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沥青混凝土生产配比中的沥青比例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不同的拌合设备分为两种:
1、沥青用量:石子+矿粉+沥青=100%
2、油石比:石子+矿粉=100% 沥青回除答外
通常说:油石比5% 沥青用量=5/105=0.476=4.76%
注意事项
控制要点
1 、严格控制配合比: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严格按设计图纸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要求进行。 二灰土稳定砂砾基层检查项目表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2、施工气温低于 5 ℃ 并有浓雾或降雨时,不进行基层施工。
3、基层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表面不允许积水。
4、基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养,养生期不小于 7 天。养生期间行车速度限制在 30km/h 下,但禁止重型车辆和机械通行。
5、务必做好工地扬尘治理。
2、怎样设计沥青砼配合比
一般情况沥青用量在5.2左右,级配这个比例什么的要根据实际材料确定的,没有定数的!
一般作版为抗滑表层选权用改性沥青,粘度大,耐高温效果好,抗车辙。
沥青混合料到场后首先检查温度,温度要满足要求,然后摊铺的时候要快速眼观级配油量情况,同时取样检测级配和油量以及标准密度。
粗集料 : 细集料 : 矿粉 :沥青(油石比)
= 65 :30 : 3.0-4.0 : 3.6-3.9
种量比:
沥青/1立方米混合料=2345÷(65+30+3.0-4.0+3.6-3.9)=23.08—22.78份×3.6-3.9
=82—90kg
沥青/1T混合料=82—90kg÷2.345=34.96-38.38kg
3、AC-2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AC-2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为:(2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 碎石):(0~5mm 石屑 ):机制砂: 矿粉: 沥青=30: 27: 16: 12:11: 4: 3.8。
沥青混凝土(bituminous concrete)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
(3)沥青配合比微视频扩展资料: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 ;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
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
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
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孔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孔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性质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5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要兼顾两者,以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密实、稳定、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
配合矿料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公式计算,也可以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中国采用经验曲线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适宜用量,应以试验室试验结果和工地实用情况来确定,一般在有关规范内均列有可资参考的沥青用量范围作为试配的指导。当矿料品种、级配范围、沥青稠度和种类、拌和设施、地区气候及交通特征较固定时,也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制备
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宜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较长时宜选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沥青混合料可以集中拌和,也可就地路拌。沥青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沥青加热锅、砂石贮存处、矿粉仓、加热滚筒、拌和机及称量设备、蒸汽锅炉、沥青泵及管道、除尘设施等,有些还有热集料的重新分筛和贮存设备(见沥青混合料拌和基地)。
拌和机又可分为连续式和分批式两大类。在制备工艺上,过去多采用先将砂石料烘干加热后,再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又发展一种先用热沥青拌好湿集料,然后再加热拌匀的方法,以消除因集料在加热和烘干时飞灰。采用后一种工艺时,要防止残留在混合料中的水分影响沥青混凝土使用寿命,最好能同时采用沥青抗剥落剂,以增强抗水能力。
4、跪求 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11~16mm碎石:5~10mm碎石:石屑:沥青(油石比)=32:22:46:4.7
请注意矿料级配的符合,最好还是做马歇尔试验,再做验证试验复核。
5、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怎么做。尽量具体一点
方法如下: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2,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该层厚的2/3;沥青路面结构层混合料的集料最大公称尺寸不宜超过该层厚的1/3,对于粗的混合料,这个比例还应减小。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
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虽有不同,但每个阶段最终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相同的:一是确定矿料的级配比例,二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这种设计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逐步深化,设计结果更加符合生产实际,真正将室内试验与施工生产联系在一起,充分做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若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最低要求选择级配类型,则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普遍偏大,何况还有0~5%的颗粒超过最大粒径,这样势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带来难以解决的施工难度。
(5)沥青配合比微视频扩展资料:
1、生产配合比验证(生产配合比验证分为试拌、试铺两个阶段):
试拌是按确定的目标配合比所调试的皮带转速、流量进行冷料上料,按确定的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比例及最佳沥青用量做为热料仓的进料比例。
经验证符合要求的生产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在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规格发生细微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冷料进料比例,使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2、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死搬硬套规范规定。在不脱离规范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材料,灵活的进行配合比设计。
3、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和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脱离现有的技术条件;同时要严格施工管理,使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始终控制在设计的最佳状态。
4、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关键,它对沥青混合料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特别注意原材料级配的变异性、颗粒形状、0.075mm颗粒含量及针片状含量等。
5、过程控制:将拌合楼每日生产的混合料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并计算出沥青用量和各种材料用量与生产配合比及容许的波动范围相比较,评定是否符合要求。
6、求一组沥青砂浆配合比。
用耐酸沥清砂浆,配合比为,60号石油沥清:石英粉:石英砂=1:2.5:5.1=251
公斤回比:632公斤:1278公斤。答
(6)沥青配合比微视频扩展资料
沥青砂浆,就是水泥沥青砂浆,是一种由水泥、乳化沥青、细骨料、水和多种外加剂等原材料组成,经水泥水化硬化与沥青破乳胶结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水泥沥青砂浆有三大性能: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其中工作性能的优劣主要体现在流动度、扩展度和可工作时间三个方面。
力学性能则通过测量其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来衡量;而评价耐久性的指标是抗冻性和耐疲劳性能。
在工程应用中,测试的内容主要有:干料的扩展度、干料的抗压强度和水泥沥青砂浆的膨胀率、扩展度、流动度、分离度、含气量、力学性能、抗冻融性、抗疲劳性等性能。
7、请问一下根据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怎么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
M总=R*V=25121.9976t
m沥青=4.2%*M总=1055.1
m石=95.8*M总
M矿粉=m石*5%
M机制砂=m石*41%
M石灰石1=m石*20%
M石灰石2=m石*34%
体积为V=9921.8m3,密度为R=2.532t/m3,总质量总=R*V=25121.9976t。
(7)沥青配合比微视频扩展资料:
沥青混凝土的结构形式: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标准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其主要原因为:①计量标准向ISO国际标准靠近;②便于参考国外同类结构形式的级配标准;③世行项目增多,便于国际招标、监理及质量检验;④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准。沥青混凝土的符号由原LH改为AC。
1.1 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
1.1.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 常以AC—9 或AC—13 形式出现
1.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 常以AC—16 或AC—19 形式出现
1.1.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6.5mm或AC—31.5mm。
在文献资料,考试卷纸中 常以AC—26 或AC—31 形式出现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1.2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
1.2.1 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
1.2.2 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
c、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水下渗。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须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8、请问混凝土,沥青配合比的图解法中的这张图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
根据每个孔径的通过率连成线,比如13.2mm对应通过率100%、9.5mm通过率12%、4.75mm通过率83%,上一级孔径与专100%相连,下一级与0%相连,连成属的线形成了一个范围。然后画一条对角线,对角线与每档集料范围线相交的点就是中值。
9、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看沥青配合比的设计报告,上面有各种材料的掺配比例。如果你是工地上自建的拌合场,需要送样品到专业试验室做配合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