億美元。

1997年7月1日,作為美國政府"全球電子商務體系"管理政策的一部分,柯林頓總統委託美國商務部對域名系統實施民間化和引入競爭機制,並促進國際的參與。

7月2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了面向公眾徵集方案和評價的邀請,對美國政府在域名管理中的角色、域名系統的總體結構、新頂級域名的增加、對注冊機構的政策和商標事務的問題徵集各方意見。

1998年1月30日,美國商務部通過其網站正式公布了《域名技術管理改進草案(討論稿)》。這項由柯林頓總統的Internet政策顧問麥格日那主持完成的「綠皮書」申明了美國政府將「謹慎和和緩」地將Internet域名的管理權由美國政府移交給民間機構。

綠皮書總結了在域名問題上的四項基本原則,即移交過程的穩定性、域名系統的競爭性、「徹底的」協作性和民間性,以及反映所有國際用戶需求的代表性。

在這些原則下,綠皮書提出組建一個民營的非盈利性企業接管域名的管理權,並在1998年9月30日前將美國政府的域名管理職能交給這個聯合企業,並最遲在2000年9月30日前順利完成所有管理角色的移交。

1998年6月柯林頓政府發表一份白皮書,建議由非盈利機構接管政府的域名管理職能。這份報告沒有說明該機構的資金來源,但規定了一些指導原則,並建議組建一個非盈利集團機構。

1998年9月30日美國政府終止了它與目前的域名提供商NSI之間的合同。雙方的一項現有協議將延期兩年至2000年9月30日。

根據該協議,NSI將與其他公司一道承接Internet頂級域名的登記工作。NSI和美國商務部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將於1999年3月31開始分階段啟動共享登記系統,至1999年6月1日完全實施。

1998年10月組建ICANN,一個非盈利的Internet管理組織。它與美國政府簽訂協議,接管了原先IANA的職責,負責監視與Internet域名和地址有關的政策和協議,而政府則採取不幹預政策。

2018年7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同意百度在線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成為「.BAIDU」頂級域的域名注冊管理機構,負責運行、維護和管理「.BAIDU」頂級域伺服器。

9、域名屬於商標、版權,還是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

1、域名不屬於商標,版權,專利方面的知識產權范疇
2、域名是互聯網網站ip的一種人性化,易於記憶的名字。通過域名可以訪問對應ip下的網站內容。
3、雖然域名不屬於知識產權范疇,但是其可以作為一種標志來申請公司的商標。
希望權大師的小二回答能幫助到您

與域名權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