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IDC知識 > 伺服器磁碟陣列

伺服器磁碟陣列

發布時間:2020-09-27 04:46:11

1、伺服器上的磁碟陣列是什麼意思?

磁碟陣列(Disk Array)是由一個硬碟控制器來控制多個硬碟的相互連接,使多個硬碟的讀 寫同步,減少錯誤,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術
說坦白點,就是硬碟組,不過比較穩定,大,可靠!

2、什麼是伺服器陣列?是否就是伺服器集群?RAID 0是什麼?RAID 1是什麼?RAID 0+1又是什麼?求詳解

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有「價格便宜且多餘的磁碟陣列」之意。原理是利用數組方式來作磁碟組,配合數據分散排列的設計,提升數據的安全性。磁碟陣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較小、穩定性較高、速度較慢磁碟,組合成一個大型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同時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一顆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RAID技術主要包含RAID 0~RAID 7等數個規范,它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常見的規范有如下幾種: RAID 0:RAID 0連續以位或位元組為單位分割數據,並行讀/寫於多個磁碟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數據傳輸率,但它沒有數據冗餘,因此並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結構。RAID 0隻是單純地提高性能,並沒有為數據的可靠性提供保證,而且其中的一個磁碟失效將影響到所有數據。因此,RAID 0不能應用於數據安全性要求高的場合。 RAID 1:它是通過磁碟數據鏡像實現數據冗餘,在成對的獨立磁碟上產生互 為備份的數據。當原始數據繁忙時,可直接從鏡像拷貝中讀取數據,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讀取性能。RAID 1是磁碟陣列中單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數據安全性和可用性。當一個磁碟失效時,系統可以自動切換到鏡像磁碟上讀寫,而不需要重組失效的數據。 RAID 0+1: 也被稱為RAID 10標准,實際是將RAID 0和RAID 1標准結合的產物,在連續地以位或位元組為單位分割數據並且並行讀/寫多個磁碟的同時,為每一塊磁碟作磁碟鏡像進行冗餘。它的優點是同時擁有RAID 0的超凡速度和RAID 1的數據高可靠性,但是CPU佔用率同樣也更高,而且磁碟的利用率比較低。 RAID 2:將數據條塊化地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條塊單位為位或位元組,並使用稱為「加重平均糾錯碼(海明碼)」的編碼技術來提供錯誤檢查及恢復。這種編碼技術需要多個磁碟存放檢查及恢復信息,使得RAID 2技術實施更復雜,因此在商業環境中很少使用。 RAID 3:它同RAID 2非常類似,都是將數據條塊化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區別在於RAID 3使用簡單的奇偶校驗,並用單塊磁碟存放奇偶校驗信息。如果一塊磁碟失效,奇偶盤及其他數據盤可以重新產生數據;如果奇偶盤失效則不影響數據使用。RAID 3對於大量的連續數據可提供很好的傳輸率,但對於隨機數據來說,奇偶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 RAID 4:RAID 4同樣也將數據條塊化並分布於不同的磁碟上,但條塊單位為塊或記錄。RAID 4使用一塊磁碟作為奇偶校驗盤,每次寫操作都需要訪問奇偶盤,這時奇偶校驗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因此RAID 4在商業環境中也很少使用。 RAID 5:RAID 5不單獨指定的奇偶盤,而是在所有磁碟上交叉地存取數據及奇偶校驗信息。在RAID 5上,讀/寫指針可同時對陣列設備進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數據流量。RAID 5更適合於小數據塊和隨機讀寫的數據。RAID 3與RAID 5相比,最主要的區別在於RAID 3每進行一次數據傳輸就需涉及到所有的陣列盤;而對於RAID 5來說,大部分數據傳輸只對一塊磁碟操作,並可進行並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寫損失」,即每一次寫操作將產生四個實際的讀/寫操作,其中兩次讀舊的數據及奇偶信息,兩次寫新的數據及奇偶信息。 RAID 6:與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個獨立的奇偶校驗信息塊。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使用不同的演算法,數據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兩塊磁碟同時失效也不會影響數據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給奇偶校驗信息更大的磁碟空間,相對於RAID 5有更大的「寫損失」,因此「寫性能」非常差。較差的性能和復雜的實施方式使得RAID 6很少得到實際應用。 RAID 7:這是一種新的RAID標准,其自身帶有智能化實時操作系統和用於存儲管理的軟體工具,可完全獨立於主機運行,不佔用主機CPU資源。RAID 7可以看作是一種存儲計算機(Storage Computer),它與其他RAID標准有明顯區別。除了以上的各種標准(如表1),我們可以如RAID 0+1那樣結合多種RAID規范來構築所需的RAID陣列,例如RAID 5+3(RAID 53)就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陣列形式。用戶一般可以通過靈活配置磁碟陣列來獲得更加符合其要求的磁碟存儲系統。 RAID 5E(RAID 5 Enhencement): RAID 5E是在 RAID 5級別基礎上的改進,與RAID 5類似,數據的校驗信息均勻分布在各硬碟上,但是,在每個硬碟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間,這部分空間沒有進行條帶化,最多允許兩塊物理硬碟出現故障。看起來,RAID 5E和RAID 5加一塊熱備盤好象差不多,其實由於RAID 5E是把數據分布在所有的硬碟上,性能會與RAID5 加一塊熱備盤要好。當一塊硬碟出現故障時,有故障硬碟上的數據會被壓縮到其它硬碟上未使用的空間,邏輯盤保持RAID 5級別。 RAID 5EE: 與RAID 5E相比,RAID 5EE的數據分布更有效率,每個硬碟的一部分空間被用作分布的熱備盤,它們是陣列的一部分,當陣列中一個物理硬碟出現故障時,數據重建的速度會更快。 開始時RAID方案主要針對SCSI硬碟系統,系統成本比較昂貴。1993年,HighPoint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DE-RAID控制晶元,能夠利用相對廉價的IDE硬碟來組建RAID系統,從而大大降低了RAID的「門檻」。從此,個人用戶也開始關注這項技術,因為硬碟是現代個人計算機中發展最為「緩慢」和最缺少安全性的設備,而用戶存儲在其中的數據卻常常遠超計算機的本身價格。在花費相對較少的情況下,RAID技術可以使個人用戶也享受到成倍的磁碟速度提升和更高的數據安全性,現在個人電腦市場上的IDE-RAID控制晶元主要出自HighPoint和Promise公司,此外還有一部分來自AMI公司。 面向個人用戶的IDE-RAID晶元一般只提供了RAID 0、RAID 1和RAID 0+1(RAID 10)等RAID規范的支持,雖然它們在技術上無法與商用系統相提並論,但是對普通用戶來說其提供的速度提升和安全保證已經足夠了。隨著硬碟介面傳輸率的不斷提高,IDE-RAID晶元也不斷地更新換代,晶元市場上的主流晶元已經全部支持ATA 100標准,而HighPoint公司新推出的HPT 372晶元和Promise最新的PDC20276晶元,甚至已經可以支持ATA 133標準的IDE硬碟。在主板廠商競爭加劇、個人電腦用戶要求逐漸提高的今天,在主板上板載RAID晶元的廠商已經不在少數,用戶完全可以不用購置RAID卡,直接組建自己的磁碟陣列,感受磁碟狂飆的速度。 RAID 50:RAID50是RAID5與RAID0的結合。此配置在RAID5的子磁碟組的每個磁碟上進行包括奇偶信息在內的數據的剝離。每個RAID5子磁碟組要求三個硬碟。RAID50具備更高的容錯能力,因為它允許某個組內有一個磁碟出現故障,而不會造成數據丟失。而且因為奇偶位分部於RAID5子磁碟組上,故重建速度有很大提高。優勢:更高的容錯能力,具備更快數據讀取速率的潛力。需要注意的是:磁碟故障會影響吞吐量。故障後重建信息的時間比鏡像配置情況下要長。

3、數據伺服器和磁碟陣列的區別?

一般資料庫伺服器和磁碟陣列是一塊使用的。磁碟陣列掛載到資料庫伺服器上。
資料庫伺服器是一台伺服器,跑的是數據應用程序,所以叫資料庫伺服器,一般核心數據是不會放在資料庫伺服器的本地磁碟的(出於安全和性能的考慮)。
磁碟陣列就是存儲盤櫃。支持IPSAN、FCSAN等。

4、HP伺服器磁碟陣列設置方法

1、設備上電開機,按鍵盤F10.稍等片刻進入開機界面

2、按選項進入磁碟陣列設置選項,點擊SmartArray

3、用滑鼠點擊Configure,在接下來的菜單點擊Create Array。

4、出現下圖選擇硬碟的圖案,這里可以顯示伺服器上插入了幾塊硬碟。通常選擇許可權,本文兩個SSD硬碟做Raid1,所以勾選select all。

5、接下來的單選按鈕,選擇Raid0或者Raid1.選擇Raid1,其餘都選默認值。一般出廠的默認值會有更高的可靠性。點擊Create logical Drive。出現提示,您確定要繼續嗎?點擊YES。

6、在完成之前,系統列印出配置參數,供做最後檢查,兩塊硬碟做raid1冗餘備份,實際中的容量為一塊硬碟的容量。點擊Finish。

7、回到了設置磁碟陣列的主界面,我們可以點擊進去,查看:已經建好了一個磁碟陣列,有兩塊硬碟,Raid1。這個時候創建好了磁碟陣列的設置,還需要重新啟動才能真正可以使用。一路點擊屏幕右上角的X退出界面。點擊ROOT重啟。重啟後即完成了磁碟陣列的設置,可以開始安裝操作系統了。

拓展資料:

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獨立磁碟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磁碟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碟,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 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意一個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5、伺服器怎麼做RAID?

製作磁碟陣列(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可以有以下操作:

在Adaptec磁碟陣列控制器上創建Raid(容器),在這種陣列卡上創建容器的步驟如下(注意:請預先備份您伺服器上的數據,配置磁碟陣列的過程將會刪除伺服器硬碟上的所有數據!):

第1步,首先當系統在自檢的過程中出現如(圖1)提示時,同時按下「Ctrl+A」組合鍵。進入如(圖2)所示的磁碟陣列卡的配置程序界面。

圖一

圖二

第2步,然後選擇「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進入如(圖3)所示配置界面。

圖三

第3步,選擇「Initialize Drivers「選項去對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創建容器的硬碟進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話硬碟將刪去當前硬碟上的所有數據),按回車後進入如(圖4)所示界面。在這個界面中出現了RAID卡的通道和連接到該通道上的硬碟,使用「Insert」鍵選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碟(具體的使用方法參見界面底部的提示,下同)。

圖四

第4步,全部選擇完成所需加入陣列的磁碟後,按加車鍵,系統鍵彈出如(圖5)所示警告提示框。提示框中提示進行初始化操作將全部刪除所選硬碟中的數據,並中斷所有正在使用這些硬碟的用戶。

圖五

第5步,按「Y」鍵確認即可,進入如(圖6)所示配置主菜單(Main Menu)界面。硬碟初始化後就可以根據您的需要,創建相應陣列級別(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這里我們以RAID5為例進行說明。在主菜單界面中選擇「Create container」選項。

圖六

第6步,按回車鍵後進入如(圖7)所示配置界面,用「insert」鍵選中需要用於創建Container(容器)的硬碟到右邊的列表中去。然後按回車鍵。在彈出來的如(圖8)所示配置界面中用回車選擇RAID級別,輸入Container的卷標和大小。其它均保持默認不變。然後在「Done」按鈕上單擊確認即可。

圖七

圖八

第7步,這是系統會出現如(圖9)所示提示,提示告訴用戶當所創建的容器沒有被成功完成「Scrub(清除)」之前,這個容器是沒有冗餘功能的。

圖九

第8步,單擊回車後返回到如(圖6)所示主菜單配置界面,選中「Manage containers」選項,單擊回車後即彈出當前的容器配置狀態,如(圖10)所示。選中相應的容器,檢查這個容器的「Container Status」選項中的「Scrub」進程百分比。當它變為「Ok」後,這個新創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餘功能。

圖十

第9步,容不得器創建好後,使用「ESC」鍵退出磁碟陣列配置界面,並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

6、存儲伺服器和磁碟陣列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

磁碟陣列是一種方法,存儲伺服器是物理設備。獨立磁碟冗餘陣列(RAID)是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碟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存儲伺服器是指為特定目標而設計,因此配置方式也不同。它可能是擁有一點額外的存儲,也可能擁有很大的存儲空間的伺服器。

2、用途不同:

存儲伺服器用於提供存儲數據的服務。RAID技術用於高了數據存取速度、實現了對數據的冗餘保護。

3、組成不同:

磁碟陣列通過把數據放在多個硬碟上,輸入輸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疊,改良性能。因為多個硬碟增加了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儲存冗餘數據也增加了容錯。

存儲伺服器通常是獨立的單元。有的時候它們會被設計成4U機架式。或者也可以由兩個箱子組成一個存儲單元以及一個位於附近的伺服器。

7、伺服器磁碟陣列怎麼做?

開機過程中有提示,hp是按ctrl+m,進入設置界面以後,根據你的用途可以設置為RAID0(把磁碟鏈接在一起以擴容),RAID1(磁碟鏡像),RAID5(磁碟容錯陣列,N個磁碟組成的RAID5陣列的容量是(N-1)個磁碟的容量,如果任一個磁碟損壞,換上一塊新盤後會自動恢復全部數據)。一般設置為RAID5較多。

8、磁碟陣列如何與伺服器連接?

一共三種連接方式:SAS、iSCSI、FC(光纖),都需要安裝在伺服器上HBA(連接主機I/O匯流排和計算機內存系統的I/O適配器)卡,通過相對應的線纜連接盤櫃。

1、SAS連接方式:伺服器需要安裝SAS HBA卡,通過SAS線連接到盤櫃上的SAS介面。速率3Gb/S,可以通過SAS交換機(此類SAN交換機相對其它SAN交換機較少)擴展成SAS SAN存儲區域網路 ,如 Powervault MD3000 用的是SAS連接方式

2、iSCSI連接方式:伺服器需要安裝iSCSI HBA卡,通過乙太網線連接盤櫃上的iSCSI介面,速率1Gb/S,可以通過乙太網交換機擴展成iSCSI(IP) SAN存儲區域網路 如:Powervault MD3000 i

3、FC連接方式:伺服器需要安裝FC HBA卡,通過FC線連接到盤櫃上的FC介面(介面上必須安裝短波光模塊)。速率4/8/10Gb/S,可以通過FC交換機(需要安裝短波光模塊)擴展成FC SAN存儲區域網路

目前企業數據存儲的主流是FC SAN 和IP SAN,前者吞吐量高、性能最好,後者經濟實惠、擴展方便。SAS介面的存儲一般都用於入門級直連存儲,少有擴展成SAS SAN的。傳輸速率ISCSI < SAS < FC

(8)伺服器磁碟陣列擴展資料:

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獨立磁碟構成的具有冗餘能力的陣列」之意。

磁碟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碟,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碟組,利用個別磁碟提供數據所產生加成效果提升整個磁碟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碟上。 

磁碟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意一個硬碟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後重新置入新硬碟中。

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發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談到了RAID這個詞彙,而且定義了RAID的5層級。伯克利大學研究目的是反映當時CPU快速的性能。

CPU效能每年大約成長30~50%,而硬磁機只能成長約7%。研究小組希望能找出一種新的技術,在短期內,立即提升效能來平衡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在當時,柏克萊研究小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與成本。

另外,研究小組也設計出容錯(fault-tolerance),邏輯數據備份(logical data rendancy),而產生了RAID理論。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碟也是主要的重點,但後來發現,大量便宜磁碟組合並不能適用於現實的生產環境,後來Inexpensive被改為independent,許多獨立的磁碟組。

獨立磁碟冗餘陣列(RAID,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碟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餘地)的方法。通過把數據放在多個硬碟上,輸入輸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疊,改良性能。因為多個硬碟增加了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儲存冗餘數據也增加了容錯。

(資料來源:網路:磁碟陣列)

9、磁碟陣列和伺服器的本質區別?

磁碟陣列和伺服器的本質區別是一個是存儲系統,一個是計算系統;

磁碟陣列是存儲單元,是對磁碟進行管理控制的系統;它的作用是為計算單元提供大容量的存儲空間;

伺服器是計算單元,它的作用是運行各種運用系統,提供各種應用服務;

磁碟陣列與伺服器的關系是:磁碟陣列為伺服器提供安全的、可靠的、可申縮的外部存儲空間;

與伺服器磁碟陣列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