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主機到主機層

主機到主機層

發布時間:2020-12-19 20:50:58

1、請教如何在無線路由器下設置共享主機,一層二層網路上的主機還能正常訪問共享主機

簡單,將你加裝的路由器中的DHCP功能關閉

然後區域網的網線接到加裝路由器的LAN口,其它不用設置。

2、在OSI模型中,組織和同步不同主機上各種進程間通信的層次是哪一層,建立端到端可靠的連接是哪一層的功能?

組織和同步不同主機上各種進程間通信 會話層
建立端到端可靠的連接 傳輸層
希望對你有幫助

3、主機在數據鏈路層通過什麼找到本地網路上的其他主機

通過MAC地址。也就是網卡的硬體地址。
主機在網路層使用IP地址,向下交給數據鏈內路層,鏈路層將數據封裝成數容據幀時需要使用目標主機的MAC地址作為目標地址的。如果不知道目標主機的MAC 地址可以發送ARP廣播來查找指定IP的MAC地址。找到之後就可以完成數據幀的封裝了

4、每層的消防二匯流排要各自到主機嗎

每層的消防二匯流排要各自到主機嗎

消防報警設備二匯流排就一個主機,每層二匯流排都單獨的話,十層摟還不出來二十匯流排。原理都搞不明白,怎麼幹活啊。

5、根據OSI七層模型,計算機網路中兩個主機之間埠到埠的通信發生在哪一層?

在傳輸層啊。看傳輸層以下的包封裝過程:

數據報在傳輸層加遠埠號和目內的埠號;
在網路層容加上原ip和目的ip ;
在數據鏈路層轉化成數據楨進行校驗;
在物理層變成信號(電、光、等信號)發送出去。

希望採納,謝謝!

6、高層樓房電梯主機在幾樓?

電梯分有機房和無機房兩種,有機房的電梯主機在建築物的屋頂,無機房的電梯主機在最高層的電梯井道的最高處,如果沒有安裝和管道井共用的牆上就會安裝在與住戶共用的一面牆上。

7、消防各樓層到控制台主機要走幾條線

這要看系統來組成。
如果只是單源純的報警和聯動,一般標准層只須布放信號匯流排(雙絞線)和電源線(兩芯單股硬線);設有消防水泵的地下室和設有防排煙風機的設備層還需布設多線直控電纜。
如果有消防應急電話系統,那麼每層還需布設電話線;有消防應急廣播的系統,還要布設廣播線。有火災顯示盤(也叫樓層顯示器)的系統,還應布設火災顯示盤通訊線(通常是屏蔽雙絞線)。
有多台控制器的情況下,還應根據網路拓撲結構布設控制器聯網通訊線。

8、.IP數據包在從在從源主機出發到達目的主機的過程中,IP首部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地址欄位是否發生變化?

沒有發生變化。

*除非做了nat轉換才能改變。不過mac地址是變化的,因為發送端開始不知道目的主機的mac地址,所以每經過一個路由器mac地址是變化的。

當主機A發向主機B的數據流在網路層封裝成IP數據包,IP數據包的首部包含了源地址和目標地址。主機A會用本機配置的24位IP網路掩碼255.255.255.0與目標地址進行與運算,得出目標網路地址與本機的網路地址是不是在同一個網段中。如果不是將IP數據包轉發到網關。

在發往網關前主機A還會通過ARP的請求獲得默認網關的MAC地址。在主機A數據鏈路層IP數據包封裝成乙太網數據幀,然後才發住到網關……也就是路由器上的一個埠。

(8)主機到主機層擴展資料

TCP/IP裡面是用的ARP協議。比如新建了一個內網,如果一台機器A找機器B,封裝FRAME時(OSI的第二層用的數據格式),要封裝對方的MAC,開始時A不知道B的MAC,只知道IP,它就發一個ARP包,源IP是自己的,目的IP是B的,源MAC是自己的,目的MAC是廣播的。

然後這個請求包在內網內被廣播,當其他機器接到這個包時,用目的IP和自己的IP比較,不是的話就丟棄。B接到時,發現IP與自己的一樣,就答應這個包的請求,把自己的MAC送給A。

如果B是其他子網的機器,那麼路由器會判斷出B是其他子網,然後路由器把自己的MAC返回給A,A以後再給B發包時,目的MAC封裝的是路由器的。

9、在OSI參考網路模型中主機A向主機B發送一個信息OK的過程

OSI模型中的通信過程。

主機A向主機B發送數據,該數據的產生肯定是一個應用層的程序產生的,如IE瀏覽器或者Email的客戶端等等。這些程序在應用層需要有不同的介面,IE是瀏覽網頁的使用HTTP協議,那麼HTTP應用層為瀏覽網頁的軟體留下的網路介面。Email客戶端使用smtp和pop3 協議來收發電子郵件,所以smtp和pop3就是應用層為電子郵件的軟體留下的介面。我們假設A向B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因此主機A會使用smtp協議來處理該數據,即在數據前加上SMTP的標記,以便使對端在收到後知道使用什麼軟體來處理該數據。

應用層將數據處理完成後會交給下面的表示層,表示層會進行必要的格式轉換,使用一種通信雙方都能識別的編碼來處理該數據。同時將處理數據的方法添加在數據中,以便對端知道怎樣處理數據。

表示層處理完成後,將數據交給下一層會話層,會話層會在A主機和B主機之間建立一條只用於傳輸該數據的會話通道,並監視它的連接狀態,直到數據同步完成,斷開該會話。注意:A和B之間可以同時有多條會話通道出現,但每一條都和其他的不能混淆。會話層的作用就是有辦法來區別不同的會話通道。

會話通道建立後,為了保證數據傳輸中的可靠性,就需要在數據傳輸的構成當中對數據進行必要的處理,如分段,編號,差錯校驗,確認、重傳等等。這些方法的實現必須依賴通信雙方的控制,傳輸層的作用就是在通信雙方之間利用上面的會話通道傳輸控制信息,完成數據的可靠傳輸。

網路層是實際傳輸數據的層次,在網路層中必須要將傳輸層中處理完成的數據再次封裝,添加上自己的地址信息和對端接受者的地址信息,並且要在網路中找到一條由自己到接收者最好的路徑。然後按照最佳路徑發送到網路中。

數據鏈路層將網路層的數據再次進行封裝,該層會添加能唯一標識每台設備的地址信息(MAC地址),是這個數據在相鄰的兩個設備之間一段一段的傳輸。最終到達目的地。

物理層將數據鏈路層的數據轉換成電流傳輸的物理線路。

通過物理線路傳遞的B主機後,B主機會將電信號轉換成數據鏈路層的數據,數據鏈路層再去掉本層的硬體地址信息和其他的對端添加的內容上交給網路層,網路層同樣去掉對端網路層添加的內容後上交給自己的上層。最終數據到達B主機的應用層應用層看到數據使用smtp協議封裝,就知道應用電子郵件的軟體來處理。

兩個OSI參考模型之間的通行看似是水平的,但實際上數據的流動過程是有最高層垂直的向下交給相鄰的下層的過程。只有最下面的物理層進行了實際的通行。而其他層次只是一種相同層次使用相同協議的虛通信。

10、主機和主機層是什麼意思

網路七層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其中物理層版、數據鏈路層和網權絡層通常被稱作媒體層(前三種),是網路工程師所研究的對象;
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後四種)則被稱作主機層

主機不就是電腦機箱,好奇怪的問題。

與主機到主機層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