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短视频 > 抖音顾二哥

抖音顾二哥

发布时间:2020-08-19 17:03:44

1、抖音怎么带货?

抖音怎么带货?

近五年来互联网红利是一波接着一拨,曾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没有遇上炒楼,现在你必须要跟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2006年在淘宝随意上传一张商品图片都会有人争相购买,当年微信推出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不少人靠着红利赚的盆满钵满。

被抖音一路捧红的答案茶,凭借着一条视频,一天内接到8000个加盟咨询电话,两个月从0-249家加盟店;3分钟内5000单资生堂红腰子;“正善牛肉哥”618带货100万瓶葡萄酒,10万箱啤酒,20万/牛排;李佳琦5分钟直播卖掉1.5万支口红,在实体商家来看,这是不能可能做到事情!

抖音短视频一般是15秒,在短暂的时间内集中几个爆点,有效说明产品特点,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短视频短小的特点方便用户在碎片化时间观看。因此,在营销方案的配合下,几十秒的优质抖音短视频就有可能带红一款产品。

如今有不少百万级的抖音号视频中出现卖家的商品跳转链接,从抖音短视频的KOL的查找量数据分析来看也增加不少,意味着不少商家想从抖音上进行产品推广、品牌推广。

对于不了解抖音带货方式的朋友,我下面整理了抖音卖货的三种方式

抖音跳转淘宝链接

资质齐全,包含:一一一个体工商户或企业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商标注册证及授权书、商标注册证、品牌授权书等。

需要符合抖音对淘宝店的要求,开店半年以上,店铺等级1钻以上,店铺评分4.7以上

个人商品进入淘宝联盟,并设置收取20%的佣金,卖出一次货抽一次

抖音小店

缴纳保证金:单个类目(个体2000 企业4000),单个以上类目(个体或企业10000)

账期:15号到30号出半个月账单,合同归档三周内打款给小店商家

加入精选联盟,电商达人才能在橱窗/视频/直播中分销(精选联盟抽成交额的10%)

目前精选联盟已关闭

抖音小程序商城

提供企业或者个体营业执照即可开通橱窗/视频/直播以及达人分销,内部购买无跳转,无需缴纳保证金

无第三方抽成,达人分销可自由设置佣金,无长账期,微信管理,用户数据分析

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商业营销与流量变现离不开以上三种带货方式。

抖音小程序则可以说是百搭的变现工具——商城可用于卖货、企业能帮助导流。不管什么行业,总有一款适合你!

2、求蒋介石的五虎大将、八大金刚和十三太保的名单!!!

蒋介石的军事集团里战将如云,内有五人能征善战,屡被重用,人称“五虎上将”:“干将”陈诚、“忠将”顾祝同、“福将”刘峙、“飞将”蒋鼎文、“虎将”卫立煌。

八大金刚指的是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时期共有8位干将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他们分别是: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刘峙、张治中、陈继承。“八大金刚”自黄埔军校始,就追随蒋介石,在国民党的党政军等方面握有重权。

国民党十三太保是指蒋介石成立的中华民族复兴社的十三位骨干成员。这十三人为: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

(2)抖音顾二哥扩展资料

蒋中正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於民国政坛,在孙中山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国民党达半世纪;其於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於军政核心。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3、三兄弟如何分家产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哥第一顺序继承人都没有,所以他的财产由兄弟姐妹继承。由于三弟与二哥一起生活,有权多得一些;如果照顾亲情,平分也可以。法律会支持三弟多分一点。
题外话,别为了钱伤了兄弟感情。

4、有一本小说,男主姓纪女主姓袁,女主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姓顾,这本小说像是本系列文

名称:网游之不败剑神txt下载
小说分类:网游小说
小说作者:罪君子
小说进度:TXT
版权来源:
小说大小:317KB
小说格式:TXT小说

5、蒋介石的五虎上将是哪几位?

关于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一只有多种说法,我还是取这五位,“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
一虎刘峙,字经扶,想看到此虎的字,我就想起经不起的扶的刘阿斗,巧了,他俩一 个姓,很可能也是刘汉皇室的后裔。刘经扶上过蒋委员长的母校保定军校,进入黄埔充当战 术教官,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说来也怪,天佑吉人吧,刘峙从北伐到中原混战一直顺利, 有“福将”和“常胜将军”的美称。当然刘峙的官职、军阶一直领跑着其他四虎,确实在蒋 先生面前大红大紫,一直圧着下面的顾祝同。西安事变暴发,刘经扶受不怀好意的何应钦指挥,积极准备炮轰西安,但结局是蒋介石活着回来,刘经扶大呼受骗上当。一直以忠孝自居的蒋先生岂容得你犯此错误,从此刘峙在蒋面前人气大落。抗战中,刘峙因惯于逃跑,博得了“长腿将军”的雅号。然刘将军一生的光芒毁在了与共军交战的徐州战场,战败后曾流落到东南亚做小学的中文教授来混饭吃,后来去了台湾,蒋介石封了个养老头衔“总统府战略顾问”。纵观此虎,虎头蛇尾。
二虎顾祝同,字墨三。此虎小刘峙一岁,升迁与一虎哥大致相同。关于顾墨三,有一事传 闻,说其任黄埔教官时,因衣衫不整出早操被蒋校长罚跪,粗心的蒋校长竟忘记了叫他起来了, 结果顾墨三下直跪到第二天的早操,蒋校长知道了很是感动,觉得此人忠诚可用,于是顾祝同成了蒋的心腹。真正让蒋校长刮眼相看的还是西安事变,同样被何应钦委任讨张杨司令的顾祝同,听信了宋家兄妹的话,没有向一虎哥刘峙学习,结果蒋从此更加重用顾祝同了,被委任为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去台后又进衔一级上将,这是去台后不多见的。顾祝同铁杆反共,皖南事变的主要操作者就是他,平日和保定同学叶挺称兄道弟,背后却下黑手,这一点尤似其主蒋委员长,是新四军将士的死敌;顾祝同重用乡党,韩德勤、王敬久、顾希平,均在其手下升迁,连上海滩苏北大亨顾竹轩也和他拉上关系,甚至与黄金荣、杜月笙叫板,在这方面顾祝同也学 习了蒋校长的风范;顾祝同私生活更是不检,身边女人也换了不少,但在台湾晚年到读起孔孟的圣贤书来了,为很多人嘲笑,这与蒋介石晚年装作慈祥老者如出一撤。顾祝同活了94岁升天,也 应了中国老百姓的俗语,“好人不长寿”。此虎一生,顽固一生,反共到底。

三虎蒋鼎文,字铭三,此虎小墨三三岁。与上面两虎相比,蒋铭三虽不是保定出生,但有着
浙江身份的优势,入黄埔做教官。中原混战时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人称“飞将军”。西安事

变陪蒋共患了一次难,按理说蒋铭三有着更美好的前途,但此虎不争气,私生活与顾二哥比起有

过之无不及,狂赌滥嫖,曾染性病,他手下有一专门医生为他治病,可能是日夜挥霍的原因,力

不从心,与日本人交起手来一溃千里,成了真正的飞将军了。在全国人民的叫骂声中,蒋鼎文辞职

脱离军界,改为经商,也红红火火,真是人才。曾办医院、学校等公益事业,看起来蒋鼎文要走向

名主了,但最终还是去了台湾,与刘峙一样

四虎陈诚,字辞修,是五虎中年、龄最小的,1898年生,与我中共元帅彭德怀同龄。陈辞修沾

了保定军校和浙江身份的两块牌子,是五虎中与蒋介石最亲的,离最高权力最接近的一虎。陈辞修

也从黄埔教官开始了军事生涯。相比其他四虎,陈诚的升迁一直是慢一个节拍,不过,陈诚的老婆

可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凯的女儿、宋美龄的干妹妹,陈矮子(身高160CM)最终取代何应钦成

为国民政府党政军的二把手。说实在的,陈诚在军事水平确实不怎么样,尤其是与共军的交手一直

比较失败,最后倒在与林彪较量的东北战场上,后被蒋介石派去经营台湾根据地,做得较出色。到

台湾后的陈诚一直做到了行政院长、副总统的职务,不过到此为止,蒋介石真正想培养的人还是太

子蒋经国。陈辞修可谓英年早逝,67岁就走了,这也为蒋经国的横空出世减少了一只拦路虎。

五虎卫立煌,因卫不是蒋的所谓的嫡系,我只好让他屈居第五了。卫立煌非保定军校、非浙江、

非黄埔教官,是标准的行伍出生,早年投奔粤军,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警卫。22岁做了营长,因

太年轻,蓄了小胡子以示老成。在北伐中屡建战功,但怎耐蒋委员长欺他外人,得胜仗往往不得志。

卫立煌与陈诚老弟算是有缘,两次接替陈诚的职务,不过最终在东北还是替蒋介石背了一回失败的

罪,加上他在抗战时曾与八路军司令朱德眉来眼去,新愁旧恨,老蒋将他撤职查办。最后在李宗仁

的帮助下,逃到了香港。建国后几经斩转,回到了大陆,算是与上面四虎不一样的结局吧!

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创收视新高,剧中人物的顾庭烨是渣男吗?

在追《知否》的大多数观众眼里,顾廷烨(以下简称顾二)都是一个渣到极点的大猪蹄子。用网友的话说,明兰这样娇俏可爱又蕙质兰心的少女选择了顾二这个渣男简直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虽说后期的顾二在男主的光环下会进行一波强行洗白式的反转,但在目前更新的剧情中,顾二的渣在情敌齐元若单纯如小白鸽的强烈衬托下,简直不忍直视。若说性格顽劣、喜爱流连于秦楼楚馆,妄议帝王导致三甲除名、仕途受挫,这些都还只是言行举止上的渣,真正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是以下三点。

其一:对初恋始终摆明态度,不给名分。

小时候的顾廷烨睿智正直,在与堂舅当面对质夺回家产时振振有词,已经有一副当家主君的气场。而他对不受宠爱的庶女小明兰也可以拔刀相助,不求回报。但怎知长大后的顾二却长歪了,初登场就带着自己的外室曼娘和两个孩子,俨然已经是人父。对于观众而言,简直幻灭。而对于所谓的真爱曼娘,他也分得门清。顾二与曼娘地位悬殊,虽则顾二从小缺失关爱而曼娘多来年于他仿若寒冬里的一碗热姜汤般温暖着他。但尽管如此,给他生了两个孩子的曼娘依旧不可以得到名分。顾二觉得曼娘地位卑贱当不得主母的身份,因此将正妻的位置长期的空悬在那里,等待着一个“合适”的女人去坐。

其二:对待婚姻如同儿戏,求娶老太师嫡长孙女只为护着曼娘

若说顾二是真爱曼娘,但他却不免俗地嫌弃她的身世;若说不爱,他又时刻为她打算。在打球场上,顾二看中了余老太师家的嫡长孙女余嫣然,据说此女的贤良淑德在整个京城里都找不到第二个。品格如此优秀的高门嫡女,对于顾二来说是最合适的正妻人选。而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顾二与嬷嬷聊天时,居然道出求娶余大姑娘是因为她品性够好,将来必定不会为难曼娘。堂堂男主竟因如此儿戏的原因,去祸害一个品行端正的黄花大姑娘,简直是在挑战观众的底线。好在老太师没同意求亲,最终只将交横跋扈的余三姑娘许配给了他。从余三最终惨被曼娘害死的结局来看,这还真是个大火坑。

其三:眼瞎,看不出枕边人实则毒蝎心肠

嬷嬷曾对顾二说:“曼娘以为自己是个大娘子的胃口,分不清主次轻重。”

而只与曼娘有数面之缘的明兰也曾告诫他,“你那个外室看起来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人。”

但是顾二偏偏不听,在他的眼里曼娘弱小、可怜、无助,若不是依附了他顾家二公子,早就不知道冻死在哪里了。他眼中的曼娘还柔弱善良,对他言听计从,是个知冷知热的好女人。顾二只相信自己眼前所看到的,同时也觉得女人这样的生物压根搅弄不了大局。正因他的疏忽大意才放任了曼娘一次又一次的作恶多端,不仅害了余三姑娘还祸害了明兰多年。这样傻傻又大男子主义的男主,怎叫人爱的起来?

当然,根据主角定律来说,后期顾二的人设必定会发生反转,毕竟小时候的他真的很讨人喜爱。顾二的成长过程里一向缺爱,也见惯了周遭亲人表里不一的样子。因为复杂的家庭原因,顾二所拥有的东西很多都是靠他自己一路摸爬滚打得来的,因此他的性格多变、为人老练,有着看透人性的世俗感。顾二的人生里确实缺少像明兰一般通透的女子,期待后续剧情的推进,也期望可以看到顾二的转变,还原给观众一个真正有情有义、有担当的顾廷烨。


7、暮年登上第的老童生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话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个乡村,叫做薛家集。这集上有百十来人家,都是务农为业。村口一个观音庵,殿宇三间之外,另还有十几间空房子,后门临著水次。这庵是十方的香火,只得一个和尚住。集上人家,凡有公事,就在这庵里来同议。
那时成化末年,正是天下繁富的时候。新年正月初八日,集上人约齐了,都到庵里来议“闹龙灯”之事。到了早饭时候,为头的申祥甫带了七八个人走了进来,在殿上拜了佛;和尚走来与诸位见礼,都还过了礼。申祥甫向发作和尚道:“和尚!你新年新岁,也该把菩萨面前香烛点勤些!阿弥陀佛!受了十方的钞钱,也要消受。”又叫“诸位都来看看:这琉璃灯内,只得半琉璃油。”指著内中一个穿齐整些的老翁,说道:“不论别人,只这一位荀老爷,三十晚里还送了五十斤油与你;白白给你炒菜吃,全不敬佛!”和尚陪著小心。等他发作过了,拿一把铅壶,撮了一把苦丁茶叶,倒满了水,在火上烧得滚热,送与众位吃。荀老爷先开口道:“今年龙灯上庙,我们户下各家,须出多少银子?”申祥甫道:“且住,等我亲家来一同商议。”正说著,外边走进一个人,两只红眼边,一副铁锅脸,几根黄胡子,歪戴著瓦楞帽,身上青布衣服,就如油篓一般,手里拿著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这人姓夏,乃薛家集上旧年新参的总甲。夏总甲坐在上席,先吩咐和尚道:“和尚!把我的驴牵在后园槽上,卸了鞍子,拿些草喂得饱饱的。我议完了事,还要到县门口黄老家吃年酒去哩。”
吩咐过了和尚,把腿跷起一只来,自己拿拳头在腰上只管捶,捶著说道:“俺如今到不如你们务农的快活了!想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每日骑著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打紧又被这瞎眼的王八在路上打个前失,把我跌了下来,跌得腰胯生疼。”申祥甫道:“新年初三,我备了个豆腐饭邀请亲家,想是有事不得来了?”夏总甲道:“你还说哩!从新年这七八日,何曾得一个闲?恨不得长出两张嘴来,还吃不退。就像今日请我的黄老爷,他就是老爷面前站得起来的班头;他抬举我,我若不到,不惹他怪?”申祥甫道:“西班黄老爷,我听说,他从年里头,就出差去了;他家又无兄弟儿子,却是谁做主人?”夏总甲道:“你又不知道了。今日的酒,是快班李老爷请;李老爷家房子窄,所以把席摆在黄老爷家大厅上。”说了半日,才讲到龙灯上。夏总甲道:“这样事,俺如今也有些不耐烦管了。从前年年是我做头,众人写了功德,赖著不拿出来,不知累俺赔了多少。况今年老爷衙门里,领班、二班、西班、快班,家家都兴龙灯,我料想看个不了,那得功夫来看乡里这几把灯?但你们说了一场,我也少不得搭个分子,任凭你们那一个做头。像这荀老爷田地广,粮食又多,叫他多出些;你们各家照分子派,这事情就舞起来了。”众人不敢违拗,当下捺著姓荀的出了一半,其余众户也都派了分子来;共二三两银子,写在纸上。
和尚捧出茶盘,──云片糕、红枣,和些瓜子、豆腐乾、栗子、杂色糖,──摆了两桌。尊夏老爷坐在首席,斟上茶来。申祥甫又说:“孩子大了,今年要请一个先生,就在这观音庵里做个学堂。”众人道:“俺们也有好几家孩子要上学。只这申老爷的令郎,就是夏老爷的令婿;夏老爷时刻有县主老爷的牌票,也要人认得字。只是这个先生,须要到城里去请才好。”夏总甲道:“先生倒有一个,你道是谁?就是咱衙门里户总科提空顾老相公家请的一位先生。姓周,官名叫做周进。年十多岁,前任老爷取过他个头名,却还不曾中过学。顾老相公请他在家里三个年头,他家顾小舍人去年就中了学,和咱镇上梅三相一齐中的。那日从学里师爷家迎了回来,小舍人头上戴著方巾,身上披著大红□,骑著老爷棚子里的马,大吹大打,来到家门口。俺和衙门的人,都拦著街递酒。后来将周先生请来,顾老相公亲自奉他三杯,尊在首席。点了一本戏,是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故事。顾老相公为这戏,心里还不大喜欢。后来戏文内唱到梁灏的学生却是十七八岁就中了状元,顾老相公知道是替他儿子发兆,方才喜了。你们若要先生,俺替你把周先生请来。”众人都说是“好。”吃完了茶,和尚又下了一斤牛肉面吃了,各自散去。
次日,夏总甲果然向周先生说了,每年酬金十二两银子;每日二分银子,在和尚家代饭。约定灯节后下乡,正月二十开馆。到了十六日,众人将分子送到申祥甫家备酒饭,请了集上新进学的梅三相做陪客。那梅玖戴著新方巾,老早到了。直到巳牌时候,周先生才来。听得门外狗叫,申祥甫走出去迎了进来。众人看周进时,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申祥甫拱进堂屋,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周进就问:“此位相公是谁?”众人道:“这是我们集上在庠的梅相公。”周进听了,谦让不肯僭梅玖作揖。梅玖道:“今日之事不同。”周进再三不肯。众人道:“论年纪也是周先生长,先生请老实些罢”。梅玖回过头来向众人道:“你众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只是今日不同,还是周长兄请上。”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那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称为“小友”。就如女儿嫁人:嫁时称为“新娘”,后来称呼“奶奶”,“太太”,就不叫“新娘”了;若是嫁与人家做妾,就算到头发白了,还要唤做“新娘”。闲话休提。
周进因他说这样话,倒不同他让了,竟僭著他作了揖。众人都作过揖坐下。只有周、梅二位的茶杯里,有两枚生红枣,其余都是清茶。吃过了茶,摆了两张桌子杯筷,尊周先生首席,梅相公二席。众人序齿坐下,斟上酒来。周进接酒在手,向众人谢了扰,一饮而尽。随即每桌摆上八九个碗,乃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之类。叫一声“请!”一齐举筷,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看那周先生时,一筷也不曾下般。申祥甫道:“今日先生为甚么不用肴馔?却不是上门怪人?”拣好的递了过来。周进拦住道:“实不相瞒,我学生是长斋。”众人道:“这个倒失于打点!却不知先生因甚吃斋?”周进道:“只因当年先母病中在观音菩萨位下许的,如今也吃过十几年了。”梅玖道:“我因先生吃斋,倒想起一个笑话,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顾老相公家,听见他说的:有个做先生的一字至七字诗。”众人都停了筷听他念诗。他便念道:“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念罢说道:“像我这周长兄,如此大才,呆是不呆的了?”又掩著口道:“秀才,指日就是。那‘吃长斋,胡须满腮’竟被他说一个著!”说罢,哈哈大笑,众人一齐笑起来。
周进不好意思,申祥甫连忙斟了一杯酒道:“梅三相该罚一杯;顾老相公家西席就是周先生了。”梅玖道:“我不知道该罚不该罚?但这个笑话,不是为周长兄,他说明了是个秀才。但这吃斋也是好事。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后来进了学,老师送了丁祭的胙肉来。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大则降灾,小则害病。’只得就开了斋。俺这周长兄,只到今年秋季,少不得有胙肉送来,不怕你不开哩!”众人说他发的利市好,同斟一杯,送与周先生预贺,把周先生脸上羞的红一块,白一块,只得承谢众人,将酒接在手里。
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扛子火烧。众人道:“这点心是素的,先生用几个!”周进怕汤不洁净,讨了茶来吃点心。内中一人问申祥甫道:“你亲家今日在那里?何不来陪先生坐坐?”申祥甫道:“他到快班李老爷家吃酒去了。”又一个人道:“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红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只是他老人家好赌,不如西班黄老爹,当初也在这些事里顽耍,这几年成了正果,家里房子盖的像天宫一般,好不热闹。”
荀老爷向申祥甫道:“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再过两年,只怕也要弄到黄老爹的地步哩。”申祥甫道:“他也算停当的了。若想到黄老爹的地步,只怕还要做几年的梦!”梅相公正吃著火烧,接口道:“做梦倒也有些准哩!”因问周进道:“长兄这些年考校,可曾得个什么梦兆?”周进道:“倒也没有。”梅玖道:“就是侥幸的这一年,正月初一日,我梦见在一个极高的山上,天上的日头,不差不错,端端正正掉了下来,压在我的头上,惊出一身的汗;醒了摸一摸头,就像还有些热。那时不知什么原故,如今想来,好不有准!”于是点心吃完,又斟了一巡酒。直到上灯时候,梅相公同众人别了回去。
申祥甫拿出一副蓝布被褥,送周先生到观音庵里歇宿。向和尚说定,馆地就在后门里这两间屋内。直到开馆那日,申祥甫陪著众人,领了学生来;七长八短几个孩子,拜见先生。众人各自散了,周进上位教书。
晚间,学生回去。把各家的见面礼拆开来看:只见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周进一起包了,交与和尚收著再算。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气的不得了。周进只得耐著性子,坐著教导。
不觉两个多月,天气渐暖。周进吃过午饭,开了后门出来,到河沿上望望。虽是乡村地方,河边却也有几株桃花柳树,红红绿绿,间杂好看。看了一回,只见蒙蒙的细两下将起来。周进见下雨,转入门内,望著雨下在河里,烟笼远树,景致更妙。这雨越下越大,却见河上流处一只船冒雨而来。那船本不甚大,又是芦席蓬,所以怕雨。将近河岸,只见舱中坐著一个人,船尾坐著两个从人,船头上放著一担食盒。将到岸边,那人连呼船家泊船。带领从人,走上岸来。
周进看那人时,头戴方巾,身穿宝蓝缎直裰,脚下粉底皂靴,三绺髭须,约有三十多岁光景;走到门口,与周进举一举手,一直进来。自己口里说道:“原来是个学堂。”周进跟了进来作揖,那人还了个半礼道:“你想就是先生了?”周进道:“正是。”那人问从者道:“和尚怎的不见?”说著,和尚忙走了出来道:“原来是王大爷。请坐,僧人去烹茶来。”向著周进道:“这王大爷,就是前科新中的,先生陪了坐著,我去拿茶。”
那王举人也不谦让,从人摆了一张凳子,就在上首坐了;周进下面相陪。王举人道:“你这先生贵姓?”周进知他是个举人,便自称道:“晚生姓周。”王举人道:“去年在谁家作馆?”周进道:“在县门口顾老相公家。”王举人道:“足下莫不是就在我白老师手里曾考过一个案道的?说这几年在顾二哥家作馆,差是不差?”周进道:“俺这顾东家,老先生也是认识的?”王举人道:“顾二哥是俺户下册书,又是拜盟的好弟兄。”须臾,和尚献上茶来吃了。周进道:“老先生的殊卷,是晚生熟读过的;后面两大股文章,尤其精妙。”王举人道:“那两股文章不是俺作的。”周进道:“老先生又过谦了。却是谁作的呢?”王举人道:“虽不是我作的,却也不是别人作的。那时头场,初九日,天色将晚,第一篇文章还不曾做完,自己心里疑惑,说:‘我平日笔下最快,今日如何迟了?’正想不出来,不觉瞌睡上来,伏著号板打一个盹;只见五个青脸的人跳进号来,中间一人,手里拿著一枝大笔,把俺头上点了一点,就跳出去了。随即一个戴纱帽红袍金带的人,揭开廉子进来,把俺拍了一下,说道:‘王公请起!’那时俺吓了一跳,通身冷汗;醒转来,拿笔在手,不知不觉写了出来。可见贡院里鬼神是有的。弟也曾把这话回禀过大主考座师,座师就道弟该有鼎元之分。”
正说得热闹,一个小学生送仿来批,周进叫他搁著。王举人道:“不妨,你只管去批仿,俺还有别的事。”周进只得上位批仿。王举人吩咐家人道:“天已黑了,雨又不住,你们把船上的食盒挑了上来,叫和尚拿升米做饭。船家叫他伺候著,明日早走。”向周进道:“我方才上坟回来,不想遇著雨,耽搁一夜。”说著,就猛然回头。一眼看见那小学生的仿纸上的名字是荀玫,不觉就吃了一惊;一会儿咂嘴弄唇的,脸上做出许多怪样。周进又不好问他,批完了仿,依旧陪他坐著。他就问道:“方才这小学生几岁了?”周进道:“他才七岁。”王举人道:“是今年才开蒙?这名字是你替他起的?”周进道:“这名字不是晚生起的。开蒙的时候,他父亲请求集上新进梅朋友替他起名;梅朋友说自己的名字叫做玖,也替他起个‘王’旁的名字发发兆,将来好同他一样的意思。”
王举人笑道:“说起来竟是一场笑话:俺今年正月初一日,梦见看会试榜,弟中在上面是不消说了;那第三名也是汶上人,叫做荀玫。弟正疑惑我县里没有这一个姓荀的孝廉;谁知竟同著这个小学生的名字,难道和他同榜不成?”说罢,就哈哈大笑起来道:“可见梦作不得准!况且功名大事,总以文章为主,那里有什么鬼神?”周进道:“老先生,梦也竟有准的:前日晚生初来,会著集上梅朋友,他说也是正月初一日,梦见一个大红日落在头上,他这年就飞黄腾达的。”王举人道:“这话更不作准了。比如他进个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著的了?”
彼此说著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著吃了,收下碗去。随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安置后,各自歇宿。
次早,天色已晴,王举人起来洗了脸,穿好衣服,拱一拱手,上船去了。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周进昏头昏脑,扫了一早晨。自这一番之后,一薛家集的人都晓得荀家孩子是县里王举人的进士同年,传为笑话;这些同学的孩子赶著他,就不叫荀玫了,都叫他“荀进士”。各家父兄听见这话,都各不平。偏要在荀老翁跟前恭喜,说他是个“封翁太老爷”。把这个荀老爷气得有口难分。申祥甫背地里又向众人道:“那里是王举人亲口说这番话!这就是周先生看见我这一集上只有荀家有几个钱,捏造出这话来奉承他,图他个逢时遇节,他家多送两个盒子。俺前日听见说,荀家抄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叉烧包,就是这些原故了。”众人都不欢喜。以此周进安身不牢,因是碍著夏总甲的面皮,不好辞他,将就混了一年;后来夏总甲也嫌他呆头呆脑,不知道常来承谢,由著众人把周进辞了。来家那年,却失了馆,在家日食艰难。一日,他姊丈金有余来看他,劝道:“老舅,莫怪我说你:这读书求功名的事,料想也是难了!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几时?我如今同了几个大本钱的人到省城去买卖,差一个记帐的人,你不如同我们去走走;你又孤身一人,在客伙内,还是少了你吃的、穿的?”周进听了这话,自己想:“‘瘫子掉在井里,捞起来也是坐。’有甚亏负我?”随即应允了。金有余择个吉日,同一伙客人起身,来到省城杂货行里住下。周进无事,闲著街上走走。看见纷纷的工匠,都说是修理贡院。周进跟到贡院门口,想挨进去看,被看门的大鞭子打了出来。晚间向姊夫说,要去看看。金有余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伙客人,都也同了去看;又请求行主人领著。
行主人走进头门,用了钱的并无拦阻。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导:“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来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只因这一死,有分教:‘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
未知周进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8、关于儒林外史,有几段不是很明白的:

1、作馆:用现在的通俗话讲就是 做家教 在别人家里教书 这整句话的意思是 去年是在谁家坐馆授徒呢
3.拜盟 就是结拜 拜把子 第二个不知道

与抖音顾二哥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