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万维百科 > 国外交互设计网站app

国外交互设计网站app

发布时间:2021-01-08 04:14:49

1、app ui交互设计用的什么工具

app ui交互设计用的工具有很多:

WebFlow是一款 web app,你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完成网站的视觉和交互设计,还包括实
时预览和代码编写功能。WebFlow的编辑器界面友好,所见即所得,设计师拥有完全的控制权。WebFlow一直在持续更新功能,包括Web字体,视频支持,交互的状态,W3C标准化,乃至于主机托管。

Marvel是一款免费的原型设计 Web 应用,可以进行网页设计和移动端的UI设计。和WebFlow一样,你可以使用Marvel完全在线完成设计,并且可以和你的Dropbox同步,可以方便你进行共享或者分享。值得一提的是,Marvel 支持PSD格式文档,也就是说你的视觉稿无需转换格式就可以使用。

Macaw 是一款桌面端的所见即所得的设计工具,实时代码预览,便捷输出。比较独特的是Macaw可以创建响应式设计,内置的断点编辑器可以帮你轻松地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实现完美的响应式显示。尽管Macow中的代码编辑功能并没有太大必要,但是最新版的Macaw在HTML和CSS代码编辑上体验还是蛮好的。

UXPin 是一款比较著名的设计类的web应用,用户可以借助UXPin在线协作完成线框图和原型的设计。UXPin旨在帮设计师快速便捷地进行线框图和原型设计,拥有完备的版本管理,支持响应式设计,通过拖拽预制控件进行UI设计。

2、app交互设计中国和欧美的用户习惯为什么如此不同?为什么

地域结构,生活习惯 民风民俗等等一些列因素构成了不同的用户习惯。

3、手游的交互设计与其他APP的交互有哪些区别

WebAPP和原生APP同为移动端,很少有研究这两项的交互区别,最近公司做了版一次从原生APP到WebAPP(HTML5)的移植,权故总结一下期间遇到的问题及不同点总结。从使用场景上,WebApp用户面临比APP用户更严峻的问题:1、页面跳转更加费力,不稳定感更强思考点:如何减少跳转(扁平结构、页面布局技巧),增加数据及展示的流畅流程及稳定性(技术)2、更小的页面空间(由于浏览器的导航本身占用一部分屏幕空间),更大的信息记忆负担

4、做交互设计(App方面)需要具备那些知识

需要一个制作交互原型图的软件;Axure之类的,你要手绘额,也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APP交互版设权计的规范了,这个就需要自己去一些做交互的网站自己发掘,我这里讲不完的。
http://www.woshipm.com/
http://jumpui.com/
http://www.ui.cn/

5、有哪些界面UI交互设计的比较好的APP

诚筑说:以下是名字
momo 乐乎 好奇心日报 每日故宫 nice in
想去 落网 野糖 良仓 黄油相机 片刻

6、哪些App 的交互设计得很有意思

History Animation by UISTAR

这款APP的概念促使人思考手机阅读的方式,可以点击和滑动书籍标题,当你选择了一本,就会弹出书籍封面。当你阅读的时候,你仍然能够滑动选择书籍,可以自由地转换到其他的标题。这款手机交互模拟了真实阅读中的体验,用滑动和点击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交互,创造了一种经典和优雅的阅读体验。

2. Bthere

这款APP的引导页色彩鲜艳、活泼可爱,是一款颇有特色的交互作品,在冗长的APP引导页为用户提供了一份极佳的体验。通过动态的图表过渡和背景色切换和一些独立的微动画元素(包括独轮车的尾气),Bthere高效地传递了品牌的趣味性,从而也改善了APP的用户转化率和停留时间。

3. Bon App!

到你旅行到一座新的城市的时候,填饱自己的肚子是最要紧的事情。Bon App!可能是你最佳的选择,查看本地美食测评,探寻美食沙龙,同时也可以签到和在线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

4. Parking Search by SELECTO

在大城市停车永远是一项非常头疼的事情。高效便捷地找到停车场是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这款APP会提供给你附近的停车场定位以及收费标准。当你点击了一个定位后,就能查到还有多少剩余车位,同时也提供了预约车位的途径,不至于开过去后吃闭门羹。在交互上,这款APP的两点在于选择停车点后出现的信息卡,并且快速地绘制最佳路线,穿插停车点的数量并推送停车点图片信息。

5.Sport App by Sergey Valiukh

主要的特色是侧边菜单打开时内容呈现的“橡胶效果”,在屏幕上打开侧边菜单后,也能显示所有内容的详细信息。色彩的配搭非常新鲜明亮,激励用户进一步的操作;动画中细微的弹跳感,使得应用整体承载着满满运动风。



7、交互设计师有哪些手机必备APP

作为交互设计师手机上常年安装了各种APP作为竞品分析,从地区市场来分的话,分版为国内与国外两大市权场,国外主要以北美地区为主。而所处行业偏向不一样,

1.社交类

2.资讯类

3.购物类

4.生活便利类

5.出行类

6.设计类
等等。。。

8、手机APP的界面交互设计,现在用哪种软件比较多?A–xure可以弄么?

axure、sketch都可以

9、交互设计iphone的app哪个

iPhone App的特点
iPhone有自己的特点和气质,因此他的App不同于其他键盘手机甚至Android这种触屏手机。
首先iPhone只有一个物理按键Home,而这个按钮主要是在系统级操作上起到一些作用,在一个应用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退出功能。在480 x 320这个对手机而言很大的屏幕上要包括以下3个模块,才能对一个App进行操作。
1、虚拟键盘
iPhone虽然与Android同为触屏,但没有物理键盘(而Android有可能有物理键盘),所有的输入操作都需要屏幕中的虚拟键盘来实现,同时需要考虑虚拟键盘的遮挡问题。
2、目录导航
没有物理按键做为目录菜单的呼出功能,完全不同于Symbian和Android系统,包括导航也需要屏幕中的虚拟按钮来实现。
3、功能操作
需要把所有的功能集成在App中,比如我们可以用Tab bar来做功能的分类,工具栏来做具体视图的功能操作集合。
我们再来看看用户对iPhone的使用习惯
显然支持单手操作并不是iPhone应用的特性,当然也有一些游戏需要双手进行(沉浸式应用),但因为iPhone有一块非常灵敏支持手指多点触控的电容屏,所以手指直接在屏幕上的操作更加直观和更具操控感,不需要任何中间设备(按键或是鼠标)来控制。
1、自上而下的操作:
用户多数情况下会如上图的姿态,一手握机,大拇指做为主要操作和点击手指,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iPhone系统应用还是很多其他的优秀应用,大多使用很多的列表,因为拇指在滑动列表时会非常顺畅和方便,而且操作速度非常快,所以很长的列表不会成为iPhone应用的障碍,这与其他手机平台上的特性不同,更何况在表格的情况下,单击顶部的状态栏可以快速回到顶部。
2、减少输入
这与《移动设备交互设计》书中的一些观点一致,即对于手持设备我们要尽量的减少用户输入,特别对于iPhone这种虚拟键盘而言,即便电容屏再灵敏,对于每次都准确的触动面积很小的虚拟键盘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要尽量使用选择器,或是输入提示suggestion来减少成本。
3、足够大的按钮面积
对于iPhone这块电容屏来讲,虽然很灵敏,但接受的感触面积并不小,且用户又是直接用手指操作,所以我们要对应用中的所有按钮要适合指尖来操作,跟据官方给出的设计指导,44*44pix是一个较理想的面积。
4、多点触控手势
相对于设备的软硬件来说,手指总是保持可用,它是人体的一部分,可以灵活的做各种动作,而且直接触控屏幕非常直观,且用户也非常愿意使用这些看上去很酷手势动作,比如可以对图片用两个手指拉开来放大,合并来缩小,直接拖动来调换顺序,摇晃来进行刷新等。当然我们要考虑这些手势在不同应用的不同使用场景,不要滥用。
总之,iPhone应用的是线性的,连贯的,直观的依赖滑动操作,手指点击,以及各种手势给人很酷的感觉。
iPhone App的基本设计方法
1、iPhone应用的分类
1) 高效型
这类应用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完成一个任务,注重内容的组织逻辑功能和信息架构的展现,以方便用户快速高效的使用,最终完成任务。此类应用一般包含大量的列表及每个列表中的任务功能。最典型的就是系统自带的“Mail”应用,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高效型应用。
此类应用给用户的感觉是层层进入,内容逐步具体化,直到可以完成用户的任务。
另外一个非系统应用且典型的就是QQ,可以看一下是不是也遵循这个特点。
2)实用工具型应用
此类应用一般交互操作非常少,也没有很深的层次结构,往往都是直接了当的展示信息,一般会在“背面”(通常会有一个翻转的效果)展示设置功能。最常见的就是“天气”和“股票”两个系统自带的应用。
3)浸入式应用
大多指游戏类应用,但也有一些实用工具,比如电子罗盘,所谓浸入式应用一般是全屏模式,专注一个任务或是娱乐的深入体验,没有过多的文字,而将用户的注意力放在如何使用它。
2、设计iPhone应用
1)iPhone应用的基本结构
状态栏:这是ios系统的一部分,除了浸入式应用外,其他应用一般都会保留这个bar。
导航栏:这里包括当前的title,当前的主要操作的控件和返回的导航功能
工具栏:对当前内容区可执行的功能动作。
标签栏:可以理解为全局导航,方便快速切换功能或是导航。工具栏和标签栏在一个视图中只能存在一个。
2)移植你的应用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把web端的应用移植到手机上,而在web端的应用,如果我们列出一个功能结构图,可能会包含100项以上的功能点,你可以做如下工作:
①考虑这个web端的产品,核心功能是什么,任何一个产品都会有核心功能,以及附加功能,比如QQ,核心功能就是IM,即时通信,可能截屏是一个附加功能,尽管用的人非常多。确定核心功能后,以及围绕核心功能尽可能少的扩展功能和逻辑。如果你的web网站或是你的业务包括很多,可以把他们按不同业务类型拆分成不同的多个应用。
②对确认的功能结构考虑在iPhone上的信息架构模型,上文说过,iPhone应用是线性的连贯操作,一层一层进入直到完成最后的任务,所以你要按这个思路去整理信息架构,一般来说,操作的深度不要超过3层,如果超过3层就要对产品形态进行扁平化处理,即由深度改为广度,因为随着深度的增加,每一级别都会有不同的功能,甚至有承载上一级的功能或逻辑,深度越多,这些功能就会越复杂,而在手机如此小的空间上就很难进行合理组织。
可以延伸阅读kentzhu同学:产品:更多的限制,更简单的设计
③合理利用iPhone应用的结构及标准控件。
标签栏,可以理解为web应用中的全局导航或是主要子功能的切换,这个bar可以贯穿于主要视图的底部,方便用户快速跳转,比如下图这个标签栏。
导航栏,可以理解为web应用中的局部导航,子导航或是面包屑,显示当前位置,同时还承载了1个或两个主要功能操作。可以方便用户返回,或是对当前视图进行1-2个最重要的操作。如下面这个导航栏。
工具栏,可以理解为web某个具体页面中的一些主要操作功能,比如上传,搜索等。如下面这个工具栏。
这是ios系统应用mail中,具体邮件打开后的工具栏,包括了对当前邮件的几个主要操作。对于你的应用,你也可以把一些操作放到主视图区中以按钮的形式展现,不放在底部的工具栏。但我们说,iPhone用户更习惯于iPhone一些“标准”操作,习惯iPhone的标准逻辑,所以把主要的操作以底部工具栏的方式展现似乎更好一些。
使用引喻的标准控件
我们看到滑动效果的开关,突起效果的分段按钮,转盘选择器等,代替了传统web中死板无生气的标准控件。
④调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接口
例如iPhone提供的地理位置接口,可以为你的应用提供不同于web端的特殊功能,设计出更具有特色的产品,更能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
最后,我想说iPhone应用是简洁的,包括设计上的简洁和功能上的简洁,不应该有太多的功能分支,不管你是否能组织好这些功能,过多的功能总会把用户搞晕。iPhone应用是有特殊气质的,你可以把他设计的完全符合iPhone使用的特点,甚至带有一点炫酷,而不用考虑低端用户,因为使用 iPhone并且可以装App的用户,他的使用经验不会太差。

10、什么是app交互设计

app交互设计分为以下5种:
1. 树形结构,做产品交互的逻辑关系就要像自然生长的大树,树干、树枝和树叶越往内部交互就要越少,不能在树叶上长了颗大树。
通常情况下很容易理解,交互设计与功能复杂度相联系,就像大树一样,界面展示一开始的时候是树根 树干 树枝和一片小树叶,功能点一点点变小,减弱。但是有时候我们在用app的时候会在一个很不明显的地方有一个大功能,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我不说这个对还是错,如果这个新大陆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点,那么做交互就要有新手引导,指引用户用这个功能,不然只有20%的用户会发现此功能,埋藏越深责用户点击率会越低。如果这个功能不是很重要那么可不可以换一种形式展现,减少功能点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树叶。
2. 大众交互,为了追求不一样而硬要改变的同时要做好新手引导。
交互的复杂多变会让用户摸不着头脑,一半用户学会这个功能需要交“学费”,要做到市面上最普遍的形式,不要因为不一样而变的不一样,如果非得要变就要把它变好,要好新手指引,不然改变了用户习惯,给那些“小白”用户造成困惑,甚至是流失很多潜在付费用户。
3. 错觉交互,利用人性的弱点扩大产品收入。
错觉交互是利用人们最正常的用户习惯来做一些用户不想做的事情,达到研发商的目的,通常利用这种情况最多的是付费,无意间骗取用户钱财,很多用户不会在意1元两元的费用打电话投诉或索要,就造成了很多研发商一款上线的产品会有大几百万的流水。
4. 深度交互
深度交互就是人机器界面又增加了机器的交互,比如:很多唱歌的app,当你录制歌曲的时候利用自带的耳机录制音乐效果会很差,不会让歌手发挥更好就自己研究了一款麦克风,用手机这款app要配合一款外接一款机器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5. 本质交互
“顾客是上帝”一定要分析用户。每个项目的实用性和交互性不是在给某一个老板或者哪个制作人用,不能按照他们的想法做出他们喜欢的东西,是给用户用。老板们用多年来的经验和阅历为依据在做事情,请不要忘记你的思想掌控不了用户,用户的思想你要研究甚至成为你的用户,不然总认为自己是金字塔上最高的人,指挥跟你混的人民战斗,不深入了解用户你指挥的永远是外走内不走,行尸走肉一般

与国外交互设计网站app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