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蘋果,華為,高通為什麼都看中了貴安新區
華芯通是貴州省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共同組建的大數據企業,目前正在研製內一款先進的伺服器容晶元,半張銀行卡大小的面積里,集成了近10億個晶體管,主要應用於數據存儲中心和超級計算機。同時,由於採用了全球領先的架構技術,這款晶元的能耗等指標也大大優於普通晶元。
除了採用先進的架構技術外,華芯通伺服器晶元還搭載了48核處理器,具備強大的運算能力。對「48核」沒概念?這么說吧,一般情況下,每台手機都有8個核,還有大、小核之分。但伺服器晶元的每個核的性能,都遠遠高於手機晶元的,它的性能越高,也意味著它為每一個用戶提供更多的、更快的服務。
按照合作協議,華芯通將依託高通公司的晶元技術,通過引進、吸收、再創新,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先進伺服器晶元產品。目前,落戶於貴安新區的華芯通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首批晶元將於2018年投入量產。
正如美國高通公司CEO 史蒂夫·莫倫科夫說的那樣,「高通+貴州」將是最完美的組合
2、為什麼這次中國否決高通收購恩智浦西方沒
一、 高通在無線通信領域的霸主地位目前基本無人能撼動,最近高通已經發布了面向5G的modem,高通手機處理器晶元占據除華為以外幾乎所有手機廠商旗艦機和大部分中端機。2015財年,高通MSM晶元在2015財年出貨量達到了9.32億顆,這在整個移動處理器領域仍然是碾壓級別的。 高通目前在無人機、VR和電視領域繼續推薦,很多知名公司採用了高通的無人機方案。在手機處理器領域,目前唯一能抗衡高通的是華為,但是華為處理器基本不外供因此在出貨量上遠遠落後於高通。中國展訊公司去年手機出貨超過6億顆,但大多是3G晶元和功能機晶元難以在技術上抗衡高通。 二、收購恩智浦後讓高通在汽車電子、嵌入式、物聯網領域所向無敵 收購後憑借恩智浦的技術實力,高通在汽車電子、嵌入式領域可謂所向披靡 在汽車電子領域,恩智浦和此前收購的飛思卡爾已經耕耘多年,目前全球頂級車廠都採用了恩智浦的方案,恩智浦在無人駕駛方面也有很多積累,憑借這個收購,高通可以順利進入汽車電子領域,而且是高端領域。在最近的2016FTF恩智浦未來科技峰會上,恩智浦現場展示了一輛最新寶馬7系列轎車,恩智浦稱這輛汽車採用了300多顆恩智浦的晶元。
三、恩智浦和飛思卡爾都是老牌的MCU廠商,合並後的公司是全球第一大MCU廠商,是中國第一大ARM MCU廠商,恩智浦目前在中國有14000名員工,實現了MCU本土設計和本土製造,這樣一來未來和本土MCU競爭基本是同一個條件下進行,高通要進入物聯網領域還需要低功耗方案,有了恩智浦的MCU基本可以暢行無阻了。恩智浦在白家電和音頻領域有很多積累,這些技術可以讓高通開拓出很多新市場。 四、恩智浦是全球LDMOS RF功率晶體管第一大廠商,這個器件廣泛應用在基站、中小功率對講設備中,高通收購恩智浦後可以進入這個領域。去年中國建廣資本花費18億美元收購了恩智浦RF部門,其實那個工藝是落後於恩智浦保留的LDMOS RF技術的。 五、恩智浦還是全球最大的RFID和NFC技術提供者,恩智浦還擁有這方面的專利技術,高通收購後,可以將此技術和手機處理器進行整合,最新的麒麟960已經實現了處理器平台集成安全晶元,未來高通完全可以實現這個集成。 六、高通已經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華芯通,設計伺服器晶元和數據中心晶元。在伺服器和數據通信領域和本土公司競爭。 在最近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16 年會暨長沙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2016ICCAD)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教授透露中國IC設計公司從2015年的736家一躍到2016年的1362家!這個數量已經是全球第一!不過雖然本土集成電路產業雖然高速發展,但有量無質野蠻生長明顯,在這1300多家企業中,有800多家是虧損,只有500多家是盈利,很多本土IC公司都是10人以下初創企業,瞄準的是物聯網、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領域,他們的規模還比較小,研發實力還很弱,而高通收購恩智浦後僅全球員工就有6.7萬人,這個超級巨無霸比英特爾和TI還可怕,它可以在各個領域卡位,物聯網、可穿戴、車聯網、無人駕駛、無人機、機器人、工業、嵌入式、消費電子等等,以它們的超強組合基本封死了本土IC的高端發展之路,本土IC設計公司未來估計只能在一些細分的小眾領域例如北斗導航、軍工、特種領域、農業發展。這就好像一艘小舢板剛要出海就被一艘巨大的航母封在小港口裡,未來的發展而想而知了。在小池塘里能長出大魚嗎? 100年多前,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戰艦就是被日本艦隊封鎖在中國旅順港港內而全軍覆沒,最後導致日俄戰爭俄國慘敗,至今俄國的主力戰列艦還躺在旅順港的附近海底,歷史是一面鏡子,作為本土媒體,我們不能因業界有這樣的合並催生新聞頭條而歡呼雀躍,高潮不已,更應該冷靜地思考和分析這樣的合並對本土產業的利弊。
3、專利許可為什麼能驅動創新
【高通到底是阻礙了創新,還是驅動了創新?】
高通的商業模式,怎樣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30年移動通信領域的發展?
在行業內,有一些人認為,高通向各家公司收取專利許可費,是對創新的阻礙,但在孟朴看來,事實恰恰相反。
他表示,無論通信技術還是晶元等底層的研究,都是需要重投入或重研發的資金密集行業,而且風險極高,如果沒有一個產業的集成者,通過技術許可或者售賣晶元方式,把底層的創新全部提供給創新者,那麼他們將很難與大公司直接競爭。
而這,正是高通的商業模式,它通過專利許可與晶元集成,讓大量的創新者都不再需要自己一切從頭開始,可以避開大公司的阻礙,快速地進行新產品的開發。
一個例子是,隨著中國進入3G、4G的時代,終端廠商通過跟高通的合作,通過自身的努力,也通過中國市場的成長,在2015年全球前10大終端廠商的名單里,中國廠商已經佔了7個席位,高通的商業模式能使更多的新競爭者能夠進入這個行業,並使得消費者最終受益。
【為什麼高通能率先進入物聯網時代?】
從成立至今,高通始終堅持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巨額投入,不管處在市場競爭的高潮期或者低潮期,都堅持進行創新,而且投入一直在提升。31年來,累計研發投入超已經過430億美元。
這些年,在移動互聯網、移動智能終端上,高通更做出了諸多努力。比如,早期無人機需要7塊電路板才能實現的功能,採用高通的無人機技術解決方案,只需要1塊電路板就讓其能實現。
比如從移動技術層面來看,高通也一直在發展不同的技術。從模擬的語音轉到數字、文字、圖像、視頻,一路都在進步,一路都在創新。
【5G的優勢與高通的投入】
(1)更快的速度
目前,不管是4G還是4G+的終端,上網的最快速度還不到1G。而高通和運營商正在加緊部署,預計到2017年,網路和終端就可以達到1Gbps的傳輸速率,而在5G時代,預計能達到幾十個千兆級的傳輸速率。
在此之前,全世界努力了15年,也就連接了70到80億個移動終端。而在今後15到30年的時間里,移動終端的連接數將以百億,甚至千億計算。它們都將通過5G連接到網路中。
現代科技的很多應用場景,都提出了超越4G網路的時延要求,比如車聯網,4G只能做到20到30毫秒的時延,但在5G時代,這個時延將被降低到1毫秒以下,這樣可以更好地確保車聯網、無人汽車等應用的可靠性。
孟朴表示,高通從2006年就開始進行5G技術的研發,希望能像過去3G、4G一樣引領5G技術的演進,並已在5G研發上進行了大量投入:
一方面,在一些基礎技術層面,高通與業界其他公司開展合作,一起推動產業發展。比如,高通開發出了業界第一個5GNR(NR就是new radio),在今年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舉辦的一個面向全球的領先科技成果的評選活動中,最後評出了15件領先科技成果,高通的5GNR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孟朴表示幾乎所有運營商都跟高通有不同技術方面的交流、溝通和合作,所以高通也對全球的移動通信網路和移動運營商網路非常了解和熟識,有能力去推動5G的進程。
【高通為中國行業做了哪些貢獻?】
高通在中國開展各個方面的合作,希望能利用高通在產業界里的影響力,推動中國以下幾個領域的快速發展:
一,半導體行業
要推動半導體產業的進步,如果沒有製造基礎,難度會比較高。所以,高通有以下支持中國半導體製造行業發展的舉動:
1.高通和上海的中芯國際開展合作,並於2015年8月10日宣布,採用28納米工藝製程的高通驍龍410處理器已成功應用於主流智能手機,成為28納米核心晶元實現商業化應用的重要一步。
2.2016年7月28日,高通與中芯長電半導體有限公司共同宣布,中芯長電為高通提供14納米矽片凸塊量產加工。
3.2016年9月,高通宣布成立高通通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首次涉足半導體製造測試業務。
二,伺服器晶元產業:
目前,在全球的伺服器晶元中,90%以上是由英特爾公司提供的。為了實現雲計算,滿足互聯網公司的新需求和應用環境,半導體行業需要生產出更節能、價格更低的伺服器晶元。
2016年初,高通與貴州省政府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專門用ARM架構做針對中國市場的伺服器晶元。現在,華芯通北京團隊已經擁有近100名工程師,位於上海的研發中心也即將成立。這對中國伺服器晶元產業來說,是非常好的發展機會。
三,智能硬體產業
1.2016年10月,中科創達和高通共同成立了重慶創通聯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智能硬體產業的加速驅動和創新。
2.高通在中國還設立了1.5億美金的風投基金,支持了很多創新公司。比如中科創達(已經上市)和小米,高通是他們的的早期投資者。
同時,高通還在中國積極參與及推動更多的合作活動:
(1)在整個大中華區,與10所高校進行合作,遵循協同育人的理念完成了很多合作項目。高通也在配合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的方針,積極為課程設置和提高教育質量方面做出努力。
(2)致力於推動STEM教育的普及和發展。STEM教育旨在培養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大領域的人才。高通從2007年開始贊助FIRST機器人大賽,支持參賽人員採用驍龍晶元來打造機器人解決方案。
(3)從事了很多社會公益活動。比如高通的"無線關愛計劃"已經有10年的歷史,在中國累計已投入10個項目,並計劃將來繼續擴大項目規模。主要支持以下幾大領域:第一是創業型領域,第二是教育醫療相關的領域,第三是慈善相關的領域。高通也希望能通過"無線關愛計劃"來倡導改善欠發達地區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十多年來,這個計劃已經覆蓋了22個省,惠及了將近100萬人口。
4、湖南華芯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湖南華芯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成立,總部和生產基地設在湖南高新開發區回,公司致力於助答力國產FPGA,提高網路通信自主可控能力。公司建立了完備的研發體系,擁有一支長期從事FPGA產品的研究、開發且具有較高素質的產品開發隊伍,為公司研發高新、前沿技術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湖南華芯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服務包括「FPGA評測」與「IP核開發」。主要提供國產FPGA研究、IP核開發、FPGA板卡設計和解決方案。
法定代表人:路萍
成立時間:2015-12-08
注冊資本:8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19300011099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長沙高新開發區麓楓路36號辦公樓二樓201室
5、什麼是ARM平台?
「ARM架構雲平台」的建立基於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ARM架構中央處理器,充分內利用了該容伺服器CPU的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優勢。同時,基於華芯通半導體的伺服器參考評估設備(REP),並通過與雲服務提供商——雲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實現了典型的雲服務應用。
(5)華芯通伺服器擴展資料
ARM將其技術授權給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半導體、軟體和OEM廠商,每個廠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獨一無二的ARM相關技術及服務。利用這種合夥關系,ARM很快成為許多全球性RISC標準的締造者。
目前,總共有30家半導體公司與ARM簽訂了硬體技術使用許可協議,其中包括Intel、IBM、LG半導體、NEC、SONY、菲利浦和國民半導體這樣的大公司。至於軟體系統的合夥人,則包括微軟、升陽和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ARM架構是面向低預算市場設計的第一款RISC微處理器。
6、高通合資公司的華芯通主要做什麼呢?
高通與貴州省組建的合資公司華芯通已進入正式運營階段,高通在向華芯通公司投資的同時,持續提供設計和技術支持,幫助華芯通公司利用高通行業領先的伺服器晶元技術,致力於研發出適合中國市場的國產化伺服器晶元。
7、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貴州華芯來通半導體技自術有限公司是由貴州省人民政府與美國高通公司合資創辦的企業,公司於2016年1月17日揭牌成立。
法定代表人:歐陽武
成立時間:2016-01-12
注冊資本:38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2090040005635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公司地址:貴州省貴安新區行政中心臨時行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