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万维百科 > 成都市龙泉驿区吴站长

成都市龙泉驿区吴站长

发布时间:2021-01-08 14:34:40

1、《潜伏》中,吴敬中为何要命令部下将家人接来一起?

抗战胜利了来,很多基层的官兵(天源津站长也属于基层军官)都认为,天下该太平了,应该享受天伦之乐啦。再者,八年抗战,军人们奋勇杀敌,女眷们默默支前,也该享享福啦。至于做人质?以及后来的两党斗争,那不是他们这一级军官所能意料到的。

2、潜伏吴敬中夫人

马军勤 饰 吴太太
简介 梅姐,吴站长的太太
马军勤,1953年出生于南京。15岁初中毕业后到苏北农村插队。1976年返回南京后当了一名裱画工。1981年马军勤考进话剧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马军勤从艺多年,共拍摄影视剧200多部集,发表散文作品20余万字。

3、解析<潜伏>里的吴站长

吴敬中是潜伏最深的人
原 莽

《潜伏》里活得最实在最滋润的当数军统(后为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官当了,银子捞了,所有事却被下属抢着干了。这个深谙官场游戏与做人之道的老狐狸,应是《潜伏》中最有智慧头脑,最精通领导艺术,最懂得游戏规则,潜伏得最深的人。
吴敬中把领导艺术在剧中可以说发挥得是淋漓尽致。一个领导者要领导好一个团体,他必须具备驾驭和统观全局的能力,善用人才,兼容下属缺点,对各种形势洞察如炬,了然于胸,对其中的门道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隐则隐,这就是领导艺术。这些为官的技巧,被吴敬中研究得透透的。
从军统到保密局,由吴敬中领导的天津站这个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一直未停息过,下属之间的矛盾争斗吴敬中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不阻止,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这种下属的矛盾为他的利益有了保密的保障,让谁去给自己办事都不会被走漏,他们会守口如瓶。因此,只要你不过分,不动摇他的利益,吴敬中都会姑息这种下属之间的争斗。猫看两只老鼠的争斗,于他来说,他拿捏得住你,你俩要怎么折腾就折腾去。陆桥山与马奎的争斗,李涯与陆桥山的争斗,余则成与李涯的争斗,在吴敬中心里,他们都是他手里的棋子,只要不出界,他便持沉默的观望态度。一团和气的团体是没有发展的,缺乏竞争,哪来动力?吴敬中最明白不过这理了。
从当年的复兴社到现在,吴敬中早参透人生,应该说他早就已经没有了政治信仰,他只信仰金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他支使下属余则成为其敛财,然后又同样用金条堵住余则成的嘴收住余则成的心,把下属带进一条沟里当自己的发财工具使,这招既高明又阴毒。余则成的身份他不是不怀疑,只是他懒得怀疑,余则成不存在有损他的利益,余则成对他的“巴结”正好对他来说是互为利用的好机会,互利互惠,何乐不为?不管你余则成是黑猫白猫,只要你能为他抓钱这种老鼠,吴敬中就认你这只猫。余则成是最为他利益可用之人,这是他一再纵容不彻查余则成可疑身份的原因。
吴敬中在做事中最为聪明的地方就是适时放权。一个懂得领导艺术的领导是会适时放权的,这是权术谋略。吴敬中历来的原则是,摸拿不准的事就让下属去干,不该说的话让下属替自己说。如怀疑余则成的事他让马奎和李涯去干,他做好人;讹穆连成时,他支余则成去旁说,言出他的意思,他那点爱好,最后他却假惺惺地说“这个余则成真是什么都讲”。这样做,事成了他是受益者,事砸了,对不起,你们顶雷吧,他吴敬中依然是全身而退。这就是领导艺术,谋权术也是谋智慧。所以,吴敬中始终视人用才,什么人怎么用,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他表面不露声色,但什么都了然于胸,对一些事该假装“马虎”时他便“马虎”了,装糊涂,给下属一点可图利益,以便更好为他做事。
对吴敬中来说,军统或保密局只是一个像今天大家生存的职业,他是这个职业的打工仔不是信仰者,他能客观地分析与看到党国未来的形势,但那已不是他所关心的,而是不动声色地给自己找退路。进也全身,退也全身。这点,吴敬中保持得最清醒。
只有看清时局,拿准历史朝向,思考未来的人才会在一个社会里永远是赢家。在整部《潜伏》里,吴敬中是他们当中唯一的胜利者,他身上表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本质问题。生活是最讲游戏规则的地方,从社会元素角度看,他是潜伏得最深的最成功的人!

4、四个特务的致命弱点,吴敬中的身上有几个呢?

穆晚秋虽然求仁(人)得仁(人),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身边这个小眼睛远不如谢若林英俊潇洒知情识趣,这个文艺女青年比较之下,就会发现还是谢若林对他好。而且穆晚秋和余则成之间,有一大一小两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翠平和男女未知的孩子,万一有一天翠平抱着孩子出现,那将是一件非常尴尬而痛苦的事情,要真打起来,能一脚踹翻马奎的翠平,三拳两脚就能把她打没气。


笑到最后的当然也不是翠平,因为只要余则成一天不成功或失败,她就一天不能走出那个小镇,甚至也不能恋爱结婚,只能抱着孩子,在小镇路口,站成一块望夫石。

至于马奎李涯陆桥山谢若林,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全都死于非命,连笑的机会都没有了。

那么笑到最后的是谁呢?当然是军统(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了,这老汉貌似忠厚实则心机深沉,两袖金风却能平步青云。吴敬中之所以能笑到最后,那是因为陆桥山李涯马奎谢若林这四个特务身上的缺点,他一个都没有,这四个特务加起来,也不是吴敬中的对手,就是余则成翠平也加入进来,也未必能干倒吴敬中。


马奎粗鲁莽撞,李涯顽固执拗,陆桥山官迷心窍,谢若林欲壑难平。

跟其他特务相比,马奎就是一个弱智——这不是工作能力上的弱智,而是官场经验的匮乏:你想通过揭穿余则成而扳倒吴敬中,无异于蚍蜉撼树。更为不妙的,是吴敬中已经知道马奎脑后长了反骨,所以不管马奎是不是峨眉峰,都必须死。

吴敬中已经与陆桥山商量好了,在送马奎去南京的路上解决掉他。马奎居然在成功出逃后还想“证明自己的清白”——马奎有军方背景,这是吴敬中陆桥山要解决掉他的根本原因。


如果马奎潜回南京找到自己的靠山鸣冤,或者干脆躲在军营里不出来,吴敬中陆桥山都奈何他不得,即使余则成和翠平联手,也不敢硬闯军营实施刺杀。

可是马奎忘记了吴敬中余则成两方面都在追杀他,也忘记自己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居然要在半路劫持左蓝。

傻子都知道,即使马奎成功劫持了左蓝,也不能证明他是无辜的。首先是吴敬中顾忌左蓝的身份,既不能扣押也不能用刑,这时候左蓝只要表现出“很配合”,那么就更坐实了马奎就是峨眉峰。

其次,即使吴敬中相信了马奎是冤枉的,也必须干掉他:马奎是受了刑的,而且马奎的“供词”已经上报。如果吴敬中承认自己冤枉了马奎,那他这个站长也干到头了。

吴敬中和陆桥山要想不戴“期满上峰”的帽子,就只能请马奎闭嘴——佛龛李涯已经回来了,马奎已经成了多余的危险人物。


翠平和左蓝一脚两枪,要了马奎性命,这等于是帮了吴敬中的大忙:既坐实了马奎峨眉峰的身份,又除掉了这个隐患,此事就此揭过,吴敬中至少能功过相抵,平安过关,只有那个马奎戴着红帽子,死不瞑目,连漂亮媳妇也便宜了吴敬中的秘书。

咱们回过头来再看吴敬中,他也面临过戴老板的怀疑,老戴杀气腾腾地来到天津站,是很有可能拿他这个站长开刀的。

吴敬中并没有跟陆桥山马奎制定攻守同盟,而是先找余则成大谈感情。这就是吴敬中的精明之处:陆桥山马奎都有自己的小心眼儿,对自己的站长宝座未尝没有垂涎之意,这俩小子做盐不咸做醋必酸。

余则成是吴敬中的学生,更是戴老板的学生,而且可能是老戴在天津站唯一信任的人,只要摆平了余则成,那么满天乌云就散了。

吴敬中降尊纡贵管余则成叫老弟,余则成谦恭地坚守学生名分。余则成谈话结束,在走廊里一老一中两只狐狸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5、我们都看错了吴敬中了吗?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天津站站长吴敬中老谋深算,三四十年的特工经验,能让他一眼就看穿余则成的潜伏者身份,更何况余则成和翠平露出了那么多破绽,按照军统家法,早就应该把余则成抓起来老虎凳辣椒水伺候了。

可是吴敬中对余则成不但不抓,而且非常倚重,最后还带着他远走高飞了。吴敬中为什么不转余则成?吴敬中为什么不抓余则成?是怕余则成咬他,还是怕承担连带责任?细看之下才发现,原来我们都看错了吴敬中:他不抓余则成,根本就不是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


看吴敬中跟余则成的关系,我们一定要认清一点:吴敬中对余则成是利用而不是重用。

吴敬中说余则成“心重,手不狠”,只有前两个字是真话和重点,吴敬中其实是深知余则成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余则成之所以被戴老板赏识,就是因为余则成孤身一人刺杀李海丰的时候,做得干净利落——挺过青浦班魔鬼训练的,没有一个善茬子。

从缜密侦查到择机动手,从近距离开枪到检查颈动脉补枪,余则成冷静得就像长剑在手的西门吹雪。

按照军统的规矩,刺杀任务都是双线并行,肯定有人拿着望远镜在偏僻角落监视着余则成的每一个动作。


余则成刺杀李海丰,已经成了军统的行动经典,是要在内部交流学习的,余则成被授予少校军衔,是要拿出一点干货的。

但是到了吴敬中手下,余则成忽然变得“文弱”起来。正所谓事出反常必为妖,以吴敬中多年血里火里修炼出来的火眼金睛,岂能看不出余则成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马奎指证过余则成,李涯也指证过余则成,三人成虎。按照家法,余则成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不死也得脱层皮。但是吴敬中轻描淡写:“此事到此为止。”

其实吴敬中心里明镜儿似的:马奎那个夯货,就是投奔对方,人家也不要他;李涯当了那么多佛龛而没有染红,可见不止吃了一个秤砣。只有余则成隐瞒了他与左蓝的关系,而且神秘失踪了一段时间,巧合的是能为他作证的人“出国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余则成的上司兼老师吕宗方身份暴露,已经被军统派遣马奎执行了“家法”。

那个见过游击队长“陈家大丫头”的地主王占金,已经被李涯“请”进了天津站,只要把翠平叫来验证一下,余则成就是长了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

特工不相信巧合,三次偶然就会被当作必然。七八次嫌疑落在余则成一个人身上,吴敬中要是毫不警觉,那他根本就活不到抗战胜利,也当不上天津站站长——您真以为老戴不会用人呢?


既然有这么多疑点都指向了余则成,那么吴敬中的做法就耐人寻味了,就像咱们前面说过的那样:他对余则成是利用而不是重用。

咱们盘点一下余则成的“功绩”就会知道:吴敬中只让他负责捞钱和“处理内部人”。余则成两件事都干得很漂亮:对穆连成敲骨吸髓,吴敬中得到了好几箱子古董字画;擒获中统(党通局)贪官季伟民,吴敬中得到了玉座金佛;摆平李涯与军方的关系,吴敬中得到了一辆斯蒂庞克轿车换来的七根金条和两沓美钞。

至于破获地下组织和踹门杀人这些活儿,吴敬中从来就不让余则成插手——他知道余则成一插手,这事儿准得办砸。


这时候我们就看出吴敬中精明之处了:在合作分肥这件事上,陆桥山李涯马奎都靠不住。陆桥山权欲熏心,而且上面还有人,要是被他抓住把柄,那自己这把站长椅子就姓陆了;马奎那夯货,粗暴愚蠢,而且好像也想往上爬,他肯定会捅出大娄子,鄙视把好事办坏,就是要打小报告,那厮跟军方眉来眼去,心里也有个小九九;李涯一根筋,要只知道自己赚了这么多钱,肯定会认为自己背叛了凯申和老戴,十有八九是要朝着自己脑袋开一枪的。

想来想去,吴敬中还是认为余则成最可用:因为身份和立场问题,余则成肯定不会向上面举报自己,因为自己这种“不作为”,对余则成一方是有好处的,扳倒了自己,对余则成不利;余则成那样的人,当时基本都不贪财,所以不怕他眼红。

跟余则成既不想要吴敬中的钱也不像要吴敬中的命截然相反,陆桥山马奎李涯可能是既要吴敬中的钱,也要吴敬中的命——这一点吴敬中的最大老板凯申就曾骂过桂系:他们既要我的权,也要我的命!


吴敬中与谢若林其实是同一种人:都曾热血奋斗过,但是看着越往上越贪,他们的心也变得拔凉拔凉的了。对前途失去信心,他们自然就会对金钱格外感兴趣。

谢若林认为党通局只是他“领薪水的地方”:“你看看现在那些为官的人,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对上峰的失望,变成了谢若林对金钱的疯狂。

吴敬中比谢若林老道,看得也比谢若林更深远更清楚:“天津站是个重建的站,前栅栏宿猫,后篱笆走狗,不为那点特权,谁愿意当官啊?几十万、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军队成建制的垮了,这是偷鸡摸狗的几个小小情报就能影响大局的吗?你以为搞点情报,打几个冷枪就可以决定胜负了?”

看透世情,常有俊语。吴敬中一句话就道出了他对上峰有多失望:“蒋宋孔陈家里有多少钱啊,所以他们愿意革命,咱革命是为什么呀? ”

因为看穿了官场的黑暗和无望,吴敬中对工作的态度也变得儿戏起来。军统要变成保密局而且要裁人,马奎和陆乔山都问吴敬中会裁谁,吴敬中漫不经心地扬长而去:“晚上我就去问问老天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吴敬中敢拿天津站改制这样的重要的事情插科打诨,敢拿重要情报泄露事件跟余则成打赌,说明他已经看穿了一切,放下了一切。

吴敬中会在乎余则成输得那一百万吗?当然不会,因为那时候的一百万,都不知道能不能买一包烟。

吴敬中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这一举动,告诉余则成,也告诉李涯:凡事不可认真,事情已经一塌糊涂,一切不过都是游戏而已。

吴敬中一点都不担心余则成暴露会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在当时,已经没有用金钱摆不平的事情,老戴死了,上面也就没了用钱买不同的高官。

要是抓了余则成,不但可以将功补过,而且没准还会高升一步——吴敬中有理由相信余则成不会“出卖”自己。

6、吴敬中到底是不是双面间谍,要怎样来看待呢?

马奎死了,陆桥山死了,李涯也死了,就连那个在现实中隐藏了十三年的盛乡(这是个梗)也死了。只有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全身而退,还在缴械抄家之后带走了余则成。吴敬中接受了更重要的新任务,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军衔的晋升,而且到了岛上,安全已经无忧。

这样看来,吴敬中是《潜伏》中最大的赢家,他的学生兼副手余则成也没输,只要吴敬中肯把这个事实上的双面间谍当下去,他就不会暴露——雪山千古冷,独照(罩字更恰当)峨眉峰,吴敬中完全担得起“雪山”这一代号。

如果李涯泉下有知,也会拿一百万出来赌吴敬中就是个事实上的双面间谍。


我们之所以说吴敬中是双面间谍,并非没有根据,余则成至少有三次(有读者说是七次甚至九次)已经暴露,但都在吴敬中的遮掩下巧妙过关——吴敬中只需深挖一锹,余则成翠平就都无处藏身。

以吴敬中数十年的特工经验、青浦特训班教官的资历,要是没看出余则成就是那个峨眉峰,那不是他瞎了,就是戴雨农瞎了。

老戴老吴当然都没瞎,所以吴敬中只能调侃:“峨眉峰,还特么独照,颇具浪漫色彩!”


吴敬中不但调侃了马奎,连凯申物流的大老板也一起调侃了——那首诗就是凯申写的!

按照规矩吴敬中提到凯申的时候,是要立正的,吴敬中不但不立正,还骂上了三字经,摆明了是把凯申当花生米了——那是史迪威给取的绰号。

吴敬中敢说敢骂,就说明他已经把立场抛在了一边,眼里只剩下了利益。这正好是当双面间谍必备的潜质——读者诸君都知道,双面间谍两头通吃,为的就是自己的利益。比如“金条高尚龌龊论”的首倡者谢若林,其实就是个多面间谍,他做的是生意,只为金条服务。

吴敬中也曾忠诚事业敬重英雄,但是在第一夫人讲过“特权滋味”之后,他就没有什么可忠诚的了:豺狼当道不复问狐狸。几个特务打几下冷枪,已经于事无补。别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是连纵也不撞了——他想的是怎么保住身家性命和富足生活,他明确告诉余则成:“黄雀计划没前途,往后咱们靠生意!”


生意场上是没有是非的,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而余则成跟吴敬中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他们有可能成为朋友。

余则成暴露,是吴敬中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因为一旦余则成暴露,吴敬中就会面临三种严重后果:其一,抄家;其二,查办;其三,枪毙。

一旦吴敬中被抄家,那么宋朝的夜明珠、季伟民家的玉座金佛、斯蒂庞克轿车换来的七根金条两万美元,就全都归了别人了。用葛朗台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抹脖子”。

吴敬中是一根大萝卜,他枝枝蔓蔓带出来的泥,肯定要牵涉到很多人,站长落马,局长遭殃,吴敬中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他上面的人更不允许,一点余则成暴露,吴敬中只有死路一条:或者被枪毙,或者“被自杀”。

吴敬中混迹官场多年,是一个既不舍命也不舍财的主儿,所以面对这三种后果,他一个都不会选,他只能祈祷余则成安然无恙——他是不会偷偷下手干掉余则成的,因为一个副站长消失,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而且余则成的战友一定会找他报仇,吴敬中可不想每天抱着金条美元躲避追杀。

所以吴敬中只能拜托余则成做事小心一点,千万别把自己也牵连进去。


但是作为一个老特工,吴敬中也知道“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常在河边走不能不湿鞋,自己的得意门生余则成,等于把自己推上了三岔口——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抛下夜明珠玉座金佛斯蒂庞克都不要,狠下心来加入余则成一伙,为彻底搞垮凯申物流奉献一切。

这条路虽然能活,但会活得比较苦比较累,吴敬中前列腺已经出了毛病,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走这条路。

第二条,施展雷霆手段拿下余则成,自己将功折罪,或许可以保住一条性命。

这条路也能活,但是代价太大,因为他知道上面的人比自己胃口还大,仅仅拿出玉座金佛和夜明珠是不够的,连自己的房子车子都搭进去,也只能换来一个削职为民。这是一桩亏本的买卖,精明的吴敬中绝对不做。

第三条路,就是当双面间谍,让余则成在自己掌控下活动,只要自己不死,余则成就不会暴露。

这是一条两全之路,既保住了自己的房子车子位子,还让余则成欠了自己一个莫大的人情。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跟余则成是师生关系,这点香火之情极其重要,而且余则成也曾明确表示过要首先效忠老师。


所以在三岔路口,吴敬中选择了最安全的一条路:让余则成两手空空地跟自己走——家里的东西由别人去收拾(抄),什么资料都别想带走,余则成过去所做的一切,都全部归零,就是找出对余则成不利的资料,吴敬中也有权力说那是别人伪造的。

吴敬中掌控了余则成,就等于掌控了自己的命运——如果余则成留下,对方表彰余则成之日,就是吴敬中一命归天之时。

吴敬中在带走余则成之前,先缴了他的枪,这就是要吓出余则成一身冷汗,让他往后做事小心。

官场商场情报场场场得意的吴敬中,当然懂得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余则成的另一个身份,对自己的“生意”有极大帮助:对面是个大市场,跟对面做买卖,有谁比余则成好使?

假以时日,是雪山独照峨眉峰,是峨眉峰力挺雪山,还真是个未知数。


双面间谍吴敬中就是这样炼成的,似乎双面间谍都是这样练成的,吴敬中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很多人佩服吴敬中,那时因为他们都曾想做李涯,可是活来活去,却都活成了谢若林——活成吴敬中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要想活成吴敬中,咱们可以用吴敬中的一句话来奉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想当吴敬中?你想多了!

7、吴敬中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细节可以证实?

细看《潜伏》中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三次言行,有人以今度古提出质疑:他为什么要罩着余则成?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到底是照还是罩?吴敬中是不是余则成头上的那把伞?还有人根据四点可疑之处,实锤了吴敬中身份——这位站长大人,就是隐藏最深的潜伏者。

首先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吴敬中是不知道余则成真实身份的,但同时我们也有一点可以肯定,吴敬中对余则成的真实身份也是有所怀疑的。但是一旦有人深入调查余则成,在即将揭开事实真相的时候,吴敬中都会果断叫停。

比如说翠平中了李涯圈套,已经完全暴露并被人家录了音,但是余则成拿出另一盘伪造的录音带,用两件不相关的事件来得出一个不成立的推理:乙是假的,可以证明甲是假的,这都哪儿跟哪儿呀?

余则成的推理连偷换概念都算不上,纯属无厘头狡辩。只要吴敬中下令双方都拿出原始录音带,哪个经过剪辑,哪个没经过剪辑,一耳朵就听出来了。但是吴敬中表示“到此为止”,然后拂袖而去,只留下李涯气愤难平和余则成如释重负。

抛开录音带事件不提,有心人还从吴敬中的言行中发现了四点可疑之处。

第一,吴敬中对工作表现出极其懈怠,大唱反调打击士气

作为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余则成马奎陆桥山李涯等人,把他们这一摊子事儿搞好。要搞好这一摊子事儿,就不需要提振士气。

可是吴敬中是怎么说的呢?谁听了他的话,心里都会凉半截:“ 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我研究了十五年,(研究出来的)结果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几十万、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军队成建制的垮了,这是偷鸡摸狗的几个小小情报就能影响大局的吗?”

把自己的工作定性为“偷鸡摸狗”,这种话要是传到戴老板和毛局长耳朵里,非剥他一层皮不可。

冈村宁次被光头凯申待若上宾,消息泄露之后,整个系统人心惶惶,只有吴敬中没当回事儿,居然还为此打赌:一边一本正经“心情沉重”地接电话,一边抿着嘴接过了余则成帝国了的钞票——他赢了。

跟着这样的站长,也就只有李涯那样的傻子,才会想着撞穿南墙把活儿干好。

第二,吴敬中对余则成和左蓝的关系,变现出令人费解的态度

按照军统老戴制定的家法,那是“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余则成的谎话没有编圆满:一方面档案显示他早已结婚,一方面又承认自己隐瞒了跟左蓝的恋情。

面对这么大一个违规之处,吴敬中居然没有对余则成进行任何审查,更没有把他调离一级重要的机要室主任岗位,这绝对是违背了家法。

左蓝牺牲,吴敬中表现得比余则成还沉痛,并且催促余则成送别左蓝,看到这里有很多人感到奇怪:吴敬中和余则成,到底谁跟左蓝是一伙的?吴敬中是不是在润物细无声地做余则成的思想工作?

第三,吴敬中把好活儿都留给余则成,却让李涯费力不讨好

在天津站,几个有潜伏者嫌疑的中层干部,不是被杀就是被贬,只有一直有嫌疑的余则成,跟着吴敬中混得风生水起,不但没有被杀被抓,反而升官了。这就是很多人以今度古想当然认为吴敬中罩着余则成的根本原因了: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干活的总是受委屈,跟上级分肥的平步青云。

我们细看《潜伏》就会发现,凡是费力不讨好的活儿,一定是李涯去干,无论是保护叛徒袁佩林还是绑架钱教授,余则成都是知情者甚至参与者——余则成曾受命去游说钱教授。

最后钱教授丢了,吴敬中居然没有怀疑是余则成做了手脚,只是指着鼻子大骂李涯:“把你的脑子从脚后跟里拿出来再用一次吧!”

其实结合官场职场,我们就会发现吴敬中并没有说错:李涯确实是把脑子装脚后跟里了,要不然他为什么一根筋似的只知道埋头苦干而不知讨好站长?

第四,吴敬中咋知道黄雀计划肯定要失败?

吴敬中最后搞突然袭击,直接把余则成下了配枪带到机场,这一手可把余则成吓出了一身冷汗。

在飞机上,吴敬中告诉余则成:“那个黄雀计划没前途!”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了:黄雀计划由李涯策划,由你亲自批准并掌握进度,怎么就一定会失败呢?如果你早知道这个计划会失败,那为什么还要把所有的潜伏特务都聚拢到黄雀计划中来,这岂不是更便于一网打尽?

从这件事上来看,吴敬中是当了一把清洁工:把所有的垃圾都撮进一个簸箕,方便连窝端。即使余则成不把名单藏进鸡窝,吴敬中可能也会通过另外的渠道传送出去——有余则成代劳,吴老先生倒是省事儿了。

所以有人根据这四点得出一个结论:吴敬中是最大的潜伏者,只不过跟余则成不在一条线上,属于互不隶属的平行关系,或者吴敬中潜伏得更深,他知道余则成,余则成却不知道他。

与成都市龙泉驿区吴站长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