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奇怪?为什么崇明岛不全划归上海呢?还要留那么一点给江苏呢?
现在崇明岛北部的属于江苏省的区域叫启东市启隆乡(以前叫兴隆沙)和海门市海永乡(以前叫永隆沙),以前和崇明岛并不相连,后来,由于长江泥沙不断淤积,最后,永隆沙和兴隆沙这两片沙洲与崇明岛连了起来。
但,根据谁先开发就属于谁的原则,永隆沙是由江苏省海门市首先开发,并设立了海永乡;兴隆沙由江苏省启东市首先开发,并设立了启隆乡(当地也称五七农场),所以这两处就就属于江苏省。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因为长江泥沙的堆积,崇明岛的面积一直在增加,每年增加差不多5平方公里,有专家预测,在五十年之后,崇明岛就会和北边的陆地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崇明岛最终会和大陆连起来。
(1)启东市划入上海m112seocom扩展资料:
崇明区、启东市启隆乡、海门市海永乡三地融合发展新思路
2008年底,启隆乡铺设8.3公里长的管道,从崇明区长征自来水厂引水,与上海通标,解决用水难题。在三地政府的商议下,崇明区中心医院纳入两乡户籍医保定点医院,报销比例与启东、海门当地医院一致。现在,在这两块江苏飞地,供水排污、电力设施、道路建设、河道疏浚、垃圾处理等均纳入崇明的社会管理体系。
由于海永、启隆没有限购政策,房价低廉,加之沪崇交通日益便捷,两乡吸引不少上海市民购置住房,成为一种异地养老的新模式。
自上海把崇明岛建成世界级生态岛的目标确立以后,启隆、海永两乡在发展规划上明确了定位,即成为启东、海门融入崇明,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此后,一批批冒烟工厂相继关闭,绿色生态农业项目竞相落户。
2017年,《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40)》的草案公布,提出建设以崇明区东平镇为标志的城镇圈,该圈由东平中心镇与海门市海永镇、启东市启隆镇构成,行政属江苏,规划却纳入了上海。
2、启吾东疆论坛启东将要被划入上海,是真的吗
启动政府提出的。 “启吾东疆,开创未来”是启东市地方性官方论坛。两网站是我市对外宣传、展现政府形象、公开政府声音的门户网站,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3、启东市历史多长
启东位于江北大陆最东端,因沙洲不断向东延伸,便由“启吾东疆”之意而得名。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为江口海域。唐初,长江口涨出东洲、布洲。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长江口外形成江中岛屿,犯人被流放于此,从事盐业生产。与胡逗洲(今南通市区及通州平潮、西亭一带)一起同属广陵郡,上隶于淮南道。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长江口东洲、布洲合并为海门岛。后周显德元年(954年),设政、场合一的地方管理机构“吕四场”,这是启东境内首次出现行政管理机构。显德五年(958年),海门建县于东布洲,上隶于通州。海门县域包括今启东中北部地区。至北宋至和年间(11世纪中叶),胡逗洲向东扩展,与海门岛相接,形成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通吕水脊”(西至南通唐闸附近,东至吕四)。
4、启东市历史
启东市是由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因沙洲不断向东延伸,便由“启吾东疆”之意而得名。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为江口海域。唐初,长江口涨出东洲、布洲。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长江口外形成江中岛屿,犯人被流放于此,从事盐业生产。与胡逗洲(今南通市区及通州平潮、西亭一带)一起同属广陵郡,上隶于淮南道。[3]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长江口东洲、布洲合并为海门岛。后周显德元年(954年),设政、场合一的地方管理机构“吕四场”,这是启东境内首次出现行政管理机构。显德五年(958年),海门建县于东布洲,上隶于通州。海门县域包括今启东中北部地区。至北宋至和年间(11世纪中叶),胡逗洲向东扩展,与海门岛相接,形成东西长约75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通吕水脊”(西至南通唐闸附近,东至吕四)。[3]
元末至明朝中叶(14~15世纪),长江主泓北移,海门沿江地带大面积坍塌,先后四迁县治,仅留吕四一地。由于民户所剩无几,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撤销海门县建置,改为乡,并入通州。[3]
清康熙末年(1720年左右),长江口北岸开始新的淤积。在此后的200来年里,许多小的沙洲逐渐并连形成启海陆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划通州19沙、崇明11沙和新涨的10个沙,设置海门直隶厅,上隶于江苏布政使司。今启东中部地区,时为海门直隶厅的东境。雍正至光绪初年(1733~1875年),长江口北岸的惠安沙、杨家沙、永丰沙等13个沙洲陆续形成并连成一片,因临近崇明,大多为崇明人开垦,称崇明外沙(称崇明岛为内沙)。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崇明县设崇海司巡检署于九龙镇(后更名为久隆镇)。崇海两县间开挖崇海界河,西起庙桥,经南阳村东流入海,南为崇明外沙,北属海门。与此同时,通海界河开挖完成,以南为海门,以北为通东(通州东部)。今启东分属三县的格局至此形成。[3]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海门废厅设县;5月,通州改称南通县。今启东中部地区时属海门县,隶属于沪海道;北部地区时属南通县,隶属于苏常道。民国9年(1920年),崇明县在外沙惠隆镇(今汇龙镇)设行政公署。民国17年(1928年)1月,应启东人们要求,民国江苏省政府作出决议,“崇明外沙应即设县分治,定名‘启东’”。2月,国民政府作出“准予备案”的决议。3月1日,启东县宣告成立,县治汇龙镇,隶属于江苏省,下辖10乡,居民33万人。民国22年(1933年),启东县隶于江苏省行政第七区。民国25年(1936年),江苏行政第七区改为第四区,启东隶属第四区。[3]
民国29年(1940年)11月,新四军挺进启东,建立启东县抗日民主政府。16日,接管启东县政权,国民党启东县政权到此结束。启东民主政府最初设在汇龙镇,后撤到江家镇。民国30年(1941年)3月,日军正式占领汇龙镇后,日伪炮制临时伪政府——“启东地方自治会”;启东抗日民主政府在农村流动。9月,为对付日军“扫荡”,抗日民主政府将启东、海门两县合并为海东行署。12月,改称海启行署。民国31年(1942年)7月,崇明划入,改称海启崇行署。9月,通东地区划入,成立东南行署,驻地在聚星镇。民国32年(1943年)4月1日,日伪正式成立伪政权“苏北清乡区启东特区公署”。其管辖范围是原老启东区域,即崇海界河以南。民国34年(1945年)8月31日,日伪军撤逃,日伪政权垮台。[3]
民国35年(1946年)1月,国民党“还乡”,在南通城组建启东县政府。10月起,随国民党军进驻汇龙镇。辖区崇海界河以南,即原国民党启东县政府管辖区域。同年3~11月,民主政府将启东、海门两县恢复建置,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12月,启、海两县再度合并为东南行署,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3]
民国38年(1949年)1月,启东、海门全境解放。两县恢复建置,划海门的东部地区、通东的吕四地区归启东版图,县政府驻曹家镇。5月起,县政府迁至汇龙镇,隶属于苏北行政区南通专区。1953年,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区,1968年隶属江苏省南通地区。[3]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启东县隶属于南通市。1989年11月、12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发文,同意撤销启东县,以原区域设立启东市(县级),仍由南通市人民政府管理,实行计划单列。1990年2月15日,启东召开撤县建市大会,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政协挂牌,宣告启东市正式成立。
5、江苏启东会划给上海吗
我是江苏启东人!江苏启东不会合并到上海的请你们放心,都是之前房产中介抄的厉害,启东人也别妄想着合并到上海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启东只不过是长三角入海口,也就是以上海为中心规划内的一小时经济圈里面,启东自身条件也不差两面环海,一面长江,到上海浦东也就四十分钟,与上海共同发展没有不好!
6、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为什么没有全部划入上海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古代,海岸线没有现在这么远,长江入海口非常宽阔。上海大部分地区都还在海中,甚至那个时候海门、启东这些都还在海水之下,南通那片也只是个岛而已,崇明岛更是不存在的。
崇明岛在1958年以前是归江苏省管辖的,1958年嘉定、宝山等地区划入上海,崇明岛一起也被划到上海。
当时永隆沙和兴隆沙这两个沙洲独立存在,和崇明岛的主体区域相距较远,被留在江苏省,由南通管辖。
后来这两个沙洲继续长大,再加上启东、海门两地的不断围垦,从1960年到1987年,不到30年时间,永隆沙已经开始和崇明岛连成一体。
后来的几十年间,永隆沙、兴隆沙继续长大,最终都和崇明岛连成一体。因为海门参与围垦,也分得一部分,永隆沙、兴隆沙、新村沙总面积额约60平方千米,划归海门市的大约占1/4左右,其余的3/4划归启东市。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崇明岛由几方共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