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腦主機後邊有兩個可以插顯示器的插口。分別是什麼插口?有什麼用啊?
電腦主機後邊有兩個可以插顯示器的插口分別是DVi插口和VGA插口,DVI是一種數字高清介面,可以傳輸高清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VGA是傳統的視頻信號輸出介面,用於連接顯示器,不能輸出音頻信號。
(1)主機插槽擴展資料:
台式機主機硬體組成:
1、電源(主機供電系統,用於向主機供電並穩定電壓)。
2、主板(連接主機中每個硬體的主體)。
3、CPU(主機的大腦,負責數據處理)。
4、內存(臨時存儲計算機正在調用的數據)。
5、硬碟(主機的存儲設備,用於存儲數據)。
6、音效卡(處理計算機的音頻信號,包括主板集成和獨立音效卡)。
7、顯卡(處理計算機視頻信號,包括核心顯卡(集成)和獨立顯卡)。
8、網卡(用於處理計算機之間的網路信號,常用的個人主機是集成網卡,大多數伺服器是獨立網卡)。
9、光碟機(光碟機用於讀寫光碟數據)。
10、軟碟機(軟碟機用於讀寫軟盤數據,軟盤如今已經徹底淘汰)。
11、散熱器(主機內用於對高溫部件進行散熱的設備)。
12、開機重啟按鈕。
13、其它不常見硬體。
2、電腦主機上的「AUX"插槽和「MIC」插槽是什麼意思?
AUX是音響、耳機、音頻輸出設備插孔, 一般是綠色的。
MIC是麥克風,話筒,音頻輸入設備插孔。一般是粉紅色的。
Aux,這是「Auxiliary(輔助)」的縮寫,它是一種額外的訊號線路設計。在一般的音響器材上,除了正式的輸出與輸入端子之外,常常還會配備幾個標有「Aux」的輸出入端子,做為預備用的接續端。當您有特別的應用,例如要做額外的聲音輸出或輸入時,就可以利用這種端子。這種預備端子或線路,不論輸出入,我們統稱為Aux。
MIC由Microphone縮寫而來,麥克風 學名為傳聲器,傳聲器是將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能量轉換器件,俗稱話筒.
3、電腦主機後面的那些插孔,分別是插什麼的
電腦主機後面的那些插孔,分別是插:
1:電源線;
2、滑鼠;
3、鍵盤;
4、SUB介面;
5、網線插口;
6、音頻輸入;
7、音頻輸出;
8、麥克風介面;
9、DVI視頻介面;
10、HDMI視頻介面;
11、VGA視頻介面;
(3)主機插槽擴展資料:
電腦主機:
1、計算機主機
指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如 USB 控制器、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通常,主機自身(裝上軟體後)已經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伺服器等有專門用途的計算機通常只有主機,沒有其他外設。
2、internet主機
internet上的主機:與internet相連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稱為主機,每台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每台主機在互聯網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3、迷你電腦主機
迷你電腦主機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超靜音的迷你電腦,支持1080P解析度高清影片播放器,同時也是一款時尚裝飾家居的家庭設備,上網,看電影,樣樣毫不示弱。
4、電腦主機的pcl插槽是什麼樣的
圖片說的很明白了,白色形狀的是PCI,黃色形狀的是PCI-E,PCI是插擴展硬體的比如獨立音效卡或者其他的什麼功能類的硬體,PCI-E是插獨立顯卡的。
5、主機這個插槽用來擴展什麼(slot1'2'3)
Slot 1 插槽:安裝PII.部分PIII,極少的早期賽場CPU.
Slot 2 插槽:安裝PII.PII至強處理器(XEON型)CPU採用,在組裝機中很少見到,一般在品牌機的伺服器中出現.
Slot A 插槽:安裝AMD的Thunderbird與Duron CPU.
Socket 3插座:安裝486時期的CPU
Socket 7插座:安裝Intel的Pentium、Pentium、MMX、AMD的K6-2、K6-3、CYRIX/IBM的6X86以及MII等CPU
Socket 370插座:插賽場和採用0.18um技術生產的銅礦PIII CPU
Socket A(462)插座:插AMD的Duron及Athlon CPU
Socket 423插座:安裝早期Pentium 4 CPU
Socket 478插座:安裝早期的Pentium確4 CPU及P4的賽場。
Socket 775插座:安裝Pentium 4和Pentium D和Pentium 64位和後期的賽場D
我有,自己弄的,因為我是在內網,又是XP系統所以沒有開。
6、液晶顯示器和主機的插槽介面有哪幾種規格的?
有電腦上最常有的模擬介面,就是梯形的15針形狀,有28針的DVI介面,也叫數字介面或高清介面,好一點的顯卡會一般都有帶,液晶顯示器上面一般都會有這二個介面,這二年新出的液晶顯示器帶有新介面,新介面叫HDMI介面,中文名稱是高清晰多媒體介面的縮寫,HDMI能高品質地傳輸未經壓縮的高清視頻和多聲道音頻數據,最高數據傳輸速度為5Gbps。
同時無需在信號傳送前進行數/模或者模/數轉換,可以保證最高質量的影音信號傳送。HDMI不僅可以滿足目前最高畫質1080P的解析度,還能支持DVD Audio等最先進的數字音頻格式,支持八聲道96kHz或立體聲192kHz數碼音頻傳送,而且只用一條HDMI線連接,免除數字音頻接線。同時HDMI標准所具備的額外空間可以應用在日後升級的音視頻格式中。
足以應付一個1080p的視頻和一個8聲道的音頻信號。而因為一個1080p的視頻和一個8聲道的音頻信號需求少於4Gbps,因此HDMI還有很大餘量。這允許它可以用一個電纜分別連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此外HDMI支持EDID、DDC2B,因此具有HDMI的設備具有「即插即用」的特點,信號源和顯示設備之間會自動進行「協商」,自動選擇最合適的視頻/音頻格式。
液晶顯示器上還有USB和電源介面,主機上的介面說起就話長,可以用滔滔不絕來形容都不為過,可是我突然不想說了。
7、主機箱內PCI介面在哪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准)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介面,幾乎所有的主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種局部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信號緩沖,使之能支持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它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了連接介面,它的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匯流排工作在33MHz 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
由於PCI 匯流排只有133MB/s 的帶寬,對音效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目前PCI介面的顯卡已經不多見了,只有較老的PC上才有,廠商也很少推出此類介面的產品。當然,很多伺服器不需要顯卡性能好,因此使用古老的PCI顯卡。通常只有一些完全不帶有顯卡專用插槽(例如AGP或者PCI Express)的主板上才考慮使用PCI顯卡,例如為了升級845GL主板。PCI顯卡性能受到極大限制,並且由於數量稀少,因此價格也並不便宜,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才考慮使用PCI顯卡。
8、主機哪一條是獨立網卡插槽?
電腦網卡安裝方法如下:
1、電腦處於關機狀態,並拔出電源插座,然後拆開主機機箱邊蓋。
2、找到主板上的PCI插槽(如下圖里,白色插槽為PCI插槽,可以插網卡、音效卡等,黃色的是顯卡插槽),對好插槽介面按下即可(像當年紅白機插卡帶一樣),並檢查下是否插牢了。
3、擰緊網卡和電腦機箱邊上的對應螺絲位,固定好。
4、裝回機箱邊蓋並通電開機。
5、開機後,一般系統會自動提示找到新硬體,有些網卡驅動程序可以自動安裝,無需手動操作。如果系統提示網卡未安裝好,可用購買網卡時候附帶的網卡驅動光碟或驅動精靈一類的軟體進行驅動安裝。安裝完成重啟電腦一次即可~~~
小提示:在插好網卡後可以先不上螺絲固定,也無需裝回機箱邊蓋,直接通電開機走後續步驟即可,以便確認該網卡可以正常使用後才裝回啰嗦和邊蓋,不然萬一網卡有問題要換,在操作上也可以省點力氣。
其次市場上也有USB網卡 售賣,安裝會方便很多,類似U盤一樣插上後再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即可。
9、電腦主機里這些插槽分別都是做什麼的
藍色插槽是內存插槽,這個沒問題。
黃色的兩條都是PCIE插槽,區別在於插槽可以提供的數據帶寬。
兩條白色的叫PCI插槽。
這四條插槽都是擴展插槽,可以插入任何符合相應介面的擴展卡,需要什麼就插什麼,包括顯卡,USB擴展卡,無線網卡,陣列卡,種類可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