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linux 下怎麼查看伺服器的cpu和內存的硬體信息
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進行操作:
一、查看cpu總個數方法:
1、首先執行top命令,如下圖中內容所表示。
2、在top命令的顯示界面,按數字鍵1,即可查看到當前系統中的總cpu數,如下圖中內容所表示。
二、查看總內存的方法:
1、free命令主要用於顯示內存數量,如下圖中內容所表示。
2、一般使用free命令的-h參數,更人性化的顯示,如下圖中內容所表示。
linux通用命令:
1、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2、stty -a: 可以查看或者列印控制字元(Ctrl-C, Ctrl-D, Ctrl-Z等)
3、pass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用passwd -h查看)
4、logout, login: 登錄shell的登錄和注銷命令
5、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6、more, less, head tail: 顯示或部分顯示文件內容.
7、lp/lpstat/cancel, lpr/lpq/lprm: 列印文件.
8、更改文件許可權: chmod u+x...
9、刪除非空目錄:rm -fr dir
10、拷貝目錄: cp -R dir
2、怎麼查看linux伺服器硬體的配置?
Linux大部分操作是通過命令實現的,並不像windows那麼直觀。linux查看硬體信息也是需要通過linux查看硬體信息命令查詢的。
3、伺服器如何配置?
你可以到廠商官網看看,相關的一些設計配置參數,比如這款
產品型號:ZI2W6S7-8438HV
產品類型:雙路十六核機架式伺服器
處 理 器:Xeon Silver
4110
內 存:8G DDR4 REG ECC
硬 盤:HD SATA3
2TB
網 卡:雙千兆
管 理:硬體監控、遠程管理
機 構:2U機架式
電 源:500W
操作系統:Linux免費版
/ VMware ESXi
服 務:全國聯保 叄年質保
4、怎麼查看linux伺服器硬體的配置
Linux大部分操作是通過命令實現的,並不像windows那麼直觀。linux查看硬體信息也是需要通過linux查看硬體信息命令查詢的
系統
# uname -a # 查看內核/操作系統/CPU信息
#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統版本
#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
# hostname # 查看計算機名
#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設備
#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設備
# lsmod # 列出載入的內核模塊
# env # 查看環境變數
資源
# free -m # 查看內存使用量和交換區使用量
# df -h # 查看各分區使用情況
# -sh <目錄名> # 查看指定目錄的大小
#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內存總量
#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閑內存量
# uptime # 查看系統運行時間、用戶數、負載
#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統負載
磁碟和分區
#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掛接的分區狀態
#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區
#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換分區
#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碟參數(僅適用於IDE設備)
#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啟動時IDE設備檢測狀況
網路
# ifconfig # 查看所有網路介面的屬性
#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牆設置
#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監聽埠
#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經建立的連接
# netstat -s # 查看網路統計信息
進程
# ps -ef # 查看所有進程
# top # 實時顯示進程狀態
用戶
# w # 查看活動用戶
# id <用戶名> # 查看指定用戶信息
# last # 查看用戶登錄日誌
#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統所有用戶
#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統所有組
# crontab -l # 查看當前用戶的計劃任務
服務
#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統服務
#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啟動的系統服務
程序
#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裝的軟體包
其他常用命令整理如下:
查看主板的序列號:dmidecode | grep -i 'serial number'
用硬體檢測程序kuz探測新硬體:service kudzu start ( or restart)
查看CPU信息:cat /proc/cpuinfo [dmesg | grep -i 'cpu'][dmidecode -t processor]
查看內存信息:cat /proc/meminfo [free -m][vmstat]
查看板卡信息:cat /proc/pci
查看顯卡/音效卡信息:lspci |grep -i 'VGA'[dmesg | grep -i 'VGA']
查看網卡信息:dmesg | grep -i 'eth'[cat /etc/sysconfig/hwconf | grep -i eth][lspci | grep -i 'eth']
查看PCI信息:lspci (相比cat /proc/pci更直觀)
查看USB設備:cat /proc/bus/usb/devices
查看鍵盤和滑鼠:cat /proc/bus/input/devices
查看系統硬碟信息和使用情況:fdisk & disk – l & df
查看各設備的中斷請求(IRQ):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系統體系結構:uname -a
查看及啟動系統的32位或64位內核模式:isalist –v [isainfo –v][isainfo –b]
查看硬體信息,包括bios、cpu、內存等信息:dmidecode
測定當前的顯示器刷新頻率:/usr/sbin/ffbconfig –rev ?
查看系統配置:/usr/platform/sun4u/sbin/prtdiag –v
查看當前系統中已經應用的補丁:showrev –p
顯示當前的運行級別:who –rH
查看當前的bind版本信息:nslookup –class=chaos –q=txt version.bind
查看硬體信息:dmesg | more
顯示外設信息, 如usb,網卡等信息:lspci
查看已載入的驅動:
lsnod
lshw
查看當前處理器的類型和速度(主頻):psrinfo -v
列印當前的OBP版本號:prtconf -v
查看硬碟物理信息(vendor, RPM, Capacity):iostat –E
查看磁碟的幾何參數和分區信息:prtvtoc /dev/rdsk/c0t0d0s
顯示已經使用和未使用的i-node數目:
df –F ufs –o i
isalist –v
對於「/proc」中文件可使用文件查看命令瀏覽其內容,文件中包含系統特定信息:
主機CPU信息:Cpuinfo
主機DMA通道信息:Dma
文件系統信息:Filesystems
主機中斷信息:Interrupts
主機I/O埠號信息:Ioprots
主機內存信息:Meninfo
Linux內存版本信息:Version
備註: proc – process information pseudo-filesystem 進程信息偽裝文件系統
5、如何重新設置伺服器參數
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 (1)在IDE設備設置中,用戶可以在Type(類型)和Mode(模式)項設為Auto,使每次啟動系統時BIOS自動檢測硬碟。也可以在主菜單中的 IDE HDD Auto Detection操作來設置。用戶還可以使用User選項,手動設定硬碟的參數。必須輸入柱面數(Cyls),磁頭數(Heads),寫預補償(Precomp),磁頭著陸區(Landz),每柱面扇區數(Sectorxs),工作模式(Mode)等幾種參數。硬碟大小在上述參數設定後自動產生。
(2)顯示類型可選EGA/VGA(EGA、VGA、SEGA、 SVGA、PGA顯示適配卡選用)、CGA40(CGA顯示卡,40列方式)、CGA80(CGA顯示卡,80列方式)、MONO(單色顯示方式,包括高解析度單顯卡)等四種,以現在我們使用的計算機來看,絕大多數都屬於EGA/VGA顯示類型。
(3)暫停的出錯狀態選項有:All Errors(BIOS檢測到任何錯誤,系統啟動均暫停並且給出出錯提示)、No Errors(BIOS檢測到任何錯誤都不使系統啟動暫停)、All But Keyboard(BIOS檢測到除了磁碟之外的錯誤後使系統啟動暫停,磁碟錯誤暫停)、All But Disk/Key(BIOS檢測到除了鍵盤或磁碟之外的錯誤後使系統啟動暫停。
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設定)
該項用來設置系統配置選項清單,其中有些選項由主板本身設計確定,有些選項用戶可以進行修改設定,以改善系統的性能。常見選項說明如下:
(1)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這項功能在外部數據寫入硬碟引導區或分配表的時候,會提出警告。為了避免系統沖突,一般將此功能關閉,置為Disable(關閉)。
(2)CPU In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預設為Enable(開啟),它允許系統使用CPU內部的第一級Cache。486以上檔次的CPU內部一般都帶有Cache,除非當該項設為開啟時系統工作不正常,此項一般不要輕易改動。該項若置為Disable,將會嚴重影響系統的性能。
(3)External Cache(CPU Level 1 catch):預設設為Enable,它用來控制主板上的第二級(L2)Cache。根據主板上是否帶有Cache,選擇該項的設置。
(4)BIOS Update:開啟此功能則允許BIOS升級,如關閉則無法寫入BIOS。
(5)Quick Power On Self Test:預設設置為Enable,該項主要功能為加速系統上電自測過程,它將跳過一些自測試。使引導過程加快。
(6)Hard Disk Boot From(HDD Sequence SCSI/IDE First):選擇由主盤、從盤或SCSI硬碟啟動。
(7)Boot Sequence:選擇機器開電時的啟動順序。有些BIOS將SCSI硬碟也列在其中,此外比較新的主板還提供了LS 120和ZIP等設備的啟動支持,一般BIOS,都有以下四種啟動順序:C,A(系統將按硬碟,軟碟機順序尋找啟動盤);A,C(系統將按軟碟機,硬碟順序尋找啟動盤);CDROM,C,A(系統按CDROM,硬碟,軟碟機順序尋找啟動盤);C,CDROM,A(系統按硬碟,CDROM,軟碟機順序尋找啟動盤)。
(8)Swap Floppy Drive:(交換軟盤驅動器)預設設定為Disable。當它Disable時,BIOS把軟碟機連線扭接端子所接的軟盤驅動器當作第一驅動器。當它開啟時,BIOS將把軟碟機連線對接端子所接的軟盤驅動器當作第一驅動器,即在DOS下A盤當作B盤用,B盤當作A盤用。
(9)Boot Up Floppy Seek:當Enable時,機器啟動時BIOS將對軟碟機進行尋道操作。
(10)Floppy Disk Access Contol:當該項選在R/W狀態時,軟碟機可以讀和寫,其它狀態只能讀。
(11)Boot Up Numlock Strtus:該選項用來設置小鍵盤的預設狀態。當設置為ON時,系統啟動後,小鍵盤的預設為數字狀態;設為OFF時,系統啟動後,小鍵盤的狀態為箭頭狀態。
(12)Boot Up System Speed:該選項用來確定系統啟動時的速度為HIGH還是LOW。
(13)Typematic Rate Setting:該項可選Enable和Disable。當置為Enable時,如果按下鍵盤上的某個鍵不放,機器按你重復按下該鍵對待;當置為Disable時,如果按下鍵盤上的某個鍵不放,機器按鍵入該鍵一次對待。
(14)Typematic Rate:如果Typematic Rate Setting選項置為Enable,那麼可以用此選項設定當你按下鍵盤上的某個鍵一秒鍾,那麼相當於按該鍵6次。該項可選6、8、10、12、15、20、24、30。
(15)Typematic Delay:如果Typematic Rate Setting選項置為Enable,那麼可以用此選項設定按下某一個鍵時,延遲多長時間後開始視為重復鍵入該鍵。該項可選250、500、750、1000,單位為毫秒。
(16)Security Option:選擇System時,每次開機啟動時都會提示你輸入密碼,選擇Setup時,僅在進入BIOS設置時會提示你輸入密碼。
(17)PS/2 Mouse Function Control:當該項設為Enable,機器提供對於PS/2類型滑鼠的支持,AUTO可以在系統啟動是自動偵測PS/2 Mouse,分配IRQ。
(18)Assign PCI IRQ For VGA:選Enable時,機器將自動設定PCI顯示卡的IRQ到系統的DRAM中,以提高顯示速度和改善系統的性能。
(19)PCI/VGA Palett Snoop:該項用來設置PCI/VGA卡能否與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當PCI/VGA卡與MPEG ISA/VESA VGA卡一起用或使用其他非標准VGA時,該項應設為Enable。
(20)OS Select For DRAM>64MB:如果使用OS/2操作系統,使用64MB以上的內存。該項選為OS2。
(21)System BIOS Shadow:該選項的預設設置默認為Enable,當它開啟時,系統BIOS將拷貝到系統Dram中,以提高系統的運行速度和改善系統的性能。
(22)Video BIOS Shadow:預設設定為開啟(Enable),當它開啟時,顯示卡的BIOS將拷貝到系統DRAM中,以提高顯示速度和改善系統的性能。
(23)C8000-CBFFF Shadow/DFFFF Shadow:這些內存區域用來作為其他擴充卡的ROM映射區,一般都設定為禁止(Disable)。如果有某一擴充卡ROM需要映射,則用戶應搞清楚該 ROM將映射地址和范圍,可以將上述的幾個內存區域都置為Enable;但這樣將造成內存空間的浪費。因為映射區的地址空間將佔用系統的 640K~1024K之間的某一段內存
6、國產化硬體伺服器招標參數怎麼寫?
按照招標文件要求的貨物規格要求填寫第一列,第二列貨物投標規格最好全部按照第一列的招標貨物規格寫,第三列都填符合。
投標技術規格偏離表應該算是投標文件中商務響應部分最重要的一個章節了,很多信息都是以這里的參數為基準的。
表頭前信息:這個地方一般來說是項目名稱、項目編號、分包名稱三項,但有的公司是投標人名稱、項目名稱、分包名稱三項,所以在這里要看清楚,不要弄錯了(後面的分項報價表、貨物一覽表、技術偏離表和商務偏離表也是一樣)。
項目名稱(或投標人名稱)、項目編號就不說了了,分包名稱有的話就填,沒有的時候千萬不要空著,要填上「/」;
表後面的信息:表後面都是投標人簽字蓋章的地方,這個地方基本都是一致的,可能的區別就是叫法不一樣,比如:有的叫投標人,而有的叫投標人名稱,性質是一樣的,錯了雖然沒啥影響,但為保險起見,最好還是核對清楚;
表格的數量:有的在招標參數中分成了多個表格,比如:軟體參數、硬體參數等,此時也需要與招標一致,分成對應的多個表格去響應;
表裡面的內容:這一部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一般包括序號、服務內容、招標文件條款號、招標需求、投標響應、偏離、說明幾項內容,這里重點說下投標響應的部分,具體如下:
1、序號:既可以手寫也可以自動生成,但一定要與第二項「名稱」一致,隨著名稱項的變化而變化;
2)服務內容:名稱必須和招標文件中技術參數中所寫明的名稱一致。如果是一個項中包含了幾個小項,那不能只寫大項或只寫小項。正確的做法是1列拆分為2列,將大小項都寫進去,對應的第一列的編號以大項為主,後面的幾列參數則以小項為基準;
3)招標文件條款號:由於很多招標文件都比較混亂,所以盡量把條款號找到最小的項,對應到最准確的位置,招標文件如果實在找不到非常准確的信息,那麼就對應到一個相對准確的位置;
4)招標需求:又稱為招標參數,按照對應內容復制粘貼即可;
投標響應:應該算是這一章節最重要的地方了,需要著重去編寫,對應招標參數撰寫自己的投標參數,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不能夠為了省事直接復制粘貼過來,那樣是會被廢標的,在這里有幾個小的竅門,可以讓你寫的比較快,如下:
如果這一份標書是確定要中標的標書,那麼這一塊需要非常認真的去寫,必須保證的是招標參數響應不能有一條的遺漏,可以多但絕對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