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救助站黄智谋最终处理结果
救助站说快把你们的旧衣服零用钱捐到救助站来
我们救助金缺口还差点
现在的救助站就是原来的收容所,
想一想以前的收容所是个什么东西就知道了
90年代在广东打工人的辛酸泪苦辣咸啊
2、一个记者在火车站装疯卖傻被人贩子卖到黑煤矿帮助警察破案 求记者名字
雷锋
3、救助站工作职责与职能简介,救助站不救助哪些人
救助站是指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站。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摘要)
国务院令第381号
第五条
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
第六条
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姓名等基本情况并将随身携带物品在救助站登记,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
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
第七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第八条
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
第九条
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人员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维护站内秩序。
第十条
救助站不得向受助人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收取费用,不得以任何借口组织受助人员从事生产劳动。
第十一条
救助站应当劝导受助人员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救助站对受助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照顾;对查明住址的,及时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领回;对无家可归的,由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妥善安置。
第十二条
受助人员住所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教育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
第十三条
救助站应当建立、健全站内管理的各项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第十六条(部分)
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救助站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七条
本办法的实施细则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摘要)
民政部[2003]24号
第二条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第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
(三)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
(四)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戚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五)随身物品的情况。
第六条
受助人员不得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救助站,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生活必需品外,由救助站保管,待该受助人员离站时归还。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制定救助站受助人员的作息、卫生、学习等制度。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救助站的规章制度。
第十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提供的有关情况,及时与受助人员的家属以及受助人员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该地的公安、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核实情况。
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一条
受助人员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由救助站发给乘车(船)凭证,铁道、公路、水运等运输单位验证后准予搭乘相应的公共交通工具。救助站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受助人员的亲属及前往地的有关组织、所在单位。
第十二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对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救助站应当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
第十四条
对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但可以查明其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受助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省内的由流入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跨省的由流入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通知流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回,送户口所在地、住所地安置。
第十五条
对因年老、年幼或者残疾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表达能力,因而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也无法查明其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由救助站上级民政主管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安置。
第十六条
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应当事先告知,救助站不得限制。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开救助站,须经救助站同意。
受助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同放弃救助,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七条
救助站已经实施救助或者救助期满,受助人员应当离开救助站。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第十八条
受助人员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乡级、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帮助返回的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避免其再次外出流浪乞讨;对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责令其履行抚养、赡养义务;对确实无家可归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应当给予安置。
第十九条
受助人员在救助站期间应当遵纪守法,不得辱骂、殴打救助站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助人员,不得破坏救助设施,不得毁坏、盗窃公私财物,不得无理取闹、扰乱救助工作秩序。
对受助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制止;受助人员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或者发现受助人员有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4、地级市社会救助站属于什么级别???
地级市社会救助站隶属于市民政局下属2级单位。正科级编制。
5、县级救助管理站站长享受车补吗
县级的救助站站长,并且是公务员身份,应该享受车补。但是每个地方的规定不同。
所以最好是详细咨询确定。
6、公务员提拔为救助站站长以后是什么编制
?
7、六旬智障老人与女儿集市走失19年后相见是怎么回事?
六旬智障老人与女儿集市走失 分别19年后最终相见
1月28日,冰雪覆盖的严冬出现了暖心一幕。一位流浪时路经江苏东台市的六旬老人,在众人合力救助下,成功找到失散19年的亲人,并在铁路民警的帮助下与从辽宁大连赶来的亲人一起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失散19年的母女终相见 抱头痛哭述说相思之苦
南方的一场暴雪,使这条寻亲路异常难走。一路上,汽车缓慢行驶,这让从千里之外辽宁大连赶到东台市寻亲的一行三人十分焦急。车上的唐玲想到即将要见到分别19年的妈妈,激动万分,泪水从她的脸庞滑落,头别向车窗外看着白茫茫的雪景若有所思,往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在她17岁那年,妈妈李淑珍带着她一同上街赶集。她记得自己当天开心极了,特地换了身新衣服跟着妈妈出门了。街上人多拥挤,唐玲和妈妈走散了。当她哭着回到家后,再也没有见到妈妈的踪迹,这一分别就是整整19年。唐玲原以为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妈妈,直到几天前接到了一通来自东台市救助站陆站长的电话。
电话那头,陆站长告诉唐玲他们救助站里来了位叫李淑珍的老人,今年63岁,家住在大连枫林街道。听到这个日思夜想、多次出现在自己梦里的名字时,唐玲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心狂跳不止,“这是真的吗?真的找到了我失散多年的妈妈吗?”唐玲在电话里反复向陆站长确认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
陆站长通过网络邮件将李淑珍老人现在的照片传了过来。唐玲初看到妈妈照片时,觉得和她印象中的妈妈面部长相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毕竟19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唐玲也不敢确定,连忙找到了舅舅、舅妈等家里的亲戚前来辨认。后来,在救助站的帮助下,通过网上视频,唐玲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妈妈,在与妈妈共同对往事的追忆中,唐玲确信坐在电脑屏幕前的老人就是自己失散多年一直寻找的妈妈。
激动万分的唐玲一刻都等不急了,她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自己的妈妈。1月27日,她收拾了行囊,与舅舅、舅妈一同踏上了去东台的火车。
1月28日,唐玲等一行三人到了东台火车站。派出所的民警周建新早已等候在此,安排他们一同坐上了警车,赶赴东台市的一家敬老院,共同寻找李淑珍老人。
“妈妈,这些年你都到哪里去啦?我们全家找你找的好苦啊,呜呜……”在三仓敬老院内,唐玲见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妈妈。母女俩抱头痛哭,述说着这些年分别的相思之苦,亲人相认的场面让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众人多方寻找 帮助流浪乞讨老人找到亲人
从李淑珍老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唐玲依稀了解了妈妈这些年悲惨的遭遇。年轻时的李淑珍因精神受到了刺激落下了病根,有些轻微的智力障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1999年的冬天,李淑珍带着女儿上街赶集,与女儿走散后迷迷糊糊踏上了“回家”的汽车,没想到坐反了方向,与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下了车,从此开始了她的流浪生活。
这些年,李淑珍就靠着捡拾垃圾、在街上乞讨流浪生活,走到哪,哪里就是她的家,直到她在东台市遇到了好心人。1月20日上午10点多钟,花舍派出所民警李伟接到群众报警称,在228国道新曹农场段发现了一名提着大大小小编织袋的老太正在马路中间行走,这条路上过往的大货车很多,十分危险。民警李伟立即赶赴现场,找了这位流浪的老人。因暂时查不到老人的身份信息,李伟只好将她先护送至东台市救助管理站安顿下来。
东台市救助管理站管理员陈维娜给老人端来了热饭,并给老人洗了澡,换了身干净暖和的衣服,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随后,市救助站又把老人安置到了条件相对好些的一家敬老院,并根据老人提供的姓名和大连市枫林街道这两个仅有的线索,帮助老人寻找家人。
通过东台市救助站和大连市枫林街道相距千里的两头连线,让相隔19年的亲人信息终于有了着落。枫林街道辖区派出所经过多方查找,找到了确有李淑珍这个人,但户口已于3年前注销。警方费劲周折,还是找到了她女儿唐玲的联系方式。
大雪封路 铁警开启绿色通道送老人踏上了回家的火车
“今年我终于可以和妈妈一起过个团圆年,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唐玲紧紧攥着自己妈妈的手,生怕与妈妈再分开。
激动的一家人相认后准备即刻启程,带着李淑珍回到阔别多年的辽宁大连老家,看看家乡的父老乡亲,看看家乡的一草一木。此时恰逢江苏省大范围降雪,造成多趟长途客车全部停运了。由于李淑珍的户口信息早已被注销,无法购买火车票,让这家人的返程之路变得异常困难。
正当这家人一筹莫展之际,陪同前往认亲的海安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周建新提出来他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一行人赶到了东台火车站,此时售票大厅里全是人,火车票非常紧张。周建新为李淑珍老人办理了临时购票证明,并通过火车站的绿色通道,购买了特殊的火车票。
拿到了火车票,李淑珍老人终于可以回家了。随着开往沈阳的火车从东台出发,走失6935多个日夜的李淑珍在家人的陪伴下,踏上了回家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