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伺服器備份該如何進行
伺服器備份可以由運維人員對數據進行手動備份,這種方式比較傳統,工作量也很大。另外也可以藉由備份軟體進行伺服器數據的備份。備份方式可分為:定時備份、實時備份、持續數據保護等。根據企業的備份需求,選擇適合的備份方式和備份軟體。英方軟體的備份產品能夠對物理機、虛擬機、雲平台等進行數據保護,如:i2COOPY通過部署在生產伺服器上的輕量級客戶端能夠實時捕獲位元組級增量並實時傳輸到災備伺服器;i2CDP能夠在數據實時復制到災備伺服器的同時,把數據的變化以日誌方式記錄下來。在系統故障時根據數據變化日誌,快速定位需要恢復的時間點,將數據一鍵恢復到異常點之前,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
2、DNS伺服器怎麼備份啊?
DNS注冊表信息備份
①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在左側列表中逐個點開"HKEY-LOCAL-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 \Servioes\DNS",備份此鍵值下所有的數據。
②點擊"DNS"項目→單擊"文件"菜單→導出→顯示"導出注冊表文件"對話框,制定備份文件的存放路徑和文件名。
提示:伺服器在備份的時候,其實已經將絕大多數的數據備份好了,其中也包括DNS信息,不過為了減少備份和還原DNS數據的工作量和復雜性,對DNS數據進行單獨備份還是有必要的。
備份DNS Server 服務信息
①同上,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在左側列表中逐個點開"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DNS Server",備份此鍵值下所有的數據。
②點擊"DNS"項目→單擊"文件"菜單→導出→顯示"導出注冊表文件"對話框,制定備份文件的存放路徑和文件名。
DNS數據文件備份
由於DNS注冊表信息的備份只是部分注冊表的信息,其中不包含域名解析時所使用的域名數據信息,所以還要對這部分內容單獨備份。
進入DNS伺服器的資源管理器,打開"C:\Windows\system32\dns"目錄,把".dns"後綴的所有文件復制出來即可。
DNS數據還原
當DNS伺服器出現故障時,可以把備份好的兩部分數據進行還原。
①直接運行備份的兩個注冊表文件,把它們全都導入到注冊表中即可。
②然後把備份好的".dns"後綴所有文件替換覆蓋到"C:\Windows\system32\dns"目錄下所有的同名文件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提示:完成還原工作後,建議重啟DNS伺服器,可以避免一系列的莫名故障。
天下數據--專業運營香港伺服器、韓國伺服器、美國伺服器等等海外優質伺服器!
3、想做一台備份伺服器,誰知道怎麼配置好?
數據中心運行突發故障是無法預測的,計算機里的數據就像掃雷游戲一樣,十面埋伏充滿雷區,隨時都有可能Game Over,容災備份就是數據安全的最後防線。因此,用戶除了一個運行伺服器外,還會用額外的伺服器進行備份,俗稱「備份伺服器」。
尤其對於需要快速增長的大型企業來說,高性能是很必要的,並在有限的備份窗口內,確保大規模數據量備份環境的安全。如何讓備份伺服器的性能達到最佳?這里壹基比小喻的一些建議供參考。
首先:監控程序
在備份過程中,監控本身並不會導致發生故障運行失敗,但其確實可以使得當某一個故障失敗發生時更難以被發現。隨著IT世界的范疇變得越來越廣闊,備份系統必須進行改變,以查看和管理多個備份伺服器。現在,大多數系統並不是設計用於同時監控多台伺服器的,而如果一個問題出現,整個拆解過程會變得相當繁瑣和困難。
解決方案:我們所需要的是一款具有自動化功能的監控系統,該系統將能夠匯編數據,並以圖形方式提供用戶界面,提供對於整個環境的一個全面的視圖。同時對於個別伺服器和客戶端也應該是可視化的。為了進一步簡化操作,該系統還必須能夠監控在某一特定的業務中使用多供應商的備份。
其次:不錯過通知警報
雖然對於一般性的溝通問題而言,將電子郵件通知警報發送到適當的管理員通常是一個可靠的方式,但情況並不總是保持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伺服器,應用程序,備份設備和人員安置情況總是在變化的,因此,經常核實並確保警報能夠在第一時間通知到恰當的工作人員來進行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解決方案:實時警報是一款很好的解決方案。這種類型的警告可通過電子郵件、SNMP集成整合和SMS簡訊將警報發送給不同的人員,精確定位適當的人員來接收信息,並快速、高效地進行溝通。
然後:注意命令行操作
雖然管理員可能更傾向於採用命令行界面來完成一項工作,但這很容易出錯-因是由於在使用該方法時,不同管理者之間的備份缺乏一致性。最佳的做法應該是通過及時更新來加強編纂,但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致使錯誤發生屢見不鮮。
解決方案:一款用戶界面允許GUI操作的備份功能必須添加到IT部門的備份系統。這樣就減少了人為錯誤的機會,提高了當前操作的可重復性。
最後:重視報告和規劃
由於企業的備份專業人員能夠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系統所發送的警報報告方面,但務必要記住的是,這些信息只提供了管理備份環境中的難題的一部分。當備份伺服器開始託管傳輸的警報和監視數據時,問題很快就會隨之而來。一般情況下,主備份伺服器上的數據只保存很短的時間,可能導致其不能夠再被訪問,從而使得理解和防止下一次故障失敗的任務變得幾乎不可能。
解決方案:謹慎的做法是從初級的和分布式備份伺服器編譯數據到單個資料庫,這將有助於保持日常數據備份的平穩運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進行數據分析,並在您的部門根據具體需求採用各種報告。
結語:
一個良好的備份環境,首先應該能夠幫助管理員意識到相關的趨勢,並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其次是能夠監測並報告與備份軟體、以及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產品一起良好工作的工具。
4、怎麼將原伺服器的資料備份到新伺服器上?
這個很簡單:
1、原伺服器上開啟FTP功能。
2、按你的功能要求設置好新伺服器的配置。譬如IIS/FTP/資料庫/等等吧。
3、在新伺服器上安裝一個FTP同步助手(單文件綠色),可以把原伺服器上所有的東西自動同步到新伺服器上,也無需你守著,設置好後自動同步。
4、在新伺服器上測試業務,沒問題的話。關閉老伺服器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細節:
如果你的伺服器是通過IP地址提供伺服器,那新老伺服器替換的時候會業務中斷,需要調IP地址。如果你是通過域名提供服務,可以再新伺服器調試完畢後,重新做一下域名解析到新伺服器即可,可實現無縫切換。
5、伺服器怎麼做雙重備份?
做 raid 1 即可。
RAID 1又被稱為磁碟鏡像,每一個磁碟都具有一個對應的鏡像盤。對任何一個磁碟的數據寫入都會被復制鏡像盤中;系統可以從一組鏡像盤中的任何一個磁碟讀取數據。顯然,磁碟鏡像肯定會提高系統成本。因為我們所能使用的空間只是所有磁碟容量總和的一半。
RAID 1下,任何一塊硬碟的故障都不會影響到系統的正常運行,而且只要能夠保證任何一對鏡像盤中至少有一塊磁碟可以使用,RAID 1甚至可以在一半數量的硬碟出現問題時不間斷的工作。當一塊硬碟失效時,系統會忽略該硬碟,轉而使用剩餘的鏡像盤讀寫數據。
通常,我們把出現硬碟故障的RAID系統稱為在降級模式下運行。雖然這時保存的數據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但是RAID系統將不再可靠。如果剩餘的鏡像盤也出現問題,那麼整個系統就會崩潰。因此,我們應當及時的更換損壞的硬碟,避免出現新的問題。
更換新盤之後,原有好盤中的數據必須被復制到新盤中。這一操作被稱為同步鏡像。同步鏡像一般都需要很長時間,尤其是當損害的硬碟的容量很大時更是如此。在同步鏡像的進行過程中,外界對數據的訪問不會受到影響,但是由於復制數據需要佔用一部分的帶寬,所以可能會使整個系統的性能有所下降。
使用兩個磁碟控制器不僅可以改善性能,還可以進一步的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我們已經知道,RAID 1最多允許一半數量的硬碟出現故障,所以按照我們上圖中的設置方式(原盤和鏡像盤分別連接不同的磁碟控制),即使一個磁碟控制器出現問題,系統仍然可以使用另外一個磁碟控制器繼續工作。這樣,就可以把一些由於意外操作所帶來的損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比如你要存一組數據為:A、B、C、D、E
則在你的兩塊硬碟里都有一組數據:A、B、C、D、E
關於RAID1的做法,一般伺服器都是帶有RAID卡的,若沒有,你也可以用軟體做raid。
簡單介紹一下帶raid卡的硬體raid方法:
1) 首先當系統在自檢的過程中出現一下提示時,同時按下"Ctrl+A"鍵
2) 進入了陣列卡的配置程序,然後選擇"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
3) 進入 "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此時,你將要選擇"Initialize Drivers"選項去對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創建容器的硬碟進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話硬碟將刪去當前硬碟上的所有數據)
4) 窗口便出現RAID卡的通道和連接到該通道上的硬碟,您可以使用"Insert"鍵選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碟。請注意窗口下面的幫助提示。
5) 當您選擇完成並按"Enter"鍵之後,系統鍵出現一下警告。如果您確認,選擇"Y"即可。
6) 硬碟初始化後就可以根據您的需要創建相應級別(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在主菜單中(Main Menu)選中"Create container"並回車。
7) 用"insert"鍵選中需要用於創建Container的硬碟到右邊的列表中去。按下"Enter"。
8) 在彈出來的下窗口中用回車選擇RAID級別,輸入Container的卷標和大小。其它均保持默認不變。然後選擇"Done"即可。
9) 這是系統會出現如下提示,即當這個"Container"沒有被成功完成"Scrub"之前,這個"Container"是沒有"冗餘"功能。
10) 此時,您可以通過"Manage containers"選項選中相應的容器,檢查這個"Container"的"Status"為"Scrub"。當它變為"Ok"。這個新創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餘功能(如果這個Container是支持冗餘的. Scrub 將是個需要較長時間的過程, 在Scrub的過程,您可以退出該管理界面, 重新啟動或安裝操作系統. 在這段時間內Container還不在冗餘的狀態下)
11) Containers創建完成。使用"ESC"鍵推出並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
6、企業如何備份資料庫伺服器的數據
企業備份伺服器資料庫的數據一般有四種方式:
資料庫文件直接拷貝,如果不是頻繁的讀寫長期佔用,可以直接拷貝資料庫目錄源文件,另行保存一份即可。
資料庫管理程序備份,比如phpmyadmin,有導出為.sql的備份文件格式,或者其他管理工具,都可以連接到資料庫然後導出備份。
如果在本機操作,還可以使用腳本制定計劃任務,定時執行腳本復制備份。
使用雲備份系統,搭建雲資料庫雲備份,全時間自動備份。
7、伺服器怎麼做定時備份、自動備份?
可以用一下ucache災備雲這種方式來進行數據實時備份、定時備份、自動備份、增量備份、永久增量備份、加密類型設置、多副本數據管理、CDP數據持續保護功能、多通道備份、支持LAN-Free和LAN-Base、數據重刪功能、設置數據保留策略、對備份任務可以設置流量控制、任務告警、任務日誌查看等。而且這些操作就是在雲控制台的管理賬號下直接可以操作。挺方便的。
伺服器是Windows2003操作系統和linux操作系統也都支持。
8、如何做到兩台伺服器之間的數據備份
分別將兩個目錄共享出來,記得設置好相應的共享許可權,特別建議設置一個用於備份的特別的用戶帳號,並設置好密碼——具體怎麼建,這個別問我,太基礎了。
進入伺服器A某個目錄中(比如:C:/CopyTask/目錄下),建立用於備份的批處理文件CopyAToB_Even.bat及CopyAToB_Odd.bat,具體文件名,你自己取,但文件後綴名請使用.bat(這是一個批處理文件)。
CopyAToB_Even.bat的內容為:
xcopy E:/yourDir //BServerName/Even /S /E /Y
exit
CopyAToB_Odd.bat的內容為:
xcopy E:/yourDir //BServerName/Odd /S /E /Y
exit
(註:這里的E:/yourDir為你在伺服器A中需要備份的重要資料的文件目錄,以下將此目錄的數據全部自動定時備份到伺服器B上。)
接下來,再各自給它們分別建立一個.vbs文件(特別建議放在與.bat批處理文件相同的目錄下,以方便管理,這里是C:/CopyTask/),文件名與上面的文件名相同,但後綴名改為.vbs。
其中:
CopyAToB_Even.vbs的內容為:
CreateObject("WScript.Shell").Run "cmd /c C:/CopyTask/CopyAToB_Even.bat",0
CopyAToB_Odd.vbs的內容為:
CreateObject("WScript.Shell").Run "cmd /c C:/CopyTask/CopyAToB_Odd.bat",0
再下來,就是建立定時任務了。
在任務計劃中雙擊「添加任務計劃」,一步一步地操作,設置你要運行的程序時,通過瀏覽方式指向上面的C:/CopyTask/CopyAToB_Even.vbs,然後設置好時間,比如每天早上凌晨四時(4:00)開始備份,為了實現上述隔天備份到不同目錄的目的,特別將備份周期改為每兩天,開始日期分別為當前日之前的單日和雙日。比如:CopyAToB_Even.vbs為9月9日,而CopyAToB_Odd.vbs為9月10日。具體設置根據你的需要而定,不詳述。
OK。做完之後,你需要測試一下,測試時,你可以將時間調整為當前時間的一分鍾之後測試,如果一切正常,再調整為你需要的備份時間。之後退出,大功告成!
http://blog.csdn.net/li_xingcheng/article/details/454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