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伺服器的主要特點
伺服器是計算機的一種,在網路中為其它客戶機提供計算或者應用服務。具體特點如下:
1、可擴展性
伺服器必須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為了保持可擴展性,通常需要在伺服器上具備一定的可擴展空間和冗餘件(如磁碟陣列架位、PCI和內存條插槽位等)。
2、易使用性
伺服器的易使用性主要體現在伺服器是不是容易操作,用戶導航系統是不是完善,機箱設計是不是人性化,有沒有關鍵恢復功能,是否有操作系統備份,以及有沒有足夠的培訓支持等方面。
3、可用性
可用性,即所選伺服器能滿足長期穩定工作的要求,不能經常出問題。伺服器所面對的是整個網路的用戶,而不是單個用戶,在大中型企業中,通常要求伺服器是永不中斷的。為了確保伺服器具有高的可用性,除了要求各配件質量過關,還可採取必要的技術和配置措施,如硬體冗餘等。
4、易管理性
在伺服器雖然在穩定性方面有足夠保障,但也應有必要的避免出錯的措施,以及時發現問題,而且出了故障也能及時得到維護。這不僅可減少伺服器出錯的機會,同時還可大大提高伺服器維護的效率。
(1)伺服器的性能擴展資料:
伺服器按體系架構分類:
1、非x86伺服器
非x86伺服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伺服器,是使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IC(並行指令代碼) 處理器,並且主要採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作系統的伺服器,精簡指令集處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處理器,SUN與富士通公司合作研發的SPARC處理器等。
2、x86伺服器
x86伺服器,即通常所講的PC伺服器,它是基於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晶元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伺服器。價格便宜、兼容性好、穩定性較差、安全性不算太高,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
2、web伺服器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web伺服器常用性能指標如下:
【吞吐量】 固定時間間隔內的處理完畢事務個數。通常是1秒內處理完畢的請求個數,單位:事務/秒(tps)。
【響應時間】一次事務的處理時間。通常指從一個請求發出,到伺服器進行處理後返回,再到接收完畢應答數據的時間間隔,單位:毫秒。
【CPU佔用率】1-CPU空閑率,表示CPU被使用情況,反映了系統資源利用情況。
3、一台伺服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企業購買伺服器當然是為滿足特定需要。針對不同需求,我們要關注的性能指標也不同。舉例來說,對於資料庫伺服器,聯機事物處理能力是最需著力考察的指標。TPC-C是「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TPC)負責制訂的基準測試指標,考察聯機事務處理每分鍾吞吐量。而TPC-C測試結果又包括兩個指標,一個是流量指標tpmC,這個值越大越好;另一個是性價比指標Price/tpmC,指的是測試系統價格與流量指標的比值,這個值則越小越好。以IBM公司的x366為例子,根據TPC官方網站,TPC-C在線交易基準測試中,x366的流量指標達到了141504tpmC,是4路至強晶元伺服器的世界紀錄。
再比如說,購買Web伺服器時,最重要的性能指標就應該是SPEC web99。SPEC web99為Web用戶提供了用於評測系統用作Web伺服器能力的最客觀、最具代表性的基準; 而如果是選購應用伺服器,關注SPEC jbb200和SAP SD這兩個指標就能知道大概其了,因為SPEC jbb200是專門用來評估伺服器系統運行Java應用程序能力的基準測試,而SAP SD 的測試結果為客戶提供了基本的規模建議。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基準測試指標是一個全新的知識空間 – 許多人在購買伺服器時習慣於考慮CPU和內存,以為選定了這些,伺服器的性能就差不多了。其實,不同的系統設計技術會對伺服器的性能產生巨大影響,用諸多量化指標來衡量比較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用戶都希望系統能24×7×365不停機、無故障地運行,這其實是要求伺服器的可用性。而可用性和可管理性是息息相關的。伺服器的故障處理技術越成熟,為用戶提供的可用性就越高,而這個故障處理技術必須要有良好的管理手段和界面來及時表現:一方面可以通過出現故障時自動執行系統或部件切換以避免或減少意外停機,另一方面要讓管理員及時察覺及幫助診斷,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目前這方面做得較好的是IBMx3架構伺服器。它帶有一種叫「彈出式光通路診斷面板」的技術,只要輕輕,光通路診斷面板就會以從伺服器前端彈出,指示器可以幫助管理員快速地定位和替換故障組件,減少伺服器的宕機時間。
以基準測試指標為基準,以理性考量為准繩,二者並行互航,您選擇的伺服器肯定錯不了!
附表:部分伺服器性能指標
應用
基準測試
簡述
測試中主要考察的部件
聯機事物處理
TPC-C
TPC-C是一種考察聯機事務處理(OLTP)每分鍾吞吐量的基準測試。TPC-C模擬的是完整的計算環境,大量用戶針對資料庫(如SQL、Server Oracle,DB2)執行並發事務操作。許多IT專業人員將TPC-C視為衡量「真實」OLTP系統性能的有效參考基準。
全面考察微處理器,內存子系統,磁碟子系統合一些網路組件
電子商務
SPECweb99 SPECweb99用於評測Web伺服器能夠支持的最大同時連接數的客戶端/伺服器基準測試。基準負載是由運行HTTP Server的伺服器聯網的客戶端設備上的客戶端軟體來實現的。為Web用戶提供用於評測系統用作Web伺服器能力的最客觀、最具代表性的基準。
系統的微處理器、內存體系結構和編譯器
SPECjbb200 SPECjbb200(Java業務基準)是SPEC第一個用於評估伺服器端Java的性能的基準,為Java用戶提供用於評測伺服器系統運行Java應用程序能力的最客觀、最具代表性的基準
4、伺服器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伺服器常用性能指標如下:
【吞吐量】 固定時間間隔內的處理完畢事務個數。通常是1秒內處理完畢的請求個數,單位:事務/秒(tps)。
【響應時間】一次事務的處理時間。通常指從一個請求發出,到伺服器進行處理後返回,再到接收完畢應答數據的時間間隔,單位:毫秒。
【CPU佔用率】1-CPU空閑率,表示CPU被使用情況,反映了系統資源利用情況。
5、怎麼判斷伺服器的性能?
Windows伺服器中自帶的性能監控工具叫做Performance Monitor,
在開始-運行中輸入『perfmon』,然後回車即可運行。Performance
Monitor本身也是一個進程,運行起來也要佔用一定的系統資源。所以你看到的資源的使用量應該比實際的要稍微高一點。這個工具在幫助管理員判斷系統性能瓶頸時非常有用。舉個列子來說,今天有個用戶抱怨說他們項目組的伺服器(這是一台虛擬機)運行起來非常慢,但也不知道具體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任務管理器里顯示CPU和內存的使用量都不算高,但伺服器的相應就是非常慢。打開Performance
Monitor,讓其運行一段時間後(因為參考平均值會比較准確),發現average disk
queue的值比較高,這就說明物理伺服器的硬碟負荷太重,I/O操作的速度跟不上系統的要求。關掉虛擬機,將其轉移到另一台硬碟負載比較小的主機上,再打開虛擬機。問題就解決了!
這里我簡單列舉幾個常用參數的參考值,需要更多的信息你可以google一把。
CPU:
% Processor Time:表示CPU的使用率,如果值大於80表示CPU的處理調度能力偏低。
硬碟:
% Disk Time:表示硬碟的I/O操作的頻率(繁忙時間),如果值大於80表示硬碟I/O調度能力偏低。
Average Disk Queue
Length:表示硬碟I/O操作等待隊列的長度,如果值大於2表示硬碟I/O調度能力偏低。
內存
Pages/Sec:表示系統對虛擬內存每秒鍾的訪問次數,如果值大於20表示有內存方面的問題。(有可能是物理內存偏低,也有可能是虛擬內存沒有配置正確。一般情況下虛擬內存應為物理內存的1.5-2倍)
Committed Bytes and Available Bytes:Committed
Bytes表示虛擬內存的大小,Available Bytes表示剩餘可用內存的大小。正常情況下,Available
Bytes減少,pages(頁面數)應該增加,提供頁面交換。如果Available
Bytes的值很小表示物理內存偏低。當關閉一些應用以後,Committed Bytes應該減少,Available
Bytes應該增加。因為關閉的進程釋放了之前佔用的內存資源。如果相應的值沒有發生變化,那麼該進程就可能造成了內存泄漏。
Cache Bytes:表示系統緩存的大小。如果值大於4M表示物理內存偏低。
6、伺服器的性能通過哪些特點來判斷 ?
負載均衡技術能夠平衡伺服器集群中所有的伺服器和請求應用之間的通信負載,根據實時響應時間進行判斷,將任務交由負載最輕的伺服器來處理,以實現真正的智能通信管理和最佳的伺服器群性能,從而使網站始終保持運行和保證其可訪問性。
為了充分利用利用現有伺服器軟體的種種優勢,負載均衡最好是在伺服器軟體之外來完成。而最早使用的負載均衡技術是通過DNS服務中的隨機名字解析來實現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DNS負載均衡技術。
7、伺服器的性能指標有哪些參數?
晶元組與主板即使採用相同的晶元組,不同的主板設計也會對伺服器性能產生重要影響。網卡伺服器應當連接在傳輸速率最快的埠上,並最少配置一塊千兆網卡。對於某些有特殊應用的伺服器(如FTP、文件伺服器或視頻點播伺服器),還應當配置兩塊千兆網卡。硬碟和RAID卡硬碟的讀取/寫入速率決定著伺服器的處理速度和響應速率。除了在入門級伺服器上可採用IDE硬碟外,通常都應採用傳輸速率更高、擴展性更好的SCSI硬碟。對於一些不能輕易中止運行的伺服器而言,還應當採用熱插拔硬碟,以保證伺服器的不停機維護和擴容。磁碟冗餘採用兩塊或多塊硬碟來實現磁碟陣列;網卡、電源、風扇等部件冗餘可以保證部分硬體損壞之後,伺服器仍然能夠正常運行。熱插拔是指帶電進行硬碟或板卡的插拔操作,實現故障恢復和系統擴容。
8、伺服器性能指標有哪些
常用的性能指標
【吞吐量】 固定時間間隔內的處理完畢事務個數。通常是1秒內處理完畢的請求個數,單位:事務/秒(tps)。
【平均吞吐量】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平均值。無法體現吞吐量的瞬間變化。
【峰值吞吐量】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最大值。是用來評估系統容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最低吞吐量】一段時間內吞吐量的最小值。如果最小值接近0,說明系統有「卡」的現象。
【70%的吞吐量集中區間】通過統計15%和85%的吞吐量邊界值,計算出70%的吞吐量集中區間。區間越集中,吞吐量越穩定。
【響應時間】一次事務的處理時間。通常指從一個請求發出,到伺服器進行處理後返回,再到接收完畢應答數據的時間間隔,單位:毫秒。
【平均響應時間】 一段時間內響應時間的平均值。無法體現響應時間的波動情況。
【中間響應時間】一段時間內響應時間的中間值,50%響應時間,有一半的伺服器響應時間低於該值而另一半高於該值。
【90%響應時間】一段時間內90%的事務響應時間比此數值要小。反應總體響應速度,和高於該值的10%超時率。是用來評估系統容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最小響應時間】響應時間的最小值。反映服務最快處理能力。
【最大響應時間】響應時間的最大值。反映伺服器最慢處理能力。
【CPU佔用率】1-CPU空閑率,表示CPU被使用情況,反映了系統資源利用情況。
對於游戲開發者的實際情況來說,充足的測試時間並不是每次都可以保證的,而且對於模擬機器人的開發過程本身又是一個很大的投入。這里再推薦一個壓測工具,雲端IDE內置了對HTTP、標准TCP和PB協議的解析器,無需寫腳本,只需要編寫自定義協議就行了,鏈接:http://wetest.qq.com/gaps/
9、伺服器的性能怎樣?它有哪些優點?
不知道你問這做什麼 優點當然是性能好 而且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