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伺服器編碼

伺服器編碼

發布時間:2020-09-28 23:06:07

1、web伺服器編碼設置方法

如果有10000個用戶,你不得有10000個二級域名啊。。
應該是只有一個域名,用URL重寫來做的。網上應該有很多這類的文章,自己搜來看下

2、如何設置linux伺服器的語言 字元encode為utf-8編碼

如果是暫時設置,直接輸入LANG=en_US.UTF-8,下次開機的時候就又恢復為原來的設置了
如果是永久設置,則要修改/etc/sysconfig/i18n這個文件了。

3、如何讓伺服器完全支持 UTF-8 編碼

最近給伺服器搞的頭疼,一遇到問題就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尤其是編碼問題,轉移伺服器最怕的就是這個問題了,而且由於我們是每一屆都是不同的人管理伺服器,工作交接不可能那麼的到位,所以很多時候還是要靠自己。前面一直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今天又遇到一個問題,一個網站顯示不正常,看了下他給我的代碼,10.7M,我的媽呀,這個不是要了哥我的命嘛!細細看了下,這個寫網站的人還比較厚道,有一個common.php,修改了下,不行,崩潰了。初步懷疑是代碼寫的時候是utf-8的,只是改下meta好像不行(我也不確定,因為以前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無奈了,只有到網上去搜一搜,發現原來是可以的。而且很簡單的修改。

打開apache配置文件,找到AddDefaultCharset GB2312這一行(也可能是AddDefaultCharset utf-8)給注釋掉,然後加上一句AddDefaultCharset off,其實就是關掉默認使用的字元集,這樣apache就可以根據網頁中的meta信息來選擇使用字元集。很好用的方法,修改完後service httpd restart,搞定。

P.S 現在還是怕怕的,因為學校這個伺服器上有n多個大小網站,都是不同的人寫的,要是哪位神仙沒有寫meta信息的話,那就歇菜了,只能祈禱上天了。不過這個方法以後還是可以用到的,學習了。

4、伺服器編碼是utf-8,程序文件的編碼我都改成了utf-8,上傳到伺服器還是出現亂碼, 是怎麼回事?

你先改變下瀏覽器的編碼,試試到底是那種。總有一種不是亂碼的。伺服器的編碼和顯示的編碼不一定是一樣的。。編碼問題確實很討厭。。我第一次用linux做伺服器差點沒弄慘我- -後來發現只要讓顯示的編碼是對的就好了。。資料庫的數據可以自己轉換。。
說不清楚唉,具體問題每個都不一樣。。。

5、關於伺服器編碼問題。伺服器在給瀏覽器發信息時怎麼怎麼瀏覽器是什麼編碼的。。如UTF-8 或GBK

UTF8是國際編碼,它的通用性比較好,國際碼 編程時用戶國際化
GBK是國家編碼,通用性比UTF8差,是中國的編碼

6、什麼是伺服器編碼錯誤?伺服器編碼502錯誤指的是什麼?

你看到的應該是HTTP請求狀態編碼,
錯誤編碼502是指:錯誤網關,伺服器作為網關,從上游伺服器收到了無效的響應。

以下是 HTTP 狀態編碼的完整列表。
1xx(臨時響應)
用於表示臨時響應並需要請求者執行操作才能繼續的狀態代碼。
100(繼續) 請求者應當繼續提出請求。伺服器返回此代碼則意味著,伺服器已收到了請求的第一部分,現正在等待接收其餘部分。
101(切換協議) 請求者已要求伺服器切換協議,伺服器已確認並准備進行切換。
2xx(成功)
用於表示伺服器已成功處理了請求的狀態代碼。
200(成功)
伺服器已成功處理了請求。通常,這表示伺服器提供了請求的網頁。如果您的 robots.txt 文件顯示為此狀態,那麼,這表示 Googlebot 已成功檢索到該文件。
201(已創建)
請求成功且伺服器已創建了新的資源。
202(已接受)
伺服器已接受了請求,但尚未對其進行處理。
203(非授權信息)
伺服器已成功處理了請求,但返回了可能來自另一來源的信息。
204(無內容)
伺服器成功處理了請求,但未返回任何內容。
205(重置內容) 伺服器成功處理了請求,但未返回任何內容。與 204 響應不同,此響應要求請求者重置文檔視圖(例如清除表單內容以輸入新內容)。
206(部分內容)
伺服器成功處理了部分 GET 請求。
3xx(已重定向)
要完成請求,您需要進一步進行操作。通常,這些狀態代碼是永遠重定向的。Google 建議您在每次請求時使用的重定向要少於 5 個。您可以使用網站管理員工具來查看 Googlebot 在抓取您已重定向的網頁時是否會遇到問題。診斷下的抓取錯誤頁中列出了 Googlebot 由於重定向錯誤而無法抓取的網址。
300(多種選擇)
伺服器根據請求可執行多種操作。伺服器可根據請求者 (User agent) 來選擇一項操作,或提供操作列表供請求者選擇。
301(永久移動)
請求的網頁已被永久移動到新位置。伺服器返回此響應(作為對 GET 或 HEAD 請求的響應)時,會自動將請求者轉到新位置。您應使用此代碼通知 Googlebot 某個網頁或網站已被永久移動到新位置。
302(臨時移動) 伺服器目前正從不同位置的網頁響應請求,但請求者應繼續使用原有位置來進行以後的請求。此代碼與響應 GET 和 HEAD 請求的 301 代碼類似,會自動將請求者轉到不同的位置。但由於 Googlebot 會繼續抓取原有位置並將其編入索引,因此您不應使用此代碼來通知 Googlebot 某個頁面或網站已被移動。
303(查看其他位置) 當請求者應對不同的位置進行單獨的 GET 請求以檢索響應時,伺服器會返回此代碼。對於除 HEAD 請求之外的所有請求,伺服器會自動轉到其他位置。
304(未修改) 自從上次請求後,請求的網頁未被修改過。伺服器返回此響應時,不會返回網頁內容。
如果網頁自請求者上次請求後再也沒有更改過,您應當將伺服器配置為返回此響應(稱為 If-Modified-Since HTTP 標頭)。由於伺服器可以告訴 Googlebot 自從上次抓取後網頁沒有更改過,因此可節省帶寬和開銷

305(使用**) 請求者只能使用**訪問請求的網頁。如果伺服器返回此響應,那麼,伺服器還會指明請求者應當使用的**。
307(臨時重定向)
伺服器目前正從不同位置的網頁響應請求,但請求者應繼續使用原有位置來進行以後的請求。此代碼與響應 GET 和 HEAD 請求的 301 代碼類似,會自動將請求者轉到不同的位置。但由於 Googlebot 會繼續抓取原有位置並將其編入索引,因此您不應使用此代碼來通知 Googlebot 某個頁面或網站已被移動。
4xx(請求錯誤)
這些狀態代碼表示,請求可能出錯,已妨礙了伺服器對請求的處理。
400(錯誤請求) 伺服器不理解請求的語法。
401(未授權) 請求要求進行身份驗證。登錄後,伺服器可能會返回對頁面的此響應。
403(已禁止) 伺服器拒絕請求。如果在 Googlebot 嘗試抓取您網站上的有效網頁時顯示此狀態代碼(您可在 Google 網站管理員工具中診斷下的網路抓取頁面上看到此狀態代碼),那麼,這可能是您的伺服器或主機拒絕 Googlebot 對其進行訪問。
404(未找到) 伺服器找不到請求的網頁。例如,如果請求是針對伺服器上不存在的網頁進行的,那麼,伺服器通常會返回此代碼。
如果您的網站上沒有 robots.txt 文件,而您在 Google 網站管理員工具"診斷"標簽的 robots.txt 頁上發現此狀態,那麼,這是正確的狀態。然而,如果您有 robots.txt 文件而又發現了此狀態,那麼,這說明您的 robots.txt 文件可能是命名錯誤或位於錯誤的位置。(該文件應當位於頂級域名上,且應當名為 robots.txt)。
如果您在 Googlebot 嘗試抓取的網址上發現此狀態(位於"診斷"標簽的 HTTP 錯誤頁上),那麼,這表示 Googlebot 所追蹤的可能是另一網頁中的無效鏈接(舊鏈接或輸入有誤的鏈接)。
405(方法禁用) 禁用請求中所指定的方法。
406(不接受) 無法使用請求的內容特性來響應請求的網頁。
407(需要**授權) 此狀態代碼與 401(未授權)類似,但卻指定了請求者應當使用**進行授權。如果伺服器返回此響應,那麼,伺服器還會指明請求者應當使用的**。
408(請求超時)
伺服器等候請求時超時。
409(沖突)
伺服器在完成請求時發生沖突。伺服器必須包含有關響應中所發生的沖突的信息。伺服器在響應與前一個請求相沖突的 PUT 請求時可能會返回此代碼,同時會提供兩個請求的差異列表。
410(已刪除)
如果請求的資源已被永久刪除,那麼,伺服器會返回此響應。該代碼與 404(未找到)代碼類似,但在資源以前有但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的情況下,有時會替代 404 代碼出現。如果資源已被永久刪除,那麼,您應當使用 301 代碼指定該資源的新位置。
411(需要有效長度) 伺服器不會接受包含無效內容長度標頭欄位的請求。
412(未滿足前提條件) 伺服器未滿足請求者在請求中設置的其中一個前提條件。
413(請求實體過大) 伺服器無法處理請求,因為請求實體過大,已超出伺服器的處理能力。
414(請求的 URI 過長) 請求的 URI(通常為網址)過長,伺服器無法進行處理。
415(不支持的媒體類型) 請求的格式不受請求頁面的支持。
416(請求范圍不符合要求) 如果請求是針對網頁的無效范圍進行的,那麼,伺服器會返回此狀態代碼。
417(未滿足期望值) 伺服器未滿足"期望"請求標頭欄位的要求。
5xx(伺服器錯誤)
這些狀態代碼表示,伺服器在嘗試處理請求時發生內部錯誤。這些錯誤可能是伺服器本身的錯誤,而不是請求出錯。
500(伺服器內部錯誤)
伺服器遇到錯誤,無法完成請求。
501(尚未實施) 伺服器不具備完成請求的功能。例如,當伺服器無法識別請求方法時,伺服器可能會返回此代碼。
502(錯誤網關) 伺服器作為網關或**,從上游伺服器收到了無效的響應。
503(服務不可用) 目前無法使用伺服器(由於超載或進行停機維護)。通常,這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
504(網關超時)
伺服器作為網關或**,未及時從上游伺服器接收請求。
505(HTTP 版本不受支持) 伺服器不支持請求中所使用的 HTTP 協議版本。

7、linux伺服器,如何設置編碼為GBK

我不清楚你的環境是什麼 (發行版,字元模式命令行,還是圖形模式終端)
以我在字元模式命令行下的測試, 如果不載入zhcon或者fbterm之類的程序
cat more less等都無法正常顯示gb2312字元, 不管LANG的設置是什麼
而且這些程序不存在什麼默認輸出 都是調用gettext庫來實現的
怪不得 這個跟遠程伺服器上的locale無關, 主要看你的secureCRT裡面的字元編碼設置 這個具體我也不太清楚了,因為很少用secureCRT , 但是我用putty測試了一下,文件是GB2312編碼,遠程是LANG=C ,putty設置為use font encoding , cat less more都正常顯示漢字
換GBK測試也通過 ...不知道你的怎麼回事

8、伺服器的編碼是utf-8,資料庫的編碼是gbk,上傳中文名文件到庫里就是亂碼,這問題怎麼解決?

做好來轉源換即可
http://.baidu.com/question/253107932.html

9、怎麼查看oracle伺服器上的編碼

PL/SQL不論是連接LINUX上的ORACLE還是windows上的oracle 都是一樣的,只要你把伺服器上的監聽打開,根本不用去管服務端是啥操作系統。

最簡單的辦法是在你的本機上裝個oracle客戶端,安裝完成後
在開始菜單中選擇oracle-》配置和移植工具-->net manager
出來一個oracle net manager 的工具 其中選擇 本地-》伺服器命名
再點下左邊的綠色加號,添加一個新的
第一步:網路服務名:這個填寫你連接時需要使用的字元串可隨便取名如test
第二步:選擇TCP/IP
第三步:主機名:填寫伺服器IP 埠: 一般為1521
第四步:填寫oracle的實例名
第五步:測試連通性
然後就完成了配置

打開pl/sql 會出來登錄框 其中database中選擇剛取的網路名(例如test)輸入用戶名密碼即可連接

10、如何修改apache伺服器的默認編碼

Apache安裝好後,默認情況下使用UTF-8作為伺服器的默認編碼,這時候,即使網頁代碼的頭部寫上了gb2313,瀏覽器在默認情況下,也依然是用UTF-8去顯示網頁。所以,為保證Apache能夠正常顯示其他代碼的網頁,需要將其關閉。

cd  /etc/httpd/conf/
vi httpd.conf


查找:
AddDefaultCharset ISO-8859-1
改成:
#AddDefaultCharset ISO-8859-1
AddDefaultCharset off 

與伺服器編碼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