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瓜小拱棚栽培有哪些技术要点?
小拱棚栽培,多选用早熟品种密植,以达到早上市和高效益的目的。一般用双蔓整枝,结合天气晴朗揭膜通风进行整枝作业。北方地区双覆盖小拱棚西瓜栽培,因开花坐果前外界温度低,瓜蔓暂时不能引出棚外,因此要将瓜蔓引向短期可伸展的方向并排开顺序,避免枝叶拥挤重叠。当外界气温升高稳定至18℃时,要抓紧将瓜蔓引出棚外进行理蔓整枝。引蔓时可先将瓜蔓按要求方向捡出,再按间距20厘米左右均匀排开瓜蔓,同时进行压蔓。在畦面地膜上北向可用枝杈固定瓜蔓,进入无地膜畦面的瓜蔓也可直接用土块压蔓或采用暗压法。引蔓、压蔓工作应在午后植株蔓叶不易折损时进行。整枝打杈最好在侧蔓长10厘米左右时抓紧去除卷须。
2、西瓜小拱棚栽培如何做畦和种植?
(1)宽高畦畦面宽3.2~3.6米,畦沟宽30厘米左右,瓜苗栽在瓜畦的两边,瓜苗伸蔓后,两行瓜蔓向畦内对爬。小拱棚扣盖于两相邻瓜行上,一棚可覆盖两行瓜苗。(2)低畦由浇水畦和爬蔓畦两部分构成。浇水畦也叫瓜行畦,宽50厘米左右,每畦栽两行瓜苗,两行瓜苗伸蔓后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爬行。爬蔓畦位于浇水畦的两侧,畦宽1.5~1.8米。小拱棚扣盖在浇水畦上,一棚可覆盖两行瓜苗。(3)垄畦由垄背、浇水沟和爬蔓畦三部分构成。①垄背也叫瓜行畦,一般宽30~50厘米,上栽两行瓜苗。伸蔓后,相邻两行瓜蔓分别伸向相反的方向。②浇水沟开于垄背两侧,宽25~30厘米。③爬蔓畦位于浇水沟外,宽1.3~1.5米。小拱棚扣盖在瓜行畦上,一棚可覆盖单行或两行瓜苗。
3、西瓜小拱棚栽培时如何选留二茬瓜?
小拱棚西瓜由于成熟期提早,在第1茬瓜采收后,气候条件仍较适宜西瓜的生长发育,因此可以选留二茬瓜。若想获得较高的二茬瓜产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头茬瓜熟期必须早。二茬瓜应赶在炎热多雨的季节前成熟,否则二茬瓜产量将受影响。②防止瓜秧茎叶损伤。一方面是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是不要造成人为的损伤,在采收头茬瓜时,田间作业一定要小心。③加强肥水管理。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时,植株会因脱肥而早衰,如不增肥浇水,二茬瓜就不能正常生长。因此,在二茬瓜坐稳后,应追施1次速效化肥,每667米2施尿素15~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并浇1次大水。
选留二茬瓜的具体方法是:在头茬瓜基本定个时(约在采收前7~10天),在西瓜植株未坐果的侧蔓上选留1朵雌花坐瓜。若头茬瓜坐在侧蔓上,那么二茬瓜可在主蔓上选留。若采用3蔓整枝,则可同时在未坐果的另两条蔓上选留二茬瓜,待幼瓜坐稳后,再选定一个生长好的幼瓜,及时摘除多余的幼瓜。二茬瓜的坐果部位要求不严,只要能坐住、果实周正就行。
4、小拱棚西瓜种植双层膜好还是一层膜
这个需要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决定。温度低可以加双层膜。温度偏高。一层就可以了。
5、怎么种小拱棚西瓜
一、 小拱棚的结构与性能
小拱棚宜选择南北走向,占地宽1.4-1.6米,先在中间开60厘米宽、40厘米深的瓜沟,施肥后深翻使土肥混匀 并做成60厘米宽,10-15厘米高龟背形栽培床,床两侧各形成一条宽30厘米的浇水沟,沟外侧各做一条20厘米高20厘米宽的畦埂,埂上每隔1-1.2米插1条2米长、4厘米宽的竹片,形成宽约1.5米、高约0.7米的拱架,架上扣2米宽薄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棚间距约1米 。每亩用竹片240-260片。0.014毫米农膜约7.5公斤 或0.03毫米农膜约16公斤,0.005毫米地膜约2.5公斤。该结构小拱棚一般年份4月初最低温度可稳定在5度以上,能满足西瓜缓苗期的要求。
二、品种选择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京新一号做为主栽品种,搭配品种有美抗九号、日本甜珍等。
三、培育嫁接苗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有加温设施的简易温室来培育嫁接苗,用南瓜或葫芦做砧木,采用靠接或顶插接法。苗龄40天左右。
1、苗床设置 苗床南北走向、东西宽1.2米,要求畦底平整,畦埂宽30-40厘米,高15-20厘米。
2、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要求疏松、肥沃、保水、保肥且无病菌虫卵。一般选用肥沃田园土2份加1份经夏季高温发酵充分腐熟的过筛有机肥,然后按每立方加入碾碎的二铵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50%多菌灵3-4两 ,50%辛硫磷1两 ,充分混匀后装入直径8厘米 高10厘米的营养钵中。播前1周浇足水洇透营养钵。
3、温室消毒 播种前温室用硫磺粉2公斤/亩+敌敌畏0.2公斤/亩拌锯末薰24小时。
4、种子处理 (1)黑籽南瓜 黑籽南瓜种子休眠性很强,当年种子发芽率只有40%左右。需用赤霉素打破休眠。具体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种子1-2小时,搓洗除去杂物,然后用150-200ppm赤霉素浸24小时。若用上一年陈籽,则可直接浸种,浸种时间12小时即可。 (2)葫芦籽 葫芦籽种皮厚,吸水困难,种子萌发慢,出芽不整齐,发芽势、发芽率低。可用热水烫种法处理,先用凉水浸没种子,再倒入80-90度的热水顺一个方向不断搅动,使水温降到70-75度并保持约1分钟,最后倒入冷水使水温降至20-30度,继续浸种24-36小时,也可参照南瓜种子处理法用100PPM赤霉素处理;(3)西瓜种子处理:一种是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清洗后再温水中浸6-8小时;另一种是用80-90度热水烫种3-5秒然后加入冷水使水温降至55度左右,浸种约10分钟,降至20-30度浸种6-8小时。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处理种子后,催芽前都要晾干或擦干种皮多余的水分,待种觜无水膜包裹后再放到28-30度环境中催芽,以免种仁内水分过多氧气缺乏影响种子萌动。
5、播种: (1) 用南瓜作砧木靠接。南瓜籽浸种不催芽,西瓜种子催芽后同时播于营养钵中砧木和接穗种子各点播两粒,覆土1.5厘米,盖地膜。白天棚温30-35度,夜间18-22度,保证土温在18度以上,出苗后白天降至25度左右,夜间15~16度。嫁接前1~2天适当通风降温,提高幼苗适应性。为防止发生病害可喷800倍百菌清或1000倍甲级托布津等。同时嫁接前要适当控水以防嫁接时胚轴脆嫩劈裂。(2) 采用葫芦作砧木顶插接,将催芽后的葫芦种子单粒点播于营养钵中,覆土1.5厘米盖地膜、扣小拱棚。播后约十天葫芦出全苗并有部分幼苗子叶展开,心叶显露(破心)时,即可播种催芽后的西瓜种子。西瓜种子播于沙盘中,播前将沙土用开水浸烫,降温后将西瓜种子间隔约1厘米撒播,覆土1厘米,盖地膜保湿增温。将沙盘至于温室温暖处约5-6天出苗,见光晒一天使西瓜幼苗子叶展开并充分变绿,此时葫芦第一片真叶已展开(一叶一心)为顶插接法的最佳嫁接时期。
6、嫁接:(1)南瓜与西瓜靠接: 南瓜子叶平展露心时去掉生长点,在子叶下 0.5-1厘米处用刀片呈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度为茎粗的2/5-1/2,切口长约1厘米。同时在西瓜接穗相应部位向上呈45度角斜削,深度为颈粗的1/2-2/3,切口长度与砧木切口相同。将接穗切口嵌入砧木茎的切口,使二者接口紧密贴合在一起,用嫁接夹固定接口。约七天后接口愈合,切断接穗根部,10-15天后去掉嫁接夹。(2)用葫芦作砧木顶插接:嫁接时先将葫芦顶芽及真叶去掉,仅留两片子叶,然后用一个与西瓜苗粗细相当尖端带有6-8毫米斜面的竹签,斜面向下沿葫芦子叶叶脉与葫芦茎约45度角的方向插入,以竹签尖端刚好露出为准。将西瓜苗在子叶下8-10毫米处用刀片斜切断茎,切面长度8~10毫米,拔下竹签迅速将西瓜接穗切面向下插入葫芦砧木中,使两个切面贴紧,砧木子叶与接穗子叶呈“十”字形交叉。
7、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及时盖小拱棚保湿,并用遮阳网或类似物遮荫。前三天一般不通风,白天25-28度,夜间20-22度,不低于18度,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5%以上。三天后逐渐增加通风换气量,缩短遮荫时间。约12天嫁接苗成活后,温度可降到白天24-26度,夜间16-18度。注意及时去掉砧木萌生的侧芽。喷药预防病害发生。定植前3-5天进行低温炼苗,白天加大放风量,白天22-24度,夜间降至13-15度,以增强定植后秧苗对小拱棚内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 定植前准备
1、 施足底肥: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发酵鸡粪2-2.5方或优质圈粪6-8方(有条件的户最好在夏季将鸡粪和圈粪掺在一起高温发酵,经高温发酵的有机肥多施一些也不易烧苗),二铵30-40公斤,硫酸钾30-40公斤,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25-40公斤,微肥按缺素情况分别底施或喷施。
2、 作畦、洇地、扣棚
3月下旬选晴天及时按要求作畦,定植前7-10天洇地、盖地膜、扣小拱棚、烤地、升温。
五、定植
1、定植时期:石市及周边县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当小拱棚内5厘米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时,即可选无风晴天定植,从物候上看此时正值柳树发芽杨树落絮。
2、定植密度:每个栽培床定植两行,株距不低于0.7米,亩栽650-700株。
定植时用开穴器或瓜铲在盖好的地膜上直接按株距打孔、座水栽苗,最后将膜孔用土封严,及时加盖小拱棚。
六、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1)定植—团棵 即从定植到瓜苗5-6片叶由直立生长转向匍匐生长以前这段时期,大约13-15天。定植后前三天一般不放风以促进缓苗。缓苗后可每天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逐步加大放风量,以达到降温、排湿、改善光照条件,降低植株生长速度,提高抗逆能力,达到叶厚、颈粗、根系壮。(2)团棵—座瓜:此阶段已进入4月下旬,晚霜期已过,一般无须考虑冻害。此期植株根系和茎叶生长迅速,极易徒长造成坐果困难。因此要采取上午、中午放大风,夜间虚盖膜促进养分合理分配,提早坐果。
2、整枝方式:一般采用三蔓整枝方式,当主蔓长到30厘米长,茎基部枝条达5厘米时,每株选留两条长势均匀的健壮侧蔓,多余的侧蔓及早去掉。
一般选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主蔓坐不住时可选留侧蔓雌花坐果。一般坐果节位以前多余的侧枝及早去掉,而坐果节位以后几节的侧枝可留3~6片叶打尖,以增加叶面积提高产量。
3、肥水管理:在定植水浇足的情况下,主蔓长约50厘米时,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10公斤。当幼果长至鸡蛋大小时每亩随水冲入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氢钾20公斤。果实碗口大小时可根据地力情况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氢钾15公斤另外还可喷施叶面肥料防止茎叶早衰。
4、人工辅助授粉:授粉时间是每天早晨7-11时,将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将花粉轻轻涂抹在已开花的雌花柱头上。在操作中应注意要周到均匀,以防止出现畸型果。
5、西瓜二次结果的方法及关键技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割蔓再生,即在头茬瓜定个后,注意选留基部萌生的新蔓3条,头茬采摘后,距根茎部30厘米剪除老蔓,利用基部新蔓结果。另一种是新梢留瓜,即在果实生长后期,利用主、侧蔓顶端发出的新蔓坐果。一般7-10天可开花坐果,此法管理简单,但坐果节位高,果形偏小,产量较低。 关键技术主要是头茬瓜膨瓜后期做好防病工作,叶面喷肥,严防茎叶早衰,摘瓜后及时清洁田园,用生根剂灌根并追肥浇水,促新蔓健壮生长。
七、病虫害防治
早春栽培,很容易发生鼠害以及蝼蛄、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病毒病。
防治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防鼠害可用商品灭鼠药随发现随防治。杀蝼蛄可用辛硫磷拌炒出香味的麦麸或玉米面,按1份药加5份水拌15份料的比例混成毒饵。播种后或定植后撒于地表。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螨类可用杀螨净20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防治。炭疽病、蔓枯病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75%百菌清800倍、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15%粉锈宁2000倍液防治。防治病毒病应以种子消毒、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及时处除治蚜虫和白粉虱,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措施。植株发病初期,可用3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防治。同时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6、西瓜小拱棚栽培的结构是啥样的?
西瓜小拱棚栽培,是建立在西瓜地膜覆盖栽培基础上的一种早熟覆盖栽培模式,是我国西瓜保护地栽培中应用最广泛、面积最大的一种保护地栽培形式。因其结构简单、建设成本较低、机动性强、早熟效果较好而受到生产者的欢迎。
西瓜小拱棚栽培由拱棚架和塑料薄膜组成。拱架材料多用竹片、竹竿、树枝或其他有一定强度与韧性的杆材。小拱棚形式一般为拱圆形,高低宽窄不等,高度50~90厘米,跨度80~180厘米;长度视瓜行而定,可长可短。扣棚用膜可用地膜也可用农膜。小拱棚行向通常为南北向,顺瓜畦扣棚,建棚前先整地、施肥、做畦,在畦面上每隔60~90厘米用拱架材料插一个拱,并保持所有拱架上下、左右的整齐一致。为加固拱架,可用细绳将各拱架的顶部连成一体,两端固定于木桩上。最好于定植前1周盖好地膜和扣拱棚,以提高地温。
7、我想明年种露地拱棚西瓜,想请问什么时候育苗,怎样育苗,要六月底七月初上市
小拱棚的西瓜不是越早越好吗,只要揭工棚的时候没有霜就可以,一般育苗一月可以移栽,注意揭工棚的前十天要出风,不然容易毁苗,工棚建议种8424,肥料用高钾刑硫酸钾,口感特棒,一亩一百斤外加二十斤磷肥,不用追肥,今年的经验,我用的是 沃夫特的,亩苗350株,揭工棚后立即打药防治枯萎病同加杀虫剂!
8、怎样利用小拱棚和地膜双膜覆盖进行西瓜早熟栽培?
春季利用地膜和小拱棚双层覆盖栽培西瓜,可增强增温保温效果,达到早定植、早收获、增产增收的目的。
(1)整地施肥 将土地深耕细耙后,按行距1.8~2米做成0.5米宽的栽植畦和1.3~1.5米的爬蔓畦(图2-2)。
图2-2 西瓜栽植示意图(单位:厘米)
1.地膜 2.幼苗 3.蔓及西瓜
做畦后在栽植畦中间开沟亩施农家肥3000~4000千克,施入复合肥50~100千克,然后浇水。地稍干后,将栽植畦两侧的土培至栽植畦面上,使其畦面稍高于爬蔓畦10~15厘米。
(2)定植 扣棚当扣棚后小棚地温在14℃以上时可定植,华北区一般在终霜前1个月定植。
定植时在栽植畦地膜上按40~45厘米开穴浇水栽入苗坨,覆土封闭膜孔。栽苗深度以苗坨低于畦面1厘米为宜。最好边栽苗边插拱扣膜,可用1.5米宽的农膜,每小棚扣两个栽植畦,以便于管理。
(3)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初期密封小棚,提高温度,促进缓苗。控制棚内温度白天在30~35℃,夜间在20℃左右。缓苗后,控制棚内温度白天在25~35℃,夜间在15~20℃。
缓苗后日照加强,外温逐渐升高,当小拱棚内温度高于35℃时应进行通风降温降湿,并逐渐加大通风量。当外界日平均气温达到18℃以上时,可撤去棚膜,在撤棚前1周应加强通风,使其适应外界环境。
撤棚前后西瓜蔓可长至14~16节。西瓜主侧蔓均可结瓜,双膜覆盖栽培的多采用双蔓整枝,即除留主蔓外,在瓜蔓基部3~5叶处再选留一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及早摘除。整枝在撤棚前已开始进行。将主蔓和选留侧蔓顺向爬蔓畦。当蔓长至50厘米时应进行压蔓,以后每隔30~40厘米压蔓1次。注意压蔓只压茎,不压叶。西瓜留第一雌花虽坐瓜早,但瓜产量低。可在11~15节上留第二个雌花坐瓜。主蔓坐瓜后可在瓜前留5~7片叶摘心,使养分集中流向瓜。选留二茬瓜的可在摘心后瓜前留2个侧蔓。当第一茬瓜长至25天左右时,选健壮侧蔓留1个瓜,并进行人工授粉。
瓜苗缓苗后结合浇水在苗一侧10~15厘米处追施尿素或复合肥10千克作“提苗肥”。撤棚后在植株一侧30厘米处施复合肥15~20千克作“攻秧肥”。当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在植株另一侧开沟施入腐熟饼肥80~100千克或复合肥20~30千克作“催瓜肥”,重施肥后浇大水。选留二茬瓜的在第一茬瓜采收前2~3天,亩施复合肥10~15千克,促进二茬瓜的膨大。
9、拱棚里西瓜啥时施磷酸二氢钾最合适?
关于喷施叶面肥的时间其实还是要因地制宜的,如果生长期肥效不短缺的话,可以放宽施肥时间。但是磷酸二氢钾对于西瓜果实膨大增甜非常有帮助,因此这一时期是必不可少的。而其余各个时期也大致说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苗期
对于基肥不足的地块来说,苗期生长缓慢,西瓜苗泛黄,营养不良,缺素症的表现,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考虑叶面肥予以改善。氮磷钾推荐1:1:1比例喷施。
花期
西瓜进入花期后,不少朋友认为追肥即可,追肥是没错,如何追肥,追什么肥呢?合理的追肥能够促花、促果,而施肥不当反而起反作用的。因此,要合理选择追肥。花期来说,营养生长也比较旺盛,但是氮肥却不宜过量,因为过量的氮肥反而促进了营养生长而抑制了生殖生长,因此,氮磷钾也要均衡,1:1:1的比例即可。而像硼也是必须的元素,能够促进成花,锌、镁、钙、硼、锰这四种元素需求比较多,可以考虑微量元素叶面肥。
结果
结果后西瓜迅速膨大,需肥量也急剧上升,三大元素及中微量元素都比较大,因此可以考虑西瓜专用叶面肥。当然这一阶段施用翠姆磷酸二氢钾,对于提升西瓜品质也是非常好的。
10、早春露地西瓜小拱棚高50到60的功放一亩需要多少钱一一一二一?
温室大棚种植西瓜不是很简单,操作起来较难,我摘录别人的一段技术给你,研究一下。
温度在于通风控制,产量和甜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建设什么样的大棚是关键:大拱棚一亩大约需要8000-10000元,日光温室大棚需要70000-150000元不等。
一、塑料大棚西瓜整地与施肥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西瓜,因其容积大,气温比较稳定,光照条件好,西瓜整个生长期都不得在覆盖条件下进行,从而进一步发挥早熟效应,比一般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提前15至20天采收,明显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且对调节市场供应有很大意义。
塑料大棚西瓜因种植密度较大,入冬前要深耕晒垡,早春整地施肥,要精细整地。最好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到4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至60公斤。硼酸1公斤,硫酸锌1公斤。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一半撒施、另一半和化肥一起集中放在丰产沟中。不能施用含氯化肥。
大棚西瓜栽培,一般采用小高垄或高畦栽培,垄向南北延长为好。选用中早熟品种、支架栽培、双蔓整枝和每株留一瓜的情况下,按1.2m行距做成小高垄为好,若采用爬地式,畦宽1.2至1.5m。
二、塑料大棚提前准备
为增温保温,除覆盖地膜外,前期还可以搭小拱棚,以便在寒潮侵袭或夜间低温时覆盖,纸被、草帘保温,同时还可在大棚内悬挂防寒幕,在大棚四周用防寒裙保温。最好在西瓜定植前1个月扣棚膜,定植前10至15天覆盖地膜,以烤地增温。
三、确定播种定植期
育苗以培育40至45天,4至5叶的大苗为宜,定植前10天逐步炼苗。
大棚西瓜应在棚内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10cm土温稳定在13度时定植。为充分得用大棚设施,多采用密植搭架栽培,一般行距1m,株距30~40cm,每亩种植1800~2000株。若爬地式,每亩种植700~800株。
四、塑料大棚西瓜追肥浇水
在施足基肥基础上做到前前期轻施发棵肥,伸蔓期施好促蔓肥,封垄前重施从果肥。
苗期控制施肥,如个别幼苗生长势弱时,可在离幼苗15cm处开穴,每株施尿素10~15克。在第一次压蔓上架前,在植株一侧20cm处开沟,每亩深施有机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20~30公斤,进入坐果期后,每10天追肥一次,每亩追复合肥20~25公斤、尿素5~6公斤,开沟或结合浇水冲施,坐果后,结合病虫防汉进行叶面追肥,每周喷1次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3至4次。
早春大棚西瓜前期温度低,一般不浇水。除定植时浇足生根水外,缓苗后如土壤不干可以不浇水。如果很干,需要浇水,可按每株1~2斤水,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应逐渐加大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促进生长发育。
进入开坐花坐果期后,为防止水分过多造成徒长而化瓜,同时过多的水分易造成花粉后期发育不良而影响受精,一般不浇水。
坐果后,幼瓜膨大快,需水多,外界温度升高,要进一步增加浇水量和次数,使土壤保持湿润,此期一般每7~8天浇水1次。采收前5~7天停止施肥浇水。以促进成熟,并有利于提高含糖量和品质。
五、塑料大棚西瓜整枝
塑料大棚西瓜通通常采用支架栽培.在瓜蔓25~30cm时要进行搭架,架式以篱笆架为好。选长2~4米,直径12cm左右的竹竿做架材,顺瓜行方向每2米,在距瓜根10cm处插两根立竿。立竿要插牢、插直。然后绑3道横杆,,第1道距地面30cm,第2道距顶端20cm,第3道居其中间。为保证支架牢固,宜用纵向拉杆把各立竿连成一体。
西瓜支架栽培一般采用双蔓整枝,选留主蔓第2朵雌花坐果,每株留一瓜。当瓜蔓长至35~40cm时,引蔓上架。用丙烯绳将瓜蔓绑在支加上。采用“S”型绑蔓方式,每隔30~40cm绑一道,直绑到架顶。主侧蔓要分别捆绑,使茎叶在支架上分布均匀,不可两蔓合绑,以免相互重叠,影响光合作用。坐果节位前后的绑蔓因坐果方式不同而异,采用吊瓜方式,当瓜长到0.5公斤重时,用草绳做成直径10cm左右的草垫,用3条绳子等距离在草垫上,将瓜托住。吊在支架上,以防瓜长大后坠坏瓜蔓; 采用落地坐果方式,将瓜蔓弯曲成U型,使坐果节位于U 型底部,距地面30cm左右,当幼瓜长到鸡蛋大时定瓜,并奖瓜上的蔓绑牢,以后随着西瓜的膨大,在幼瓜落地处铺垫一层稻草,防止瓜皮受损。如果茎叶徒长,可在坐瓜后留5~7片叶摘心加以控制。
六、塑料大棚西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的调节。
为满足西瓜生长对温度的需求,定植初期采用多层覆盖,使棚内白天气温保持在28~32℃,夜间不低于14℃,清最短时间低温不处低于5℃,以利于缓苗。
从缓苗到坐果前,白天气温达到25℃时,可开始少量放风,当气温达到30℃以上时,需加大通风量,使瓜蔓生长健壮。
当夜间稳定在12℃以上时,可撤除栽培床上的小拱棚,防止夜温过高而引起徒长。
开花坐果时,棚温白天保持在30℃,夜间保持在15~20℃ ,昼夜温差10~15℃,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协调。果实成熟前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膨大和含糖量提高,但白天不应超过35℃,当夜间在18℃以上时,将棚边掀开,昼夜通风,增大昼夜温差。
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除定植时要求达到80%以上外,其他时期以保持50%~60%为宜,为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要选择好天气进行灌溉,灌后要加大通风量,排除棚内湿度。
采用膜下洇灌,适当控制灌水量,垄间铺草等方式降低地面水分蒸发,下雨时要防止雨水滴入棚入。
在满足西瓜对水分需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少浇水,即使浇水,也要浇小水,增加浇水次数,防止大水漫灌。
西瓜要求较强的光照条件,在目前不具备人工补光的条件下,以选用具有无滴、无雾或防尘的长寿膜为好,应注意保持膜面干净,不要用透光很差的旧棚膜;
在西瓜生长期要严格整枝,及时打杈和打顶,使棚架顶部叶片距棚顶有30~40cm的距离,保持大棚顶部和两侧面光线畅通无阻地进入棚内部,使棚内1米以上叶片在生长中后期也能获得足够的光照,这对维持功能叶的寿命和功能很重要;在绑蔓时,要注意使叶片层间有20~30cm间距,防止相互重叠;要保证每天有8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
七、补充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塑料大棚前期温度底,通风换气时间短,除夜间外,棚内二氧化碳常处于亏缺状态,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同化产物的积累,人为进行二氧化碳施肥对增强西瓜光合效率、提高大棚内西瓜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方法有四种:
(1)在棚内堆积新鲜马粪,在发酵过程中可释放二氧化碳,每1平方米堆5~6公斤;
(2)燃烧丙烷气体产生二氧化碳,在600平方米的大棚内,燃烧1.2~1.5公斤,就可使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1.3ml/L;
(3)应用焦炭二氧化碳发生器,在焦炭充分燃烧时可释放出二氧化碳;
(4)最简单和最常驻机构用的方法,在不易补腐蚀的塑料容器中放入浓盐酸,再加入少量石灰石,通过化学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施肥的时期主要在西瓜生育盛期,特别是果实发育期,上午10时植株光合作用最旺盛时期施用,通风前30分钟停止,施用最佳浓度为1~1.5ml/L。
此外,由于大棚内施肥量大、温度高,在塑料大棚密闭期间,常驻机构会造成棚内有害气体的积累,对植株生长产生危害。因此,必须采取通风换气的方法,使棚内气体保持新鲜,防止有害气体积累。
八、塑料大棚西瓜如何选瓜留瓜
早春塑料大棚栽培的西瓜,开花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正是低温季节,大棚内没有昆虫活动或昆虫很少,所以必须进行人工授粉。西瓜开花直接受夜间温度的影响,夜温18℃多在早晨6时开花,夜温15℃则在8时开花。
每天上午6~10时,最好是8~9时,当雄花和雌花花开放后,从田间采取雄花,支掉花瓣,露出花药,将花药对准雌花的柱头轻轻涂抹。
一般要求对主蔓上的第1~3朵雌花和侧蔓上的第1朵雌花都不得进行授粉,保证坐果3~4个,以便以后留瓜。授粉后挂牌,标记时间,以便适时采收。
坐果后,每株选留1个发育最好的果实,摘除多余的幼果,以利于果实发育。春季大棚栽培时,由于前期温度低,叶片小,瓜秧上的第1个瓜发育时营养不足,大多质量差,瓜小且易发生畸形,第3个瓜虽然能长大且瓜型端正,但因坐果较晚使成熟期推迟,第二个瓜个较大,不易发生畸形。生产实践中一般选区留第2个瓜。
果实充分膨大后,要进行翻瓜,使瓜形周正,色泽均匀,品质高。
大棚西瓜上市早,头茬瓜成熟时棚膜可撤除,而此时外界的自然光、温度条件更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发育,及时选留二茬瓜,不仅可以提高单产,增加收入,而且如果管理得当,二茬瓜的质量比头茬瓜还要好。
九、采收销售
授粉后25~35天西瓜成熟,及时采摘上市(根据品种特(性)早中熟品种采收略早,中晚熟品种采收略迟,具体要根据品种特性及栽培情况而定。坚持分级包装,品牌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