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演讲《崇尚礼仪,从我做起》视频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亲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观念。
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下课铃声响后,有些男孩儿便横冲直撞地跑出教室,和其他同学大声说笑,有时还说出一两句脏话。还有的同学,可能因为一点口角纷争而不依不饶,甚至拳脚相加。这些不好的风气大家一定要制止、杜绝。
有些同学认为要好做到讲文明,懂礼貌可真难。其实,从许多生活中的小事就能体现出来:在撞到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得到帮助时的一声“谢谢”;在和他人告别时的一声“再见”。只不过这些小事微不足道罢了。
文明礼仪不在于嘴上功夫,而是在于真真正正的实践。我想: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小主人,让我们的校园失去粗言,充满欢声笑语,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中万紫千红的盛开吧!
有时,一句诚实、有礼貌的语言可平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一句粗野污秽的话可导致一场轩然大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就是这个道理。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做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文雅朴实、健康向上的语言,用文明语言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新世纪小学生优秀的精神风貌。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2、校园文明礼仪常识
一、校园文明礼仪常识有以下4点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2)服饰仪表。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 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是上下楼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办公室或是宿舍时,应先敲门,经老师的允许后方可 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与衣着不能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间的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礼貌用语,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落和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品头论足,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3、校园文明礼仪微视频怎么做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
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问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4、小学生文明礼仪情景剧
我只知道歌词(歌词)来吧来吧来呀!来吧来吧来呀!......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5、文明礼仪的历史故事
1、千里送鹅毛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2、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 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 相互帮助、 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3、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4、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5、玉帛成干戈
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
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
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正好第二天是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第二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开心,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
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鞍之战”。
6、文明礼仪文字资料
1.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2.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3.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4.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5.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梅里美
6. 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7. 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维吾尔族谚语
8.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9.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0.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11.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12.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1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14.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15.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6.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17.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18.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19. 礼貌是村民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20.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21.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
22.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23.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24.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25.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26.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7.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清.颜 元
28. 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美.爱迪生
29.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30.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法.卢梭
31.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塞万提斯
32.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 赫尔岑
33.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34.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5.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8. 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我而精彩,村庄因文明而美好!
39. 天空是广阔的,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40. 村庄美丽,从我做起,闪光的青春,从文明起步。
41. 拥有一颗豁达开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42.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43.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44.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45. 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薛宣《谈书录》
46.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4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48.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49.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50.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51. 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俄.普希金
52.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53.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薜渲
54.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
55.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56.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57.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58. 忍耐是痛苦的,但他的结果是甜蜜的。——卢梭
59. 学会宽容,世界会变的更加广阔;忘却计较,人生才会永远快乐。——古希腊一位哲人
60.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子
61. 给人玫瑰,手留余香。
62.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63.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俗语)
64.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65.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66. 入污泥而不染,站河边而不湿。
67.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68.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69.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70.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71.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72.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73.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74.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75. 知耻近乎勇。 —— 孔丘
76.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77.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78.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79.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80.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81.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82.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83.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7、文明礼仪手抄报的资料
可以分成定义、意义、历史、内容和名人名言进行创作。
一、定义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二、意义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素养、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就更应该用文明的行为、举止,合理的礼仪来待人接客。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历史
对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现而今一般认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那里出现的。
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四、内容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动作,语言,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五、名人名言
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