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伺服器raid1

伺服器raid1

發布時間:2020-12-19 12:41:10

1、怎麼查看才知道伺服器上做的是RAID 0還是RAID1

笨方法,看看你有幾塊盤,每塊多大
如果實際在系統下總量為硬碟總量1/2則為RD1,一樣則為RD0
方法2
在系統啟動時,盯著屏幕有提示,進入RD卡的BIOS
大概是ALT +H 或者ALT+A仔細看吧

2、伺服器怎麼做RAID?

製作磁碟陣列(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可以有以下操作:

在Adaptec磁碟陣列控制器上創建Raid(容器),在這種陣列卡上創建容器的步驟如下(注意:請預先備份您伺服器上的數據,配置磁碟陣列的過程將會刪除伺服器硬碟上的所有數據!):

第1步,首先當系統在自檢的過程中出現如(圖1)提示時,同時按下「Ctrl+A」組合鍵。進入如(圖2)所示的磁碟陣列卡的配置程序界面。

圖一

圖二

第2步,然後選擇「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進入如(圖3)所示配置界面。

圖三

第3步,選擇「Initialize Drivers「選項去對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創建容器的硬碟進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話硬碟將刪去當前硬碟上的所有數據),按回車後進入如(圖4)所示界面。在這個界面中出現了RAID卡的通道和連接到該通道上的硬碟,使用「Insert」鍵選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碟(具體的使用方法參見界面底部的提示,下同)。

圖四

第4步,全部選擇完成所需加入陣列的磁碟後,按加車鍵,系統鍵彈出如(圖5)所示警告提示框。提示框中提示進行初始化操作將全部刪除所選硬碟中的數據,並中斷所有正在使用這些硬碟的用戶。

圖五

第5步,按「Y」鍵確認即可,進入如(圖6)所示配置主菜單(Main Menu)界面。硬碟初始化後就可以根據您的需要,創建相應陣列級別(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這里我們以RAID5為例進行說明。在主菜單界面中選擇「Create container」選項。

圖六

第6步,按回車鍵後進入如(圖7)所示配置界面,用「insert」鍵選中需要用於創建Container(容器)的硬碟到右邊的列表中去。然後按回車鍵。在彈出來的如(圖8)所示配置界面中用回車選擇RAID級別,輸入Container的卷標和大小。其它均保持默認不變。然後在「Done」按鈕上單擊確認即可。

圖七

圖八

第7步,這是系統會出現如(圖9)所示提示,提示告訴用戶當所創建的容器沒有被成功完成「Scrub(清除)」之前,這個容器是沒有冗餘功能的。

圖九

第8步,單擊回車後返回到如(圖6)所示主菜單配置界面,選中「Manage containers」選項,單擊回車後即彈出當前的容器配置狀態,如(圖10)所示。選中相應的容器,檢查這個容器的「Container Status」選項中的「Scrub」進程百分比。當它變為「Ok」後,這個新創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餘功能。

圖十

第9步,容不得器創建好後,使用「ESC」鍵退出磁碟陣列配置界面,並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

3、做伺服器陣列raid 1的具體步驟是什麼?

NVIDIA晶元組BIOS設置和RAID設置簡單介紹

nForce系列晶元組的BIOS里有關SATA和RAID的設置選項有兩處,都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菜單內。

SATA的設置項:Serial-ATA,設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這項的用途是開啟或關閉板載Serial-ATA控制器。使用SATA硬碟必須把此項設置為[Enabled]。如果不使用SATA硬碟可以將此項設置為[Disabled],可以減少佔用的中斷資源。

RAID的設置項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Onboard Device(板載設備)菜單內,游標移到Onboard Device,按進入如子菜單:RAID Config就是RAID配置選項,游標移到RAID Config,按就進入如RAID配置菜單:

第一項IDE RAID是確定是否設置RAID,設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如果不做RAID,就保持預設值[Disabled],此時下面的選項是不可設置的灰色。

如果做RAID就選擇[Enabled],這時下面的選項才變成可以設置的黃色。IDE RAID下面是4個IDE(PATA)通道,再下面是SATA通道。nForce2晶元組是2個SATA通道,nForce3/4晶元組是4個SATA通道。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意圖設置,准備用哪個通道的硬碟做RAID,就把那個通道設置為[Enabled]。

設置完成就可退出保存BIOS設置,重新啟動。這里要說明的是,當你設置RAID後,該通道就由RAID控制器管理,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里看不到做RAID的硬碟了。

BIOS設置後,僅僅是指定那些通道的硬碟作RAID,並沒有完成RAID的組建,前面說過做RAID的磁碟由RAID控制器管理,因此要由RAID控制器的RAID BIOS檢測硬碟,以及設置RAID模式。BIOS啟動自檢後,RAID BIOS啟動檢測做RAID的硬碟,檢測過程在顯示器上顯示,檢測到硬碟後留給用戶幾秒鍾時間,以便用戶按F 1 0 進入RAID BIOS Setup。

nForce晶元組提供的RAID(冗餘磁碟陣列)的模式共有下面四種:

RAID 0:硬碟串列方案,提高硬碟讀寫的速度。

RAID 1:鏡像數據的技術。

RAID 0+1:由RAID 0和RAID 1陣列組成的技術。

Spanning (JBOD):不同容量的硬碟組成為一個大硬碟。

操作系統安裝過程介紹

按F10進入RAID BIOS Setup,會出現NVIDIA RAID Utility -- Define a New Array(定義一個新陣列)。默認的設置是:RAID Mode(模式)--Mirroring(鏡像),Striping Block(串列塊)--Optimal(最佳)。

通過這個窗口可以定義一個新陣列,需要設置的項目有:選擇RAID Mode(RAID模式):Mirroring(鏡像)、Striping(串列)、Spanning(捆綁)、Stripe Mirroring(串列鏡像)。

設置Striping Block(串列塊):4 KB至128 KB/Optimal

指定RAID Array(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RAID模式,串列塊大小和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其中串列塊大小最好用默認的Optimal。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通過游標鍵→添加。

做RAID的硬碟可以是同一通道的主/從盤,也可以是不同通道的主/從盤,建議使用不同通道的主/從盤,因為不同通道的帶寬寬,速度快。Loc(位置)欄顯示出每個硬碟的通道/控制器(0-1)/主副狀態,其中通道0是PATA,1是SATA;控制器0是主,1是從;M是主盤,S是副盤。分配完RAID陣列磁碟後,按F7。出現清除磁碟數據的提示。按Y清除硬碟的數據,彈出Array List窗口:如果沒有問題,可以按Ctrl-X保存退出,也可以重建已經設置的RAID陣列。至此RAID建立完成,系統重啟,可以安裝OS了。

安裝Windows XP系統,安裝系統需要驅動軟盤,主板附帶的是XP用的,2000的需要自己製作。從光碟機啟動Windows XP系統安裝盤,在進入藍色的提示屏幕時按F6鍵,告訴系統安裝程序:需要另外的存儲設備驅動。當安裝程序拷貝一部分設備驅動後,停下來提示你敲S鍵,指定存儲設備驅動:

系統提示把驅動軟盤放入軟碟機,按提示放入軟盤後,敲回車。系統讀取軟盤後,提示你選擇驅動。nForce的RAID驅動與Intel和VIA的不同,有兩個:NVIDIA RAID CLASS DRIVER和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都要安裝。

第一次選擇NVIDIA RAID CLASS DRIVER,敲回車系統讀入,再返回敲S鍵提示界面,此時再敲S鍵,然後選擇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敲回車,系統繼續拷貝文件,然後返回到下面界面。

在這個界面里顯示出系統已經找到NVIDIA RAID CLASS DRIVER和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可以敲回車繼續。
系統從軟盤拷貝所需文件後重啟,開始檢測RAID盤,找到後提示設置硬碟。此時用戶可以建立一個主分區,並格式化,然後系統向硬碟拷貝文件。在系統安裝期間不要取出軟盤,直到安裝完成。

剩餘的磁碟分區等安裝完系統後,我們可以用XP的磁碟管理器分區格式化。用XP的磁碟管理器分區,等於/小於20GB的邏輯盤可以格式化為FAT32格式。大於20GB的格式化為NTF格式

4、伺服器RAID1如何更換新硬碟?

raid1換硬碟,要分主盤和從盤。方法有所不同。
假設兩塊盤插在sata0和1上,分別是主盤和從盤。
一、插sata1的slave從硬碟壞掉,更換新硬碟的方法:
直接將新硬碟替換到slave位置,線序不變,開機按ctrl+e(或其它熱鍵,根據不同的主板和raid卡有所不同)進入管理界面即可自動熱備
二、插sata0的master主硬碟壞掉,更換新硬碟的方法

1.拔掉slave盤,單接壞掉的master主硬碟,開機按ctrl+e進入raid
configure界面,選擇clear
array來清除主盤的raid信息
2.將正常的slave盤的sata數據線從sata1插口換到主板的sata0插口,再將新的硬碟插入sata1插口,開機按ctrl+e即進入自動熱備狀態!
不過要注意,個別raid卡沒有在線備份的功能,那隻有進系統,把另一塊全盤拷貝出來,再重建raid1了。

5、伺服器RAID1-RAID5對硬碟的需求量各是多少??

對容量沒有具體要求。只是比如RAID1,通俗意思是兩塊盤互相對照數據,那兩塊硬碟應該用一樣的容量的。
所有RAID級別均建立在RAID0、1、5和6這幾個基本RAID級別基礎之上
RAID0: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1:兩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一塊盤容量;
RAID3:N+1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5: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1塊盤容量之和;
RAID6: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2塊盤容量之和;
RAID10:2N塊盤組成,邏輯容量為N塊盤容量之和;
RAID50:假每個RAID5由N塊盤組成,共有M個RAID5組成該RAID50,則邏輯容量為(N-1)*M塊盤容量之和。

6、伺服器RAID0,RAID1是什麼意思?

RAID 1是將一個兩塊硬碟所構成RAID磁碟陣列,其容量僅等於一塊硬碟的容量,因為另一塊只是當作數據「鏡像」。

RAID 0是將兩塊以上的硬碟合並成一塊,數據連續地分割在每塊盤上。並不是真正的RAID結構,沒有數據冗餘,沒有數據校驗的磁碟陳列。

RAID 1通過磁碟數據鏡像實現數據冗餘,在成對的獨立磁碟上產生互 為備份的數據。原始數據繁忙時,可直接從鏡像拷貝中讀取數據,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讀取性能。

RAID 0是代表了所有RAID級別中最高的存儲性能。RAID 0提高存儲性能的原理是把連續的數據分散到多個磁碟上存取,這樣,系統有數據請求就可以被多個磁碟並行的執行,每個磁碟執行屬於它自己的那部分數據請求。


(6)伺服器raid1擴展資料

RAID 1磁碟陣列顯然是最可靠的一種陣列,因為它總是保持一份完整的數據備份。性能沒有RAID 0磁碟陣列那樣好,但其數據讀取確實較單一硬碟來的快,因為數據會從兩塊硬碟中較快的一塊中讀出。

RAID 1磁碟陣列的寫入速度通常較慢,因為數據得分別寫入兩塊硬碟中並做比較。RAID 1磁碟陣列一般支持「熱交換」,就是說陣列中硬碟的移除或替換可以在系統運行時進行,無須中斷退出系統。

RAID 0在提高性能的同時,並沒有提供數據保護功能,只要任何一塊硬碟損壞就會丟失所有數據。因此RAID 0 不可應用於需要數據高可用性的關鍵領域。

7、伺服器用RAID1還是RAID5好?

先幾個做raid5,兩個raid5合做,raid1.又快又安全。銀行的恐怕的都是這樣。呵呵。

8、伺服器怎樣做(RAID 1或RAID 0 ) 和安裝時具體設置

RAID1的製作
1. 物理聯接:二個硬碟都要跳成主盤分別用數據線(最好是RAID卡自帶的)接到RAID卡的IDE1、IDE2上,
2. 接好並插到伺服器上開機會檢測到RAID卡的狀態的,出現「No Array is defined....」,表示沒有建立任何RAID方式,
3. 此時按下CTRL + F,
4. 進入操作界面,
5. 按下 [1] Auto Setup,
6. 進入到 [Auto Setup Options Menu] 中,
7. 利用左右方向鍵或空格鍵,
8. 將Optimize Array for:設成 Security 這項,
9. 然後按下CTRL+Y保存,
10. 出現確定選項,
11. 按 Y 繼續,
12. 選擇源盤,
13. 請 [ Please Select A Source Disk ] 中將亮條移動到源盤上按下 ENTER 按鍵,
14. 准備插入軟盤,
15. 建立鏡像,
16. 按Y 繼續,
17. 製作要一個過程,18. 40G要20分鍾左右,
19. 80G要40分鍾左右,
20. 完成了,
21. 按下任意鍵重啟,
22. 重啟後看到如下畫面,array...
23. 表示RAID建立正常,
24. 正常建立以後,要用sfdisk分區,
25. 安裝操作系統時會提示有沒有SCSI設備,在此時按下功能鍵F6什麼的。安裝promise的驅動(自帶的那兩張軟盤),然後正常安裝即可。

9、伺服器壞了一個硬碟做了raid1,如何更換一個硬碟..........

1、本次開機後,NAS持續的報警,登陸後台管理系統。

2、就可以看到系統消息,有一個磁碟損壞。

3、進入 磁碟空間管理員 存儲池,看到異常信息,此空間已降級,建議更換壞掉的磁碟。

4、這時插入一塊新的磁碟,在系統概況中,可以看到一塊新的未使用的硬碟。

5、選中左側存儲池 ,找到動作按鈕。

6、在動作中,選擇 修復。

7、選擇新插入的磁碟2。

8、之後可以看到存儲池2的狀態變為修復中了,等待修復就完成了。

與伺服器raid1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