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票IPO的价格是怎么确定的
我国的IPO定价一直都很纠结,目前貌似实行询价定价法,还一直在改革中,因为黑幕多。如果是美国,程序如下,号称14周4阶段。
1.填表,4周左右
2.证券会审查,以及路演筹备,一般要6周
3.等待证监会反馈,并准备“红头”
4.准备发行招股说明书,然后根据路演订购率确定发行价格。
2、IPO定价机制是什么,有哪些?
市盈率 市净率以及利润增长率等
不过基本上都是忽悠人的,很多上市公司 上市前把财报做的很好看,上市后就全露馅了
最典型的就是2399海普瑞以及601558华锐风电
3、我国IPO新股发行的定价方式是什么及定价人是谁
IPO定价主要是承销商与上市公司协商确定的。
影响定价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发行规模,市场波动状况,券商实力(我国这一点几乎没区别)。
影响定价的内部因素就是上市公司的资质了,包括行业状况,企业竞争力,财务状况等。
另外,由于我国目前仍是审核制,监管层的态度对IPO定价也有影响,比如市场公开默认23倍市盈率是天花板,所有新股发行的定价都没有超过这一红线的。
4、哔哩哔哩IPO定价为多少?
3月28日午间消息,弹幕网站哔哩哔哩计划IPO定价为11.50美元/存托证券,整体募资规模4.83亿美元。哔哩哔哩将于今晚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代码为“BILI”。
美国东部时间3月2日,哔哩哔哩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申请(FORM F-1),计划在美国上市。
招股书显示,哔哩哔哩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76.3分钟,正式会员第十二个月的留存率超过79%。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3160万用户通过了哔哩哔哩独创的社区入门考试成为正式会员。
招股书显示,哔哩哔哩2017年总收入为24.68亿元人民币,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的年净亏损为1.01亿元人民币。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17年同比上年增长372%,2016年同比上年增长299%。
游戏是哔哩哔哩目前收入占比最大的业务,在2017年占总收入的83.4%。直播业务和广告业务起步较晚,分别占比7.1%和6.5%。2017年排名前三的营业成本主要是收入分成成本9.26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48.3%),带宽服务器成本4.69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24.4%)以及内容和版权成本2.62亿元人民币(占总成本13.6%)。
在公司股权结构上,董事长兼CEO陈睿持股21.5%,为第一大股东;创始人兼总裁徐逸持股13.1%;副董事长兼COO李旎持股3.7%。在主要机构投资者中,华人文化(CMC)持股12.8%,位列第一;正心谷创新资本(9.0%)、IDG-Accel(7.6%)、君联资本(5.9%)、腾讯公司(5.2%)分列二至五位。
在对市场前景的展望上,招股书披露,哔哩哔哩作为中国年轻人高度聚集的内容社区,其使命是丰富年轻一代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此次募资将用于继续满足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平台技术,包括云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全方位加强平台的竞争力。
5、IPO价格是怎么制定的
常用的IPO定价方法有三种:
1、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
2、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市净率(p/b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市盈率法的适用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要稳定,不能出现亏损等,而市净率法则没有这些问题,但同样也有缺陷,主要是过分依赖公司账面价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场价值。因此对于那些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如银行、保险公司比较适用此方法。在此次建行ipo过程中,按招股说明书中确定的定价区间1.9~2.4港元计算,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约为1.09~1.15港元,则市净率(p/b)为1.74~2.09倍。除上述指标,还可以通过市值/销售收入(p/s)、市值/现金流(p/c)等指标来进行估值。
3、通过估值模型,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是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我们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以充分发现市场需求。常用的发行方式包括:累计投标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一般竞价方式更常见于债券发行,这里不做赘述。累计投标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新股发行方式之一,是指发行人通过询价机制确定发行价格,并自主分配股份。所谓“询价机制”,是指主承销商先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区间,召开路演推介会,根据需求量和需求价格信息对发行价格反复修正,并最终确定发行价格的过程。一般时间为1~2周。在询价机制下,新股发行价格并不事先确定,而在固定价格方式下,主承销商根据估值结果及对投资者需求的预计,直接确定一个发行价格。固定价格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但效率较低。
6、新股IPO的定价过程?
最主要是分析该股上市前一年的收益,一般会按15---25倍的市盈率[目前最大见88倍,最小见10倍]定下价格区间.再询问各主要想购入机构的意见定下价格区.然后分网上网下申购.最终定下一个大家认为值得购入的价钱.目前所有股票都差不多是这样定价.带H股的股票则参考H股的市价来定价.
7、一直搞不懂IPO定价机制和定价方法是否有区别?是不是IPO定价机制中包含定价方法?还是其他什么什么的?
你可以这么理解,但无需苛求:
1、定价机制是定价的规矩,也就是定价方法需要遵守的规矩,可以认为是证监会指定的规矩
2、而定价方法是在定价机制下形成的可以采用的方法
3、简要的举个例子,比如现在IPO的定价机制是以询价机制进行定价,其中,主板需要经过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而中小板只需进行初步询价之后由券商和发行人决定价格。那么询价是定价机制,两步询价和一步询价就属于方法。
其实呢~我觉得很多人也有和你一样的困惑,机制、方法也可以引申来理解,即机制就是方法,方法就是机制,除了论文严格一点,其他用途,两者可以混合理解吧~
8、IPO的价格确定问题
累计投标询价的定价办法,是按照询价对象的出价从最高价往下排,直到报价数量满足发行数量为止,此时的报价即为最终定价,在此价格之上的都可以获配,这就是价格优先的原则。这是溢价发行,面值发行只是理论上的,国内A股没有按面值发行的,都有溢价。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前,参与询价的都是机构投资者,改革以后,允许承销商推荐个人投资者参与询价,但对个人投资者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也不能算散户。询价只是个定价机制,散户不能参与询价,只是说散户对发行定价没有什么参与权,但是可以按照询价后已经定好的发行价参与申购,这个是不限制的。
9、如何确定公司IPO发行价格?
①市盈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盈率为依据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收益×发行市盈率,市盈率法的关键是根据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发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发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确定发行市盈率。
②市净率法:是以公司股票的市净率为依据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资产×发行市净率,市净率法的关键是根据二级市场平均市净率、发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发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确定发行市净率。
③现金流量折现法:是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司的每股净现值,确定发行价格的方法。基本公式:发行价格=每股净现值,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关键是根据发行公司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情况以及发行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预测公司未来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10、关于ipo的定价问题
公司上市的定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根据公司规模 融资计划 发行总股本 由严格的定价模型计算出来
上市公司会与证券承销商协商 经过网上询价 对机构的网下询价 最后进行一段时间的路演 才可以最后确定]
确定之后的发行价格 会是对所有网上网下 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发行价格 对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购买行为 会有折扣与优惠的措施 但是会规定证券不得在二级市场上卖出的时间
在未公开上市之前 很多信息是不公开的 没有参与ipo的人对此间的具体细节比较难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