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短视频 > 西瓜苗管理技术视频

西瓜苗管理技术视频

发布时间:2021-01-07 12:10:50

1、西瓜嫁接苗的苗床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1)及时建立嫁接苗床嫁接后应首先检查砧木生长点是否去除干净,然后及时放入或定植于苗床。嫁接苗床必须具备加温、保温、保湿和遮荫功能。(2)苗床温度要控制适宜嫁接后1~2天,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温度不低于20℃;嫁接后3~6天,白天温度保持22~28℃,夜间温度不低于18℃;定植前1周,白天温度保持22~25℃,夜间温度不低于15℃。晴天要遮光避免升温过高,夜间要及时覆盖保温,温度低于12℃或高于40℃都会降低嫁接成活率。(3)苗床湿度管理要跟上要使接穗水分蒸发尽量减少,防止接穗失水萎蔫降低成活率,嫁接当天要给苗床浇透水,嫁接后及时盖膜密封,嫁接1~2天每天给苗床浇透水,使苗床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湿度90%以上。嫁接3~4天后,可在清晨和傍晚通风排湿,逐步降低苗床湿度,10天后可按正常管理。(4)苗床光照管理嫁接后1~2天苗床要覆盖遮荫,主要是防止苗床温度过高,接穗萎蔫。如是嫁接苗不出现萎蔫现象可不用遮荫,适当的光照,有利于嫁接苗光合作用和成活。自嫁接后第3天起,可在早晚除去覆盖物照射散射光,此后逐步增加照光时间,1周后可只在中午前后遮荫,10天后正常管理。(5)苗床的通风换气嫁接后头两天苗床需保温保湿,不必进行通风;自嫁接后第3天起可在苗床两侧上部稍加通风,每天换气1~2次;嫁接5天后,接穗新叶开始生长,可逐渐增大通风量,直至10天后恢复正常管理。(6)摘除砧木萌芽砧木虽然在嫁接时摘除了生长点,但在子叶节仍可萌发侧芽,这些侧芽生长迅速,常与接穗争夺养分,影响嫁接苗成活。因此,要随时摘除这些不定芽,但操作要轻,以免损伤子叶和松动接穗。(7)及时断根靠接苗在嫁接后一周左右,可从接口下0.5~1.0厘米处将接穗苗的下胚轴剪断,然后再在刀口下方切一刀,使接穗胚轴之间留有空隙,避免断口处自然愈合,此工序即为断根。断根前,可先试断2~3株,若不发生萎蔫,第2天即可全部断根。断根后如遇晴天高温,应适当遮荫和喷水。(8)去掉捆扎物或撤夹当嫁接苗通过缓苗期后,接穗开始长出新叶,即证明嫁接苗已经成活。大约嫁接10天以后,应及时去掉嫁接夹子等捆扎物,以免影响嫁接苗的生长与发育。撤夹不宜过早,否则接口易胀裂,移苗定植时易从接口处断裂;也不可过晚,以免接口处茎膨大后使夹子难以取下,影响植株生长。(9)防治苗期病害西瓜嫁接苗处于高温、高湿与弱光条件下,病菌容易从接口处侵染,苗期应及时用药剂预防。嫁接前可用代森锌500倍液,百菌清、多菌灵800~1000倍液喷雾,嫁接1周后再定期喷药1~2次,即可以控制发病。

2、西瓜如何进行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播种后,床内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8-35℃、夜间20-25℃;待80%种子破土出苗后,白天保持20-25℃、夜间15-18℃;第1片真叶出现后,保持白天25-28℃。移栽前1周开始炼苗。

水分管理:出土前一般不再浇水;子叶期应控制浇水,地面见干见湿,以保墒为主;真叶展出后可加大浇水量。应在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松动表土保墒,阴天不宜浇水。另外,注意揭膜通风,防止高温高湿。秋延西瓜苗期高温干燥,应注意水分供应。

3、西瓜栽培技术

西瓜栽培技术:

1、选地

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旱地5年以内、水田3年以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栽培。

2、整地施肥

冬前瓜田深耕冻垡,移栽前适时整地。瓜田要三沟配套,做到雨止田干、土松墒面平。基肥以优质有机肥和饼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70%,氮、磷、钾要搭配合理,微肥按缺素情况分别底施或喷施。

施肥量因土壤肥力情况和栽培品种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田块,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45%硝硫基或硫酸钾型控释肥60-80千克,勿施含氯肥料。

小果型西瓜和嫁接栽培的西瓜可少施20%肥料。采用高畦栽植,宽畦4-4.5米,窄畦2.0-2.5米。宽畦可在畦两侧定植,瓜蔓对爬,也可在中间定植瓜蔓两面爬,窄畦在一侧定植瓜蔓单面爬。 

3、定植

早熟西瓜苗龄约1个月,长出2-3片真叶即可定植。中熟西瓜苗龄20-25天、晚熟西瓜苗龄7-10天即可定植。宽畦定植2行,窄畦定植1行。小果型西瓜棚立架式栽培,每667平方米定植1500-1800株;爬地式栽培,采用三蔓或四蔓整枝,每667平方米定植600-750株。

中、大型西瓜一般每667平方米定植650-700株,嫁接无籽西瓜每667平方米定植300-400株。按株行距开挖定植穴,将营养钵按子叶与畦向一致的方向放入定植穴内,深度与畦面持平,用细土填满苗穴,带人畜肥和药剂浇定根水。

边移栽边盖膜,膜宽不窄于80厘米,盖膜要达到墒面细平,膜与墒面贴紧,四周封实,破膜处用细土封严。

一般采用三蔓整枝方式。在主蔓8-9叶时,选留主蔓和两个健壮侧蔓,其余子蔓和孙蔓全部除去。整枝不宜在阴雨天进行,以防传播病害。当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结合整枝用泥土压蔓,以后间隔3-4节再压1次,每蔓共压2-3次,将瓜蔓均匀摆布好。

逆压。西瓜长势过旺,采用逆压。挖一个7~10厘米深坑,把瓜藤朝瓜根方向推进坑内,使后边的藤拱起,然后填上土压实,能控制旺长,提高座瓜率。

挟藤。当第2~3朵雌花出现,为使瓜坐得住、长得大,可采用挟藤。在离地面一指高处,用两根7厘米左右的木条挟藤,使藤变扁,保证维管束不断,达到伤皮肉不伤筋骨的效果。

提茎。想要幼瓜坐得稳,在幼瓜后边的藤上用力一提,听到“咔叭”一声,“后头咔叭,前头结瓜。”

盘头掐尖。西瓜进入膨大期,瓜前藤要适当抑制,不可使其旺盛生长,不然会损耗养分,影响瓜膨大。盘头掐尖是把瓜前藤拉回来,圈在西瓜一边,并随手掐藤尖。

4、坐瓜

应选留主蔓上第2、3雌花或侧蔓第1、2雌花坐瓜。为确保在适宜的节位上坐瓜,遇低温或阴雨天气,应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利保花保果。瓜坐稳后,整细拍平幼瓜下面的地面并做成斜坡状,然后将幼瓜顺着斜坡放置,并使幼瓜与藤摆在一条直线上。果实充分长大后应及时翻瓜。翻瓜时顺着一个方向转动,每次转动1/3左右。 

5、追肥

当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视植株长势追施膨瓜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45%硝硫基或硫酸钾型控释肥15-20千克。 

6、水分

幼苗期应尽量少浇水,甚至不浇水,促使幼苗形成发达的根系;开花坐果前控制水分,防止疯长;坐果以后,应保证充足水分供应,以利果实膨大,增加重量。采收前7-10天则不宜浇水,使果实积累糖分。

缺水时应在气温较低的早、晚夜间灌水。采取沟灌渗墒,即灌水于畦沟,待水分渗透瓜垄后,立即排干沟中余水。灌水和雨后立即排干田间积水,否则易造成烂根烂藤。

7、采收

采收宜在上午进行。长途运输或贮藏的,可在八成熟时采收;近郊当天销售的,可在九成熟时采收,切忌生瓜上市。一般早熟品种在授粉后30天左右、中熟种35天左右、晚熟种40天左右采收。

果实成熟的快慢,受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的影响,最好在授粉时注明日期,预计成熟时采取样瓜剖开果实,测其糖分并品尝,确认成熟以后按标记分批采收。 

8、病虫防治

西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疫病,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黄守瓜、瓜蛆、潜叶蝇等。实行4-5年以上轮作,选用无病种子,种子用1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30分钟消毒。

真菌性病害主要的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内用石灰或50%代森铵400倍消毒。发病初期可在根际浇50%代森铵500-1000倍液防治。推广西瓜嫁接换根技术。施用腐熟有机肥及增施磷钾肥。

5-7月西瓜生长期间每隔7-10天交替使用70%托布津1000倍液、25%多菌灵500-700倍液、50%代森锌1000倍液、1:1:200倍的波尔多液等方法防治。

对小地老虎、瓜蛆、黄守瓜可采用早春多耕多耙消灭虫卵,用糖醋诱蛾消灭成虫,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浇根或加少量水拌鲜草、拌炒香的饼肥诱杀。红蜘蛛、潜叶蝇可喷50%乐果1000倍液或喷8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

(3)西瓜苗管理技术视频扩展资料:

繁殖方法:

浸种催芽:播种前晒种2天,然后进行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边浸边搅动30分钟左右,冷却后继续浸种2小时。药剂处理通常采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浸泡3-4小时。

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洗净,放在恒温箱内40℃高温萌动6小时,33℃恒温下催芽,当胚根长至0.5厘米时即可播种。

准备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管理方便的地块建苗床。早春西瓜育苗,应在大棚或温室内进行,可铺设电热线提高土温,并在苗床上加盖小拱棚。秋延后西瓜育苗,应搭建遮阳棚,并防暴雨冲刷。

营养土要求疏松、无病虫害,按比例施氮磷钾肥,略带粘性。可用稻田表土6份、腐熟厩肥3份加草木灰1份均匀混合,每立方米土加腐熟鸡鸭粪5千克。土壤、肥料均应捣碎过筛,保持颗粒状,然后加适量水充分拌和,播种前1-2个月堆制。

采用营养钵育苗,钵口直径为6-8厘米,用废报纸做成,每张大报纸做10个纸钵,也可以用塑料钵、泥钵。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距离钵口1-2厘米,整齐排列在苗床内。

播种:早熟西瓜在上年12月中旬-3月下旬播种,中熟西瓜在4-6月播种,秋延后西瓜在7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1天下午,营养钵浇透水。播种时,将带芽尖种子平放于营养钵内,每钵1粒,覆细土厚1厘米,加盖薄膜。

苗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播种后,床内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8-35℃、夜间20-25℃;待80%种子破土出苗后,白天保持20-25℃、夜间15-18℃;第1片真叶出现后,保持白天25-28℃。移栽前1周开始炼苗。

②水分管理:出土前一般不再浇水;子叶期应控制浇水,地面见干见湿,以保墒为主;真叶展出后可加大浇水量。应在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松动表土保墒,阴天不宜浇水。另外,注意揭膜通风,防止高温高湿。秋延西瓜苗期高温干燥,应注意水分供应。

4、西瓜育苗技术

西瓜耐热性强,对温度要求高。种子发芽温度不应低于15℃,最适龄温度25~30℃;秧苗适宜生长的温度,白天20~30℃,夜间15~20℃,秧苗生长的极限最低温度为10℃。西瓜的播种期随栽培地区、栽培设施及育苗方式而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播种期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栽培方式的育苗方法及播种季节(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

西瓜种皮厚且坚硬,种子处理可用温烫浸种,既能消毒,又能使种皮变软加快吸水。先将种子在55℃温水中烫种15分钟,然后在室温下浸种10~12小时,取出用清水清洗,把种子表面黏液和杂物洗掉,晾干种子表面水,放于25~30℃下催芽。最好每天早晚用清水淘洗一次,2~3天即可发芽。由于西瓜根细而数量多,根再生能力差,一般采用营养钵直播。如移苗则必须在子叶由黄转绿时进行。每个营养钵播种1~2粒,将种子平放钵内,种芽朝下,覆土1~2厘米。保持苗床土温20~25℃,气温28℃,3~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应逐渐降温,防止徒长,控制气温白天20~25℃,夜间15~17℃。子叶展平后将弱苗删除,避免拥挤。床土要水分充足,但要避免小水勤浇,以防秧苗沤根倒苗。定植前一周控制水分,降低温度,进行炼苗。

5、西瓜苗期苗床如何管理?

(1)温度管理 ①播种至瓜芽出土,需较高的温度以加速出苗,因此苗床应严密覆盖,白天充分增加光照以提高床温,夜间加温和加盖草帘保温。②出苗到1片叶。此期是瓜苗下胚轴生长最快的时期。应加强苗床通风,适当降温,以控制瓜苗徒长。白天20~25℃,夜间15~18℃,若此时床温过高,则下胚轴徒长,易形成高脚苗,生长纤弱。③1片叶展开以后,此期瓜苗下胚轴生长基本停止,可适当升温,加快瓜苗新叶生长。白天25~28℃,夜间18~20℃,以加速瓜苗生长。④大田定植前1周左右,可对苗床加大通风或揭膜放风,逐步降低床温炼苗,促苗老化以提高适应性和移栽成活率。
(2)光照管理 塑料薄膜苗床的透光率约70%,如覆盖严密,空气湿度达饱和状态,则透光率更低,因此在管理上应争取尽量多的光照。如采用新膜、无滴膜等,保持膜面的清洁,及时通风除去膜上水珠,增加透光率;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应及早揭膜、晚盖膜,延长光照时间;温暖晴天可揭除薄膜;连续阴雨天也应设法通风透光。
(3)湿度管理 ①播种至瓜芽出土,苗床应保持适宜湿度,过干过湿均不利于出苗。要求播种时要浇透底水,覆土要湿,覆土后不要再喷水,上盖地膜保湿。②出苗到1片叶。要严格控制浇水,因为播种前已充分浇水,播种后苗床以保温为主,水分蒸发量不大,浇水会降低床温,提高湿度,容易引起幼苗徒长,诱发病害。若苗床缺水,床面干裂,瓜苗有萎蔫现象,可适当喷水,少量多次,保持床面早上见湿,中午见干的状态。③1片叶展开以后,此期瓜苗下胚轴生长基本停止,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保持床面湿润,提高苗床湿度,加快瓜苗新叶生长。天气好时还可结合追肥对苗床灌大水。④定植前应适当少浇水,以控制幼苗生长,防止纸钵等容器破碎。定植起苗前1天可浇1次透水。
(4)施肥管理 西瓜苗期较短,不必多次施肥。通常不追肥,如发现缺肥症状,可结合防病喷施尿素(0.3%)、磷酸二氢钾(0.2%)作为根外追肥。叶面追肥后要等叶面水干后再盖棚膜并注意通风降温,或采用床面撒施追肥以防烧苗。
(5)通风管理 通风是调节苗床温度、湿度的主要手段,一般80%以上瓜苗出土时就开始通风,一般每天上午9时以后苗床温度上升时开始通风,下午4时以后苗床温度下降时结束通风。通风时应顺风向开通风口,通风口的大小、通风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外界气候条件变化而定,切忌突然大量通风或结束通风,防止闪苗或烤苗。通风口的位置还应经常变换,以免引起风口苗不长。
(6)病虫草害防治 苗期的主要病害是猝倒病,虫害有蚜虫、种蝇、蝼蛄等。病害应采取预防措施,在管理上主要是控制苗床温湿度,并定期喷洒药剂。一般出苗后喷2~3次600~800倍甲基托布津或杀菌王600~800倍液。在苗床浇水后播种前床面喷洒800倍敌百虫液一次,可有效防治苗床种蝇和蝼蛄危害。蚜虫可在苗床通风后叶面喷洒800倍的乐果和10%的吡虫啉1000倍液防治。草害尤其是单叶杂草根系大不好拔,可在杂草2~3叶期苗床喷洒10.8%盖草能乳油1000倍液防除。

6、西瓜怎样育苗。

浸种催芽:淘洗种子—放入55度水中搅拌,待水温降至30度左右时,浸泡3到6小时—清洗并搓掉种皮上的粘液—30度左右条件下催芽36—48小时—三分之二的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
基质准备:选用商品育苗基质进行育苗,较好的商品育苗基质具有理化性质稳定,无病菌感染,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营养全面,均衡等优点。也可选用无菌、无虫卵地块里的土壤,打碎过筛,然后装入8*8的营养杯里,整齐的排放到苗床上,然后用枯草芽孢杆菌或者恶霉灵+腐殖酸+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等)罐头营养杯。从而达到防病虫害,营养抗逆的功效。

播种:选用32穴或者59穴育苗盘,装好基质后每五个叠加并轻压穴盘,在穴盘的正中央压出深度以1cm左右的播种孔。在播种孔的正中央,一穴一粒,用基质盖好刮平,整齐的排放在苗床上。
从播种到子叶展平第一片真叶显露(露心、破心、两瓣一心)为发芽期。经过种子膨胀吸水、萌芽出土、种皮脱落,两片子叶展开至第一片真叶出现,一般需8—10天,西瓜在发芽期主要依靠种子内贮藏的营养。温度对种子发芽影响较大,最适温度为25—30度,发育期需要适宜的水分和通气条件,温度高低直接影响发芽期的长短及发芽率。

西瓜在发芽条件适宜,出苗快而整齐,易培育壮苗。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满足不了发芽所需的水分,幼芽中途干枯死亡,产生芽干现象;当土壤温度低、湿度大、氧气不足时,引起种子腐烂,即是“沤子”;当湿度过大,温度过高,下胚轴容易伸长而形成高脚苗;当覆土过薄或表土过干,易发生带帽出土现象。发育期由于子叶理地面较近,易受土壤中病菌、害虫的危害,所以应注意对猝倒病、立枯病、种蝇等的防治工作,以利培育壮苗。

出苗后两周:叶苗喷施腐植酸肥加枯草芽孢杆菌和霜霉威盐酸盐或者甲霜恶霉灵,以促根壮苗,预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苗期疫病。

7、西瓜苗嫁接技术劈接视频教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可以去优·酷视频里面找相关的视频做参考。对你有用哦。

8、西瓜幼苗西怎么管理

西瓜的育茧技术性裉强。适期播种、培育牡苗是保证早熟,稳产、 高产的重要环节。健壮苗的下胚轴短粗 矮胖紧凑、根系发达,能保存二片完整的肥厚浓绿子叶等.这种
苗适应性强. 定植后活棵快,生长旺.
一、 种子处理
1、晒种。可以消除附在种皮上的细菌。同时又爱热均匀,可使发芽整 齐
2、浸种,.浸种主要为了加快种子吸水速度, 缩短发芽和出苗的时间,浸种的方法有冷水浸种、温汤浸种、热水烫种等,其中温汤浸种应用最为广泛。
3、 药剂消毒
4、 催芽:催芽的方法很多。如恒温箱健芽.锅炉薰气催芽等等,催芽温度为28~30℃
5、为了提高发芽率,还可以对种子进行破壳处理或药剂处理(5~10mg/L GA溶液浸泡10Min. 或0.1%~ 0.2%的硼酸或KH2PO4溶液浸泡15~20Min.

二、 播种
西瓜的育种方式有地床育苗、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泥炭营养块育苗。苗 床应选择 避 风向阳灌排良好 、设有种过瓜类作物并接近大田的地段

三、苗期管理
1、播种——1st真叶出现(破心)

与西瓜苗管理技术视频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