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伺服器硬碟和台式機硬碟有什麼區別?
其實一般的伺服器硬碟和我們的硬碟原理是一樣的,貴就貴在容量大,轉數高.....
像普通網吧和一版般小公司權的硬碟70%都是市面上買的7200轉的IDE或ST硬碟,不過容量大,300G以上的......
如果需要的話就是用這種硬碟組RAID..更能提高硬碟的性能.主要指的讀寫速度和備份方面...這樣就足夠..
像大公司需要的話就買伺服器專用的SCSI介面的硬碟,讀取更快,散熱更好..其實一般不需要,比較大的電影網站的硬碟都是比較好的.....
廠商還是希捷/西數....那幾個......
2、伺服器硬碟和監控硬碟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硬碟,介面就抄不一樣。是SAS介面。監控多是SATA介面。
另外,伺服器硬碟是適合多人訪問的,比如1000人同時訪問,但監控硬碟或普通家用硬碟,100人訪問就癱瘓了。
第三,伺服器硬碟是強調性能的,監控硬碟不強調性能,性能要差一些,但節能非常好,有時候轉速還可以自動上下浮動。
二者的共同點是都可以7x24時開機。
3、伺服器的硬碟和普通硬碟有區別嗎
專業的話,是有的
普通硬碟也能做伺服器的
伺服器硬碟一般都是不能當普通硬碟使用的,介面是不同的
伺服器建議還是使用伺服器硬碟吧
4、伺服器硬碟和監控硬碟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硬碟,介面就不一樣。是SAS介面。監控多是SATA介面。
另外,伺服器硬內盤是適合多人訪容問的,比如1000人同時訪問,但監控硬碟或普通家用硬碟,100人訪問就癱瘓了。
第三,伺服器硬碟是強調性能的,監控硬碟不強調性能,性能要差一些,但節能非常好,有時候轉速還可以自動上下浮動。
二者的共同點是都可以7x24時開機。
5、普通硬碟和伺服器硬碟有什麼區別?
和普通硬碟用SATA不同, 伺服器硬碟很多使用的是SAS介面(串列式SCSI介面)
伺服器盤一般有以下特點:
高轉速(7200轉和10500轉),巨大的緩存,SAS介面,給伺服器帶來更大的數據吞吐量。
可靠性高,由於伺服器需要長時間連續不停地運行,伺服器硬碟通常要比家用硬碟更高的穩定性。
熱插拔,部分由於伺服器需要支持熱插拔。
最後就是價格一般較高~
6、伺服器硬碟和普通計算機硬碟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一般採用SCSI介面硬碟。
普通PC機的硬碟相比,伺服器上使用的硬碟具有如下四個特點。
1、速度快 伺服器使用的硬碟轉速快,可以達到每分鍾7200或10000轉,甚至更高;它還配置了較大(一般為2MB或4MB)的回寫式緩存;平均訪問時間比較短;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更高,採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標準的SCSI硬碟,每秒的數據傳輸率分別可以達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為伺服器硬碟幾乎是24小時不停地運轉,承受著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說,硬碟如果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現在的硬碟都採用了S.M.A.R.T技術(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同時硬碟廠商都採用了各自獨有的先進技術來保證數據的安全。為了避免意外的損失,伺服器硬碟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沖擊力。
3、多使用SCSI介面 多數伺服器採用了數據吞吐量大、CPU佔有率極低的SCSI硬碟。SCSI硬碟必須通過SCSI介面才能使用,有的伺服器主板集成了SCSI介面,有的安有專用的SCSI介面卡,一塊SCSI介面卡可以接7個SCSI設備,這是IDE介面所不能比擬的。
4、可支持熱插拔 熱插拔(Hot Swap)是一些伺服器支持的硬碟安裝方式,可以在伺服器不停機的情況下,拔出或插入一塊硬碟,操作系統自動識別硬碟的改動。這種技術對於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伺服器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7、伺服器硬碟和普通計算機硬碟有什麼區別
伺服器硬碟,顧名思義,就是伺服器上使用的硬碟(Hard Disk)。如果說伺服器是網路數據的核心,那麼伺服器硬碟就是這個核心的數據倉庫,所有的軟體和用戶數據都存儲在這里。對用戶來說,儲存在伺服器上的硬碟數據是最寶貴的,因此硬碟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使硬碟能夠適應大數據量、超長工作時間的工作環境,伺服器一般採用高速、穩定、安全的SCSI硬碟。
現在的硬碟從介面方面分,可分為IDE硬碟與SCSI硬碟(目前還有一些支持PCMCIA介面、IEEE 1394介面、SATA介面、USB介面和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纖通道介面的產品,但相對來說非常少);IDE硬碟即我們日常所用的硬碟,它由於價格便宜而性能也不差,因此在PC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個人電腦上使用的硬碟絕大多數均為此類型硬碟。另一類硬碟就是SCSI硬碟了(SCSI即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由於其性能好,因此在伺服器上普遍均採用此類硬碟產品,但同時它的價格也不菲,所以在普通PC上不常看到SCSI的蹤影。
同普通PC機的硬碟相比,伺服器上使用的硬碟具有如下四個特點。
1、速度快
伺服器使用的硬碟轉速快,可以達到每分鍾7200或10000轉,甚至更高;它還配置了較大(一般為2MB或4MB)的回寫式緩存;平均訪問時間比較短;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更高,採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標準的SCSI硬碟,每秒的數據傳輸率分別可以達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為伺服器硬碟幾乎是24小時不停地運轉,承受著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說,硬碟如果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現在的硬碟都採用了S.M.A.R.T技術(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同時硬碟廠商都採用了各自獨有的先進技術來保證數據的安全。為了避免意外的損失,伺服器硬碟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沖擊力。
3、多使用SCSI介面
多數伺服器採用了數據吞吐量大、CPU佔有率極低的SCSI硬碟。SCSI硬碟必須通過SCSI介面才能使用,有的伺服器主板集成了SCSI介面,有的安有專用的SCSI介面卡,一塊SCSI介面卡可以接7個SCSI設備,這是IDE介面所不能比擬的。
4、可支持熱插拔
熱插拔(Hot Swap)是一些伺服器支持的硬碟安裝方式,可以在伺服器不停機的情況下,拔出或插入一塊硬碟,操作系統自動識別硬碟的改動。這種技術對於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伺服器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8、伺服器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區別
首先,BS復制粘貼的,只會搜索+復制+粘貼
其次,回答樓上的芭拉拉芭拉拉,SCSI的正確讀法是「斯卡斯」(最後帶一個輕微的「依」,懶得去打音標了),有人念「斯庫斯」是錯誤的
最後,回答一下技術問題:
第一,HDD for Server和HDD for PC當然不一樣,Server一般採用SCSI介面硬碟(現在SAS已經取代了SCSI),而PC一般採用ATA介面硬碟(現在SATA已經取代了ATA),SCSI硬碟的優勢是對系統佔用非常小,比如說你將幾十GB的數據D盤拷貝到E盤,同時將幾十GB數據從E盤拷貝到D盤,磁碟資源應該是基本耗凈了,再同時運行CS,如果在PC上面,這兩個拷貝動作會佔用全部的CPU資源,CS根本無法運行,但是在Server上,這兩個拷貝動作幾乎不會佔用任何CPU資源,CS除了剛剛進去略慢之外,一旦讀取到了內存,可以非常正常流暢的運行
第二,你這款伺服器是惠普一款比較老的伺服器,我記憶中應該是採用Pentium III處理器+18/36GB的SCSI硬碟,由於這款硬碟已經停產,並且走水配件非常流行,建議你先給惠普打800免費電話,惠普會根據你的所在地給出一個指定配件供給商,這樣購買比較放心
第三,不能隨便購買SCSI硬碟,SCSI也分為50針、68針、80針,又分為Ultra Wide 5、Ultra Wide 10、Ultra Wide 20、Ultra Wide 40、Ultra Wide 80、Ultra Wide 160、Ultra Wide 320等等好多種,雖然SCSI在最後的時間里只留下了Ultra Wide 320這一個型號,但是樓主的伺服器那個時代,採用的硬碟,Ultra Wide 80、Ultra Wide 160、Ultra Wide 320均有可能,而且對於品牌伺服器,即使介面完全相同,僅僅因為硬碟的安裝架不同,都有可能無法安裝於伺服器上,嚴重建議致電惠普咨詢詳細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