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中大型伺服器採用的CPU是intel還是AMD,能具體分析一下優劣么?
額,貌似都不是,現在的話大中型伺服器一般都是IBM或者SUN的伺服器,基本和英特爾,AMD沒什麼關系。畢竟在技術上這兩家除了惠普和英特爾的安騰以前還有一戰之力,AMD在中高端基本完敗。英特爾的話在中高端貌似也搞不過這兩家,基本上大部分大型企業或者政府機構都是IBM的POWER處理器或者SUN的SPARC64 處理器。基本上這兩家在民用級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大佬在高端上面還是哪裡涼快哪裡呆著
2、AMD和Intel做伺服器哪個好?
樓主發這種問題很容易引起A飯I飯打口水戰的。
先要知道LZ你的用途,才能去評價。
單純的比性能,AMD還差很遠。皓龍處理器雖然叫得比較響,但是壓力太大。
性能比不過Intel的至強處理器,產能上問題又多,供不出貨。
更別說去比Intel的安騰2系列處理器了。
這兩個公司,不是同一個重量級的。Intel是全球半導體的龍頭,AMD還有很大的路要走。
3、英特爾伺服器CPU叫什麼酷睿還是至強
如果是伺服器的話一般都是至強
4、Intel至強E3、E5、E7分別是適用於多大規模的伺服器和工作站?
1、英特爾至強E3處理器主要面向低端伺服器和微型伺服器。這是新興的高密度伺服器種類,主要用於網站託管和雲實現。微型伺服器通常配置低功率處理器,旨在處理大量的輕型網路交易或者雲交易,如搜索查詢和社交網路網頁效果等。至強E3處理器是第一款使用Haswell微架構的至強處理器晶元(目前,英特爾的多數晶元是以Ivy Bridge架構為基礎),最多配置4個內核,最高支持32GB內存,耗電量只有13瓦,主要用於工作站和單路伺服器。
2、至強E5處理器主要用於中檔伺服器,以Ivy Bridge架構為基礎的,最多可配置8個內核,最高支持768GB內存,耗電量為60至130瓦,適用入門級雙路伺服器、高性能雙路和四路伺服器,也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主流處理器;
3、至強E7處理器是英特爾性能最高的伺服器處理器,最多可配置10個處理器內核,晶元包括30GB三級緩存,最高支持4TB內存,耗電量為130瓦,這種處理器可用於8路伺服器。
5、英特爾伺服器CPU和普通CPU有什麼區別?
針腳數不同,二級緩存也有差別,再有就是運算能力的側重點不一樣
6、Intel 伺服器級別的CPU區別
簡單理解,主頻之前的英文都是核心代號。這個一般不用看。
主頻可以理解為CPU的性能,越高越好。核心,就可以理解為幾個人同時在工作。這個看需求
後面是內存的支持數量,類型等
不懂繼續問,滿意請採納
7、INTEL伺服器有過至強安騰 !伺服器是指什麼的?不是處理器嗎?
用至強安騰的處理器的伺服器
有關安騰處理器的資料:
安騰(Itanium)處理器
64位開拓者:Itanium(安騰)處理器
2001年,一款基於IA-64平台的伺服器產品——HP與Intel攜手研發的安騰(Itanium)處理器隆重發布了。Itanium處理器是英特爾第一款64位元的產品,具有64位定址能力和64位寬的寄存器,所以我們稱它為64位CPU。由於具有64位定址能力,它能夠使用1百萬TB的地址空間,足以運算企業級或超大規模的資料庫任務;64位寬的寄存器可以使CPU浮點運算達到非常高的精度。其實IA--64處理器還具有顯性並行性 、分支預測、投機裝載等特性,這些技術都是為頂級、企業級伺服器及工作站而設計的,指令級並行性可促進最優化的軟體指令結構,從而使處理器能夠在相同時間內執行更多的指令。 推測:推測技術允許提前載入數據,甚至在代碼分支發生以前進行。通過盡早從內存載入數據,推測技術可以避免內存等待時間。預測技術避免了許多代碼分支,以及因相關的數據分支預測錯誤而導致的性能下降。IA-64還允許處理器上有更多的空間用於執行指令--更多的執行單元、更多的寄存器和更多的高速緩存。隨著處理器技術的發展為這些執行資源提供更多的空間,IA-64的性能將相應地得到增長。
在Itanium處理器中體現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思想,完全是基於平行並發計算而設計(EPIC)。對於最苛求性能的企業或者需要高性能運算功能支持的應用(包括電子交易安全處理、超大型資料庫、電腦輔助機械引擎、尖端科學運算等)而言,Itanium處理器很好的滿足了用戶的要求。
續寫輝煌:Itanium 2(安騰2)處理器
2002年英特爾發布了Itanium 2處理器。代號為McKinley的Itanium 2處理器是英特爾第二代64位系列的產品。安騰2處理器高速緩存系統最重要的創新就是將大容量的3級高速緩存集成到處理器硅核上,而不是作為系統主板的一個獨立晶元。這不僅加快了數據檢索速度,同時可將3級高速緩存和處理器內核間的整體通信帶寬提高近3倍。加之其它在高速緩存效率方面的眾多改進,使得處理器內核即使在高度復雜的內存密集型交易中也能高速運行。因此,Itanium 2可以適用於運算要求更苛刻的場合,並提供給高階伺服器與工作站各種平台與應用支持。
Itanium 2處理器是以Itanium架構為基礎所建立與擴充的產品。提供了二位元的相容性,可與專為第一代Itanium處理器優化編譯的應用程序兼容,並大幅提升了50%~100%的效能。Itanium 2具有6.4GB/sec的系統匯流排帶寬、高達3MB的L3緩存。
8、英特爾伺服器CPU和英特爾i7CPU有什麼區別?
很明顯伺服器系列的CPU是至強系列的多 i7是酷睿系列的CPU PC機的CPU與伺服器的兩者區別很大 伺服器的CPU大多數是E開頭 它的大小就比PC機的大 由於伺服器是屬於需要高效能並且要保證在24小時甚至全年都不能關機,在CPU的設計上就和PC機就有嚴格的要求,比如Intel Xeon E5-2609V2系列的CPU它的核心是主頻2500核心是四核心,當然也有i7的CPU也可以裝入伺服器中,就比如i7 4770K就可以裝入伺服器中運行
9、伺服器CPU都有什麼型號?
型號很多,伺服器CPU品牌及每個品牌下的產品如下:
Intel:Intel Xeon E3-1230 v2、Intel Xeon E5-2620等
AMD:AMD 十二核皓龍 6174、AMD 皓龍 6386 SE等
IBM:IBM POWER8和IBM POWER7+等
每個品牌下都有幾十款產品,具體產品型號及信息請參考:
http://detail.zol.com.cn/servercpu/
10、intel下一代伺服器cpu平台
如果按照Intel過往的命名方式,下一代伺服器平台可能會命名為Ice Lake-X、Ice Lake-SP,也就是Ice Lake架構的高性能平台及可擴展伺服器平台。
但是目前Intel並沒有發布這樣的產品,所以實際情況還得上市才能確定。
--
下面是新一代10納米Intel處理器的介紹:
如上路線圖顯示,Intel在12月12日在美國舉行了架構日,透露了未來幾年的處理器發展方向。
2019年的新架構是「Sunny Cove」(陽光海灣),重點變化包括:單線程性能提升、降低功耗、加入降低延遲的新演算法、改進擴展性、可並行執行更多操作、增大關鍵緩沖區和緩存,優化以數據為中心的工作負載、可加速AI、加密等專用計算任務的新功能、針對特定用例和演算法的架構擴展,比如提升加密性能的新指令、矢量AES/SHA-NI、壓縮/解壓等。
將採用10nm工藝製造,集成第11代核顯,對應的處理器代號就是之前已經公布的「Ice Lake」。Intel表示,Sunny Cove能夠減少延遲、提高吞吐量、提升並行計算能力,改善游戲、多媒體、數據等相關應用體驗,會成為下一代酷睿、至強處理器的基礎架構,將在明年晚些時候登場。
2020年的新架構是「Willow Cove」(柳樹海灣),重新設計緩存,對晶體管進行新的優化(,並有新的安全特性(猜測可能為硬體上基本免疫熔斷/幽靈漏洞)。
2021年的新架構是「Golden Cove」(金色海灣),繼續提升單線程性能,並強化AI、5G、網路、性能,繼續強化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