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页设计的布局有哪几种
网页设计的布局有哪几种?
1.“国”字型:
2.拐角型:
3.标题正文型:
4.左右框架型:
5.上下框架型:
6.综合框架型:
7.封面型:
8.Flash型:网页设计
9.变化型:网页设计
2、网页布局与网页版式设计区别?
先定布局再定设计版式,先定布局板块功能,在做细节设计。
3、如何设计有效的网页布局?
1.具有清晰的视觉层次。布局应当让页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一目了然。你可以通过适当使用下列属性来实现视觉层次: 焦点:指用户首先关注的区域。形式上被赋予焦点属性的UI元素一定要表达重要的内容。视觉流:指用户关注区域的顺序。可以根据任务逻辑和用户的浏览习惯来设计恰当的视觉流。好的视觉流应该清晰、合理、顺畅、自然。关联:在逻辑上相关的UI元素应具有清晰的视觉关系。 错误:逻辑上相关的UI元素在空间上被分隔,且没有明显的视觉关联。对齐:使页面工整,信息呈现有序,便于用户扫视。 错误:没有对齐影响了页面效果且不便于用户扫视。不要因为功能需要和对极限情况的顾虑而轻易牺牲掉页面的视觉展现。强调:可以根据UI元素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强调。2.针对用户的阅读模式来设计布局。大部分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左向右,至上而下。阅读分为沉浸式阅读(immersive reading)和扫视(scanning),前者的目的在于理解,后者在于定位。浏览网站时,用户不会沉浸在UI本身,而是沉浸在他们的目标任务中,因此扫视是最常使用的阅读模式。用户只在确信必要时才仔细阅读大量文本。针对扫视的布局设计可以适当强调主要的UI元素,弱化次要的。包括: 1)将主UI元素放在扫视路径上。 2)避免将重要信息放在左下角或者页面底端或者需要滚动很多的控件上。3)考虑使用渐进展开方式来隐藏次要的UI元素。4)将任务相关的重要信息要直接表现在控件上。用户更倾向于关注交互控件上的标签,而不是辅助型的静态文本。错误:用户必须阅读辅助型文本后才能明确“确定”按钮的作用。 正确:直接将按钮的作用描述作为控件标签,便于用户理解。 5)不要展示大段文本,去除不必要的文本。多文本时格式化展示。 注:常规模式也存在例外。眼动议实验指出,真实用户的行为很没有规律。此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定,而不是精准的描述用户行为。3.合理利用页面空间。保持页面的视觉平衡。避免拥挤和对空间的浪费。确保关键数据没有被截断,除非数据特别长。 错误:逻辑上相关的UI元素在空间上被分隔,且没有明显的视觉关联。控件的尺寸和间距恰当,没有不必要的滚动。一个任务尽量在一屏内完成。实际情况中,我们用户的页面空间要小于屏幕分辨率,它会因各种因素而压缩,如:非全屏操作(弹出窗口和对比浏览),浏览器本身及各种辅助栏对屏幕的占用等,设计中要考虑这些情况。4.不要让布局本身成为突出的UI元素,保持视觉简洁(visual simplicity)。减少内容和展现上的嵌套层级。减少控件不同尺寸的数量,例如,在界面上只使用一两种按钮宽度。采用轻量级的分组和分割方式,可以用布局本身和分隔符代替分组框。使用尽量少的对齐线。5.选择与页面类型相匹配的版式。在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页面承载的内容、功能和属性,继而选择适合该页面的版式。不合适的版式会造成用户的阅读困扰,降低任务的完成效率。 标准和规范:1.栅格化:我们所说的栅格化是指在网页设计工作中对栅格系统的建立和应用。网页栅格系统来源于平面栅格系统,它以规则的网格阵列来指导和规范网页中的版面布局以及信息分布。栅格化可以使信息呈现工整简洁、美观易读,降低页面开发和运维成本。它结构变化相对灵活,扩展性强。 2.以8px为横向栅格单位:以8px为横向栅格单位,页面所有元素宽度都可以是2的倍数,包括图片和版块宽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页面(特别是对于J-PEG图片)的渲染速度(基于计算机内部二进制的运算机制)。其在扩展和兼容性上也有一定优势。在阿里巴巴中文站中,布局间距的最小单位为8px,布局区块采用32px(8px*4)和24(8px*3)两种粒度单位,分别组成以下两种可实现的栅格系统: 32px:适用于市场、社区等相关页面24px:适用于旺铺相关页面3.页面定宽:自适应可以根据浏览器显示情况自动调整页面宽度,但是因为用户水平方向的聚焦范围有限,所以当页面过宽时,用户的浏览和操作成本会增加;而当页面过窄时(如用户同时开启两个浏览器对比查看商品搜索结果),自适应则会导致布局变形和内容错乱。给页面规定宽度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在综合考虑当下主流分辨率情况、浏览器外观对显示空间的占用、人机工程学中对水平视角和聚焦范围的规定以及8px单位等多种因素后,我们认为960px是一个相对更加合理的页面宽度。
4、静态网页设计制作中的布局模式
一、静态布局(Static Layout)
即传统Web设计,网页上的所有元素的尺寸一律使用px作为单位。
1、布局特点:不管浏览器尺寸具体是多少,网页布局始终按照最初写代码时的布局来显示。常规的pc的网站都是静态(定宽度)布局的,也就是设置了min-width,这样的话,如果小于这个宽度就会出现滚动条,如果大于这个宽度则内容居中外加背景,这种设计常见与pc端。
2、设计方法:
PC:居中布局,所有样式使用绝对宽度/高度(px),设计一个Layout,在屏幕宽高有调整时,使用横向和竖向的滚动条来查阅被遮掩部分;
移动设备:另外建立移动网站,单独设计一个布局,使用不同的域名如wap.或m.。
在移动端开发中采用静态布局的两种方式:
(1)在viewport meta标签上设置width=320,页面的各个元素也采用px作为单位。通过用JS动态修改标签的initial-scale使得页面等比缩放,从而刚好占满整个屏幕。(见前端开发-web app 变革之rem)
(2)设在viewport meta标签上设置content"width=640,user-scalable=no,页面的各个元素也采用px作为单位。由于640px超出了手机宽度,浏览器会自动缩小页面至刚好全屏。
优点:这种布局方式对设计师和CSS编写者来说都是最简单的,亦没有兼容性问题。
缺点:显而易见,即不能根据用户的屏幕尺寸做出不同的表现。
二、流式布局(Liquid Layout)
流式布局(Liquid)的特点(也叫"Fluid") 是页面元素的宽度按照屏幕分辨率进行适配调整,但整体布局不变。代表作栅栏系统(网格系统)。
网页中主要的划分区域的尺寸使用百分数(搭配min-*、max-*属性使用),例如,设置网页主体的宽度为80%,min-width为960px。图片也作类似处理(width:100%, max-width一般设定为图片本身的尺寸,防止被拉伸而失真)。
1、布局特点:屏幕分辨率变化时,页面里元素的大小会变化而但布局不变。【这就导致如果屏幕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导致元素无法正常显示】
2、设计方法:使用%百分比定义宽度,高度大都是用px来固定住,可以根据可视区域 (viewport) 和父元素的实时尺寸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适应各种分辨率。往往配合 max-width/min-width 等属性控制尺寸流动范围以免过大或者过小影响阅读。
这种布局方式在Web前端开发的早期历史上,用来应对不同尺寸的PC屏幕(那时屏幕尺寸的差异不会太大),在当今的移动端开发也是常用布局方式,但缺点明显:主要的问题是如果屏幕尺度跨度太大,那么在相对其原始设计而言过小或过大的屏幕上不能正常显示。因为宽度使用%百分比定义,但是高度和文字大小等大都是用px来固定,所以在大屏幕的手机下显示效果会变成有些页面元素宽度被拉的很长,但是高度、文字大小还是和原来一样(即,这些东西无法变得“流式”),显示非常不协调。
三、自适应布局(Adaptive Layout)
自适应布局的特点是分别为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定义布局,即创建多个静态布局,每个静态布局对应一个屏幕分辨率范围。改变屏幕分辨率可以切换不同的静态局部(页面元素位置发生改变),但在每个静态布局中,页面元素不随窗口大小的调整发生变化。可以把自适应布局看作是静态布局的一个系列。
1、布局特点:屏幕分辨率变化时,页面里面元素的位置会变化而大小不会变化。
2、设计方法:使用 @media 媒体查询给不同尺寸和介质的设备切换不同的样式。在优秀的响应范围设计下可以给适配范围内的设备最好的体验,在同一个设备下实际还是固定的布局。
四、响应式布局(Responsive Layout)
随着CSS3出现了媒体查询技术,又出现了响应式设计的概念。响应式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一个页面在所有终端上(各种尺寸的PC、手机、手表、冰箱的Web浏览器等等)都能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对CSS编写者而言,在实现上不拘泥于具体手法,但通常是糅合了流式布局+弹性布局,再搭配媒体查询技术使用。——分别为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定义布局,同时,在每个布局中,应用流式布局的理念,即页面元素宽度随着窗口调整而自动适配。即:创建多个流体式布局,分别对应一个屏幕分辨率范围。可以把响应式布局看作是流式布局和自适应布局设计理念的融合。
响应式几乎已经成为优秀页面布局的标准。
1、布局特点:每个屏幕分辨率下面会有一个布局样式,即元素位置和大小都会变。
2、设计方法:媒体查询+流式布局。通常使用 @media 媒体查询 和网格系统 (Grid System) 配合相对布局单位进行布局,实际上就是综合响应式、流动等上述技术通过 CSS 给单一网页不同设备返回不同样式的技术统称。
5、网页版面布局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一个好的网站必须要体现在整体的策划、设计、布局、网站的定位、色彩搭配,最重要的是网站页面的小细节处理。整体感觉是否符合行业的需求、符合公司的文化。有许多企业都会说我要做一个大气的网站、实际上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应该要做一个最适合你的网站,你搞机械销售的不可能去像广告设计公司的搞得很花哨的的,现在网站都讲究简洁,适用,用户体验好。网站设计中结构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以下方面:
网站的框架要简约明了,主题思想明确,导航要设计合理,核心信息放在网站的左上侧,这个地方搜索引擎爬虫程序最感兴趣先行抓取,客户也最感兴趣这里。制作网站框架要清晰,布局要合理,拒绝杂乱的代码,拒绝大量的js脚本和flash动画,这样会影响网站的访问速度,栏目设置要清晰易见,让用户浏览起来简洁舒服。一个网站一处滚动就已经OK了。网页布局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即“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原则。由于搜索引擎在执行搜索的时候,其搜索的顺序跟我们浏览页面的顺序是一样的,即前面说的原则。遵循这个原则有助于搜索引擎蜘蛛抓取页面快速收录。
由于搜索引擎爬虫程序是直接识别页面代码来得到信息的。这样制作网站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网页蜘蛛能够毫不吃力地顺利爬行完网页。当然没什么好办法控制搜索引擎,但有办法改变页面。制作网站过程中,标签的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通常要把握下面几个原则:保持良好的层次框架,近似h1h2h3等标签都应依照标签本身的用处来使用,比方:h1标签表示网页主标题,且在一个网页中只能使用一次。在部分权重较高的标签中,合理的融入关键词,如h1、strong等标签。
css命名规则符合一定标准规范,较长名称选择驼峰式命名规则,如.tophead。代码尽量做到简洁,禁止使用代码生成工具制作网页。代码在实现基本的框架、样式、和行为分离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可用、精简、有序而且符合seo代码标准规范。网站js结构选择jquery,全部脚本尽量封装到一个包内。网站flash调用代码尽量要确保浏览器兼容性,这些结构问题都要在制作中要先行规划。
6、几种常见网页布局设计
网站是有网页构成,这点相信很多的从事网站建设或者是接触过网站开发的站长应该都清楚,但是你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很多的企业都想要建设网站,但是对于网站的布局了解的并不清楚,下面就跟着我们沃然一起来了解一下网站建设中几种常见的布局吧。
1、区块型
2、国字型
3、门户型
4、Flash型
5、左右框架型
6、拐角型
7、封面型
8、标题正文型
9、上下框架型
10、综合框架型
7、总结网站设计的几种版面布局形式
网站设计中.新鲜和个性是布局的最高境,能加强视觉效果。
1、T结构布局,就是指页面顶部为横条网站标志+广告条,下方左面为主菜单,右面显示内容的布局,因为菜单条背景教深,整体效果类似英文字母T,这是网页设计中用的最广返的一种布局方式。
这种布局的优点是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是初学者最容易上手的布局方法。缺点是规矩呆板,如果细节色彩上不注意,很容易让人看之无味。
2、口型布局。就是页面一般上下各有一个广告条,左面是主菜单,右面放友情连接等,中间是主要内容。
这种布局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版面,信息量大。缺点是页面拥挤,不够灵活。也有将四边空出,只用中间的窗口型设计,例如网易壁纸站。
3、三型布局。这种布局多用于国外站点,国内用的不多。特点是页面上横向两条色块,将页面整体分割为四部分,色块中大多放广告条。
4、对称对比布局,采取左右或者上下对称的布局,一半深色,一半浅色,一般用于设计型站点。优点是视觉冲击力强,缺点是将两部分有机的结合比较困难。
5、POP布局。POP引自广告术语,就是指页面布局象一张宣传海报,以一张精美图片作为页面的设计中心。常用于时尚类站点。优点:漂亮吸引人。缺点就是速度慢。作为版面布局还是值得借鉴的。
8、网页设计应该如何布局
网页布局类型
网页布局大致可分为“国”字型、拐角型、标题正文型、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综合框架型、封面型、Flash型、变化型,下面分别论述。 1.
“国”字型:也可以称为“同”字型,是一些大型网站所喜欢的类型,即最上面是网站的标题以及横幅广告条,接下来就是网站的主要内容,左右分列一些两小条内
2. 拐角型:这种结构与上一种其实只是形式上的区别,其实是很相近的,上面是标题及广告横幅,接下来的左侧是一窄列链接等,右列是很宽的正文,下面也是一些网站的辅助信息。在这种类型中,一种很常见的类型是最上面是标题及广告,左侧是导航链接。
3. 标题正文型:这种类型即最上面是标题或类似的一些东西,下面是正文,比如一些文章页面或注册页面等就是这种类。
4. 左右框架型:这是一种左右为分别两页的框架结构,一般左面是导航链接,有时最上面会有一个小的标题或标致,右面是正文。我们见到的大部分的大型论坛都是这种结构的,有一些企业网站也喜欢采用。这种类型结构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5. 上下框架型:与上面类似,区别仅仅在于是一种上下分为两页的框架。
6. 综合框架型:上页两种结构的结合,相对复杂的一种框架结构,较为常见的是类似于“拐角型”结构的,只是采用了框架结构。 7.
封面型:这种类型基本上是出现在一些网站的首页,大部分为一些精美的平面设计结合一些小的动画,放上几个简单的链接或者仅是一个“进入”的链接甚至直接在
首页的图片上做链接而没有任何提示。这种类型大部分出现在企业网站和个人主页,如果说处理的好,会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
8. Flash型:其实这与封面型结构是类似的,只是这种类型采用了目前非常游戏行的Flash,与封面型不同的是,由于Flash强大的功能,页面所表达的信息更丰富,其视觉效果及听觉效果如果处理得当,绝不差于传统的多媒体。
9. 变化型:即上面几种类型的结合与变化,比如本站在视觉上是很接近拐角型的,但所实现的功能的实质是那种上、左、右结构的综合框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