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影中的设计元素
其实摄影简单说来就是光影绘画,用人造的光或者大自然的光线作为颜料,用相机作笔。
2、摄影用光的六大元素是什么?
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因素是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和光色。
1、光度
光度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光源发光强度和照射距离影响照度;照度大小和物体表面色泽影响亮度)。在摄影中,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从构图上来说,曝光与影调或色彩的再现效果密切相关。
丰富的影调和准确的色彩再现是以准确曝光为前提的。有意识的曝光过度与不足也需以准确曝光为基础。所以,掌握光度与准确曝光的基本功,才能主动地控制被摄体的影调、色彩以及反差效果。
2、光位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摄影中的光位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与脚光等七种。
3、光质
光质指光线聚、散、软、硬的性质。聚光的特点是来自一种明显的方向,产生的阴影明晰而浓重;散光的特点是来自若干方向,产生的阴影柔和而不明晰,光的软硬程度取决于若干因素,光束狭窄的比光束宽广的通常要硬些。
4、光型
光型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的作用。
5、光比
光比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差别,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硬”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
6、光色
光色指“光的颜色”或者说“色光成分”。通常把光色称为“色温”。光色无论在表达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重要的,光色决定了光的冷暖感,这方面能引起许多感情上的联想。光色对构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彩色摄影中。
(2)元素摄影设计有限公司网站扩展资料
用光法则
1、光线的方向
假如把光源摆放在与相机相同的方向,将会得到一个白色的圆形平面,而没有立体感。而当把光源偏离相机的主轴,物体便马上变得有立体感。当光源偏离相机的主轴,五样东西会出现,包括Incident Hightlight(直射高光)、Highlight(高光)、Core(过渡)、Shadow(阴影)和Cast Shadow(投影)。
Highlight是亮部,Incident Angle是光源照射的角度,Core是亮部与暗部的过渡,Shadow是过渡完毕后的暗部,Cast Shadow则是投影下来的阴影。布光时,这五样东西一定会出现,能做的就是控制这五个东西,摆放在有利的位置。善用这些光影时,就能营造出物体的立体感。
2、光线的质感
光源的大小控制了光线的质感(Quality of Light),上述例子是个点光源,因此就会得出一个硬光(Hard Light)。但当光源面积扩大,如使用柔光箱,就会获得一个柔光(Softlight)。当使用柔光时,之前所说的五个元素依然存在,只是亮部与暗部之间的过渡变得平缓。
而当光源越大,光线变越柔和,这过渡也会变得更加柔和。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光线质感,而作为摄影师,应该因地制宜,根据想要交代的信息而选择相应的光线质感。
3、透明元素摄影工作室怎么样
本科的时候就在透明元素拍过一次,当时是拍的油画风格,朋克风格,唐装。版效果不错,尤其是朋克风,权本来没报很大期望的,觉得自己不适合,也没自信驾驭好那种感觉,结果到最后选的最多的反而是朋克风的照片。很感谢摄影师陈老师的专业。前几天又和朋友一起去拍了一组写真,依然是陈老师亲自操刀,感觉老师比以前更擅长抓住人物的特点了,总能及时抓拍我们身上美好的瞬间。而且老师很风趣,很耐心的教我们怎么摆pose。对了,还要多谢美女化妆师小楠哦,有机会的话,很想跟你学学化烟熏妆,还有设计漂亮的发型呢。
4、摄影元素包括什么
摄影的基本元素,或者叫色彩,或者叫明暗,亦或者叫光线。 摄影作品的内容包括内主体和陪体,特殊情况下可以容没有陪体,比如肖像,但是主体时必须存在的。 摄影作品要有主题,且是明确的主题,就是你要表达什么。模棱两可的主题,需要人去揣摩的主题,往好了说叫印象派,往差了说叫没脑子。 祝你好运
5、摄影构图的几个关键元素?
(1)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有的也称井字构图,前面已讲过,实际上属于黄金分割式的一种形式。就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块,在中心块上四个角的点,用任意一点的位置来安排主体位置。实际上这几个点都符合“黄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当然还应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这四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左面比右强。要注意的是视觉平衡问题。 (2)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构图就是把画面分成四分,也就是通过画面中心画横竖两条线,中心交叉点是按放主体位置的,此种构图,使画面增加安全感、和平感和庄重及神秘感,也存在着呆板等不利因素。但适宜表现对称式构图,如表现古建筑题材,可产生中心透视效果。如神秘感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十字架、教堂等摄影中。所以说不同的题材选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3)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中所表达的主体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态势,此构图是视觉感应方式,如有形态形成的也有阴影形成的三角形态,如果是自然形成的线形结构,这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三角形斜边中心位置上,以图有所突破。但只有在全景时使用,效果最好。三角形构图,产生稳定感,倒置则不稳定,突出紧张感。可用于不同景别如近景人物、特写等摄影。 (4)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三分,每一分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也可表现大空间,小对象,也可反相选择。这种画面构图,表现鲜明,构图简练。可用于近景等不同景别。 (5)A字形构图 A字形构图是指在画面中,以A字形的形式来安排画面的结构。A字形构图具有极强的稳定感,具有向上的冲击力和强劲的视觉引导力。可表现高大自然物体及自身所存在的这种形态,如果把表现对象放在A字顶端汇合处,此时是强制式的视觉引导,不想注意这个点都不行。在A字形构图中不同倾斜角度的变化,可产生画面不同的动感效果,而且形式新颖、主体指向鲜明。但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方法,需要经验积累。 (6)S字形构图 S字形构图,在画面中优美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首先体现在曲线的美感。S字形构图动感效果强,即动且稳。可用于通用于各种幅面的画面,这就根据题材的对象来选择。表现题材,远景府拍效果最佳,如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可表现众多的人体、动物、物体的曲线排列变化以及各种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态。S字形构图一般的情况下,都是从画面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延伸。 (7)V字形构图 V字形构图是最富有变化的一种构图方法,其主要变化是在方向上的安排或倒放,横放,但不管怎么放其交合点必须是向心的。V字形的双用,能使单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单用时画面不稳定的因素极大,双用时不但具有了向心力,而稳定感得到了满足。正V形构图一般用在前景中,作为前景的框式结构来突出主体。 (8)C形构图 C形构图具有曲线美的特点又能产生变异的视觉焦点,画面简捷明了。然而在安排主体对象时,必须安排在C形的缺口处,使人的视觉随着弧线推移到主体对象。C形构图可在方向上任意调整,一般的情况下,多在工业题材、建筑题材上使用。 (9)O形构图 O形构图也就是圆形构图,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所形成的视觉中心。圆形构图可分外圆与内圆构图,外圆是自然形态的实体结构,内圆是空心结构如管道、钢管等,外圆是在(一般都是比较大的、组的)实心圆物体形态上的构图,主要是利用主体安排在圆形中的变异效果来体现表现形式的。内圆构图,产生的视觉透视效果是震撼的,视点安排可在画面的正中心形成的构图结构,也可偏离在中心的方位,如左右上角,产生动感,下方产生的动感小但稳定感增强了。 如果摄取内圆叠加形式的组合,可产生多圆连环的光影透视效果,是激动人心的。如再配合规律曲线,所产生的效果就更强烈,如炮管内的来复线,即优美又配合了视觉指向。 (10)W形构图 W形构图,具有极好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人物的近景拍摄。其在背景及前景的处理中,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运用此种构图,要寻求细小的变化及视觉的感应。 (11)口形构图 口形构图也称框式构图,一般多应用在前景构图中,如利用门、窗、山洞口、其它框架等作前景,来表达主体,阐明环境。这种构图符合人的视觉经验,使人感觉到透过门和窗,来观看影像。产生现实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是强烈的。
6、摄影构图包括哪些元素
摄影画面的构成要素。
画面构图的景象构成诸成分
一、主体 二、陪体版 三、环境 四、前景 五、背景
影像权构成要素
一、影调 二、线条 三、色彩
摄影构图
1、平衡式构图, 2、对称式构图, 3、变化式构图, 4、对角线构图, 5、交叉线构图,6、椭圆形构图, 7、X形构图, 8、十字形构图 ,9、水平线构图 ,10、斜线式构图,11、三角形构图, 12、S形构图,13、向心式构图, 14、放射式构图, 15、垂直式构图,16、九宫格构图, 17、L形构图。
7、什么是摄影造型的基本元素
点、线、面是产品造型艺术的基本表现元素和手段。任何一件产品的构成都是点、线、面这三种基本元素的组合。
8、摄影:线元素的作用?
光线在摄影中发挥很重要嗯作用,要利用好的角度,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9、什么是商业摄影的三元素
曝光复:曝光是指在制摄影过程中进入镜头照射在感光元件上的光量,由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来控制。也指事物暴露或被揭露。
对焦:对焦是指使用照相机时调整好焦点距离,英文学名为Focus,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对焦也叫对光、聚焦。通过照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就是对焦。
构图:摄影构图,是人们根据成功摄影作品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实践经验进而上升而成的“理论”,摄影构图可以帮忙摄影入门的人快速入门。
10、摄影元素包括什么
摄影的基本元素,或者叫色彩,或者叫明暗,亦或者叫光线。
摄影名词介绍:
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焦距: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焦距的单位通常用mm(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面,如f=50mm(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镜头”,因为其视角于人眼视角相同故称标准镜头),28-70mm(我们最常用的镜头)这个焦距段是最适合拍人像的、70-210mm(长焦镜头)等。
快门:用于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快门一般可分为帘幕式快门和镜间叶片式快门以及钢片快门三种。其中帘幕式快门又可分为纵走式帘幕快门、横走式帘幕快门。钢片快门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目前最高快门速度可达1/12000秒以上)。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高速度一般不超过1/500秒,但镜间叶片式快门的最大优点是拍摄时产生的噪音极低,极利于偷拍,并可以实现全速度范围内同步闪光。
曝光: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它常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因此又有曝光组合一词。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