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党时期军统的吴敬中是共产党的卧底吗?
国民党时期军统的吴敬中不是共产党的卧底。
吴敬中是电视剧《潜伏》中的国民党军统天津站站长(后为国民党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站长是潜伏剧中的老狐狸。当年也曾是意气风发的北伐国民革命军,看透世事,处世为人老奸巨猾,奸诈,且相当敛财。
历史原型
吴景中,湖北武汉黄陂人。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加入军统,历任军统临澧训练班第一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中苏情报所科长、总动员会第七经济检查大队队长、军统西北区区长、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军统东北区区长兼北满站站长、国防部保密局天津站长、天津警备司令部情报处长。1948年在南京被毛人凤关押,次年去台湾,1950年经蒋经国保释。
2、为什么吴敬中骂翠平、李涯,不骂余则成、马奎、陆桥山?
在《潜伏》中,结局最好的应该是军统(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而且要论精明老道,吴敬中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人老精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
我们细看《潜伏》就会发现,要论玩儿权谋心计,余则成陆桥山都不是吴敬中对手,马奎和李涯就更不用说了。
吴敬中对下属的态度,简直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比如他经常骂两个人,从来不骂另外三个人,这其中似乎大有深意,也深藏着吴敬中五种心态,让我们不能不感叹特工行业(或整个官场)水太深:有时候不挨骂还真未必是好事。
吴敬中经常骂的,当然是那个一门心思干活儿的佛龛李涯。可怜的李涯干活儿越多挨骂越多,被吴老汉骂得晕头转向。
吴敬中骂李涯的次数,数都数不清,咱们就拿最搞笑的一次来说事儿。
余则成偷天换日,救走了钱教授,却把李涯的手下刘闪装进了箱子。到了终点打开箱子一看,大家都傻了: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这是大变活人吗?
吴敬中得知此事,当然是暴跳如雷,但是为了让李涯长记性,他还一本正经地问呢:“回答我,你那个高级内线刘闪呢?”
李涯也是一脸懵:“好像忽然消失了,我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找到。”
李涯的话咱们可以复述大意,但吴敬中的话太经典了,除了两个字之外,必须全部记录:“我告诉你他在哪儿了吧,在岛上砍甘蔗呢!”
李涯被喷了一脸唾沫星子也不敢擦:“砍甘蔗?您什么意思?”
吴敬中差点跳起脚来:“你问我?我还问你呢!把你的脑袋从脚后跟里拿出来再用一次吧,你想清楚了再回答我,为什么那个箱子里爬出来的,是一个叫刘闪的比你还愚蠢的家伙?”
李涯彻底傻了,他被吴敬中骂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吴敬中雷霆震怒之后,并没有给李涯任何处罚,这件事就以一顿大骂画上了句号。
钱教授在报纸上发了文章,这件事性质很严重,如果做错事的不是李涯,吴敬中肯定要严肃追究责任。
这时候我们就知道吴敬中为什么总是喜欢骂李涯了:在天津站,吴敬中最信任的人还是李涯,因为整个站里,就剩下他这么一个可用能用之人了。
吴敬中信任李涯,是要超过信任余则成的。
为了除掉已经构成威胁的陆桥山,吴敬中找来李涯密商,三言两语之间就达成了默契:两人相视一笑,就判了陆桥山死刑。
骂李涯是出于百分之百的信任,吴敬中骂翠平,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也可以归结为两个字:亲近。
翠平不是吴敬中的部下,却可以算作吴敬中的弟妹或妻妹:吴敬中知道,自己的夫人跟翠平都是“粗人”,这俩人很聊得来。
我们细看《潜伏》,就会发现那里面只有吴夫人跟翠平的感情是超越了立场的真挚。
吴夫人以为吴站长跟马奎的妻子不清白,翠平也十分愤怒,姐俩打上门去,翠平比吴夫人出手还狠,结果被吴站长骂得狗血淋头。
翠平肯出手,说明他真把吴夫人当姐姐了,“姐夫”瞎搞,她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弄清真相后,吴站长得理不饶人,对妻子妻妹进行了疾风暴雨般的训斥:“蠢货,两个可以进博物馆的蠢货!”
吴敬中给夫人的定义是“白痴”,给翠平的定义是“悍妇”。
吴夫人被骂得蔫头耷脑,翠平也只敢翻翻白眼,结果又换来吴敬中一声怒喝:“瞪什么眼!”
翠平彻底蔫了,吴敬中还是怒气不消:“回来我跟你算账!”
吴敬中当然不会再找夫人和翠平算账,更不会认为翠平破坏了他精心布置的棋局。
在吴敬中眼里,翠平就是个“蠢得挂相儿”的傻妹妹,可以叱骂,但无需防范,他是以一个老大哥的身份在进行管教。
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击毙陆桥山,翠平毫不手软,如果枪口对准的是吴敬中,还能扣下扳机吗?
吴敬中骂李涯是因为信任,骂翠平是因为亲近,而对余则成陆桥山和马奎,吴敬中则是另外三种心态。
吴敬中对余则成,是既利用又防范,其中可能还有一点点忌惮:余则成跟戴老板一番密谈,对天津站的调查就不了了之,此人深不可测!
要说吴敬中对余则成一点怀疑都没有,估计一百个人里有九十九个都不相信。连李涯都知道余则成身上疑点重重,在有数十年特工经验的吴敬中看来,余则成的脑门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三个大字:峨眉峰。
但是吴敬中从来不深入调查余则成,总是在即将水落石出的时候开闸放水,这是因为在整个天津站,余则成的利用价值最大:不是对天津站有用,而是对吴敬中本人有用。
余则成不但能帮吴敬中搞来宋朝的夜明珠和玉座金佛、斯蒂庞克轿车,而且一旦凯申物流破产,吴敬中也会因保护余则成,至少能混个功过相抵甚至功大于过——毕竟吴敬中手上没有沾血,脏活累活都是李涯和马奎干的。
吴敬中对余则成主要以利用为主,而他对陆桥山,则是深深的忌惮:这厮跟上面有关系,而且总憋着把我闹下去。
吴敬中对陆桥山,笑得那叫一个灿烂,陆桥山对吴敬中,也是笑得满脸菊花开,但是这一个老狐狸一个中狐狸都知道对方恨不得一把掐死自己。
陆桥山吃里扒外犯了家法,按照常规当然是杀无赦,但是余则成一“求情”,吴敬中借坡下驴,就把陆桥山放了——余则成没那么大面子,吴敬中忌惮的是陆桥山背后的人。
吴敬中是一心想除掉陆桥山的,前期有所忌惮没有痛下杀手,但是陆桥山卷土重来,已经把吴敬中逼到了墙角,吴敬中也只好舍命一搏了。
陆桥山上面有人,马奎上面也有人,但是吴敬中对马奎则是一点都不忌惮,他对马奎那是打心眼儿里厌恶:这个反骨仔必须除掉,除掉马奎还能给李涯腾位置。
马奎也知道吴敬中厌恶自己,所以他受冤枉之后,根本就不敢去找吴敬中解释,因为他知道解释也没用:是不是峨眉峰不重要,重要的是吴敬中想让马奎死。
吴敬中信任李涯亲近翠平,利用余则成忌惮陆桥山厌恶马奎,这五种心态都深藏在内心深处,在他波澜不惊的表情之下,深藏着无比精明的人情世故和驭人之术。
吴敬中就像一口深井,让人看不穿摸不透,所以他才能把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最后带着半生所得,两袖金风飘然而去——吴敬中那样的人,就是放到火星上都饿不死。
凯申物流破产了,吴敬中却赚大了,这就是那个时候的官场和世态,这其中有权谋,有炎凉,不管面对怎样复杂棘手的问题,吴敬中那样的人,总是能游刃有余……
3、求《潜伏》中谢若林描述自己信仰的那段对白
谢若林复说:
有……制有啊,我信……信信仰生存主义。我也劝你也……也务实一些,这眼…眼……眼下不比当年。你看看现在那……那那山东、西……北、东北、大……大…大别山,那都打成什么样儿了?将来谁……坐得了江山?你看……看……看得出来吗?
这是谢若林的语言风格。
4、除了《潜伏》里的军统少将吴敬中,还有让你恨不起来的人物吗?
还有的,还有《辛德勒的名单》里面的阿蒙,他非常的残暴,但是我依旧不恨他。
5、吴敬中是少将,军统戴老板也少将,是扁剧错了,还是历史上军统站站长就是少将??'
分开一个个地回答
在戴笠在世时期,军统的权力的确非常大,被誉为委员长的短剑,对下属部队有监督、密报的权力,但军统无权自行处理军队里的人
如果要处理副军长一级的人物,一般是收集相关材料后,由局本部报给老蒋的侍从组3组,由他们呈给老蒋,然后由老蒋拍板,拍板后才能行动
戴笠也很清楚,老蒋最不能容许的就是别人私自把手伸到军队里,所以军统无权处理下面的什么副军长
举个历史上真实的例子,昔日6战区一帮子青年参谋在43年的时候曾密谋清君侧,把老蒋身边的腐败分子干掉,后来军统拿到确切消息后也是呈报老蒋,经过老蒋同意后才把那些军官给抓了
抗战胜利后,是一个特殊情况,94军作为接受的先头部队,第一个进了上海,接着又去了天津,可以说中国最肥的地方都是他们先占。按照史实记载,当时军长捞了好几套房子和日本娘们
老蒋为此很动气,曾要戴老板负责调查此事
而当时94军上下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情况下,吴进忠敢说这种话也是难免
另外不要说小小的少将站长这种话,军统少将还是很硬的。当时戴笠的军衔也就是少将,所以下面的人军衔都超不过少将
军统下面设有一级站和二级站,一级站的站长都是少将,权力非常大
至于军队,当时的军衔都发烂了,不值钱
日后共产党甄别战犯的时候也有规定,军统的一律升一级对待。
6、潜伏里吴站长对余则成说的自己研究很多年的一句话是在哪一级里面。
吴:刚才,你看见那些人用什么眼神看你吗?
余:大家还是不愿意走呗。
吴:其实从他们的身上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余:您这话怎么讲?
吴:在我们的眼睛里,他们是小人物,在国防部的眼睛里,我们就是小人物。都会有这天的。
余:您太悲观了吧。
吴:我为什么厚颜无耻地敲穆连成的竹杠啊,总要解甲归田的,给自己留条后路。说句难听点的话吧,要不是为了这点特权,谁愿意做官啊。我相信,郑介民,毛人凤也是这么想。
余:您今天是怎么了,好像看破红尘了?
吴:凝聚意志 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我研究了十五年哪,从复兴社到现在。
余:您研究出什么结果了?
吴:结果就是,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潜伏第十二集,戴笠死后,军统改名为保密局,要削减人员编制后
7、解析<潜伏>里的吴站长
吴敬中是潜伏最深的人
原 莽
《潜伏》里活得最实在最滋润的当数军统(后为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官当了,银子捞了,所有事却被下属抢着干了。这个深谙官场游戏与做人之道的老狐狸,应是《潜伏》中最有智慧头脑,最精通领导艺术,最懂得游戏规则,潜伏得最深的人。
吴敬中把领导艺术在剧中可以说发挥得是淋漓尽致。一个领导者要领导好一个团体,他必须具备驾驭和统观全局的能力,善用人才,兼容下属缺点,对各种形势洞察如炬,了然于胸,对其中的门道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隐则隐,这就是领导艺术。这些为官的技巧,被吴敬中研究得透透的。
从军统到保密局,由吴敬中领导的天津站这个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一直未停息过,下属之间的矛盾争斗吴敬中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不阻止,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这种下属的矛盾为他的利益有了保密的保障,让谁去给自己办事都不会被走漏,他们会守口如瓶。因此,只要你不过分,不动摇他的利益,吴敬中都会姑息这种下属之间的争斗。猫看两只老鼠的争斗,于他来说,他拿捏得住你,你俩要怎么折腾就折腾去。陆桥山与马奎的争斗,李涯与陆桥山的争斗,余则成与李涯的争斗,在吴敬中心里,他们都是他手里的棋子,只要不出界,他便持沉默的观望态度。一团和气的团体是没有发展的,缺乏竞争,哪来动力?吴敬中最明白不过这理了。
从当年的复兴社到现在,吴敬中早参透人生,应该说他早就已经没有了政治信仰,他只信仰金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他支使下属余则成为其敛财,然后又同样用金条堵住余则成的嘴收住余则成的心,把下属带进一条沟里当自己的发财工具使,这招既高明又阴毒。余则成的身份他不是不怀疑,只是他懒得怀疑,余则成不存在有损他的利益,余则成对他的“巴结”正好对他来说是互为利用的好机会,互利互惠,何乐不为?不管你余则成是黑猫白猫,只要你能为他抓钱这种老鼠,吴敬中就认你这只猫。余则成是最为他利益可用之人,这是他一再纵容不彻查余则成可疑身份的原因。
吴敬中在做事中最为聪明的地方就是适时放权。一个懂得领导艺术的领导是会适时放权的,这是权术谋略。吴敬中历来的原则是,摸拿不准的事就让下属去干,不该说的话让下属替自己说。如怀疑余则成的事他让马奎和李涯去干,他做好人;讹穆连成时,他支余则成去旁说,言出他的意思,他那点爱好,最后他却假惺惺地说“这个余则成真是什么都讲”。这样做,事成了他是受益者,事砸了,对不起,你们顶雷吧,他吴敬中依然是全身而退。这就是领导艺术,谋权术也是谋智慧。所以,吴敬中始终视人用才,什么人怎么用,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他表面不露声色,但什么都了然于胸,对一些事该假装“马虎”时他便“马虎”了,装糊涂,给下属一点可图利益,以便更好为他做事。
对吴敬中来说,军统或保密局只是一个像今天大家生存的职业,他是这个职业的打工仔不是信仰者,他能客观地分析与看到党国未来的形势,但那已不是他所关心的,而是不动声色地给自己找退路。进也全身,退也全身。这点,吴敬中保持得最清醒。
只有看清时局,拿准历史朝向,思考未来的人才会在一个社会里永远是赢家。在整部《潜伏》里,吴敬中是他们当中唯一的胜利者,他身上表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本质问题。生活是最讲游戏规则的地方,从社会元素角度看,他是潜伏得最深的最成功的人!
8、潜伏中 陆桥山死后 吴站长和李涯清理文件发现陆桥山还给余则成谢了不好的报告 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余则成故意写的对自己不利的材料,而且趁陆桥山被杀的时候放到他的公文包里。就是要让吴站长和李涯看见。而且,陆桥山的报告里也有对李涯和吴站长不利的材料。这样,就跳起了军统(保密局)和国民党陆军特务系统的矛盾,有利于余则成的潜伏。
陆桥山,30集热播电视连续剧《潜伏》的主要男配角,曾任国民党保密局(军统)天津站情报处处长,后任国防部二厅巡查员,由中国演员吴刚扮演。
陆桥山是国民党军统的代表性间谍之一,性格阴暗毒辣,善于官场争斗,是个十足的官迷,作为郑介民的同乡而嚣张跋扈,因屡次与同僚内斗被开除军统,后任国防部二厅巡查员,又因屡次残忍镇压青年学生游行被余则成设计暗杀。
成功出演《潜伏》成为该剧亮点。
(8)军统撤销吴站长的感叹扩展资料:
《潜伏》,是由东阳青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电视台联合出品,孙红雷、姚晨、祖峰、沈傲君领衔主演,姜伟、付玮执导的民国题材谍战剧,改编自作家龙一的同名短篇小说。
《潜伏》主要讲述1945年初,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的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军统处地下党的故事。
该剧于2009年4月1日在黑龙江、东方、北京、重庆卫视上星播出。
9、潜伏里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 大家觉得演的怎么样
《潜伏》里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是由演员冯恩鹤扮演的。他入丝入扣的演绎了吴站长这个方面角色,把这个“高深”的人物演的非常到位。
吴站长是天津站头号狠角色。当年也曾是意气风发的北伐国民革命军,年纪大了,看透世事,处世为人老奸巨猾,疯狂敛财。他拿“副站长”的位子作诱饵,用陆桥山的话说就是:“让大伙儿瞪眼干等着,玩命表现”,自己则坐山观虎斗,稳坐站长之位;利用心理上天然亲近的“师生关系”,钦点余则成来天津站,目的并非看重其工作能力,而是为中饱私囊找一个放心的代办人,俩人第一次会面就别有用心地暗示“你是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