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機主機的組成是什麼?
計算機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硬體系統分主機系統和外部設備。主機系統分中央處理器(CPU)、內存和主板。外部設備分外部存儲設備、輸入設備、輸出設備。軟降系統分基本輸入輸/輸出系統(BIOS)、系統軟體、應用軟體。
2、電腦主機由哪幾個部分構成?
1。主板,是一台主機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
2。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主機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奔騰、PII、Celron就是指不同的CPU。
3。內存,英文名叫 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關機後信息不保留。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 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515M或者1G的內存。
4。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的肚子,關機後數據保留,現在主流容量80G和160G。
5。軟碟機,分3.5英寸和5英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 3.5英寸軟碟機,可讀寫3.5英寸軟盤,3.5英寸軟盤有1.44M位元組的容量。不過現在家用機一般不用了
6。光碟機,讀CD,DVD等等,現在主流是帶DVD刻錄的。光碟機的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
7。顯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主機運算和處理的結果和主機的狀態告訴顯示器。
8。音效卡,負責將主機處理出來的聲音讓音箱(或揚聲器)「說」出來。
3、電腦主機的結構是什麼?
主機的組成
(1)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英文縮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也稱中央處理單元,主要由控制器和運算器組成。對微型機來說,中央處理器做在一個晶元上,稱為微處理器。它是計算機的核心。通常CPU的型號決定了整機的型號和基本性能。如CPU是80386的計算機,稱為386微機,CPU是80486的計算機,稱為486微機。
目前,我們使用的大部分微型機是PC系列機,表5-4-1是近年來CPU的主要技術指標。
CPU型號 主頻率(MHz ) 位數
80386 16/33/40 32位
80486 20/……/66……/100 32位
奔騰、奔騰Ⅱ、奔騰Ⅲ 60/90/100/……/450/…… 64位
主頻率(master frequency)指的是中央處理器時鍾的頻率,也稱計算機主頻率(computer master frequency)。主頻率通常以兆赫茲(MHz)為單位,是衡量計算機速度的重要指標。
早期的CPU是8088和8086,它們是准16位機--在內部運算是16位,和外部交換數據是8位。80286是16位機。386微機有準32位機(386SX)和真32位機(386DX)之分。486也是32位機,但是比386多了一塊"協處理器",因而性能比386有較大提高。"奔騰"(586)是64位機。在同一型號的計算機中,還有時鍾頻率的區別。時鍾頻率越高,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就越快。
(2)內存儲器。內存儲器(memory/storage unit)也叫主存儲器,簡稱內存,安裝在計算機的主板上。 內存儲器用來存放計算機當前工作所需的程序和數據。內存的容量直接影響計算機的性能,PC系列機的內存容量已由早期的640KB,發展到16MB、32MB、64MB、128MB,有的甚至超過1GB。
內存儲器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儲器中存儲的信息可以由用戶進行更改,關閉計算機電源,隨機存儲器中存儲的信息將全部消失。只讀存儲器中存儲的信息是由計算機廠家確定的,用戶只能讀出,不能更改,斷電後信息不會丟失。
(3)匯流排。匯流排(bus)是信息傳送的公共通路或通道,是連接計算機有關部件的一族公共信號線。匯流排可以用來傳送數據、地址和控制信號,相應地被稱為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在微型機中它們常被統稱為系統匯流排。
計算機中採用匯流排結構可以減少信息傳送線的條數和提高CPU與外部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率。
隨著CPU的不斷升級和計算機外部設備的日益更新與增多,已經推出了多種不同標準的匯流排。目前,386以上PC機使用的匯流排主要有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即微通道結構)、EISA(Extended Instrial Standards Architecture 即擴展工業標准結構)、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即視頻電子標准協會)、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即外部設備部件互連 )等,其中以PCI最先進。
4、一台電腦主機是由什麼來組成的啊?
電腦的配置如下。
主機部分:
1,CPU。計算機的心臟,負責運算;
2,顯卡、電腦的顯示核心,用於處理圖像數據。如果是游戲玩家或者圖形工作者,需要獨立顯卡。如果進用來上網,可以不購買獨立顯卡;
3,內存。用於CPU和硬碟交換數據,進行臨時存儲;
4,硬碟。計算機的所有文件均存儲到此;
5,主板。計算機的各部件安插在主板上協同工作;
6,電源。給各部件供電;
7,機箱。用於保護機箱內部的所有部件。
外設部分:
1,顯示器。用於顯示電腦的圖像;
2,鍵盤滑鼠。用於操作電腦;
4,音響。用於輸出聲音;
5,攝像頭。用於攝像、視頻聊天、拍照等;
6,話筒。用於輸入聲音、語音聊天等。
5、電腦主機由哪幾個部分構成
1。主板,是一台主機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
2。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主機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奔騰、PII、Celron就是指不同的CPU。
3。內存,英文名叫 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關機後信息不保留。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 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515M或者1G的內存。
4。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的肚子,關機後數據保留,現在主流容量80G和160G。
5。軟碟機,分3.5英寸和5英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 3.5英寸軟碟機,可讀寫3.5英寸軟盤,3.5英寸軟盤有1.44M位元組的容量。不過現在家用機一般不用了
6。光碟機,讀CD,DVD等等,現在主流是帶DVD刻錄的。光碟機的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
7。顯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主機運算和處理的結果和主機的狀態告訴顯示器。
8。音效卡,負責將主機處理出來的聲音讓音箱(或揚聲器)「說」出來。
6、電腦主機結構示意圖是怎樣的?
下圖為電腦主機結構示意圖:
電腦內部結構有CPU,主板,電源,顯卡,硬碟,光碟機,內存。
內部結構主要的作用為:
1.主板:主板是電腦的基本結構骨架,主板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一些些矩形 電路板 ,主板搭載的是組成計算機的電路系統。我們所知道的I/O控制晶元,BIOS晶元就在上面。
2.CPU:CPU,電腦快不快的決定性因素。CPU有單核與雙核,就是我們常說的處理器。我們知道的處理器最有影響力的就是Inter酷睿。也是目前很快的。
3.硬碟:硬碟就是用來存儲東西的,我們下載大型游戲就必須要有個大的硬碟。硬碟跟電腦運行的速度沒有多大的影響。
4.內存條:內存條呢是電腦臨時存儲數據的地方。內存會暫時性的存儲數據使得CPU得以使用。所以內存是電腦硬體速度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5.顯卡:顯卡有集成顯卡與獨立顯卡。緩存電腦圖像啊,輸出數據啊之類的。雖然有集成顯卡與獨立顯卡,但是對小編來說,還是建議使用獨立顯卡吧。集成的就是集成在CPU里的。
7、電腦主機組成
電腦主機需要配備主板,CPU,電源。顯卡內存條,硬碟。CPU散熱器。就可以配製一台電腦主機出來了。
8、電腦主機的構成
1、CPU,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運算核心及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時運算,釋放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的數據,CPU的好壞很大程度決定了電腦的配置和性能。
2、內存條,內存是內部存儲器,在開機時進行數據存儲,關機後存儲的數據消失,體積小,速度快,為用戶提供存儲空間。
3、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也一樣用來存儲數據,斷電後數據不會消失。
4、顯卡,顯卡主要作用是對顯示屏進行顯示控制的作用,顯卡通過計算,將數據轉換為可以顯示的數字或信號,傳輸到顯示屏上。
5、主板,主板是固定在機箱上的,主要用於連接各個模塊,從而實現功能。
6、電源,電源是將市電220V轉化為低直流電,為電腦主機提供電源。
7、光碟機,主要作用用於讀取光碟,安裝系統。
8、以上就是全部。
9、電腦主機由哪些基本部件組成,各種部件的作用是什麼
平常所見的台式電腦主要由主機和外部設備組成,其中主機內部有主板、硬碟、cpu、內存、顯卡、音效卡、ATX電源等組件,外部設備有鍵盤、滑鼠、顯示器、話筒和音箱等組件。主機通過各種介面來連接外部設備。這些部件組合在一起,共同協作來完成電腦的各項功能。
1、主機內組件
主機是台式電腦的主要部分,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一般我們把位於機箱內的設備稱為內設,位於機筘外的設備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和外接光碟機等)。主機的內部結構如下圖所示。
通常主機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由以下部件構成。
主板:連接主機各個配件的主體,沒有主板主機不能使用。
CPU:主機的心臟,負責數據運算,不可缺少。
內存:存儲主機調用文件,不可缺少。
硬碟:主機的存儲器,獨立主機不可缺少。
顯卡:某些主板集成。
音效卡:某些中板集成的。
網卡:某些主扳集成,沒有網卡計算機無法訪問網路。
光碟機:沒有光碟機,主機無法讀取光碟上的文件。
機箝:裝主機配件的箱子,沒有機箱小影響使用。
電源:主機供電系統,沒有電源不能使用。
一些不常用設備:如1394卡、視頻釆集卡、電視卡、藍牙等。
一、主板
主扳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電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扳不僅是整個電腦系統的載體,還是系統中各種信息交流的中心,擔負宥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責任。
主扳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而安裝了組成電腦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南/北橋晶元(或單晶元組)、I/O控制晶元、BIOS晶元,CPU插座、內存插槽、供電接丨1、擴展插槽以及鍵盤、滑鼠、顯卡、音效卡、網卡和usb等輸入/輸出接n。主板上的擴展插槽用來插接合適的適配卡,對電腦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
主扳的性能和穩定性影響著整個電腦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
二、CPU
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器)是整個電腦系統的核心,也是整個電腦系統的最高執行單位
三、內存
內存即電腦中的主存儲器,主要用來哲時存放電腦中正在運行的程序和數據,是外闈設備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內存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繫到電腦是否能正常穩定地運行。
四、硬碟
硬碟(HardDiscDrive,HDD)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存儲容量很大,平常使用的操作系統需要安裝到硬碟里才能正常使用。。
一般常見的多為普通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幾組成。這些碟幾外覆蓋有磁性材料,通過磁層的磁化來記錄和保存數據。絕大多數硬碟的碟片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腔體中。
五、顯卡
顯卡即品示適配器(DisplayCard),是主機與顯示器之間進行通信的橋梁。顯卡的主要作用是將CPU送來的影像數據經過處理後再傳送給顯示器進行顯示輸出。
六、音效卡
音效卡又叫音頻適配卡(SoundCard),是實現聲音與數7信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體設備,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
音效卡可以把來自話筒、收錄音機、激光唱機等設備的語音、音樂等聲音變成數字信號交給電腦處理,並以文件形式儲存;也可以把數字信號還原成為真實的聲音輸出。
音效卡主要有PCI和PCI-E兩種接「1類型,其中PCI-E為1X(1速)介面類型。
目前,很多主流的主板上都帶有集成音效卡,能夠滿足H常的使用要求,一般不需使用獨立音效卡。
七、網卡
網卡也叫網路適配器(NetworkInterfaceCard,NIC)。網卡是區域網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是連接用戶電腦與網路的硬體設備。無論是雙絞線連接、同軸電纜連接還是光纖連接,都必須藉助於網P才能實現數據的通信。對於網於而言,每一塊M卡都有一個唯一的網路節點地址,它是網K?生產廠家在生產時燒入ROM(只讀存儲晶元)中的,把它叫做MAC地址(N卡物理地址)。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網卡主要分為有線網卡、無線網t:和無線上網,等類型,其中有線網t:又分為集成有線網卡和獨立有線網貸兩種類型。
八、光碟機
光碟機又叫光碟驅動器,主要用於讀取光碟上的數據。隨著光碟機技術的+斷發展,光碟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常見的光碟機有CD-ROM光碟機、CD-RW刻錄機、DVD-ROM光碟機、DVD-RW刻錄機、COMBO(康寶)和新興的藍光光碟機(包括藍光只讀光碟機、COMBO和刻錄機)等,其中CD-ROM和CD-RW刻錄機已經基本淘汰。
九、機箱
機箱主要用來固定電腦的各部件,為它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場所。一個好的機箱不僅具有合理的布局設計,還具有良好的散熱功能。
供電腦的外部設備主要有顯示器、鍵盤、滑鼠、和音箱等,這些外部設備能夠幫助用戶更好地使用電腦,以滿足H常使用的需求。
十、電源
電源主要用來為電腦各部件供電,以保證電腦能夠正常工作。電源是保障電腦正常工作的源動力,電源的功率大小、電壓和電流的穩定性,會直接影響電腦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