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短视频 > 什么是微视镜

什么是微视镜

发布时间:2020-08-21 02:38:26

1、什么是雾视镜?

雾视就是看东西象在云里雾里,其目的是为了使睫状肌的到有效的放松,而且通常是在远用时采取雾视。

雾视疗法的原理是让近视者在观看近物如做功课、阅读及看电脑时,配戴一幅正视眼镜,即俗称的老花眼镜,令眼睛在看近物时,也像是在看远景般感觉舒服自然,保持松驰状态,以减轻眼睛的负担。

而且,就算是长时间观看近物,眼睛也不会像以前般疲累。然后,当患者观看远物时,就可戴上负镜,以让视力恢愎清晰。

(1)什么是微视镜扩展资料 :

保养方法

1、严禁用手在镜面板上无目地的乱摸,以免留下指纹妨碍视线,爱护镜面板要象爱护自己的眼镜一样。

2、时间长了,发现镜面板有灰尘、有手印、不清洁时,将镜面板从镜架上抽出,用1%左右配比的皂水和柔巾(布)擦洗镜面,过后用洁净水冲洗,再用干的柔巾(布)轻轻擦干镜面板即可。

3、严禁用硬性的物件碰(划)伤镜面,以免报废或严重影响视线。

2、紫微视镜知道合伙人为什么关注我

因为你优秀

3、请问什么是正视镜,具体一点哦!是老花镜吗?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回答一下

根据眼睛成像原理,正视镜是近视镜的逆变,通俗点说,正视镜也就是老花眼镜,近视镜是用来治疗近视的,那正视镜也是用来治疗近视的,且有缓解近视的作用,一般带老花眼镜我们叫做“雾视疗法”。
希望能帮到您

4、什么是望远镜?

在了解军用望远镜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下它的历史。透过历史,或许会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

流入我国的第一具望远镜是明天启六年(1626年)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携带入京的。汤若望和李祖白两人共同翻译了《远镜说》一书,把西方望远镜的制作方法介绍到中国。明崇祯二年(1629年),大学士徐光启奏请装配三具望远镜来测天象,由汤若望监制的望远镜崇祯皇帝还去看过。中国民间较早独立制造望远镜,见诸记载的是明末苏州人孙云球。据康熙《吴县志》载,登上虎丘用孙云球自制的“千里镜”试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诸峰,峻赠苍翠万,象毕见。”

中国最早将望远镜用于军事的则是明末苏州人薄珏,薄珏创造性地把望远镜放置在自制的火炮上,提高了射击精度。清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外国的望远镜逐渐进入中国。如清康乾时期的宫迁画师郎世宁所绘香妃戎装像上,顶盔贯甲的香妃就令人瞩目地握着一具单筒望远镜。从1859年英国人俄李范所著《跟随额尔金勋爵出使中国日本亲历记》一书的插图可知,当时入侵广州的英法联军所使用的是单筒伽利略式望远镜。

1937年5月,国民党军政部兵工署军用光学器材厂筹务处按照荷兰的图纸资料,在3个月的时间内仿造出荷兰式三倍直筒望远镜样品。同年,柏林大学公费留学生龚祖同奉命到德国亨索尔茨厂实习,在威德特教授的指导下,与金广路一起设计了6×30(放大倍率6倍,物镜直径30毫米)双筒军用望远镜。1939 年1月,昆明二十二兵工厂(后与五十一兵工厂合并改为53兵工厂)开始试制双筒望远镜。3个月后,试装出中国第一具双筒军用望远镜,从1939~1949 年,共生产了2万余具。这种望远镜曾以当时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的号“敬之”命名,后改称“中正式”。这种望远镜采用左右调焦,右目镜中有密位分划,用于测距,镜体上饰硫化皮制的防热层,花纹大面凸现,外观粗犷。“中正式”及“军政部造”的椭圆形标记用极细的金属丝嵌入镜体端面。

在抗日战争前,国民党军队不仅战术思想师法德国,连武器装备也是由德国进口或仿德国样式制造。望远镜也不例外,从德国引进较多的是著名的“蔡司”望远镜。抗日战争中后期,国民党军主力部队曾批量装备由美国提供的威斯汀豪森公司生产的M3型6×30和M16型7×50军用望远镜。这两种望远镜在二战时曾大量装备盟国部队。值得一提的是,战后日本自卫队和台湾地区军队亦仿制美国望远镜装备部队。美式望远镜不同于欧式望远镜,只能从后面(目镜)方向打开,这种结构牢靠且密封性能好,但制造复杂,成本高。无论是国民党军的“中正式”还是不同时期进口的德国、美国以及英国和加拿大的军用望远镜,都曾被我人民解放军大量缴获,成了为我所用的战利品。例如,红军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中缴获的一具德国八倍“蔡司”,抗日战争时,一直为周恩来所使用;彭德怀元帅指挥西北解放战争时,一直使用的是一具德国6倍“蔡司”。解放战争中我东北野战军缴获美式望远镜较多,如罗荣桓元帅使用的是M3型6倍望远镜,指挥塔山阻击战闻名的胡奇才中将使用的是M16型7倍望远镜;抗日战争中,我军缴获侵华日军6倍军用望远镜多种,其中标明“富士”的日军望远镜,其实是德国“蔡司”的翻版,我八路军一一五师首战平型关即缴获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装备的此种望远镜。以及日军专供炮兵使用的所谓“炮二型”6倍望远镜,以及TOKO8倍、10倍望远镜。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人民解放军装备的望远镜多是引进苏联、捷克和民主德国的。如上世纪50年代进口苏联的Б?6(6× 30)和Б?8(8×30)望远镜,捷克的ХЪК6×30、ХЪК8×30望远镜,以及民主德国耶拿(JENA)制造的“蔡司”6×30、8×30及7× 50、10×50、15×50几种望远镜。50年代,中国进口的军用望远镜,无论是光学系统还是外观,德国“蔡司”最好,前苏联次之。捷克的ХЪК望远镜外观较粗糙,镜体没有采用硫化胶皮的防热层,而仅涂以黑漆。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的望远镜也同其他武器装备一样,走上了自行设计生产的道路。我国自行生产了六二式8×30望远镜、六二式8×30观红型、六三式15×50型军用望远镜。这三种望远镜均按照当时民主德国和苏联的同类望远镜结构及样式制造,广角大视场,光学性能及坚固性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六二式观红型的左物镜后焦面装有一个感光屏,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红外光源的影像即可观察到敌方使用红外夜视器材的情况。我国当时还为边防瞭望哨所配备了极少量的大型双筒望远镜,主要是民主德国的耶那、蔡司25-40×80、20-31-50×80型,后来我国也仿其生产了几种大型双筒望远镜,其中以98厂的25-40×100型最好。

近年来,我国采用先进技术,又为部队设计生产了88式12×40望远镜,这是国产的惟一一款美式结构的军用望远镜。我国目前研制的最新型军用双筒望远镜是九五式7倍系列,仍旧是全金属结构硫化镉饰皮,主要是外观及工艺上有了较大地提高,并采了新的光学材料,镜片采用了MC镀膜,经试用其亮度及色彩还原非常好、成像锐度高,较以往我国的军用望远镜成像严重偏黄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善。九五式望远镜还采用了高密封技术,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测距方式上首次采用了新的测距曲线,可以直接读出距离。据研制部门称,各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面上,我们通常会发现,出售的望远镜里面,军事望远镜的价位要高一点,甚至要高出很多,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军事望远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事实上,军用望远镜虽然基本原理与普通民用望远镜没有什么区别,但由于使用环境、观测对象不同,两者存在很多区别。

首先,它们的光学系统各有不同。军用望远镜大多有分划板,夜间使用的其分划板还带灯光照明。军用望远镜的出瞳距离比较大,以便观测者佩戴防毒面具。为防止射击时撞击头部,有的瞄准镜出瞳距离大到七八十毫米,还要备有软硬适度的眼罩和护额。

从光学性能和结构性能上来说,军用望远镜比较优良,可靠性较高,因为它的设计更加审慎,用材质优、工艺考究。例如像质好、杂散光少,放大倍率与入瞳大小匹配以达到最佳分辨率。军用望远镜的外壳采用金属而不用塑料,以确保长期使用后不开裂、不变形。与之相比,普通民用望远镜在密封和用材方面要差些,有的不仅是塑料壳,甚至内部镜片也用塑料制造。

由于质量要求高,军用望远镜在出厂前都要经过环境试验。一般包括振动试验、高温(55℃)试验、低温(-45℃)试验、淋雨或浸水试验、气密试验。经过这些试验,产品性能仍能保证在规定范围内的才能出厂。有的产品镜体内还自带干燥器,出厂前抽出空气再灌入干燥空气或氮气,有效地防止日后内部镜片长霉生雾。普通民用望远镜一般不做环境试验,或仅做部分试验。这一点是人们从市场上难以了解到的,仅从产品外貌上也看不出来。

由于这些区别,军用望远镜的设计制造要投入高得多的成本,所以其售价也比普通民用望远镜高。

通常我们所说的军用望远镜限指手持、双筒、以观察搜索为主要目的的望远镜,其工作原理、外观和普通民用望远镜没有多大区别。由于用途不同,其他军用望远仪器具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瞄准镜、光学测距仪、炮队镜、方向盘、周视镜、潜望镜、侦察经纬仪等。这些仪器都具有观察搜索远距离目标的功能,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

瞄准镜种类繁多,用于轻武器、火炮、坦克、飞机、舰艇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望远镜中设置的分划板,在分划板上刻上相应的瞄准分划或标志。有的刻有多个分划标志,用来装定弹道修正量、运动目标提前量、横风修正量。有的刻有测距和测高分划标志。随着电子技术、传感器和计算机的发展,瞄准镜的分划已不限于传统的分划板了,瞄准点将由计算机产生,再“注入”望远镜中或屏幕上,而瞄准点的装定修正将自动完成。此外,有的瞄准镜兼有稳像功能,可以让载体在行进中进行瞄准射击。

光学测距仪与上述的利用分划板测距的望远镜不同,它由左右两个分布间距较大的两支望远镜组成。由于左右两物镜对目标的位置有差异,目标在两物镜像平面上的像位置也有微小差异。测量这个微小差异就能换算出目标距离。测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动右支像去与左支像重合,称为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另一种是借助人眼的立体视觉使左右两支像合影,比较立体像的纵深,称为体视光学测距仪。光学测距仪的测距精度随目标距离增大将显著降低。为提高精度,不得不增大左右支物镜的距离,增加望远镜的放大倍率,这就导致仪器尺寸太大而笨拙。因此,近年来光学测距仪已逐渐被激光测距仪所代替。

炮队镜也称剪形镜,配置两个左右分布的有潜望高的望远镜。两镜合拢后可获得最大潜望镜高度,检查以及测量目标的距离、高度、方位。它操作简便,而且不受雨、雾及黑夜的影响,分开后即增大两个入射瞳孔的距离,可以进行测距,提高仪器的体视放大率。它也能俯仰和水平转动,测量方位角。方向盘配置的是单筒望远镜,另外还配有一个指北针,而且望远镜可以俯仰和水平转动。借助方向盘可以标定目标的磁北方位角和地理方位角。炮队镜和方向盘一起用来布置阵地的炮位,是牵引火炮炮兵中常见的设备。

周视镜不同于一般的折轴望远镜,它内部的棱镜或反射镜按一定的规律转动,把不同方位的目标像引到固定的观测位置,同时还能保持目标像处于正立状态,这样观察者就可以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环视360°。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某些望远仪器已经被逐渐淘汰,但望远镜的基本成像原理仍旧在军事观测、制导中得到广泛应用。

5、1402111765是什么车型后视镜?

看零件号,每个车型的零部件的零件号是不一样的。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办法,卖汽车配件的看外形就能看出来是什么车的,但是只限他卖的那种车型的。

6、汽车内部有镜子,在汽车车门处也有镜子,那两种镜子的用途。什么是倒车镜,什么是后视镜。谢谢

倒车镜和后视镜共同点都是用来看车后面的车子 ,相互配合,增加行使的安全性。
只是:倒车镜主要的作用是看左右
室内镜主要是看室内的动静--后排

7、玻璃视镜是什么?

玻璃视镜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使用的透视窗口玻璃,具有透明度高、耐温性能稳定、耐压强度好等特点。
基本定义编辑
玻璃视镜选用的原材料,是在综合高温玻璃、耐温玻璃、耐高压玻璃三者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锤炼而制成的特种玻璃。
玻璃视镜主要以圆型和方型为主,版面大小及厚度均不受限制。购买玻璃视镜,首先要确定好尺寸大小及厚度、耐热要求、耐压要求等相关技术指标,以便有针对性进行选择合适的产品。
主要特征编辑

玻璃视镜
⑴ 既能耐高温,又能耐低温。
⑵ 既能耐高压,又能耐低压。
⑶ 不仅物理性能稳定,化学性能也十分出色。
种类技术指标编辑
先进的冷加工技术的采用,保证了各类视镜的内在质量和尺寸精度;无方向“急冷温场”的应用,解决了小尺寸玻璃视镜的“棱角”问题,保证了玻璃视镜的高强度。
其技术指标如下:
材质名称
常见厚度
可产规格
耐温性能
350℃视镜玻璃
2-20
按需求生产
耐热:≤350℃
温差:≤200℃
500℃视镜玻璃
2-20
按需求生产
耐热:≤500℃
温差:≤300℃
1500℃视镜玻璃
耐热:≤1500℃
温差:≤1200℃
应用领域
电力、化工、冶金、医药、锅炉、管道、五金机械、壁炉等等。
特别提醒编辑
任何一款玻璃视镜产品,其有效的使用寿命均受到一定时间的限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玻璃老化问题。

玻璃视镜
玻璃视镜的老化,常见的有两个特征:
①、玻璃透明度由原来的光洁明亮逐步变成轻微雾状,也叫做失透性。一旦发现玻璃视镜出现轻微雾状,务必及时更换新的玻璃片。
②、玻璃出现裂痕。这种裂痕最开始基本细如毛发,不易觉察,这就要考验使用单位设备维护人员是否细心了。

8、什么是电影视镜?

爱迪生还利用自己发明的“白炽灯”,采用马雷连续摄影的方法,制成了人们称之为“西洋镜”的“电影视镜”。他将连续拍摄的影像首尾连接,用马达驱动后放在一个柜子里循环放映。透过安装在窥视孔上的放大镜,人们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活动画面。

9、MPMVA是什么意思

MPMVA(maximum plus to maximum visual acuity 最正之最佳视力)意为对病人使用尽可能高的正度数镜片或尽可能低的负度数镜片而又使病人获得最佳视力。 

激光矫正手术的安全性和医生的操作经验、设备有关。

患者如果在手术后没有注意或者选择的医疗机构不够专业,容易导致后遗症发生。

(9)什么是微视镜扩展资料

遗传因素:研究认为高度近视眼的双亲家庭,下一代近视的发病率较高,近视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遗传倾向就不很明显。

环境因素: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用眼的关系非常密切。青少年的眼球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眼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书写等近距离工作时,不仅需要眼的调节作用的发挥,双眼球还要内聚,这样眼外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

久而久之,眼球的前后轴就可能变长。每增长1毫米近视就达-3.00屈光度(也就是普通说的300度),当然这种近视绝大多数为单纯性近视,一般度数都比较低,都在6屈光度以下,发病多在青春期前后,进展也比较缓慢,有人把这种近视称之为真性近视,以示与假性近视相区别。


10、什么是夜视镜

【简介】夜视镜是基于夜视技术同时借助光电成像器所做的辅助观察工具。夜视镜有三种,一种是微光夜视镜,一种是红外夜视镜,还有汽车驾驶夜视镜。
【功能特点】
夜视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象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光电技术。夜视技术包括微光夜视和红外夜视两方面。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微光夜视仪,是目前国外生产量和装备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夜视器材,可分为直接观察(如夜视观察仪、武器瞄准具、夜间驾驶仪、夜视眼镜)和间接观察(如微光电视)两种。红外夜视技术分为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和被动红外夜视技术。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夜视技术,对应装备为主动红外夜视仪。被动红外夜视技术是借助于目标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观察的红外技术,它根据目标与背景或目标各部分之间的温差或热辐射差来发现目标。其装备为热像仪。热成像仪具有不同于其他夜视仪的独特优点,如可在雾、雨、雪的天气下工作,作用距离远,能识别伪装和抗干扰等,已成国外夜视装备的发展重点,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微光夜视仪。
【分类】
夜视镜有两种,一种是微光夜视镜,一种是红外夜视镜。
微光夜视镜是把微弱的光放大了,使之在视线中呈现清晰的画面,所以,在完全没有光的情况下,微光夜视镜是看不到东西的。
红外夜视镜又分两种,一种是主动式的,一种是被动式的,主动式的就是夜视镜发出一束红外线,照到物体上再反射回来,相当于手电筒;被动式的则是把物体自身发出的红外线放大转化为可见光。因此,如果没有红外源的话(大多数能产生热量的东西都能成为红外源,如生物、车辆、火焰等),被动红外夜视镜也是看不到东西的。
主动红外夜视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到东西。不同的夜视镜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微光夜视镜适合野外有星光或月光的时候使用。
因为夜视镜只显示单色,而它的显示屏是绿色的(你可以注意到很多仪表的显示屏都是绿色的),所以你看到的是绿色的。

与什么是微视镜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