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B程序设计 1、(1)新建一个“标准EXE工程”。 (2)向窗体添加一个TextBox控件,更改其名称为TextShow,
1,打开vb ,选择 标准来exe工程自 创建
2,打开工具箱,选中textbox,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在窗体上拖拽画出文本框,大小可调整
3,在工具箱中选中commandbox,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在窗体上画出命令按钮,大小可调
点击命令按钮,按F4调出属性页,第一项,名称默认command1,改为cmdshow。找到 caption 项,默认为command1,改为 显示文本。第二个按钮同上。
4,点击窗体,在属性页中找到backcolor,改为蓝色
5,双击名称为显示文本的按钮,出现代码界面,输入text1.text="Hello Visual Basic".符号为英文半角
6,双击第二个按钮,输入 unload me
2、如何让设计效果高还原度落地
一个产品完整的设计流程中,交互与视觉定稿后,后续视觉规范的输出、控件的整理与标注、开发的高还原度,都会影响产品最终的用户体验。作为视觉设计师,在视觉设计的最后阶段则是繁琐且像素级别的精雕细琢,设计讲究的不仅是美感还有严谨态度与逻辑。
视觉设计师如何让设计效果高还原度落地?
最近半年在大司(华为)参与一个重点项目,且将会上线到全球各个局点(本司专称,指某个国家)中,涉及多端多屏协同问题。临时组成的设计作战团队,人员投入少、时间紧迫、任务量大高强度的状态下摸索前行。为时五个月过去了,项目推进良好Phone端ios与Android也到测试阶段,“大视频”端的开发工作也即将开始。五个月的时间,与优秀的同事一起协力合作,参与Phone端“大视频”端的视觉与多端规范输出。这里分享一下这几个月的累积与沉淀--视觉设计师, 如何让设计效果保持高还原度的开发落地?给用户呈现一个设计精致与体验良好的产品?
在一个产品完整的设计流程中,交互与视觉定稿后,后续视觉规范的输出、UI控件的整理与标注、开发的高还原度,都会影响产品最终的用户体验。作为视觉设计师,在视觉设计的最后阶段则是繁琐且像素级别的精雕细琢,开发出来的精美页面需要视觉设计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视觉与交互之间应衔接无缝,即时刷新视觉页面
一般产品设计流程包括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其涉及的范畴内容不一样,作为设计师面对所有步骤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按部就班,计划行事。
前期准备阶段:确定设计需求的目标,竞品分析,用户研究,市场评估等;
设计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需求的理清,业务逻辑的推敲,产品的架构的搭建;
设计执行阶段:交互设计原型的输出,视觉设计风格与方案确定,开发落实与测试上线,这构成一个不断迭代刷新的流程;
在以上阶段中,业务需求的变更与澄清,交互的迭代,视觉的刷新,是设计过程中最繁琐的阶段。设计启动前了解多端的适配情况(分辨率/屏幕精度),综合考虑优先出什么分辨率;接着视觉设计师需面对庞大的页面工作量,且常会遇到与交互原型不一致的问题,需及时反馈并拉通讨论。这就需遵循一个清晰可见的迭代流程,对视觉设计而言,需求的变更与澄清-交互的迭代-视觉的刷新-设计的迭代构成的是一个闭环无缝的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为开发的启动,打下扎实的根基。
当然作为视觉设计师,设计过程中主动出ABC…方案而不是只拿出一个唯一的方案,只有将想法用画面来表达,才是够合格的设计师,特别是视觉设计师,好处可以锻炼自己的设计表达力,方便评审定稿,避免反复修改被人牵着走。
二、适当时,为开发开启更多的话语权,避免更多的无用功
视觉规范、视觉标注、视觉控件库的整理与输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开发,让设计100%还原落地;回到项目中,对于设计团队与开发团队通常会体现以下两种情况出现:
开发团队对项目有丰富经验,设计团队对此项目经验少-开发话语权大于视觉
设计团队拥有多次项目经验,并有一定的设计沉淀累积-设计话语权大于开发
从视觉设计而言,如果是设计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这是最好的,用经验累积设计沉淀与创造性指导项目,话语权大,反之亦然。
在这里结合最近参与的项目,情况为第一种来进行思考;交互视觉设计过程与规范输出中,让开发提供更多正确的方向引导,借鉴开发团队以往的宝贵经验,如:设计文档的共享与即时性、设计规范的专业性,开发认同的设计规范去指导开发、设计相关问题单的及时跟踪与解决、设计需求变更流程(变更流程包括:变更需求提出人-交互-视觉-开发-产品经理(SE or PM)敲定-执行变更-关闭问题单-变更完成)等,都能有效指导开发,提高产品开发落地的高还原性。
三、用80%场景的视觉设计+视觉控件规范+切图+标注+宣讲来指导开发
1. 视觉设计的场景
由交互提供具体场景的典型页面,视觉稿进行输出,多次迭代评审敲定后,再由开发提出缺失场景的视觉设计,视觉进行场景补充;
2. 视觉UI控件规范的输出
必须是经过多次评审与迭代的最终视觉稿;但通常情况下,为了赶进度视觉设计与规范是同步进行,这导致规范反复修改的问题。
根据项目经验是,在视觉迭代中期时,先输出基础控件元素规范,包括(颜色/文字/图标/蒙板/投影/按钮/输入框/或个别控件)约占控件规范30%,与开发进行第一次规范评审,确定规范输出的正确性与专业性。
让开发选取所有视觉页面中需要标注的UI控件,因为开发选择的UI控件也为通用样式,开发代码写成UI控件库(可以对应视觉的控件列表)并由其它分模块统一调用;且所有UI控件必须基于最终视觉效果进行控件抽取与迭代输出。最后,layout用文档(pdf)的方式总结,避免单独模块单独页面传递,更能将规则一目了然;规范是一个庞大而繁琐,极需耐心的工作;过程中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精准与合理性。
3. 切图与整理
切出所有视觉页面中涉及到的图标与辅助图形;图标大小如:24px/ 32px/48px/72px/128px等,根据图标具体场景中的大小、颜色、状态来切。换句话说,每一个图标都有它对应的具体场景,特定的尺寸、颜色和状态;记得曾与开发gg对规范与切图的时候,他说:页面的图标切图,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拿来就用的,我们不会去画一个图标或去特定写一个图标的颜色。
4. 标注
视觉页面的标注基于UI控件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抛弃以往每个页面细无巨细的具体尺寸/色值/大小的标注。其实每一个视觉页面皆由不同的UI控件组成,在页面中将对应控件用UI控件规范中的编号来标注,开发gg拿着视觉页面标注去敲写代码时,再在UI控件规范文档中寻找相对应的控件规范细节;这样,视觉设计师避免在视觉页面中做那密密麻麻的尺寸标注,而开发gg拿到标注清爽的视觉页面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5. 规范宣讲
以上4步完成后项目开发启动前,用视觉规范对开发做统一的宣讲,避免遗漏造成规则传达不一致;这样,还设计原度还是问题么?(后续会有一篇文章专门分享如何做设计规范与标注。)
四、与开发近距离接触,面对面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方法是与开发来个亲密接触,即如果有条件允许的话,请与开发坐一起;遇到问题及时面对面澄清、拉通指导、达成共识、修改、敲定、解决。
1. 设计规范做得再完善,开发问题依然存在
试想一下,如果不和开发坐在一起,即使开发面对再完善的设计规范,基于开发本身对设计美感的欠缺,开发过程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理解偏差。开发过程每遇到一个细节问题,开发gg都得拉着视觉问:这个按钮上的左右箭头是无限循环吗?图标缺少了一个状态,那个状态是什么等;发个信息问拉会或者电话讨论,有时候还解释不清楚,效率低且事倍功半。
2. 视觉设计师直接进组到开发团队中
结合当前项目的做法是视觉设计师直接进驻到开发团队中,与开发团队坐在一起,举个例子此项目视觉在深圳,开发在异省南京或是异国,视觉也出差飞过去长期进驻,遇到问题面对面商议解决;大大提高了开发的进度与也节约了时间,视觉还原度还是问题么?当然,如果设计与开发本来就附近办公,则不需无休止的出差,项目成本节省不少。
设计过程还是和开发gg们来一个“亲密接触”吧,永远不要把开发拒之门外;觉得交互与视觉完成后则就万事大吉。设计讲究的不仅是设计美感还有严谨的态度合理的逻辑,要想一个产品始终保持是那个细节精致,创意精彩,且用户体验好;需要的是交互-视觉-开发三者之间是无缝合作,各个环节的周全考虑。
3、UI界面设计需要遵循哪些规范
?
4、web前端主要包含了哪些技术?
这里整理了一份web前端的系统学习路线,包含的技术如下:
第一阶段:专业核心基础
阶段目标:
1. 熟练掌握HTML5、CSS3、Less、Sass、响应书布局、移动端开发。
2. 熟练运用HTML+CSS特性完成页面布局。
4. 熟练应用CSS3技术,动画、弹性盒模型设计。
5. 熟练完成移动端页面的设计。
6. 熟练运用所学知识仿制任意Web网站。
7.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网页设计实战。
知识点:
1、Web前端开发环境,HTML常用标签,表单元素,Table布局,CSS样式表,DIV+CSS布局。熟练运用HTML和CSS样式属性完成页面的布局和美化,能够仿制任意网站的前端页面实现。
2、CSS3选择器、伪类、过渡、变换、动画、字体图标、弹性盒模型、响应式布局、移动端。熟练运用CSS3来开发网页、熟练开发移动端,整理网页开发技巧。
3、预编译css技术:less、sass基础知识、以及插件的运用、BootStrap源码分析。能够熟练使用 less、sass完成项目开发,深入了解BootStrap。
4、使用HTML、CSS、LESS、SASS等技术完成网页项目实战。通过项目掌握第一阶段html、css的内容、完成PC端页面设计和移动端页面设计。
第二阶段:Web后台技术
阶段目标:
1. 了解JavaScript的发展历史、掌握Node环境搭建及npm使用。
2. 熟练掌握JavaScript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变量的概念。
3. 熟练掌握JavaScript中的运算符使用。
4. 深入理解分之结构语句和循环语句。
5. 熟练使用数组来完成各种练习。
6.熟悉es6的语法、熟练掌握JavaScript面向对象编程。
7.DOM和BOM实战练习和H5新特性和协议的学习。
知识点:
1、软件开发流程、算法、变量、数据类型、分之语句、循环语句、数组和函数。熟练运用JavaScript的知识完成各种练习。
2、JavaScript面向对象基础、异常处理机制、常见对象api,js的兼容性、ES6新特性。熟练掌握JavaScript面向对象的开发以及掌握es6中的重要内容。
3、BOM操作和DOM操作。熟练使用BOM的各种对象、熟练操作DOM的对象。
4、h5相关api、canvas、ajax、数据模拟、touch事件、mockjs。熟练使用所学知识来完成网站项目开发。
第三阶段:数据库和框架实战
阶段目标:
1. 综合运用Web前端技术进行页面布局与美化。
2. 综合运用Web前端开发框架进行Web系统开发。
3. 熟练掌握Mysql、Mongodb数据库的发开。
4. 熟练掌握vue.js、webpack、elementui等前端框技术。
5. 熟练运用Node.js开发后台应用程序。
6. 对Restful,Ajax,JSON,开发过程有深入的理解,掌握git的基本技能。
知识点:
1、数据库知识,范式,MySQL配置,命令,建库建表,数据的增删改查,mongodb数据库。深入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通用知识及MySQL数据库的使用与管理,为Node.js后台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2、模块系统,函数,路由,全局对象,文件系统,请求处理,Web模块,Express框架,MySQL数据库处理,RestfulAPI,文件上传等。熟练运用Node.js运行环境和后台开发框架完成Web系统的后台开发。
3、vue的组件、生命周期、路由、组件、前端工程化、webpack、elementui框架。Vue.js框架的基本使用有清晰的理解,能够运用Vue.js完成基础前端开发、熟练运用Vue.js框架的高级功能完成Web前端开发和组件开发,对MVVM模式有深刻理解。
4、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后台开发,使用vue、node完成pc和移动端整站开发。于Node.js+Vue.js+Webpack+Mysql+Mongodb+Git,实现整站项目完整功能并上线发布。
第四阶段:移动端和微信实战
阶段目标:
1.熟练掌握React.js框架,熟练使用React.js完成开发。
2.掌握移动端开发原理,理解原生开发和混合开发。
3.熟练使用react-native和Flutter框架完成移动端开发。
4.掌握微信小程序以及了解支付宝小程序的开发。
5.完成大型电商项目开发。
知识点:
1、React面向组件编程、表单数据、组件通信、监听、声明周期、路由、Rex基本概念。练使用react完成项目开发、掌握Rex中的异步解决方案Saga。
2、react-native、开发工具、视图与渲染、api操作、Flutter环境搭建、路由、ListView组件、网络请求、打包。练掌握react-native和Flutter框架,并分别使用react-native和Flutter分别能开发移动端项目。
3、微信小程序基本介绍、开发工具、视图与渲染、api操作、支付宝小程序的入门和api学习。掌握微信小程序开发了解支付宝小程序。
4、大型购物网站实战,整个项目前后端分离开发;整个项目分为四部分:PC端网页、移动端APP、小程序、后台管理。团队协作开发,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目期间可以扩展Three.js 、TypeScript。
5、如何制作scorm标准的网络课程
肆、如何制作符合SCORM教材
一、有效率的项目团队
应用时,若想得到较高的效益必须要有专业的制作团队,没有一个人能做完所有的事,因为设计学习组件会花上比先前制作教材在前期的设计阶段时间长些。因此必须建立明确专业分工。其中包含项目经理、教学设计师、美工、内容发展人员、程序工程师及内容图书馆员。当然还有外部的内容专家。
以下是针对每种角色做个简要的说明:
教学设计师的新角色:必须要考虑重复使用性的选择、针对符合学习组件精神设计内容架构图、定义特定的行为、与其它团队成员合作以确定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内容发展人员或程序设计师:必须要依据SCORM规定制作内容组件及包装、必须要能修改学习管理系统程序、在传递学习内容给学习者前要确定学习管理系统平台有哪些功能,并与教学设计师紧密合作以确定教材架构的行为符合技术上的应用。
媒体人员:与传统工作内容不同于其需要定义、制作、管理可重复使用的媒体组件(asset),例如图片、影音或动画、音档。同时必须要撰写所有媒体组件的metadata。与其它团队伙伴紧密合作以确保设计的可重复使用的组件符合所需。
内容专家:必须要和教学设计人员紧密合作,以针对学习者及可重复使用性的目地去切割内容组件,并且一起讨论教材架构流程及行为。
内容图书馆员:是新的成员,必须要建立和维护assets、SCOs、aggregations、content packages的metadata记录,且要将内容储存到储存库里;当有需求时要协助找出可重复使用的数据。
建立一个SCORM教材开发团队有几个政策性的方向需要思考,分别是:
SCORM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高技术的作法。
如何减短开发时间、提高ROI。
决定你的团队要与不要作的事有哪些。
标准化你的生产流程。
将你的政策及程序写在Style Guide里。其应该要包含每种角色的定义及职责、你将及不将做哪些事、版面/接口/档案型式、标准化文件名及条约、版本及修改记录政策、metadata字段需求、标准化的设计及发展工具。
二、以下分别就从新的内容及已存在的内容中如何制作SCORM教材做摘要式说明
6、UI设计如何提高团队协作
一、视觉UI设计与交互设计之间应衔接无缝,即时刷新视觉页面
一般产品设计流程包括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其涉及的范畴内容不一样,作为设计师面对所有步骤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按部就班,计划行事。
当然作为视觉设计师;设计过程中主动出ABC…方案而不是只拿出一个唯一的方案,只有将想法用画面来表达,才是够合格的设计师,特别是视觉设计师,好处可以锻炼自己的设计表达力,方便评审定稿,避免反复修改被人牵着走。
二、适当时,为开发开启更多的话语权,避免更多的无用功
视觉规范、视觉标注、视觉控件库的整理与输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开发,让设计100%还原落地;回到项目中,对于设计团队与开发团队通常会体现以下两种情况出现:
开发团队对项目有丰富经验,设计团队对此项目经验少-开发话语权大于视觉设计团队拥有多次项目经验,并有一定的设计沉淀累积-设计话语权大于开发从视觉设计而言,如果是设计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这是最好的,用经验累积设计沉淀与创造性指导项目,话语权大,反之亦然。
三、用80%场景的视觉设计+视觉控件规范+切图+标注+宣讲来指导开发;
1.视觉设计的场景
由交互提供具体场景的典型页面,视觉稿进行输出,多次迭代评审敲定后,再由开发提出缺失场景的视觉设计,视觉进行场景补充;
2.视觉UI控件规范的输出
必须是经过多次评审与迭代的最终视觉稿;但通常情况下,为了赶进度视觉设计与规范是同步进行,这导致规范反复修改的问题。
3.切图与整理
切出所有视觉页面中涉及到的图标与辅助图形;图标大小如:24px/ 32px/48px/72px/128px等,根据图标具体场景中的大小、颜色、状态来切。换句话说,每一个图标都有它对应的具体场景,特定的尺寸、颜色和状态;记得曾与开发gg对规范与切图的时候,他说:页面的图标切图,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拿来就用的,我们不会去画一个图标或去特定写一个图标的颜色。
4.标注
视觉页面的标注基于UI控件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抛弃以往每个页面细无巨细的具体尺寸/色值/大小的标注。其实每一个视觉页面皆由不同的UI控件组成,在页面中将对应控件用UI控件规范中的编号来标注,开发gg拿着视觉页面标注去敲写代码时,再在UI控件规范文档中寻找相对应的控件规范细节;这样,视觉设计师避免在视觉页面中做那密密麻麻的尺寸标注,而开发gg拿到标注清爽的视觉页面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
5.规范宣讲
以上4步完成后项目开发启动前,用视觉规范对开发做统一的宣讲,避免遗漏造成规则传达不一致;这样,还设计原度还是问题么?
四、与开发近距离接触,面对面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方法是与开发来个亲密接触,即如果有条件允许的话,请与开发坐一起;遇到问题及时面对面澄清、拉通指导、达成共识、修改、敲定、解决。
试想一下,如果不和开发坐在一起,即使开发面对再完善的设计规范,基于开发本身对设计美感的欠缺,开发过程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理解偏差。开发过程每遇到一个细节问题,开发gg都得拉着视觉问:这个按钮上的左右箭头是无限循环吗?图标缺少了一个状态,那个状态是什么等;发个信息问拉会或者电话讨论,有时候还解释不清楚,效率低且事倍功半。
2.视觉UI设计师直接进组到开发团队中
结合当前项目的做法是视觉设计师直接进驻到开发团队中,与开发团队坐在一起,举个例子此项目视觉在深圳,开发在异省南京或是异国,视觉也出差飞过去长期进驻,遇到问题面对面商议解决;大大提高了开发的进度与也节约了时间,视觉还原度还是问题么?当然,如果设计与开发本来就附近办公,则不需无休止的出差,项目成本节省不少。
7、ui分为几个阶段
教学分4个阶段
8、低压电子产品PCB板板路设计国家标准有哪些?
IEC 60194-2006 印刷电路板设计、制造及组装--术语及定义
IEC 60721-3-1-1997 环境条件分类.第3部分: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1节:产品贮存
IEC 61188-1-1-1997 印制版及其附件--设计和使用--第1-1部分:一般要求--电子配件的均匀性研究.
IEC 61189-1-2001 电气材料、互连结构和组件的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和方法学
IEC 61189-3-2007 电气材料、印制板和其他互连结构及组装件的试验方法.第3部分:互连结构的试验方法(印制板)
IEC 61190-1-1-2002 电子装配附件-第1-1部分:高质量连接电子装配焊接熔剂要求
IEC 61190-1-2-2007 电子组件用连接材料.第1-2部分:电子组件中高质量互连接件用焊剂的要求
IEC 61190-1-3-2010 电子组件用连接材料 第1-3部分:电子焊接用电子级钎焊合金及有焊剂和无焊剂的固体焊料的要求
IEC 61191-2-2013 印制电路板组件--第2部分:分规范--表面安装焊接组件的要求
IEC 61191-3-1998 印刷板组件.第三部分:分规范--通孔安装焊接组件要求.
IEC 61191-4-1998 印刷板组件--第四部分:分规范--终端焊接组件要求.
IEC 61249-8-8-1997 互联结构材料--第八部分: 非导电膜和涂层用装置的分规范--第八节: 临时聚合物涂层.
IEC 61340-5-1-2007 静电学--第5-1部分:静电现象中电子设备的防护--一般要求
IEC 61760-2-2007 表面安装技术--第2部分:表面安装器件(SMD)的运输和存储状况--应用指南
IEC/TR 61340-5-2-2007 静电学--第5-2部分:静电现象中电子设备的防护--用户指南
IPC-A-610E-2010
IEC 61189-11-2013 电气材料、印制电路板和其他互连结构及组件的试验方法--第11部..
IEC 61249-2-27-2012 印制板和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27部分:包层和非包层增强基..
IEC 61249-2-30-2012 印制板和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30部分:包层和非包层增强基..
IEC 61249-2-39-2012 印制板和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39部分:包层和非包层增强基..
IEC 61249-2-40-2012 印制板和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第2-40部分:包层和非包层增强基..
IEC 61182-2-2-2012 印制电路板组装产品--制造描述数据和转换方法学--第2-2部分:..
YD/T 2379.2-2011 电信设备环境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中心机房的电信设备
IEC/PAS 61249-6-3-2011 印制板用处理“E”玻璃纤维布规范
DIN EN 61191-6-2011 印制板组装 第6部分:BGA与LGA焊接接头中空隙的评定准则和测量..
IEC/PAS 61189-3-913-2011 电气材料、印制板及其它互联结构和组件的检测方法--第3-913部..
IEC/PAS 62326-20-2011 印制板--第20部分:高亮度LED电路板
DIN EN 61249-2-41-2010 印制板和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 第2-41部分:包层和非包层增强基..
DIN EN 61249-2-42-2010 印制板和其他互连结构用材料 第2-42部分:包层和非包层增强基..
BS DD IEC/PAS 62326-14-2010 印刷电路板.设备嵌入式基底.术语/可靠性/设计指南
UL 796F-2010 柔性材料互连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