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查詢一個網站下的所有的二級域名
1、首先在瀏覽器中搜索「阿里雲」然後找到他們的官網點擊進去。進去阿里雲之後點擊右上菜單中的登錄,然後登陸你域名所在賬戶。
2、登陸過賬號之後,還點擊右上角菜單中的「控制台」。
3、進入控制台之後,點擊「域名」選項。
4、然後選擇你想要解析的域名,點擊右側「解析」。
5、然後在解析設置頁面中,點擊「添加記錄」。
6、然後填寫你解析域名的記錄類型,在主機記錄中填寫你二級域名的記錄,在記錄值中填寫IP地址,然後點擊確定,完成網站域名二級解析。
2、哪裡有申請域名用的英文常用短詞表?
沒有的,一般都是自己根據實際情況來縮寫的,比如每個字的第一個字母或者用譯音來翻譯這個詞
3、■■■■■■■■■■■■■■■【域】如何運用???
域的意義在於管理的集中性和強制性,也就是說如果你是DC(域控制器)那麼你就具有每台電腦每個用戶的完全管理許可權
據你的圖來看,你只是創建了域並通過客戶端的administrator許可權將計算機加入到域中,這就有一個問題,你希望你的這個域是通過管理計算機實現最終管理還是希望通過用戶實現管理
通過計算機管理可以通過組策略中的計算機管理來配置計算機,它可以實現對機器的管理,換句話說,如果你對這台計算機設置不能使用控制面板,那麼無論那個用戶登錄這台計算機都看不到控制面板
通過用戶管理可以通過組策略中的用戶配置來設,原理通計算機一樣,就是說只要你設了用戶管理,那無論用戶登錄到哪台機器設置都有效
這些設置都很簡單,你可以右鍵點域名,選新建組織單元,按照部門或者工作來將計算機和用戶分類,在組織單元上點右鍵屬性可以進行策略設置,你配置的是計算機配置那就是通過計算機管理,用戶配置就是用戶管理
對於你提出的共享,限制上網和備份數據,限制上網沒有問題,在組策略的管理模板,網路中配置,共享也可以在那兒配置屬性,但是這里的很多操作還是需要到客戶機上實現,比如,你要設置共享起碼要針對客戶機那個文件設置,這時你可以通過遠程桌面連接到客戶端以設置,備份的話需要硬體支持,比如硬碟的冗餘,需要硬碟啊,那肯定是要到客戶端上了啦
不過好的是你的DC管理員許可權對每台客戶端都有完全控制的許可權,遠程桌面沒人擋得住你,活動目錄這東西要捉摸的很多,有時間一起討論哈
4、python如何從網頁中提取列表中字典中的域名
假設那個字典叫dict:
if dict.has_key( line[0] ):
print dict[ line[0] ]
和列表一樣,用[ ]即可
5、如何搭建一個域?
1、主域伺服器搭建完成主域文件下添加子域的NS記錄和A記錄即可,修改/var/name/cent.com.zone。
2、至子域伺服器安裝bind,yum install bind -y,並修改/etc/named.conf文件,注釋相應信息。
3、編輯/etc/named.rfc1912.zones,添加子域的zone信息。
4、添加sub.cent.com子域的zone文件/var/named/sub.cent.com.zone。
6、如何查詢一個網站下的所有的二級域名?
直接在alexa官網也可以,http://www.alexa.com,不僅可以看到子域名,還可以看到這些子域名各自佔到總流量的百分比 。
通過Alexa和Google來搜索肯定不全面,考慮到每個域名都要正常解析才能被訪問到,所以查詢DNS記錄是最好的辦法。 搜索到了查詢DNS記錄的方法,通過域名的NS伺服器可以用"ls http://domain.com"的方式查詢所有域名相關記錄,但是可惜,現在的DNS伺服器大都禁用了這個功能以提高安全性。
7、什麼是資料庫的域!~~急用啊!~~
域和工作組有什麼區別?A:域「和"工作組"有什麼區別?
請問,網路中」域「是指什麼?"工作組"是什麼?我一直搞不清楚這兩個有什麼區別?
1、中央集權與各自為政的區別。
2、域的安全性高於工作組。
3、域 好比校長董事會
工作組 好比下面的各個系部
4、感覺如果設的不好, 你在域管理者面前有可能是裸奔.
5、樓上的解釋好像不大對, 這么說吧, 工作組是自由市場, 有幾個工作組就有幾個自由市場, 你可以隨時自由出入而沒什麼限制,從網上鄰居最先看到的往往是自己機器所在的工作組的機器們。而域是嚴格控制許可權的私人會所, 沒有正確的域用戶是根本無法登錄到域上的,也就無法訪問域所控制的資源。
6、域的登陸密碼是通過伺服器驗證的
7、看樣子要提醒MS以後不要將名稱搞的這么專業,還是要考慮到中國的國情,早知道將"域"改成"中央"將"工作組"改成"自由市場",這樣方便易懂,就不會有這么多的問題了.
8、簡單的說域是具有管理的能力的一種機制,採用的是分級的管理許可權,比如:中央-》省->市-》縣-》。。。-》個人但許可權比這還要嚴格得多。
而工作組在有域服務的時候,也就是網路中已經存在域伺服器的時候可以看作是域中除去工作站外最簡單的組織結構,在沒有域服務的時候相互間是可以相互訪問的。
9、網上復制過來的
區域網中工作組和域的主要差別!
為什麼要組建區域網呢?就是要實現資源的共享,既然資源要共享,資源就不會太少。如何管理這些在不同機器上的資源呢?域和工作組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的兩種不同的網路資源管理模式。那麼究竟什麼是域,什麼是工作組呢?它們的區別又是什麼呢?
「自由」的工作組
工作組(Work Group)就是將不同的電腦按功能分別列入不同的組中,以方便管理。比如在一個網路內,可能有成百上千台工作電腦,如果這些電腦不進行分組,都列在「網上鄰居」內,可想而知會有多麼亂(恐怕網路鄰居也會顯示「下一頁」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Windows 9x/NT/2000才引用了「工作組」這個概念,比如一所高校,會分為諸如數學系、中文系之類的,然後數學系的電腦全都列入數學系的工作組中,中文系的電腦全部都列入到中文系的工作組中……如果你要訪問某個系別的資源,就在「網上鄰居」里找到那個系的工作組名,雙擊就可以看到那個系別的電腦了。
那麼怎麼樣才能加入到工作組中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右擊Windows桌面上的「網上鄰居」,在彈出的菜單出選擇「屬性」,點擊「標識」,在「計算機名」一欄中添入你想好的名字,在「工作組」一欄中添入你想加入的工作組名稱。如果你輸入的工作組名稱是一個不存在的工作組,那麼就相當於新建一個工作組,當然也只有你自己的電腦在裡面。不過要注意,計算機名和工作組的長度都不能超過15個英文字元,可以輸入漢字,但是也不能超過7個漢字。「計算機說明」是附加信息,不填也可以,但是最好填上一些這台電腦主人的信息,如「數學系主機」等。單擊「確定」按鈕後,Windows 98提示需要重新啟動,按要求重新啟動之後,再進入「網上鄰居」,就可以看到你所在工作組的成員了。
相對而言,所處在同一個工作組內部成員相互交換信息的頻率最高,所以你一進入「網上鄰居」,首先看到的是你所在工作組的成員。如果要訪問其他工作組的成員,需要雙擊「整個網路」,然後你才會看到網路上其他的工作組,雙擊其他工作組的名稱,這樣你才可以看到裡面的成員,與之實現資源交換。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退出某個工作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將工作組名稱改變一下即可。不過這樣在網上別人照樣可以訪問你的共享資源,只不過換了一個工作組而已。也就是說,你可以隨便加入同一網路上的任何工作組,也可以隨時離開一個工作組。「工作組」就像一個自由加入和退出的俱樂部一樣。它本身的作用僅僅是提供一個「房間」,以方便網上計算機共享資源的瀏覽。
域的管理和設置
打個比方,如果說工作組是「免費的旅店」那麼域(Domain)就是「星級的賓館」;工作組可以隨便出出進進,而域則需要嚴格控制。「域」的真正含義指的是伺服器控制網路上的計算機能否加入的計算機組合。一提到組合,勢必需要嚴格的控制。所以實行嚴格的管理對網路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在對等網模式下,任何一台電腦只要接入網路,其他機器就都可以訪問共享資源,如共享上網等。盡管對等網路上的共享文件可以加訪問密碼,但是非常容易被破解。在由Windows 9x構成的對等網中,數據的傳輸是非常不安全的。
不過在「域」模式下,至少有一台伺服器負責每一台聯入網路的電腦和用戶的驗證工作,相當於一個單位的門衛一樣,稱為「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簡寫為DC)」。
域控制器中包含了由這個域的賬戶、密碼、屬於這個域的計算機等信息構成的資料庫。當電腦聯入網路時,域控制器首先要鑒別這台電腦是否是屬於這個域的,用戶使用的登錄賬號是否存在、密碼是否正確。如果以上信息有一樣不正確,那麼域控制器就會拒絕這個用戶從這台電腦登錄。不能登錄,用戶就不能訪問伺服器上有許可權保護的資源,他只能以對等網用戶的方式訪問Windows共享出來的資源,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網路上的資源。
要把一台電腦加入域,僅僅使它和伺服器在網上鄰居中能夠相互「看」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由網路管理員進行相應的設置,把這台電腦加入到域中。這樣才能實現文件的共享。
1. 伺服器端設置
以系統管理員身份在已經設置好Active Directory(活動目錄)的Windows 2000 Server上登錄,選擇「開始」菜單中「程序」選項中的「管理工具」,然後再選擇「Active Directory用戶和計算機」,之後在程序界面中右擊「Computers」,在彈出的菜單中單擊「新建」,然後選擇「計算機」,之後填入想要加入域的計算機名即可。要加入域的計算機名最好為英文,中文計算機名可能會引起一些問題。
2. 客戶端設置
首先要確認計算機名稱是否正確,然後在桌面「網上鄰居」上右擊滑鼠,點擊「屬性」出現網路屬性設置窗口,確認「主網路登錄」為「Microsoft網路用戶」。選中窗口上方的「Microsoft網路用戶」(如果沒有此項,說明沒有安裝,點擊「添加」安裝「Microsoft網路用戶」選項)。點擊「屬性」按鈕,出現「Microsoft網路用戶屬性」對話框,選中「登錄到Windows NT域」復選框,在「Windows NT域」中輸入要登錄的域名即可。這時,如果是Windows 98操作系統的話,系統會提示需要重新啟動計算機,重新啟動計算機之後,會出現一個登錄對話框。在輸入正確的域用戶賬號、密碼以及登錄域之後,就可以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域中的資源了。請注意,這里的域用戶賬號和密碼,必須是網路管理員為用戶建的那個賬號和密碼,而不是由本機用戶自己創建的賬號和密碼。如果沒有將計算機加入到域中,或者登錄的域名、用戶名、密碼有一項不正確,都會出現錯誤信息。
10、xp可以當伺服器建立活動目錄嗎?
xp可以做伺服器,但是微軟限制了並發連接只有10個
不能升級AD
11、Group裡面是對等的,沒有server或client的概念應該.
domain裡面好像除了域伺服器外,其它的機器也是對等的.
哪位老大能通俗易懂地講講Win2k中的「域」的概念?
1、域的英文是domain,按照字典的翻譯,這個詞的解釋應該是:
do·main / A doU`meIn / B noun [count] **
1 a particular area of activity or life:
This is a subject that has now moved into the political domain.
1a. an area of activity considered as belonging to or controlled by a particular person or group:
the common idea that engineering is a male domain
Organic foods are no longer the sole domain of health fanatics.
The garden has always been Al』s domain.
—> PUBLIC DOMAIN1
2 LITERARY an area of land owned and controlled by a particular person, especially in the past
3 TECHNICAL in mathematics, a range of possible values of a VARIABLE
4 COMPUTING a DOMAIN NAME
在M$的操作系統中,我們可以理解域為一個社區,伺服器相當於社區的會所,域中的主機相當於私人住宅,域管理員相當於社區的管理員,用戶則相當於居民。
在社區中興建一個住宅需要管理員的許可,你的主機要加入域也需要域管理員的同意。
社區的會所只對社區用戶開放,你要訪問伺服器,就得有ID。
私人住宅的主人有自己住宅的管理權,當然,主人如果大方,也可以把自己的住宅開放給別人用,也有出租房屋的,大家一起用,這就是多用戶共享一台主機。
社區可以按照管理的方式,分為封閉管理和開放管理,封閉管理就是拒絕所有的陌生人,也有豎起籬笆牆什麼的防止小偷小摸的,這就是防火牆。
兩個社區可以搞聯誼,雙方共享資源,這就是域的互信協議,在這個協議下,兩個社區的用戶可以適當的訪問別的社區資源。
2、嗯,剛才看有XD問工作組,這里我也白話白話。
工作組有點像北京公園里老頭老太太們佔山頭練京劇。
今天這一堆人圍一個山頭開始唱京劇,旁邊一堆人圍了一個山頭唱合唱。這些都是自發的,通常情況下大家也都守規矩,各自占各自的地盤,互不打擾。這就是工作組。
但這個區域是開放的,來去自由。隨便哪個過客路過也能加入其中瞄一瞄,唱兩句。所以常見到一個工作組裡面有一堆人不認識的,時不時還有人自發捐出點歌譜、行頭啥的,隨便用。這就是工作組間的共享。
要是碰上那些不守規矩的,跑到唱歌的那邊唱大戲,大家也沒轍,實在不行了,撤攤換一個工作組名稱重新圈塊地兒。
當然也有公家(domain)佔地趕的工作組四處跑的
有一天工作組里的老頭老太太們混的有一定規模了,成立一個協會啥的,有了正式的管理員,有了固定的地盤,就升級成域了。
3、域其實就是一個安全的邊界。它的存在主要是便於管理大型的網路的,可以進行統一的管理,such as統一發布組策略,同意安裝某種軟體等等,並且域中的用戶在登陸的時候,身份驗證的過程是在域控制器上完成的。
而工作組呢,只適應於小型的網路。如果電腦比較多的話,那麼工作組管理起來就極為不方便。因為每台電腦上面都有自己的安全賬戶資料庫,所以身份驗證過程必須在本地進行,如果你要是想登陸工作組中其他的電腦上面,你必須在那台電腦上面有你的用戶賬戶才行。
4、但是同一個域的用戶可以拿自己的帳戶打開別人的機器(別人的機器沒有開機密碼的情況下),只有用自己的帳戶登陸域即可,好像不太安全!
這個不是域的錯,是主機用戶的錯,主機用戶這么大方,夜不閉戶的,別人進取轉轉也沒什麼不妥吧
不想讓別人訪問,在本機的用戶組中把域用戶刪除就行了
5、不好意思,這篇文章有點誤導的嫌疑
關於MS中域的理解:我們知道,2000/XP和98的一個明顯不同是引入了多用戶機制,把主機比喻為私人住宅可以,那麼各個用戶名id和密碼就相當於進入這個房間的鑰匙,但是這——不是域的概念。我們想像一下,一個學校機房供全校學生使用,計算機是公用的,那麼每個機器都要給每個學生設立帳號是一件令人瘋狂的工作,如果一個新學生來了,我要給他在每台電腦上開新帳號,如果他要走了,我又要挨個機器每台去刪。這時域的觀念就引入了。一個域的伺服器主要功能就是負責域帳號的管理,這個域帳號在域內所有的計算機上都是通用的,也就是說,社區管理員只需要設立伺服器上的用戶和密碼,該用戶就可以自由使用社區內的所有資源。看到差別了么?」私人住宅的主人有自己住宅的管理權「這個觀點不是完全正確的,一旦你把自己的房間登入了社區,社區的所有用戶就可以自由訪問你的房間了,當然你可以把房間斷開,不登入社區,這樣才對自己住宅有完全的管理權,一旦登入了域,就要看域伺服器上管理員是如何設置域策略的,設置的嚴格的話,你幾乎不能對你的私人住宅做任何管理,因為域策略是大於本機策略的
8、域名怎麼起 才簡單而好記????
好記的域名第一要簡短(以不超過6個字元為宜),第二要有意義。這其實和人的名字一樣,顯然,三個字的名字比十個字的名字要好記,有意義的名字(我們常說某個人的名字里有故事)比無意義的名字要好記,對此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體驗。
好域名還要求易輸入、易辨別,域名是由數字、字母和「-」「_」組成的,數字、字母和「-」都可以直接輸入,「_」則需藉助「SHIFT」鍵;另外,「-」和「_」也不易於辨別——所以,除非沒有別的選擇,否則域名里最好不要出現「-」或「_」。
並不是說好記、易輸入、易辨別的就一定是好域名,曾經有一個站長要和我交換友情鏈接,我一看他的域名是「youmade.com」,懂點英語的都能看出這是國罵的「中外合資版」,當然,站長可能並沒有侮辱人的意思,他也許只是覺得這個域名好記(確實如此),但這個好記的域名我是敬而遠之的——要是你隔壁的大門上貼著「你媽的」三個大字,你還會去他家串門嗎?
以下是幾種起域名的辦法,分別以實例說明:
一、英文單詞
應該說,最好的域名就是英文單詞了,像「buy.com」「love.com」「china.com」這樣的域名個個價值萬金,不過,現在這樣的域名已經很難申請到了,因為,據說美國人當初是拿著字典搶注域名的。
二、漢語拼音
對中國人來說,一個好記的漢語拼音域名也許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網站僅面向國內),現在正大把燒錢的淘寶(taobao.com)就是用的漢語拼音域名(淘寶的自家兄弟阿里巴巴也是這樣的)。我原來申請了一個域名jingxuan.net,jingxuan即精選,用來做網址導航類網站再好不過了,可惜當時錯過了,現在看hao123等網站風光無限,真是眼紅啊 -_-三、數字自163後,純數字域名逐漸被世人所接受,後來的263、3721、8848等都取得了成功;不過這類域名現在也很難申請了(或者申請到但沒什麼意義),理由很簡單,10個數字可以組合成的簡短域名要遠遠低於26個字母所能組合的。
四、縮寫縮寫又有兩類
1、多個單詞(或者漢語拼音)的一般取每個單詞(或者漢語拼音)的首字母,例如美國在線的域名aol.com,其中,aol就是American on line的縮寫。
筆者在擔任山東大學學生會網路部長的時候,原來的學生會網站域名是stunion.s.e.cn,stunion是student union的縮寫,太長了,不好記;筆者考察了一下,一般大學學生會網站的域名一般都是su,這已經很不錯了。而筆者最後設計的域名是「sun」則是神來之筆:第一,sun是student的首字母和union的前兩個字母的縮寫,代表這是學生會網站;第二,sun在英文里是太陽的意思,這個宣傳的時候很好發揮。
(另一例子是筆者的個人博客網站的域名dp.net ,dp是day day up的縮寫)
2、一個長單詞一般取單詞的前幾個字母,實際上國際頂級域名的後綴就是這么得來的,像com、e、org分別是commpany、ecation、organize的縮寫。
五、組合英文單詞(或縮寫)、漢語拼音(或縮寫)、數字,兩兩組合可以組合出N對(包括自己和自己的組合),例如數字和英文,此類最著名的域名應該算是51job,筆者的電子商務加油站(echere.com ),應該算是英文和英文的組合(ec+here)。
網上最常見的域名應該就是這類的組合域名了,隨手就可以舉出很多例子:
blogchina=blog+china
donews=do+news
chinaitlab=china+it+lab
這里再列出一些常用的前綴和後綴,供大家參考:
常用的數字前綴有51(我要)、52(我愛)、91(就要)等
常用的數字後綴有8(吧)
常用的英文後綴有ol(在線)fan(迷) home(家) view(視點) bbs(論壇)lab(實驗室)
常用的英文前綴有cn(中國)china(中國)
常用的拼音前綴有hao(好)六、諧音這類網站一般是先有中文名,然後根據諧音,生造出英文或者英文和數字的組合,例如國內兩個著名的電子商務站點愛購物(igo5)和好又多(hoyodo)就是代表,新浪、搜狐應該也可以歸入此類。
9、計算機中的"域"的定義是什麼?
計算機中的"域"的定義是Windows網路中獨立運行的單位,域之間相互訪問則需要建立信任關系(即Trust Relation)。
信任關系是連接在域與域之間的橋梁。當一個域與其他域建立了信任關系後,2個域之間不但可以按需要相互進行管理,還可以跨網分配文件和列印機等設備資源,使不同的域之間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與管理,以及相互通信和數據傳輸。
域既是 Windows 網路操作系統的邏輯組織單元,也是Internet的邏輯組織單元,在 Windows 網路操作系統中,域是安全邊界。
域管理員只能管理域的內部,除非其他的域顯式地賦予他管理許可權,他才能夠訪問或者管理其他的域,每個域都有自己的安全策略,以及它與其他域的安全信任關系。
(9)域名字典擴展資料
在對等網模式下,任何一台電腦只要接入網路,其他機器就都可以訪問共享資源,如共享上網等。盡管對等網路上的共享文件可以加訪問密碼,但是非常容易被破解。在由Windows 9x構成的對等網中,數據的傳輸是非常不安全的。
不過在「域」模式下,至少有一台伺服器負責每一台聯入網路的電腦和用戶的驗證工作,相當於一個單位的門衛一樣,稱為「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簡寫為DC)」。
域控制器中包含了由這個域的賬戶、密碼、屬於這個域的計算機等信息構成的資料庫。當電腦聯入網路時,域控制器首先要鑒別這台電腦是否是屬於這個域的,用戶使用的登錄賬號是否存在、密碼是否正確。
如果以上信息有一樣不正確,那麼域控制器就會拒絕這個用戶從這台電腦登錄。不能登錄,用戶就不能訪問伺服器上有許可權保護的資源,他只能以對等網用戶的方式訪問Windows共享出來的資源,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網路上的資源。
要把一台電腦加入域,僅僅使它和伺服器在網上鄰居中能夠相互「看」到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由網路管理員進行相應的設置,把這台電腦加入到域中。這樣才能實現文件的共享,集中統一,便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