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短视频 > 西瓜催熟剂视频

西瓜催熟剂视频

发布时间:2020-09-10 12:47:21

1、催熟剂真能将西瓜催熟催红?

甫一入夏,关于西瓜的说法又一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不法商贩利用注射器向西瓜内注射色素、甜味剂,让西瓜变得又红又甜”的说法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出来,彼此影响,逐渐扩大,或许可以算作这个夏天的第一个热门消息。
在这之中,有网友指出西瓜瓤中的黄色粗纤维部分就是打针的痕迹。其实,这是对西瓜正常生理现象的一种误读。此前果壳问答中, 就已经有网友对此进行了批驳 。然而,相关的报道并没有说清楚这种“给西瓜打针”的工作究竟如何操作。因此,也有很多人对“给西瓜打针”这个行为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用注射器给西瓜打针,究竟能不能打进去?西瓜表面会不会留下明显的针孔?打针西瓜和普通西瓜相比,真的能以假乱真吗?还有,打针之后的西瓜会不会加快腐烂?

1,液体能打进西瓜吗?

很多人认为,注射器是无法将液体注入西瓜内的;而一些媒体在描述自己的测试时则表示这个动作“容易”。
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确实可以通过注射器向西瓜中推入若干毫升溶液。 在瓜蒂和瓜身部位,注射并不需太大力气。实验最后出现了西瓜裂开的现象,推测与注入量、西瓜成熟度、注射位置和手法有关。
实验过程:我们选择了瓜蒂、瓜脐和瓜身三个部位,分别尝试注射食用色素溶液。结果发现,在瓜脐处(瓜蒂对面的黄色“疤痕”处)几乎完全打不进去(图1);在瓜蒂和瓜身注射相对容易,(图2)。其中一个瓜在推入了约5毫升液体后直接裂开了(图3),推测可能与西瓜成熟度较高有关,或可能是打针操作本身的作用。此外,我们发现西瓜的成熟度可能对打针效果产生影响。

2,是否会留下可辨别的针孔?

结果显示:注射会留下针孔,依注射部位等因素不同,一些针孔比较容易分辨。
实验过程:我们选择了西瓜上的三个部位:瓜皮黑色部位、瓜皮浅色部位和瓜蒂部位,分别进行注射,并在注射完成和放置48小时之后观察针孔外观(图4)。结果发现:其中一些针孔清晰可见,很容易被发现;但也有一些,特别是瓜蒂部位的针孔,不仔细看会看漏。不过总体来说,由于针孔外形呈规则圆洞,而这种痕迹在正常西瓜表面不易出现,所以并非完全无法识别。

3,注射色素后的西瓜是什么样子?色素是否会在西瓜内部扩散开?

结果显示:注射器推入的溶液在一小片区域内较均匀地扩散开,但因注射溶液体积有限,扩散范围比较小,并不能将整个瓜完全染色。
实验过程:我们给西瓜注射了蓝色食用色素(每个注射点推入的溶液量为1.5毫升,溶液浓度未做详细定量),分别在注射完成和放置48小时之后,沿注射点切开观察扩散情况(图5)。结果发现:染成蓝色的区域以针头所在位置为球心,呈球形分布。放置48小时与马上切开所看到的染色区域大小相似,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色素扩散的速度非常慢。考虑到注射液体体积受到限制,不太可能将整颗淡色的生瓜“染成”熟瓜。值得一提的是,瓜皮的部分也受到了色素的影响,效果非常明显。不过这可能与针头较短、注射部位靠近西瓜边缘有关。

4,注射色素和糖溶液,是否会加速瓜的腐坏?

结果显示:放置48小时后,注射区域从外观上看,腐坏特征不明显;但实际品尝可以察觉明显异常。
实验过程:为了模拟传言中给西瓜“染色”和“染色+增甜”两种效果,我们配置了两种溶液:一种是纯的蓝色食用色素溶液,一种是加有蓝色食用色素的饱和阿斯巴甜溶液(我们假设不法商贩为了给西瓜增甜,会尽量提高甜味剂的浓度)。我们分别对两只新鲜西瓜的部分区域注射了上述两种溶液。
我们将实验用西瓜放在果壳办公室的中间位置,这里不会受到阳光的影响,再加上常常开着空调,所以温度明显低于室外温度。
在放置48小时后,我们沿注射点切开了这两只西瓜,进行了观察和试吃。在试吃阶段,为了排除实验人员知情带来的干扰,谣言粉碎机编辑从果壳网研发部征募了一名无辜的程序猿志愿者,他对于整个实验流程并不了解,仅被要求对吃到的西瓜样品进行口感、味觉的评价。
结果显示:1,从外观上看,排除染色效果之后,注射部位并没有出现变软、溃烂等明显的腐坏特征(图6、7)。2,实际品尝测试则表明:志愿者表示这两只西瓜整体均已不太新鲜,但注射部位的味道与非注射部位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注射食用色素的瓜瓤带有难以描述、令人不快的味道;注射食用色素和饱和糖溶液的瓜瓤则带有典型、浓郁的西瓜腐坏变馊的味道。

5,注射的溶液是否会沿针孔流出?

结果显示:注射色素溶液后未观察到明显的溶液流出现象;注射色素+饱和糖溶液后,有部分溶液从针孔中流出。 推测可能原因是:饱和糖溶液为高渗溶液,使得西瓜组织中的细胞液渗出,溶液体积增大,流出针孔。
实验总结

正如我们在一开头所说,这个实验本身较为粗略,但我们依然可以了解到一些情况:1、用注射器确实可以将少量液体注入西瓜,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考虑到生瓜组织较熟瓜紧实,故此推测生瓜可能更难注入;2、注射时色素溶液会扩散,但扩散很慢;3、给西瓜打针留下的针孔,比较容易分辨;4、注射行为有可能会加速西瓜的腐烂,使之在口感上发生明显变化。

2、西瓜如何催熟

西瓜催熟需提前上市时,  可以用乙烯利(二氯乙基磷酸)进行催熟处理。

处理的方法是,当果实的大小已长足,尚未成熟时(即谢花后25- -29天),每公斤西瓜用200毫克的乙烯利溶液于傍晚前后沿瓜面徐抹1遍,溶液中可加少量的中性肥皂粉以增加黏着力,两天后即可采收上市。

处理的果实比自然成熟的可提前3-- 5天供应市场,且品质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

3、如何分辨西瓜是否打过催熟剂?

1、西瓜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正常成熟的西瓜是很甜的,里面的水分也是非常的多。但是催熟的西瓜就不一样了,催熟的西瓜味道根本没有那么甜,只能算是淡淡的甜味。

另外自然成熟的西瓜味道还更加的沙,口感也是会更好的,所以如果西瓜不是那种沙沙的感觉就肯定不是自然熟的,一定是那种催熟的西瓜,从这一点来识别还是比较简单的。

2、西瓜的籽不一样。正常的情况下,西瓜的籽是属于那种黑色的,但是催熟的西瓜就不一样了,催熟的西瓜打开之后会发现里面的籽是白色的,都是那种很小的白白的,而且籽也都是瘪的。

3、看西瓜的形状,正常的西瓜外形是椭圆形的,但是催熟的西瓜就不一样了,催熟的西瓜外形是畸形的,比如说西瓜的两头是不对称的,中间是凹陷的,另外西瓜的外面颜色也会不一样,颜色变得很均匀。


(3)西瓜催熟剂视频扩展资料

西瓜喜温暖、干燥的气候、不耐寒,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24-30度,根系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30-32度,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14度。西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西瓜耐旱、不耐湿,阴雨天多时,湿度过大,易感病。

西瓜喜光照,西瓜生育期长,因此需要大量养分。西瓜随着植株的生长,需肥量逐渐增加,到果实旺盛生长时,达到最大值。西瓜适应性强,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最佳。喜弱酸性,PH5-7。

4、西瓜打催熟剂打在那个位置最好?

底部!!!!!!!

5、西瓜如何催熟?

西瓜可以使用催熟剂量如乙烯利等植物激素进行催熟,但实践证明,用激素催熟西瓜弊多利少。与自然成熟的西瓜相比,用激素催熟的西瓜耐贮性大大下降。用激素催熟的西瓜采摘后,激素仍会发挥催熟作用,加速西瓜老熟,从而使西瓜不耐贮藏,2-3天后就容易腐烂变质。尤其是长途运输的西瓜,更会因腐烂而造成经济损失。
使用激素催熟西瓜,会使西瓜味道发酸,品质变劣。西瓜喷施植物激素后,瓜内糖分转化功能受阻,生理代谢失常,致使西瓜糖分含量低,汁液少,肉质粗,不甜不爽脆,甚至含有苦味。多吃这种西瓜,对人的身体也有一定害处。激素催熟的西瓜产量低。自然成形的西瓜在吸收催熟药物后,会立即停止膨大,快速“成熟”,西瓜变小,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往往得不偿失。
因此,应尽量少用植物激素催熟西瓜,让其自然成熟。欲使西瓜早熟、品质好,应采用早熟品种、温床育苗移栽、双膜覆盖进行栽培。西瓜坐瓜后及时追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可促使西瓜快长早熟,高产优质。

6、打西瓜的摧熟剂的使用方法

有,打的不多。打催熟剂弊大于利。
西瓜可以使用催熟剂量如乙烯利等植物激素进行催熟,但实践证明,用激素催熟西瓜弊多利少。与自然成熟的西瓜相比,用激素催熟的西瓜耐贮性大大下降。用激素催熟的西瓜采摘后,激素仍会发挥催熟作用,加速西瓜老熟,从而使西瓜不耐贮藏,2-3天后就容易腐烂变质。尤其是长途运输的西瓜,更会因腐烂而造成经济损失。

挑西瓜的方法:
在挑选时,可先看西瓜底部的圆圈,圆圈越小,西瓜越好。其次瓜皮要挑青绿色的,纹路呈发散状,而且色泽光亮,纹路整齐,西瓜的蒂头卷曲的。此外,熟瓜表皮应较为光滑,如果将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击,若发出清脆的“咚咚”声,且托瓜的手能感觉到颤动的,便是好瓜。

7、怎么样辨别西瓜是否被催熟的?有没打过催熟剂

辨别西瓜是否打催熟剂的小技巧:
拍:打过针的西瓜拍打时声音“哑”、不脆亮。
看:自然熟的西瓜籽是黑色的,很饱满。打过针的西瓜籽一般小且白。
尝:打针西瓜甜味不均匀,往往靠近瓜蒂部位甜度较浓,远离瓜蒂部位甜度差得多。
另一种方法
:
给半生不熟的西瓜从瓜蒂处注入色素、糖精水,瓜瓤就会被染红,吃起来很甜。
以上几点就能区分开是否催熟的西瓜了,很实用的哟。

8、西瓜怎么催熟

答:瓜农同志:您好!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西瓜可以使用催熟剂量如乙烯利等植物激素进行催熟,但实践证明,用激素催熟西瓜弊多利少。与自然成熟的西瓜相比,用激素催熟的西瓜耐贮性大大下降。用激素催熟的西瓜采摘后,激素仍会发挥催熟作用,加速西瓜老熟,从而使西瓜不耐贮藏,2-3天后就容易腐烂变质。尤其是长途运输的西瓜,更会因腐烂而造成经济损失。使用激素催熟西瓜,会使西瓜味道发酸,品质变劣。西瓜喷施植物激素后,瓜内糖分转化功能受阻,生理代谢失常,致使西瓜糖分含量低,汁液少,肉质粗,不甜不爽脆,甚至含有苦味。多吃这种西瓜,对人的身体也有一定害处。激素催熟的西瓜产量低。自然成形的西瓜在吸收催熟药物后,会立即停止膨大,快速“成熟”,西瓜变小,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应尽量少用植物激素催熟西瓜,让其自然成熟。欲使西瓜早熟、品质好,应采用早熟品种、温床育苗移栽、双膜覆盖进行栽培。西瓜坐瓜后及时追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可促使西瓜快长早熟,高产优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与西瓜催熟剂视频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