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业群专业什么意思
就是说他比示范还差一级,国家示范建设专业群比国家骨干建设专业群要好,他比较次一点的意思。
2、骨干网构建
骨干网(Backbone Network)是用来连接多个区域或地区的高速网络。每个骨干网中至少有一个和其他骨专干网进行互联互通的属连接点。不同的网络供应商都拥有自己的骨干网,用以连接其位于不同区域的网络。
“骨干网”通常是用于描述大型网络结构时经常使用的词语,描述网络结构,主要是要看清楚网络拓扑结构,而非具体使用的传输方式或协议。骨干网一般都是广域网:作用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
骨干网是由多种传输方式,多种协议组合构成的。
目前我国拥有9大骨干网:
❶.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❷.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❸.中国联通计算机互联网(UNINET)
❹.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❺.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
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❼.中国科技网 (CSTNET)
❽.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
❾.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
3、高职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同类专业建设资料,建筑系
最好的是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四川省建设厅,西南五省建筑系统共建的一所大学。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有自主招生资格,全国50所就业经验典型大学之一(包括本科、专科,四川省仅此一所) ----专科层次公办专科(37所)---- 国家示范高职院校(6所) ①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验收通过) ②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验收通过) 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验收通过) ④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验收通过) ⑤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 ⑥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4所) ①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立项建设) 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 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 ④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所) ①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立项建设) ②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拟立项建设) ③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拟立项建设) ④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拟立项建设) ⑤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拟立项建设)公办普通高职高专院校(26所)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四川管理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层次民办专科(10所)----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四川天一学院、四川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4、什么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扩大国家重点建设院校数量,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要求,经各地推荐,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拟确定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00所高等职业院校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分三批开展项目建设工作[1]
高职特色明显。学校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较强的潜力
领导能力领先。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具有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资源整合能力。
综合水平领先。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具备较好的师资、设备、经费等条件,教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
专业建设领先。专业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在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行“双证书”制度、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社会服务领先。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5、在中国的Internet建设中,建立了那几个骨干网?
1.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Chinanet)
Chinanet由信息产业部负责管理,网络结构分为全国骨干网、各省(区、市)地区及接入网三个层次。该网现有三个国际出入口,一处经信息产业部北京国际出入口局出入境;一处经信息产业部上海国际出入口局出入境;一处经信息产业部广州国际出入口局出入境。该网覆盖全国,主要服务对象集中在科研、教育领域和部分信息服务公司。该网的下级接入网络单位用户或个人用户的接入申请,由各地邮电管理部门审批。目前,通过专线接入Chinanet的团体用户有20多家,通过电话拨号方式接入Chinannet的个人用户已超过10000个。
2.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CERnet由国家教委主管,它是1994年11月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该网的国家网络中心设在清华大学,其国防出入口租用信息产业部北京国防出入口局提供的数字数据信道,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速率为128Kb/s。该网的下级接入网络单位用户或个人用户的入网申请,按照分层负责的原则,分别由国家教委国家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和各校园网管理机构进行审批。
CREnet的用户分别通过光纤、微波、以太网、数字数据网(DDN)、拨号线等方式接入主网。目前,该网络已覆盖了除西藏、台湾和港奥之外的所有省(市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华东南部、华东北部等八大地区的108所高等院校。其中东北地区11所及广东省高教厅、华中地区16所、华东南部地区10所、华东北部地区23所,今后将联接全国1090所正规高校。
CERnet的国家网络中心配有美国SUN公司的Spare1000服务器两台,Cisco公司的7000系列路由器多台,还配有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以及多种高性能工作站。目前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成都电子科大、华中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个结点,并配有相应的服务器和路由器。CERnet网上经常开机的服务器约有1100台,接受服务的主机已超过3000台,最终用户有30000个。每天下载信息约为1123M字节。向外发送约为522M字节。该网目前是国内最大的Internet互联网。
3.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CASnet)
CASnet由中科院主管,是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中科院牵头实施,是由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国家重点学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CASnet 由两级结构组成,在北京地区的院所组成核心院所网,其它地区组成外围院所网。全网共设置了27个主结点,分别设在北京及各地的12个分院。另外,中科院信息网络中心(NCFC)还承担国家域名服务的功能。
CASnet的核心院所网经100Mb/s高速网络接入,外围院所网以低于10Mb/s速率的远程网络技术进行联接。网络覆盖了北京、沈阳、上海、武汉、广州,成都 、西安、新疆等13个地区的全部上网院所114个。
CASnet的网络(NCFC)装有10多台用于网络控制、网络服务、数据库服务的小型机和工作站,以及一台超级计算机和一些路由器。CASnet有子网63个,联网的计算机有3000多台,最终用户总计10400个,每天信息流量约为1200M字节。
4.中国金桥互联网(Chinagb或GBnet)
Chinagb由信息产业部主管,网络结构是天地一体、互为备份,进行全程全域管理的经济信息网。其中心结点设在北京,在24个发达城市建有分中心,各点之间由传输速率为64Kb/s到2Mb/s的信息相联。金桥网经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高能物理所网络中心专线开展了国际联网试验,在建设过程中曾进行过256Kb/s速率的短期直接国际联网实验。目前经信息产业部国际出入口局提供信道已正式开通国际链路。金桥网络经确认为信息产业部的互联网单位。
Chinagb用户主要采用卫星小站方式和微波方式入网,部分用户采用专线和拔号线方式入网。金桥网的用户分为三类:(1)政府类: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人事部、水利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气象局、国家信息中心、24个省市信息中心;(2)文教类:人民日报社、中科院、高能所、清华大学、环境与发展研究所;(3)大中型国有企业: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电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国华能技术开发公司等。共计约160个接入单位,1600个最终用户,网络覆盖国内经济发达地区。
Chinagb网络中心配有大型EDI(电子数据交换机)2台,中型数字程控交换机1台,各类UNIX服务器工作站17台,卫星通信主站设备一套,各分中心配有卫星小站设备和相应的服务器、数字程控交换机、信息服务终端及电视会议设备等。
6、河南省属8所骨干高校有哪几所
总共有9所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
2020年2月1日,河南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联合发文:
正式回立项河南农业大答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
共9所高校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
7、国家发改委已批复的24个示范基地和26家骨干企业建设的示范项目名单
示范基地
本溪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承德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承德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个旧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洛阳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商洛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白银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鄂尔多斯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阜新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淮南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黄冈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焦作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柳州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娄底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黔南州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青岛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苏州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唐山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徐州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宜昌市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重庆长寿区产业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骨干企业名单
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新创化建科技有限公司;
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远通矿业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华新水泥有限公司;
黄石大江集团公司;
酒泉钢铁(集团)公司;
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上海建筑材料(集团)总公司;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华强建材集团公司;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天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发改委的网站上有,地址:http://www.ndrc.gov.cn/fzgggz/hjbh/hjjsjyxsh/201212/t20121203_517018.html
8、全国示范高职院校和全国骨干院校的区别。
全国示范高职院校和全国骨干院校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所有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都是差不多的。只是高职院校是整体办学水平比较好,骨干院校是指在某些专业办学水平较好的。不要太迷信这个,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
全国示范高职院校是指整体办学水平比较好的,全国骨干院校是指在某些专业办学水平比较好的,很多院校两个都含,或者含一个,都是概念性的,。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喜欢的城市即可。
纠结在所谓示范和骨干这些名头上,没有一点意义,重要的是哪个学校有比较过硬的专业,要就业好!所谓示范也是专指某个专业,其它专业可能啥也不是。找专业比找学校更为实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为了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遴选100所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建设。4年来,示范建设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单独招生试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9、国家级高职高专示范性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有什么区别?
示范高一级
10、我们应该如何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校训,为我院的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添砖加瓦,做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一个人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荣辱观。比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以出身的贵贱、特权的大小和占有奴隶的多少为荣辱标准;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更是把特权和等级作为划分荣誉高低的标志。恩格斯曾经精辟地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树立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以何为荣、以何为耻,从而起着引领社会风尚、提高道德素质、引导人们行为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它概括精辟、内涵深刻,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对当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自觉弘扬。中华民族是富于道德追求的民族,对荣辱问题历来给予高度关注。从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到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论述,以及荀子的《荣辱》篇,等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关于荣辱问题的丰富思考,铸就了明荣辱、知礼义、尊德性等宝贵的民族性格。“八荣八耻”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和传统民族精神,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之荣、雪洗中华民族之辱为己任,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宝贵的革命道德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从对“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道德规范的倡导,到“学习雷锋”活动的广泛展开;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号召,到“四有”新人的提出;从公民“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的践行,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无不记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实践历程。“八荣八耻”在继承这些优良传统和思想的同时,又立足于实践的发展,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提炼。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是现时代文明的精神成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拼搏,铸就了带有我们时代烙印的优秀精神品质,培育和形成了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等时代新风。“八荣八耻”充分吸收了时代精神的内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因此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荣辱思想的精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怎样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2006年3月,《人民日报》报道了清华大学的莘莘学子们热议“八荣八耻”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讨论中,大学生们一致表示,“八荣八耻”在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提出,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人民网网友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留言
○胡总书记所倡“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既应是“官德”,也该是“民风”。
○“八荣八耻”讲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的底线要求是做不到八荣,起码要杜绝八耻。
○“荣”是积极进取的奋斗目标,而“耻”则是防微杜渐的警钟!说得太及时了!
○“八荣八耻”切中时弊。现在很大一部分人受“金钱万能”的影响,爱憎不明;对于弱势群体,视而不见;对社会的不良行为绕道而行,正不压邪……如果人人都以“八荣八耻”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社会风气一定会好转。
○“八荣八耻”对人们树立是非标准、重构道德体系起着关键的作用,必将对社会风气的好转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应大力倡导,也应当写入教科书。
○关键是执行,别流于形式,别搞成花架子。
可以看到,短短几个月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在学校师生中反响强烈,而且在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们中间,都引起了广泛的共鸣。那么,为什么它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发展以人为本,立德以人为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主体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人。以人为本与以德立人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又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共同的价值尺度,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迫切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影响。总的看,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上也确实有些人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格格不入,与文明社会风气极不协调。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源上来说,缺乏正确荣辱观的引导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八荣八耻”明确地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因此,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
可以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德基石,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纽带,是当前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因而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后,各地区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了具体部署。一个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高潮,已经在全党全社会广泛掀起并不断深入发展。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舆论力量的倡导和推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改善为目的,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独特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八荣八耻”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宣传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
官气正则民风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领导干部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领导就是领路引导,干部就是先行一步。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来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风气的形成,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对社会道德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八荣八耻”为镜子,日日照、时时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扬荣抑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榜样。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是青少年。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把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大中小学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材之中。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古人说,“知之惟艰,行之更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真知”,更要“真行”,特别是要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广泛发动群众对照“八荣八耻”,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让人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重视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依法惩治那些败坏道德的不法行为,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能汇集起知荣辱、树新风的强大力量,一个更加风清气正的社会就离我们不会太远。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化。广泛普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引导人们明辨荣辱,划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使光荣的行为人人称颂个个学习,使可耻的行径受到普遍的鄙视和谴责,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州文化建设的灵魂。文化建设需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各种文化产品在给人们带来愉悦和轻松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地体现着创作者、演出者和欣赏者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建设决不能只求数量忽视质量,只求形式忽视内容,只求靓丽忽视灵魂。那些颠倒荣辱的精神文化产品似乎没有政治倾向,只涉及个人情感、日常生活,容易使人们丧失警惕,听之任之,实际上它们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腐蚀作用决不能低估,在政治上对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事业起着釜底抽薪的有害作用。要通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去。要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坚持“八荣八耻”导向,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八荣八耻”要求,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良好文化条件。
更为突出和重要的是搞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要认真领悟胡锦涛同志关于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论述的深刻意义。
世界上无论大事业还是小事情,都要靠人做。学会了做人才能学会做事,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事情做不好,可以从头来;人做不好,很难重新来。因此,必须要教育青少年一代树立是非分明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让他们从学会做人做起,学会做事,成就伟业。
教师要为人师表。“这是老师说的”,“老师要我们这样”,“老师不准我们这样”。在少年儿童眼里,老师的形象是崇高的,老师的教导是神圣的,老师的话是他们辨是非、分荣辱的标准。在广大青少年眼里,老师往往是他们做人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广大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培养青少年成长中肩负的光荣责任,要结合当前社会生活的实际,针对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建设的实际,用富有创造性的鲜活形式,将“八荣八耻”引入课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广大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行育人,以德化人,并做到言行一致。
父母要为子楷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事事处处都在点点滴滴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
社会是更大的课堂,为了孩子我们需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今天,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成年人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无不成为孩子们做事的参考、做人的参照。为孩子们我们需要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为未来我们需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我们的社会中,只有荣辱有鲜明的观念,是非有清晰的界限,善恶有明确的区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知荣明辱,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培养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召唤着更为优秀的建设者;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依赖于奋发有为的年轻一代。我们应当肩负起历史的责任,通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接班人。
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严格自律,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必须看到,现在有些干部实际上信奉的是陈腐的官场潜规则,如果陈腐的潜规则能够大行其道,如鱼得水,而坚持按党的原则和制度办事却被看成是书生气,不懂规矩,不通人情,那就必然造成荣辱观的颠倒,在群众中造成恶劣的价值导向。因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落实在每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并且以此为标准来考察和使用干部。严格用党章规范党内生活,用法律法规规范国家机关的活动,使我们正式规定的制度顺利运行,使违背这些制度的潜规则彻底失效。
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成风尚,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
在全党全社会兴起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之际,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这个《意见》在进一步阐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意见》的精神实质就是强调,要把实践作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中心环节,立足基层、注重养成、务求实效,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易行难,行重于言。道德实践是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形成文明道德风尚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每个公民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切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贯穿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我们才能使“八荣八耻”变成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只有着眼于基层,使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追求,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重在深入人心,重在联系实际,重在弘扬正气。这就需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刮“一阵风”。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上,下大气力进行整治,使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良风气有明显的改善,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活动的实际成果。要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以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种评选表彰活动的标准,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机关要带头,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以自己的行动说服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种道德观念,要被社会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和传承。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也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逐步深化。要使“八荣八耻”真正深入人心,既要有集中深入的宣传教育,更要靠广泛长期的社会实践。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十三亿人民锲而不舍的实践,造就一个“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