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万维百科 > 简要说明网站建设的步骤

简要说明网站建设的步骤

发布时间:2020-12-25 13:08:54

1、简要说明什么是定额拨料方式

定额--他应该是一个技术与核算的术语------全称应该叫‘技术定额’定额是一个常用的核回算概念。答他不管在任何工程上、产品上、项目研发上等都要用定额这个概念的。(如一项建筑工程在设计时,就要算好定额,根据技术设计的图纸要求,计算出用多少水泥、钢筋、砖及其他物料。得出的这个结果就是定额,这只是个大数,还得把这些大数根据图纸要求划分为各个小项目里,使得每一个小项目都要有与其相配套的定额,在材料出库事必须根据这些定额拔付材料)。定额拔付材料,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合理的使用资源。在生产产品时也是一样的道理。

2、简要说明税收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政权运行、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代表国家履行税收征管职能的重要经济部门,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使税务工作的目标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目标相协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财力保障
雄厚的财政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既正确解决好依法治税与外部干扰、依法征收与优化服务、依法征管与完成收入任务的矛盾,又正确处理好规范管理与社会矛盾、履行职责与人情面子、基础工作与长远发展、投资环境与治税环境的关系,用税法的准则和科学的方法,建立税收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收入增长机制。加强对税基的调查,摸清税基现状,强化分析预测,健全定期分析档案,既关注税收总量的变化,又关注直接影响税基的各税种、各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和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变化,及时掌握影响收入变化的重要因素,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重点税源行业的监控,及时掌握新增税源情况,抓住支柱税源,管住中小税源,积极清理漏征漏管户。引入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强化对现行税种的征管,严格申报管理,加强审核计税,严格缓税审批,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同时各级国税机关紧紧依靠地方党政领导和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协同有效的护税机制,形成全社会依法治税的共识和合力,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社会氛围。
2、营造公平正义的税收环境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税收领域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依法治税,营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税收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在工作实践中,严格贯彻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税收实体法,深入贯彻《税收征管法》和其他程序法,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执法监督,认真落实稽查案件复查和重大案件集体审理等制度,切实做好行政处罚听证、复议与应诉工作,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对税收执法权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确保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严格落实流转税政策,按照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要求,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废旧物资经营和农副产品收购企业以及“四种票”管理为重点,加强增值税管理。严格落实企业所得税政策,按照管好税基、完善汇缴、加强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规范行政审批,完善核定征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管理。严格落实涉外税收政策,加大审核评税和涉外税务审计的推广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亏损大户的监控管理,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积极推行预约定价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出口退(免)税政策,认真研究解决落实出口退税新机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防止发生新欠,同时依托“金税”工程和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严格审核分析,加快退税和免抵调库进度,防范和打击骗税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税收扶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建立公平有序的税收秩序

公平、有序、规范的税收秩序,是税收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不断加强税收征管,提高征管质量,加强纳税户籍管理,认真做好税务登记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的交换比对工作,加强开业、变更、注销、停歇业、未达起征点业户的管理,防止漏征漏管;加强发票管理,严格以票管税;加强防伪税控装置的管理,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开展纳税评估,全面掌握纳税人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促使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加强纳税分析,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

在税务稽查中,认真研究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稽查方式、方法,不断完善稽查工作机制,创新稽查工作思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依法开展稽查,加强对举报、转办、交办案件和重大案件的查办、督办工作,重点查处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与利用其他可抵扣凭证骗取出口退税,利用做假账、多套账和账外经营等手段偷税的违法活动;加大案件审理、执行力度,及时曝光大要案件,严格执行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的规定;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对钢铁生产企业、水泥生产企业、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及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4个行业的税收专项整治行动,协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通过加大稽查力度,规范税收秩序,净化税收环境。
4、建立充满活力的税收工作机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税收事业永葆生机的源泉。肇庆市国税局通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立新税收征管模式,按照信息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完善征管体制,规范机构设置,优化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岗责体系,加强征收、管理、稽查和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建立和完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抓好“金税”工程、征管系统、行政管理系统、“三大应用系统”整合应用系统等税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全面规范应用工作,加强增值税管理的计算机监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信息企业采集和纳税人信息“一户式”管理工作,加快建立财税库银联网缴税系统,逐步实现税款入库电子化和税款征收无纸化;加强信息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信息数据管理制度,加强对基础数据产生、核对、使用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信息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深化信息资源应用工作,加强数据衔接和共享,拓展数据分析应用的范围,加强对数据的前后对比和纵横分析,发挥信息系统在纳税异常预警、动态监控、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以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机房安全和数据安全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5、建立和谐诚信的征纳关系

和谐诚信的征纳关系,是和谐税收、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税务部门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诚信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广泛听取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热情为纳税人做好税收服务工作;树立公正执法就是对纳税人最根本的服务的观念,秉公执法,文明执法,在执法中优化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树立认真负责、热情耐心是税收优质服务基本要求的理念,广泛开展送税法、送政策服务活动,将税收政策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纳税人进行宣传;树立质量和效率是税收优质服务标准的理念,优化办税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精简需要纳税人报送的报表资料,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准确高效的服务。加强税收宣传和辅导,采取座谈会、讲座、辅导班等形式,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知识,熟悉办税程序。进一步健全包括限时服务、首问责任、政务公开以及文明礼貌在内的服务规范,完善纳税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实现纳税服务的标准化和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厅职能,按照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内部运转处理、限时承诺办结的要求,将纳税事项统一归口由办税服务厅窗口受理,方便纳税人办税。完善电话报税和税银联网申报扣缴系统,加快税库银联网步伐,逐步建立上门申报与委托代征、电话申报、邮寄申报、网上申报相结合的多元化纳税申报方式,方便纳税人缴税。
发挥税务部门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干部职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协调融洽、心情舒畅、政令畅通的干事创业平台,造就一支诚信友爱、正气和谐的国税队伍,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落实领导班子责任,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做好税收工作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从严治队的各项工作,做到结合思想作风抓治队,确保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落实每一项纪律制度抓治队,确保遵纪守法、依法行政;结合落实每一项工作抓治队,确保工作到位、政令畅通;结合落实岗位责任抓治队,确保到位尽责、高效优质;结合树执法形象抓治队,确保队伍文明执法、科学执法、诚信有礼、正气和谐。三是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为核心,狠抓思想教育,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开展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的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公民教育;开展创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争当文明人员活动,弘扬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精神。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强化“两权”监督,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建立不想为、不必为、不能为、不敢为的廉政工作机制,健全符合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五是大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在工作中,既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又加强团结协作,做到相互协作。在队伍管理中,既严要求、严教育、严管理、严监督,又重关怀、重引导、重鼓励、重帮助,切实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和进步,这样的税务队伍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如何描述项目内容

1)项目背景(项目提出背景,项目进展背景,项目实施背景)。

2)项目简介(一些和项目有关的简单要素集合,因为阅读这份总结的人不一定完全了解这个项目)。

3)项目参与人员(所有和项目有关的人的参与情况,分工合作,责任人等等)。

4)项目进展实施情况(这个部分应该详细写)。

5)项目反馈(包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项目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项目成果反馈等)。

6)项目成果展示(个人觉得这个成果展示的环节应该做的有条理一点,因为展示的是一个成果,应该是一个有体系的东西)。

7)项目反思(就是关于对整个项目实施之后,项目负责人应有的总结反思,还有对后人进行项目的建议等等)。

(3)简要说明网站建设的步骤扩展资料

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的关系

在一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还同时需要两种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

项目实施方法指的是在项目实施中为完成确定的目标如某个应用软件的开发而采用的技术方法。项目实施方法所能适用的项目范围会更窄些,通常只能适用于某一类具有共同属性的项目。而在有的企业里,常常把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做的项目基本是属于同一种类型的。

以IT行业的各种项目为例,常见的IT项目按照其属性可以分成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和应用软件客户化等,当然,也可以把系统集成和应用软件开发再分解成一些具备不同特性的项目。系统集成和应用软件开发的方法很显然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系统集成的生命周期可能会分解为了解需求、确定系统组成、签订合同、购买设备、准备环境、安装设备、调试设备、验收等阶段;而应用软件的开发可能会因为采用的方法不同而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比如说采用传统开发方法、原型法和增量法就有所区别,传统的应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可能分解成:了解需求、分析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发布等阶段。

至于项目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及各种善后工作。

项目管理方法是为项目实施方法得到有效执行提供保障的。如果站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项目实施的生命周期则是在项目管理的起始阶段和执行阶段,至于项目实施生命周期中的阶段分布是如何对应项目管理的这两个阶段,则视不同项目实施方法而不同。

实际意义

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对项目的成功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如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一样。从IT企业的角度看,任何一个IT企业如果要生产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或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都应该对自身的项目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总结,并逐步归纳出自己的项目管理方法及项目实施方法,其中项目实施方法尤其重要,因为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范围,其项目实施方法会比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方法可能会弱化,而项目实施方法会得到强化,两者会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有总结出并贯彻实施符合企业自身业务的方法,项目的成功才不会严重依赖于某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项目管理重要性

按照传统的做法,当企业设定了一个项目后,参与这个项目的至少会有好几个部门,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而不同部门在运作项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须进行协调,而这些无疑会增加项目的成本,影响项目实施的效率。项目管理的做法则不同。不同职能部门的成员因为某一个项目而组成团队,项目经理则是项目团队的领导者,他们所肩负的责任就是领导他的团队准时、优质地完成全部工作,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的管理者不仅仅是项目执行者,他参与项目的需求确定、项目选择、计划直至收尾的全过程,并在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合同、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因此项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处理需要跨领域解决的复杂问题,并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

项目管理是全新的管理方法,学习项目管理可以开阔思路和视野,能培养我们的系统思维习惯,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管理方法;能教会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方式。

例如美国Standish Group1994年对超过8400个IT项目的研究表明,只有16%的项目实现其目标,50%的项目需要补救,34%的项目彻底失败。Frame博士于1997年对438位项目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失败的比率也非常高。根据他的分析,大多数项目的问题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之一:组织方面出现问题(如因外来资源而产生的问题);对需求缺乏控制;缺乏计划和控制;项目执行方面与项目估算方面的问题。

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几点:

合理安排项目的进度,有效使用项目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降低项目成本。通过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和关键路径PDM、资源平衡、资源优化等一系列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尽早地制定出项目的任务组成,并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有效安排资源的使用,特别是项目中的关键资源和重点资源,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效降低项目成本。如果不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我们通常会盲目地启动一个项目,将所有资源均安排在项目中,可能会有很多的人员、任务的瓶颈,同时也会造成很多的资源闲置,这样势必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加强项目的团队合作,提高项目团队的战斗力。项目管理的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方法,如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激励理论、团队合作方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士气和效率。

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其实,这些工作是在传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会对项目产生毁灭性后果的因素之一。

有效控制项目范围,增强项目的可控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求的变更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势必会对项目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而项目管理中强调进行范围控制,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和变更控制系统的设立,能有效降低项目范围变更对项目的影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可以尽早地发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有效地进行项目控制。项目计划、执行状况的检查以及PDCA工作环的应用,能够及早地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隐含的问题,这样项目就能顺利执行。

可以有效地进行项目的知识积累。传统的项目实施中,经常在项目实施完成时,项目就戛然而止,对于项目的实施总结,技术积累,都是一种空谈。但知名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运作很成功,除了有规范的制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有比较好的知识积累。项目管理中强调项目结束时,需要进行项目总结,这样就能将更多的公司项目经验,转换为公司的财富。总体来讲,项目管理可以使得项目的实施顺利,降低项目的风险性,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4、怎样才能做好城市生态规划,简要说明您自己的思路.

生态规划设计的新观念与作法 *

李永展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理事长

Email: [email protected]

摘 要

城市是个挥霍且粗糙的场域,因为过度设计与人工化不仅拆解了许多城市的自明性,也让城市成为生态环境的杀手。从城市实体的演进及规划设计的发展来看,全面性的建物能源改革、水资源规划、及绿色空间营造,有其必要性与急迫性。而在城乡风貌规划建设中,不难发现似乎需要更宏观的视野、更专业的规划、及更绿色的手法,才能真实且贴切地成功营造城乡风貌。易言之,城乡永续发展是城乡建设的终极目标,而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则是城乡风貌建设的基进手段,因此,要落实永续发展,必须采用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本文从建物能源、水资源保护、及绿色空间三个面向切入,探讨生态工法规划设计应有的新观念与新作法,希望能建构永续发展式的城乡环境,并且创造新的城乡风貌。

关键词:生态工法、永续发展、生态规划、城乡环境

壹、前言

「重要的是,我们要和自然一起运作…」

― Frank Lloyd Wright, 1945, An Autobiography

在所有的人类发明中,城市是个挥霍且粗糙的场域,因为过度设计与人工化不仅拆解了许多城市的自明性,也让城市成为生态环境的杀手。这种景况不仅发生在地面上的实体建筑,也发生在连接其下的下层环境,特别是因为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各种污染,更再次挑战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施作的容忍程度。从城市实体的演进及规划设计的发展来看,全面性的建物能源改革、水资源规划、及空间营造,有其必要性与急迫性。而从过去几年对城乡风貌的观察中,不难发现的城乡环境规划建设似乎需要更宏观的视野(永续发展理念)、更专业的规划(生态规划)、及更绿色的手法(生态工法),才能真实且贴切地成功营造城乡风貌;易言之,城乡风貌建设不只是在城乡环境中形塑形体,更要营造出与生态并存的绿色空间。

永续发展观念很早就在各种人类文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Weizsacker et al., 1998),而永续发展系统论述的产生,则首见于1972年的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中所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此宣言虽纳入发展议程,不过当时尚未将环境与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结合。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永续发展」一词,呼吁全世界「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永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并于1987年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该报告将永续发展作为尝试调和环境及发展两个目标的踏脚石,当时该委员会接受了仍有许多人认为不够精准的永续发展定义:「满足当代之需要,而不损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机会」(WCED, 1987: 8)。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联合国环境及发展大会,会议通过并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及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对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之传统发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作法加以否定,永续发展概念于此更加被普遍接受。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永续发展并不是激进的绿色思潮,因为它接受了「经济成长是首要需求」的主张,也认为人类的福祉应优先于环境的需要;而且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仍然把环境当作是让人类运用并享受的资源(Doyle & McEachern, 1998; Chatterjee & Finger, 1994)。即便如此,各国政府在面对来自产业界与经济学家的反弹时,能够采纳永续发展概念,至少彰显出政府在政策考量与制订时已能实际考量这个名词(即便许多产业界人士还是希望把这个名词当作是抵御环保浪潮的最佳武器)。我们甚至可以说,由于环保运动的风起云涌,政府与企业界选择接受永续发展,其实是政治上的策略,因为如此方得以避免政治结果朝向不可知的方向发展(李永展,2001)。

生态城乡的愿景便是创造出永续发展式的城乡环境,可以说,城乡永续发展是城乡建设的终极目标,而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则是城乡建设的基进手段。城乡生态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和保持城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便牵涉到许多不同层次:城乡规模愈小,则只能掌握住主要层次和主要系统。生态系统的状态由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而系统的功能又取决于子系统的结构,因此,要改善城乡生态系统的状态,就必须从城乡生态系统结构入手,而合理配置则是控制城乡生态系统结构的关键(刘天齐、孔繁德、刘常海,1993)。合理配置是透过合理调整城市生态结构来控制人流、物流、车流、钱流、能流、及信息流,达到维持城乡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合理配置应该成为城乡生态规划的首要内容,包括:根据城乡生态适宜性,配置相关的产业,进行产业的合理分布;合理调整人口密度及分布、能源耗损密度、建筑密度及分布;设计合宜的城乡景观绿化系统,包括绿覆率及分布、人均面积、绿地种类、及景观分析等。

另一方面,生态工法不同于传统工法之处在于其着眼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率,而不是单个产品、部门、单种废弃物或单个问题的解决;它强调当地资源和环境的有效开发,以及外部条件的利用,而不是对外部高强度投入的依赖;强调技术的结合、纵与横的交叉以达天与人的和谐(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2000)。1989年生态学家Mitsch曾提出类似的观念——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其重点乃在于运用生态系之自我设计能力为基础,强调透过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间之互动达到互利共生(symbiosis)目的(林镇洋、李祖川,2001)。质言之,生态工法不是单指某一项技术,而是一套技术群,不仅包括清洁生产,也包括生态破坏和废弃物的防治技术、污染治理与环境监测的高科技、及这些技术之间的联系。生态工法与永续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要落实永续发展,必须采用生态工法。此外,生态工法也是一个动态的相对概念,随着时间的演化和科技的进步,生态工法的内涵及外貌也不断地改变发展,尤其是作为生态工法基调的环境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技术也会随之改变。

如前所述,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是生态城乡建设的基进手段,然而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包涵的面向相当广泛,本文仅从与城乡风貌建设关系较密切的建物能源、水资源保护、及绿色空间三个面向切入,探讨那些早已隐藏在水泥丛林之下的生态荒地,希望对于大区域的城乡规划或小范围的建物更新或重建不仅能注入一个新的概念,更能作为实作面的依据。

贰、建物能源

「现代化的水电管线固然让我们过着舒适的生活,但也让我们和日渐稀少的自然资源完全隔离,而这些资源攸关我们的长期福祉。」

― Eric A. Davidson, 2000, You Can't Eat GNP

都市的能源需求往往对经济和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工业化国家的建筑物通常得花掉国家能源预算的35%-50%,然而这庞大的资源大部份都用于冷暖气空调、水的加热、冷藏、照明还有烹饪之上;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物的能源需求占所有能源使用的比例通常更高,其中烹饪使用的能源比其它建物能源的需求还要多(Lowe, 1991)。对于外在能源的依赖——包括石油、煤、天然气、可燃木材、及从这些燃料所产生的电力——耗尽了地方经济,并迫使许多城市居民必须花费大部份所得在燃料帐单上。建物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由城市远远向外延伸,从森林减少的景观、堆积有毒矿业废弃物,乃至于空气污染、酸雨及全球暖化。

这些问题其实都可藉由促进建物更有效使用能源及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地球上唯一生生不息的能源是太阳能,如果能有效搜集并运用所有照射到地球的太阳能量,将可减少人类目前化石及核能源的消耗(Bossel, 1999)。太阳能是丰沛且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一切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生物能等都来自太阳能,据估算,现在全球一年能量消费的总和只相当于太阳40分钟内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能的总量为全世界能量消费的1万3千倍(沉清基,1998)。目前的科技可让建筑物对商业能源的需求大幅降低80%,举例来说,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新式的家庭用品及灯泡,其效率比一般所使用的高出50%-75%;约旦、日本与以色列在屋顶上架设的太阳能板能为许多家庭提供热水;而印度、瓜地马拉以及玻利维亚的实验性太阳能烹饪炉具,也减少了对昂贵又具污染性的烹饪燃料的使用;超高效率的绝缘素材让部分荷兰家庭对暖气的需求减为其它住宅所需的五分之一;而在伊朗,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设计利用微风与蒸发水的水池提供自然空调(Lowe, 1991)。

虽然有不少研究指出目前的科技可节省建筑物的能源使用,但透过改善土地使用模式鼓吹节能方式的可能性却尚未被充分探索,为了将这些可行的节能技术之优点完全运用,更谨慎的都市发展是必要的;此外,适当的都市设计在第一步便能够减少照明与冷气等设备的需求。利用土地使用规划来减少建物能源使用的方法之一是,藉由密集的都市发展建立有效率的能源配送系统,考虑完善的土地使用控制能减少建筑物对冷气的需求,而达此理想的方法之一是透过种植树木及灌木用来挡风并导引风的流向(李永展,2001)。如果没有树木提供遮蔽,大量的太阳能会被人工铺面和建筑物所吸收,将城市变成「热岛」,研究指出,城市中石头、水泥、沥青、裸地等所构成的地表其表面温度远比郊区森林、农田、草地等组成的地表温度高(参见图1)(王信领、王孔秀、王希荣,2000)。

图1 夏季时不同地表的表面温度

以台北市为例,台北市平均气温约23℃,2月平均温度最低,约为14℃,7月平均温度最高,约为29℃。近年来,由于都市化迅速扩张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了都市热岛效应。由中央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86年台北市年平均温度为22.4℃,到1994年则变为23.2℃;以同月份的资料观之,1994年9月之月平均温为26.2℃,至1995年9月却升高为27.2℃,可见台北市的气温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台北市政府主计处,1995)。

美国国家科学学会(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已经估计出,城市若能更进一步地利用几种方式对抗热岛效应,策略性地运用白色表面和植物,每年能省下260万美金的能源成本(Lowe, 1991)。这些方法包括:使用混合沥青与淡颜色的沙,即可达成反射热而非留住热的效果;此外,也可以鼓励多使用淡色系的油漆及建筑材料,在一般温和的气候下,使用淡彩的建物外表在夏天时所获得的益处相较之下比冬天的损失大得多,因为冬天的太阳能辐射量本来就少了许多。

另一方面,探讨地方建筑与环境整合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将房子的设计面向山、河流、太阳、风、雨、洪水类型、及气候等因子考虑进去。山坡上的双层砖及瓦的结构往往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而玄关在冬天及夏天可以具有挡风的功用;至于某些外墙的植物、天花板的高窗、仔细设计的屋顶悬垂都可以提供有机而平衡的内部环境。我们要呼吁的是,营建方法应该对环境友善,如果可能应尽量使用自然材料,且最好是使用当地材料。一般而言,许多可以「呼吸」、交换新鲜空气、湿度、维持健康的离子水准、吸收大多数有毒气体的结构及产品包括:自然木材、黏土、夯土、砖、软木、毛、竹、芦苇、琼麻、椰子纤维、石头、及石板等(李永展,2001)。

对于减少能源使用而言,运用土地使用计画的最大潜力蕴藏在改善交通系统的效率。根据国外研究计算通勤过程中,选择搭乘不同运输工具所产生之生态效能,包括使用脚踏车、汽车、及公车三种不同运具。结果显示随选择运具不同,通勤足迹(即所占环境的大小)亦随之改变,而增加自行车与大众运输系统使用率,将有助于缩小生态足迹;相对地,大量使用汽车运具将会大幅度扩大生态足迹。爰此,假设各地车辆耗油量、道路维修成本、每公升汽油能量均相同的情况下,都会区因选择不同运输工具所造成的通勤生态足迹其估算结果发现,都会区在5公里的通勤距离内(以往返10公里计),平均每位自行车骑士共耗费了0.015公顷的生态生产性用地,汽车驾驶者耗费了0.173公顷的土地面积,而公车通勤者则耗费了0.037公顷土地面积。脚踏车骑士所耗费的土地面积是用来生产额外所需的食物能量;汽车驾驶与公车乘客是消耗矿物性燃料所需的面积,实际上两者使用的土地性质即不相同。因此当汽车持有率呈现成长趋势时,化石能源地之生态足迹亦随之加大,其严重性则在于化石能源地是一个国家的额外耕地。这些能源并非为现有的有机物所产出,而是经由亿万年前动植物的转化累积形成,可说是人类的「幽灵耕地」,但目前我们对这些能源撷取速度却是其再生速度的一万倍,亦即我们正在使用超过现世代所累积的能量,而挪用过去世代所累积的能源(李永展,1999)。

事实上,许多藉由交通减少能源使用的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建筑物本身的能源效率:密度的提高、活动更具多样性以及更周全的都市发展,使得建筑物能够充分利用当下的科技、绿色植物和阳光。如果再结合全面性的能源政策改革,土地使用计画能协助强化国家经济,并减少城市制造污染及对整体气候变迁所造成的影响。

参、水资源保护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老子》第66章

四面环海,可惜国人对海洋环境不仅陌生,并且不断地在不知不觉中透过不当的土地使用破坏海洋环境;从土地使用与海洋生态健康之间的连结,更可看出水与土之间无法脱离的关系。的确,土地使用影响海水的程度,就如同它影响淡水资源一样,还包含了地表水及深层地下水。在台风或暴风雨期间,污染的径流从市镇街道及农田冲刷到河流,最后将污染物注入湖泊与海湾;暴风雨将雨水冲刷入河流的区域就形成流域,在流域里可能包围着高度密集的人类活动。由于不同的土地使用对径流量及组成具有多重影响,因此地表水的命运与流域的土地开发方式息息相关。

虽然土地使用对地下水的影响不是明显可见,但却是更为深层且重要的。地下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以美国为例,几乎一半的人口(包括90%的乡村居民)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水在地下蓄水层的流动比在地表水道的流动慢,污染物也较不易被冲刷掉,因此受污染的地下蓄水层比较困难、甚至不可能恢复原状。根据统计,受到污染威胁的地下水数量相当惊人,大约是全世界湖水总量的100倍以上(Davidsion, 2000),所以,这个巨大的地下蓄水池一旦遭到污染,其清洁工程将比清理河流或湖泊要浩大许多。

许多地下蓄水层被视为饮用水的可再生来源——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渗入地下蓄水层的水量比抽取或自然排出的量多的时候。地下水补注所依赖的是雨水透过一个特殊的入口渗透到地下,此入口称为地下水补注区;地下水补注区就在地下蓄水层的上方或附近,它只占一小部份的土地,所以这幺一小块土地如何使用,深深影响着地下水的量与质。

一般认为污水处理或造纸等特殊活动是恶名昭彰的水污染凶手,却较少人了解其实所有类型的土地使用,同样都存在着对水质的威胁。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受汽车支配的都市地区,道路和停车场上的盐、油和有毒液体污染了下雨时的径流;农村地区则使用大量化学肥料种植农作物;而在一些营建工地,由于树木和其它自然植物被砍伐,使得大量侵蚀土壤流入径流中。通常大雨从城市和乡村所带来的径流——混杂着含有化学成分及动物排泄的农业径流——构成水质的一大危害,甚至比工厂和其它特殊来源所造成的伤害来得大(Lowe, 1991)。

美国和全世界各地,都已从地下水中找出大量的污染物。一份有关美国井水的分析报告指出,境内三分之一的地区里,百分之二十五的井水硝酸盐浓度都有增加趋势;另外百分之五的地区,则是在受污染井水中测出高于联邦饮用水标准的数值,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威胁。更麻烦的是,从地下储存槽外漏的农药和燃料所产生的复杂化学残余,其分解速度又异常缓慢,虽然有些最危险的农药在美国已遭到禁用,但当中仍有许多外销到其它国家,而且使用率还在增加中(Davidson, 2000)。

即使有些活动本身在其它方面是无害的,但如果他们发生在地下水补注区或流域的敏感地带,也有可能造成水源污染。举例而言,一个工厂在日常操作流程中都能安全处理大量危险物质,但这些物质或许会因为意外事件或天灾而释出,由于有这种风险存在,将这类产业从地下水补注区中排除是很重要的。而住宅的化粪系统即使经过良好的设计及保护以防止意外,如果在设置时没有准备大量的空间让污水在到达地下水供应区之前滤渗进土壤层,也有可能引起水污染——这个动作就像一个天然的过滤器;因此,确保住宅区开发时所使用的化粪系统不是设置在地下水补注区的敏感地带,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地,在海岸地区看似正常无污染的发展也有可能威胁到海水和淡水资源,滨海地区的开发会破坏脆弱的沙丘与海岸植物,使遭破坏海滩的污染物与沈淀物危及海洋生物。在世界各地,毫无限制的海岸开发加上大量挖掘深井,造成了地层下陷,地层下陷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人为因素方面常与抽汲地下水、天然气、石油或蒸气等相关,而且深基础开挖、隧道开挖、地表荷重增加、干湿土壤湿润、或矿坑崩塌等亦会造成地层下陷。在自然因素方面则与地震、沉积物自然压密、火山运动、盐类的自然溶解(如碳酸盐类)等有关.在不同的沉陷型态下,则有不同的沉陷量及压密时间(中国地政研究所,1997)。

1991年地区各标地用水量中(经济部水资会、工研院能资所,1993)地下水总利用量为71.39亿立方公尺,为每年平均补注量40亿立方公尺之1.78倍左右,显见超抽地下水情形之严重;又地下水抽取量占全国总用水量175.71亿立方公尺之40.6%,在地区9个地下水资源区,即台北盆地、桃园中坜台地、新竹苗栗沿海、台中地区、浊水溪冲积扇、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兰阳平原及花莲台东纵谷中,除了花莲台东纵谷地下水利用率仅85.2%,尚可抽用地下水外,其它地区不宜再抽地下水。由农委会普查地区地层下陷严重之沿海县市,得知云嘉地区的抽水井近98,000口井,其中未申请水权者占90.35%.可见云嘉地区地层下陷与长期且密集的超抽地下水有着密切的关联(经济部水利司,1995)。

另一方面,从社会经济影响观点观之,实是超抽地下水引起的外部性所致。根据经济部水资会1993年所统计各单位调查之资料显示,地区地下水之抽用量已超过71亿立方公尺,超过所估计之地下水补注量甚多。水利主管机关普查沿海地层下陷严重之县市,发现该地区之抽水井数竟高达19万余口,其中未申请水权者占89%,可见长期且密集超抽地下水与地层下陷有密切的关系。

明智而审慎的都市土地使用管制有助于减少这些威胁,最优先考虑的重点是,必须将位于流域及地下水系统的土地分类,确定那些区域是保护水质及保存饮用水供应的敏感地区;然后限制甚或禁止在最敏感的地区开发——例如海岸地区及重要的地下水补注区,并且在严格规范下允许较不敏感的地区发展;国土综合发展计画中,将国土划分为可发展地区及限制发展地区便是基于这种考量的。

要不使地主的开发权益受到不当限制同时兼顾保护环境敏感地区的方法之一,是政府向私有地主买下这类土地,并使其不受干扰,另一个成本较低的选择是建立「发展权移转」制度,而在制度内开发敏感丘块的权利能够和土地分开买回。在发展权移转制度下,那些被认为不适合发展的地主,可以将他们的发展权卖给位于较不敏感地区的地主——这些人也许会被要求必须累积一定数量的发展权,才能开发他们自己的土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保护环境敏感地区免于开发,同时该地区的地主也能得到公平的补偿。

在美国,几个管辖区域——包括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郡及纽泽西州的柏灵顿郡——正运用一些创新的计画来实验发展权移转,这些方案大部份都用来保存历史地点、保护农地及开放空间,它们同样能够用来保护水资源。例如佛罗里达的撒拉索它(Sarasota)一处具生态敏感性的住宅区,已经被指定为「移出区」,目前在此区域内的土地发展权可移转至较适当的「接受区」,接受区的未来发展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Lowe, 1991),这点值得国内参酌采行。

土地使用管制也有助于确保位于可发展的流域或地下水补注区的人类活动,能够符合水资源保护的标准,而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则是对暴雨的适当管理。某些地区要求设置类似水潭的措施或设备,以留住径流并适当地加以过滤,使径流能够安全渗透至地下;至于山坡地特别需要严格的规定,以管制土壤侵蚀、崩塌、土石流、及洪水。

为了加强地下蓄水层补注的安全,各地可以订立标准并对每个开发地区的一小部分作限制,因为那些开发地点往往清光所有原生植物与树木,并以草皮或其它依赖化学肥料或杀虫剂的植栽取代。例如美国长岛南方南安普敦镇(Southampton)的一个重要地下蓄水层地区,法令要求该地区的每块基地都至少必须保留80%的自然状态,而且每块基地用来种需要施肥的草皮或植物的部分不能超过15%(1,900平方公尺为其上限)。在这种限制下,地主在选择造景上仍有很大的空间,那些没有保留树木植裁的地点,还是可以种植牧草、多年生的野花、长春藤或其它只需要少量或不需要施肥的繁茂植栽。类似的规则也能用于限制一块基地内可覆盖混凝土或沥青的面积,在广大延伸的人工铺面上,必须要有频繁的开放空间留给树木、灌丛、砂砾或其它具穿透性的表面,以便雨水渗入地下。在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计画中,可以包括不受干扰土地的缓冲带,使径流在到达湖泊、溪流或地下蓄水层之前能先行过滤,例如在德国的科隆,市中心下游的一个植满树木的地区,同时作为缓冲区及公共开放空间(Lowe, 1991)。

除了在环境敏感地区禁止发展,或允许可发展地区设置标准以保护水资源外,地方政府也能鼓励保护与保留水资源的志愿性方案。鼓励开发者将建筑物集中在基地的一部份——其余地区作为不受干扰的开放空间,比起传统的土地使用分区管制,是在生态上安全合理的替选方案。许多土地使用计画中,对于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是近来才被考虑的——而且大部份都是在美国。因为土地使用所造成的威胁比那些特殊活动所造成的更不易被了解,几乎所有政府在设计适当的规划策略时都显得缓不济急;此外,地方政府几乎很少能拥有整个流域的管辖权。许多中上游社区忽视了他们需要更全面性的规划,因为大部分中上游社区不当开发所引起的问题,都被下游社区默默承受了(由每次台风或暴风雨一来便造成下游低洼地区淹水便可得知)。

在快速成长的城市中,政府在土地使用管理上相对花了较少精力,因此适当的控制可能要花许多时间才能看得见,然而这类方法对这些城市而言非常重要,无论在保护水资源上或是在洪水控制上。在一些快速都市化的地区,暴雨期洪水的水面高度,在很短时间内便会暴涨成为原先设定洪峰的2倍或3倍——以至于淹没了一些没有堤防设备或堤防外的社区。有些地方政府,不仅面临需将过去的发展透过合宜的土地使用管制加以规范,同时也必须处理非正式集居地的问题;除非非正式集居地的居民在安全地区有地方容身,否则这些自曝危险之境的非法社区将继续形成,这些地区可能会对流域造成伤害并对地下水的补注构成威胁——而他们自己也将更容易成为洪水灾害的受害者。

水就像能源一样,是城市和所有人类集居地不可或缺的,而且,就像能源一样,它的价值彻头彻尾被低估了。人类栖息地的未来,就倚靠地方政府保卫这些重要财产的意愿与能力;因此,许多有助于都市及农村节省能源的土地使用原则——诸如紧凑发展(compact development)、提倡大众运输导向的发展(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 TOD)、及保护自然植物免于人类干扰等——同样有利于将水资源良好地保存至未来。

四、绿色空间

「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无知。」

— Arne Naess, 1989,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绿色植物往往能柔和城市粗糙僵硬的线条,如果把多一点都市空间让给树木与其它植物,便能提供栖息地给鸟类或其它野生生物,他们的多样性将令人惊讶;这种做法也能满足城市居民与自然连结的需要。现在有愈来愈多城市倾向保存他们剩下的野地,并在已经建设完成的地区创造自然保留地,例如,Eric A. Davidson建议在公园周围建立许多缓冲区,使得公园和缓冲能够占乡村土地的一半,至于另外一半则可发展精致农业、林业、工业及新市镇(Davidson, 2000)。

绿色植物的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包括调节微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及美化景观(王祥荣,2000)。植物叶面的蒸发作用能调节气温和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微气候有正面作用。在改善生态环境上,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维持碳氧平衡;绿色植物也能吸收有毒有害气体、阻挡过滤和吸附灰尘,并具杀菌及减低噪音的功能。而绿地系统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措施,从而将城市与自然紧密联系。

绿色空间同时也可呈现另一个经济机会。都市农业可以生产具商业交易规模的必要食物与燃

5、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如何建设廉洁政治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民主制度模式。人民民主是反腐败的利器。当代世界反腐败的成效主要得益于现代民主制度,但西方发达国家和采用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仍在不同程度地遭遇到“民主制度”下腐败问题的困扰,如与选举制相伴而生的“黑金政治”、与多党制并行的“政党分赃”等,这种腐败根植于它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因此,西方的“民主制度”并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逐步探索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工作格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建设廉洁政治,要坚持并发展这条道路,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方针为指导,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

三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以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要求,切实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反腐倡廉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为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人民满意,提供坚强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保障。

四是以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重点深化改革。当前,腐败向司法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政府监管等一些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渗透,危害党的执政根基。其深层原因,是一些具体制度还存在问题、权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党政机关清廉,必须把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密集领域的监督,保证领导干部清正廉洁。

五是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和今后,仍然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腐化、失职渎职案件;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六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提高执行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廉洁政治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快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步伐,教育、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反腐倡廉建设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强大合力。

6、试简要说明诺兰模型及其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意义

诺兰模型既可以用于诊断当前所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向什么方向前进,怎样管理对开发最有效,也可以用于对各种

7、请简要说明企业文化的层次及主要内容;并说说建设企业文化要注意些什么?

大部分企业都来有个误区,认为自企业文化能单独建设能获得的。首先我们看看文化的定义,企业的文化应是由企业管理的长期实施而慢慢形成。不能离开企业管理单独谈文化,管理在规划大家工作行为、思维习惯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本企业特有的文化,然后可加以引导、深化、提炼后形成自己企业文化精髓。

8、简要说明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的影响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内本大计。
加强容方法:
1、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贯彻新发展理念,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推进绿色发展与“四化同步”。
2、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开发利用先进实用的污染治理、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还需要发展现代化绿色产业技术体系,提高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把绿色化、生态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
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约束,倒逼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向绿色低碳社会转型,政策、资金、技术和市场都是关键因素。
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9、一、 请就电子商务系统网站的规划与设计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

10、根据实践的特征,简要说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为什么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身就是从前人的知识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发展而来的,其基本内原理和基本方法是经过许多实容践检验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心的问题和新的事物不断涌现,许多都是马克思当时所处时期所没有的,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教条,不顾实际情况而生搬硬套。

与简要说明网站建设的步骤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