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它位于泰山站的哪个方向
考点: 我国的南极科来学源考察、中山站、长城站 专题: 分析: 泰山站的经纬度是(76°58′E,73°51′S ). 泰山站位于南极圈内,长城站在南极圈外,南极点四周都是北方,据泰山站和长城站的经度可得,长城站偏西,长城站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位于南极洲的哪个岛
中国来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源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
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
3、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考站中,位置最南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结合图示得知:在我国的四个科考站中位置最靠南、最接近南极点的是昆仑站;结合选项.
故选:C.
4、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位置
长城站位于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南端。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2°13′、
西经
58
°57′。于1985年2月20日建成.
5、我国南极科考站的顺序
我国南极科考站的顺序: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泰山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
1、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建成,南纬62度12分59秒,从纬度位置看,在南极圈之外。
2、1989年,中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建成,纬度是南纬69度22分25秒,这次进入了南极圈,也登上了南极大陆,比长城站进了一步。
3、2009年,中国第三个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更进一步到南纬80度25分02秒,位于距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海拔4093米)的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是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4、2014年,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建成,纬度是南纬73度51分。泰山站海拔2621米,在科考站中也算比较高的,以泰山命名,也比较贴切。
5、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5)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位置扩展资料
1985年2月14日晚22点(当地时间,北京时间15日上午10点),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设全部完成,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已经崛起在南极洲乔治岛的土地上。
1985年2月20日上午(当地时间),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在大雪纷飞中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一个新阶段。
南极乔治岛银装素裹,中国长城站的桔红色主体建筑物上彩旗飘扬,南大洋考察队、“向阳红10号”考察船船员和参加长城站建设的其他人员分别乘着小艇和直升飞机来到了长城站。
落成典礼开始的时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欢腾。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飘扬在南极洲上空。
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A.长城站B.中山站C.昆仑站D.泰山
A、长城站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长城站位于西南极洲南设专得兰群岛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南端属,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57分52秒,距离北京17501.949千米,与北京的方位角为170度38分27秒。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其中最大的岛,面积为1160平方千米,就分布有9个国家的9个考察站。因此,选择A、长城站。
(6)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位置扩展资料:
长城站周围分布有智利、阿根廷、前苏联、波兰、巴西、乌拉圭等国家的科学考察站,其中距智利的马尔什基地仅2.7千米。计有各类建筑物35 处,共2184平方米。已可以进行电离层、地磁、高空大气物理、气象、冰川和地震等项目的科学考察。从1986年9月起,南极长城站气象站已作为南极地区32个基本站之一正式加入国际气象监视网。
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考点: 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长城站 专题: 分析: 东西半球的划分是回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答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该站的经纬度是62°S,59°W,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东半球.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科学考察站的半球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8、中国南极科考站的长城站
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位置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7个考察站。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的气温据1985年以来观测资料表明:夏季代表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3℃,最高为11.7℃,最低为-2.7℃;冬季代表月七月份平均气温-8℃,最高为2.6℃,最低为-26.6℃。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以降雪为主。暴风雪频繁是长城站的最大特点,每年大风((17米/秒)日数在60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40.3 米/秒。 中山站位于在南极大陆的拉斯曼谷陵上。站址距北京12553.160千米。(69°22'24S, 76°22'40E)。它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 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度30分50秒。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气象要素的变化与长城站差别较大,比长城站寒冷干燥,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中山站年平均气温零下l0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温度达下36.4摄氏度;中山站地区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吹东南偏东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降水天数162天,年平均湿度54%,全年晴天的天数要长城站多得多。中山站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连续白昼时间54天,连续黑夜时间58天。中国在南极所建立的两个考察站都设有气象站,都已在世界气象组织注册,全年对各气象要素进行不间断的观测。建筑和生活设施 中山站建站以来,经过多次扩建,现也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和文体娱乐栋,以及发电栋、车库等。
中山站设有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分析仪器设备,可供科学考察人员对现场资料和样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站上的气象观测场、固体潮观测室、地震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等均配备有相应的科学观测设备和仪器。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9、中国南极科考站 长城站第一任站长是谁?以及他的资料
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组织领导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赴南极建站和科学考察。编队由两船、两队组成——国家海洋局“向阳红10”号远洋综合考察船( l15人),船长张志挺,政委周志祥;海军“J121”号打捞救生船(308人),船长于德庆,政委袁昌文;南极洲考察队 (54人),队长郭琨。
郭琨,我国南极事业的开拓者
1935年,郭琨出生于涞水县姜各庄村一个书香门第,1956年从天津市扶轮中学毕业[1]并被保送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传统的家教和严酷的军事生涯,炼就了其拼搏奋斗、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务求完美的优秀品质。
1962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军事科技工作者。
郭琨同志先后担任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考协会副主席等要职。
现为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顾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郭琨同志七赴南极,担任第一、三、五次科考队队长,组建了南极考察训练基地,领导建设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并担任两站荐任站长。是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次荣立一等功。
郭琨同志在学校是五好学员,在军营是优秀科技工作者,在科考事业上,更是功勋卓著。 多次出席《南极条约》协商国、南极局局长会议和率团参加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会议。
郭琨同志的科研成果颇丰,数十本(篇)论文论著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第八届国家图书奖等。
主要著作有:《海洋手册》、《中国南极长城站》、《白色的大陆》、《冰原科学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画册》。合作主编了《神奇的南极》丛书十本,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