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万维百科 > 教育部学风建设专题网站

教育部学风建设专题网站

发布时间:2020-10-24 09:22:41

1、如何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坚决反对不良学风,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高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近一个时期来,在高校教师及学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论文、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也造成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二、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坚持教育和治理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建立并完善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通过专项教育治理行动,迅速建立学风建设工作体系,明确各地、各部门和高校的责任义务,力争“十二五”期间高校学风和科研诚信整体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奠定良好的学风基础。

三、构建学风建设工作体系。教育部设立学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指导检查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接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指导协调和督促调查处理。各地、各部门要健全学风建设机构,负责所属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各高校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负责本校学风建设工作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

四、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高校主要领导是本校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第一责任人,应有专门领导分工负责学风建设。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学风建设纳入高校领导班子的考核,完善目标责任制,落实问责机制。高校要将学风建设工作常规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教育宣传,制度建设、不端行为查处等完整的工作体系,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高校要按年度发布学风建设工作报告。

五、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坚持把教育作为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师生中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注重发挥楷模的教育作用,强调学者的自律意识和自我道德养成。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组织对全国研究生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教育部科技委组织专家赴各地讲解《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各地教育部门要组织实施本地区的宣讲教育。高校要为本专科生开设科学伦理讲座,在研究生中进行学术规范宣讲教育;要把科学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范畴和职业培训体系,纳入行政管理人员学习范畴。

六、加强教师的科研诚信教育。要把教师队伍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实施重点。教师学风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加强科研诚信。高校要对教师进行每年一轮的科研诚信教育,在教师年度考核中增加科研诚信的内容,建立科研诚信档案。教育引导教师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抵制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风气和行为,把优良学风内化为自觉行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督,认真审阅他们的实验记录和论文手稿,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作风感染教化学生,力争成为言传身教的榜样和教书育人的楷模。

七、切实改进评价考核导向。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各地教育部门在考核评估中,要防止片面量化的倾向,加大质量和贡献指标的权重。正确引导社会的各类高校排行榜更加重视创新质量和贡献。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要体现重创新质量和贡献的导向,全面考察师德、教风、创新和贡献。要防止片面将学术成果、学术奖励和物质报酬、职务晋升挂钩的倾向。

八、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教育部社科委、科技委分别成立学风建设委员会,以更加有效地加强高校学风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术委员会应积极承担学术规范教育和科研诚信宣传,负责本校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取证。

九、加强科学研究的过程管理。高校要建立实验原始记录和检查制度、学术成果公示制度、论文答辩前实验数据审查制度、毕业和离职研究材料上缴制度、论文投稿作者签名留存制度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异议材料复核、网上公示和接受投诉等制度,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十、强化全方位监督和约束。坚持把监督作为加强学风和科研诚信的最好防腐剂。提倡同行监督,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发现或有正当理由怀疑他人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有责任进行投诉。强化行政监督,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监督职责,指导所属高校开展学风教育,完善学术规范,每年进行学风建设工作检查,对于社会影响较大的学术不端投诉,要加强督察督办和具体指导,促使其得到公正公平有效的处理。正确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已经认定的学术不端行为,应该公开事实和处理结果,接受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十一、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统一由当事人所在高校组织调查。高校接到举报材料后,由校学术委员会(或学风委员会)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从学术角度开展独立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提出调查意见,并向当事人公开。如有异议,当事人可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异议投诉。调查期间,举报人、被举报人有义务配合调查。调查过程应严格保密。

十二、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要遵循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原则,同时,注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学校根据专家组调查意见和有关政策规范做出处理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方式包括取消申报项目资格、延缓职称或职务晋升、停止招研究生、解除职务聘任、撤销学位,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经查实的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按有关学位、学籍规定处理。如果有证据表明举报人进行了恶意的或不负责任的举报,应对举报人进行相应的教育、警示、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十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在本单位网站上开辟学风建设专栏,公布学风建设年度报告,公开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结果。其中处理结果必须保留3个月以上。教育部每年选择若干单位和高校进行学风建设工作专项巡视。

2、如何加强学风建设,迎接本科教学评估

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我校学风建设,加强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深化研究、交流经验、共享成果,近日,由学生工作部主办的辅导员沙龙交流研讨会在管理楼126室举行。校本科教学评估办常务副主任孙景宏、学生工作部部长赵锋、教务处副处长申亚男及全体本科生辅导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王建辉主持。

会上,孙景宏老师从“评估体系和我校现状”,“学校的具体措施”,“学生工作的任务”三个方面对本科评估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他指出评估工作意义重大,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师生爱校建校的热情,使辅导员更加明确工作方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学风建设,孙景宏强调要从教师风范和学习风气两方面入手,两手抓,不仅要对教师严格要求,更要采取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尤其要改善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孙主任还简要介绍了学校迎评有关工作进度安排,对评估工作的任务分工进行了解释说明。

之后,来自四个年级的辅导员代表分别作了工作交流。

05级辅导员倪宇对大一年级学风状况调研及工作思路作了汇报。她通过一组柱状图对学生学习的“优”与“忧”进行比较说明,简单明了的指出大一年级学风建设的优点(态度较明确)以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主动性较差,听课效率低)。并提出解决策略:从“严纪律,营氛围,调热情”三个方面抓牢抓实,并对三个方面逐一解释分析: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组建学习小组”来严明纪律,通过搭建“年级、班级、宿舍”三层平台,加强宿舍建设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通过“以生涯规划为导向”进行教育来激发学习动机。

04级辅导员李艳丽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了细致入微的调查,调研内容包括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情况;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情况;平时及双休日自习情况;学习动机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情况等。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学生自身、教学及辅导员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她还指出:应以正面教育为主要途径,深入学生实际,了解思想动态,把握主流思想;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采取激励机制,奖、惩制度,课堂情况记录制度;加强学风建设讨论,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实习,举办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实行宿舍长责任制并实施“一帮一”互助措施等等。

接着,03级辅导员秦涛对大三年级学风状况做了汇报。他从学生中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不高,课堂出勤率不高,效率不高等问题入手。指出辅导员工作要注意的几点:需要指导学生科学确立目标,合理制定规划;应注意加强学习氛围建设,包括宿舍、班级、学生社团的氛围建设;此外,还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动机,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最后,由毕业生辅导员郭玉明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年级学风状况作了分析。他通过 “大四学生怎么了?我们该做点什么?我们要留下点啥?”等问题展开了研讨总结。通过调研对大四学生中存在的“生活懒散、缺乏奋斗目标、凝聚力不够”等棘手问题作了分析并一一提出解决方案。他指出作为辅导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最后,他提出了毕业生辅导员的最后奋斗目标:“再为学生服务四十三天,站好最后一班岗”。

通过交流研讨,辅导员们就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第一,加强学风建设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加强学风建设要通过建立良好的宿舍、班级、年级学习氛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第三,加强学风建设还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教师、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合力,从各个层面加强学风建设。

会议最后,学生工作部部长赵锋强调,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关系到学校建设发展,在这个关键时刻,学风建设无疑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当花大力气加强建设。同时他也表示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同时也很关注辅导员沙龙的发展,希望各学院能组织开展各种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学风建设。

研讨会结束后,各年级的辅导员进行了分组讨论,就如何加强学风建设,针对本年级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商定了切实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本次辅导员沙龙交流研讨会不仅是总结交流的会议,更是一次凝聚人心和鼓舞士气的会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生工作干部将围绕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加强学风建设的中心任务勤奋工作,切实努力,开创学风建设的新局面。

3、教育部哪个文件首先提出了学风建设

语文是基础学科,担负人生存最基本的语言交际功能,也是人们表达的途径。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4、为何加强学风建设

一、党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党员的学习风气、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治学风气、基层党支部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党员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
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工作效率,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恒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用。一个基层单位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 学风是学习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持有什么样的个人动机和求知目的,取决于其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信奉什么样的精神信仰,从上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憧憬什么样的社会前景。学风所表现的精神倾向无疑与人才培养目标中最核心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紧密相连。
学风是学习者治学态度的具体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有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日常学习中能否以滴水穿石的恒心,深入钻研,寻根究底?还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在前人的学说和成果面前能否以破旧立新的勇气大胆质疑,寻求突破?还是恪守旧说,亦步亦趋?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能否保持赤子之心,不骄不躁,谦虚诚实?还是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学习中能否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博采众长,切磋砥砺?还是自高自大,文人相轻?
学风是学习者治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学习者有无科学合理的治学方法?是在深刻理解基础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还是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一知半解?是以创新为旨,注重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是拘泥于细枝末节的精确,热衷于术语、化淤的新奇?是局限于抽象理论体系的把握,还是既注重于理论逻辑体系的构建,又致力于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反映出学习者科学素养的高下、学术造诣的深浅,更关系到其创造能力的大小和创新活动中的后发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学风是学习者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相关心理素质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或者已经表现出稳定趋向是形成的。其发展过程虽然会有突变和飞跃,但更多是渐进、累积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良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育,来不得一时一事的松懈;而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长效性的做学问、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导和实践途径,是其受益终身。
学风是基层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风是管理人员与员工在治学目的、态度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传统特色和显著的共性特征的精神倾向、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表现为一种可以强烈感受个人心理形成的积极影响,造成一种相互激励、互相促进的强烈气氛;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渗透、感染作用,给员工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润物无声的熏陶;可以凭借群体行为对个体的约束、规范作用,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

这种小环境的积极影响,可以使基层单位各种教育活动功能放大,因此,学风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建设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净化单位风气,还会作为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单位风气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加强学风建设是基层单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任务,应该长期不懈地高度重视。
二、当前基层党支部学风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
在员工天天忙着相同工作时,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虽然有很多员工是怀着努力工作而认真学习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学习目的存在问题。例如有些员工单纯是为了拿到一张毕业证,有些员工是为了达到岗位的要求,有些员工是为了改善现有的工作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要求,而有些员工则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学。学习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这样下去必然导致学习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持,助长员工的懒惰情绪。
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毅力。
很多员工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平时学习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不去参加。
3、学习积极性不强,缺乏钻研精神。
由于受到一些日常工作的影响,许多员工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对基础的理论知识不够重视,只注重一些能够速成且比较实用的技能学习。能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静下心来积极思考,勤于钻研的员工为数不多。
三、构建党员学风新模式,带动良好学习氛围
1.要重视党员的继续教育,实施对党员教育的全程化。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经常教育党员严格自律,规范一言一行,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作表率、当模范。
(1)要通过组织生活,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交流,时刻拉紧他们的心弦,防止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入党只是提高思想水平的一个新起点,而不是终点;是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
(2)要在党员中树立良好的党风,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讲学习、讲政治和讲正气的良好作风。
(3)教育党员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同学服务。深入群众,双管齐下,落实监督机制让他们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以时刻提醒党员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

2.党支部应建立关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党支部应定期组织关于改善学风的活动,促进学风的改进。基层党支部应定期举办学风建设的动员会、学风建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通过各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员工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党支部还可以成立学风建设小组,把党支部成员分派到各个公司去中,定期与党员干部联系,监督和了解自己支部所联系的班级,开展评比活动,促进员工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带动一批人,影响一批人”。
3.党员应搞好自身学习,做实践优良学风的典范。党员作为单位里的先进分子,有能力有条件也理应带头努力学习,模范遵守制度,认真对待专业学习和考试,刻苦钻研,并取得良好或突出的成绩,从自身做起,实践优良学风,成为其他员工效仿的榜样和典范。
2、党员应积极参与学习学风评比、创建优良学风以实际行动走在学风建设的前列。党员在搞好自身学习的基础上,还应帮助和促进其他员工生学习,在学风建设中发挥自身更大的作用,切实落到助人为乐、促进学风建设的实际行动中去。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随时为其答疑解惑,传授学习方法,促使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共同取得进步的过程中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逐步形成。
3、在党员开展“一帮一”助学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要注重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面对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针对贫困的员工,应鼓励他们直面生活的压力,激励他们用知识改变生活的态度;针对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应通过谈心、聊天的方式为他们缓解心理的压力,探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后再帮助其学习。
4.深化学习内容,营造氛围,激活机制,拓展舞台,促进员工自主学习。要让员工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读报刊杂志等有选择地去学,在与他人一起工作时有目的的去学,在日常工作结合实际地去学,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5.要建立有特色的学习机制。开展每天读书半小时活动,真正让员工充分利用这半个小时,定期进行学习交流,组织研讨。充分利用图书室,快报架等设施,让员工在工作之余可以有选择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把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对青年员工吸引力和号召力以及党员的作用,从而产生辐射作用,把自上而下的引导与自下而上的带动结合起来,促使广大员工树刻苦好学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心态,培育优良的学风。
因此,只有把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良好学习氛围与优良学风的逐步形成,才能更好的发挥党员独特作用。才能更好的充分的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吸引力和引导作用,才能更好的拓展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新平台,带动党员积极参与学风建设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5、学风建设可以搞哪些活动?

第一,由学校进行“宏观调控”,成立学风建设工作小组。
近几年,有些高校都先后提出了重整学风的口号,但是却很少有投入实际的。学风建设必须要有专门的领导、老师和学生来开展。不仅是开理论性的座谈会,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抓紧学风问题。一定要以批评教育为主,对于一些严重破坏纪律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的处分。
第二,多开展有益的活动,来改正学生的“嗜好”。
学校应该将学生爱好的事物像积极方向开展。有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些电脑软件使用比赛,美容大赛,运动竞技赛等活动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委派有专业水准的老师进行技能指导。适当的开展一些心理类的教程和活动,让迷失方向的学生能寻回自信,在学习的宝塔上更上一层楼。
第三,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要让学生来“自管自”。
应该让班级间,班级内分别委派学生来互相监督和勉励。尤其要发展班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学生间的互相教育往往比教师的责备更有作用。例如,让一些学习认真的学生监督一些喜欢去网吧的学生,这样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以先进带后进,在学风建设也是可以实施的。
第四,要奖励优秀的学风建设份子。
在学风建设上,要嘉奖一些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使他们成为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榜样,并向其方向努力。也要特别鼓励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有更大的努力的动力。
以上只是我一年多来对于学风建设的粗浅的认识,还有个人的一些看法,还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探讨。

6、求一份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大学策划书,要实际点的。活动中最好能够有游戏 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一、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恒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 学风是学习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持有什么样的个人动机和求知目的,取决于其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信奉什么样的精神信仰,从上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憧憬什么样的社会前景。学风所表现的精神倾向无疑与人才培养目标中最核心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紧密相连。
学风是学习者治学态度的具体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有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日常学习中能否以滴水穿石的恒心,深入钻研,寻根究底?还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在前人的学说和成果面前能否以破旧立新的勇气大胆质疑,寻求突破?还是恪守旧说,亦步亦趋?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能否保持赤子之心,不骄不躁,谦虚诚实?还是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学习中能否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博采众长,切磋砥砺?还是自高自大,文人相轻?这一切不仅反映出学习者人格的劣势、志向的远近,更关系到能否最终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精英。
学风是学习者治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学习者有无科学合理的治学方法?是在深刻理解基础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还是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一知半解?是以创新为旨,注重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是拘泥于细枝末节的精确,热衷于术语、化淤的新奇?是局限于抽象理论体系的把握,还是既注重于理论逻辑体系的构建,又致力于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反映出学习者科学素养的高下、学术造诣的深浅,更关系到其创造能力的大小和创新活动中的后发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学风是学习者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相关心理素质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或者已经表现出稳定趋向是形成的。其发展过程虽然会有突变和飞跃,但更多是渐进、累积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良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育,来不得一时一事的松懈;而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长效性的做学问、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导和实践途径,是其受益终身。
学风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风是师生在治学目的、态度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传统特色和显著的共性特征的精神倾向、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表现为一种可以强烈感受个人心理形成的积极影响,造成一种相互激励、互相促进的强烈气氛;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渗透、感染作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润物无声的熏陶;可以凭借群体行为对个体的约束、规范作用,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这种小环境的积极影响,可以使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功能放大,因此,学风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大学学风是大学最高理想和信念体现,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动力源泉。随着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大学不仅使教学、科研中心,也日益成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因此,大学学风不仅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建设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讲话校园空气,还会作为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任务,应该长期不懈地高度重视。
二、当前大学生学风问题的新特点与成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志向远大,对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媒体非常敏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异常迅速。然而,正像这种主要群体特征突出鲜明一样,较多学生学业失败现象已经使得界内外人士感到忧虑。除了诸如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懈、学习经历旁移等一直是老抱怨的问题外,当前大学生学风为题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1)涉及面比较宽。不同于以往学风问题多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身上,现在学习懈怠的面更宽,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会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迟到甚至逃课、抄作业,平时不努力,考前靠突击甚至考试作弊;(2)学业失败现象较为普遍。不及格率有所提高,一些入学分数很高的学生也会留级甚至退学;(3)干扰热点转移。以往学业失败多发生在热衷于早恋、校外赚钱等同学的身上,现在留级、退学的原因大都是热衷于游戏、沉溺于网吧;(4)干扰前移。以往四年级受就业影响整体学习纪律下降,现在不少低年级同学就因担心就业前景而影响学习热情,有的甚至无心向学;(5)师生双向不满。以往多是教师不满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现在是一方面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同时学生也在抱怨教师教学不尽心;(6)心态矛盾加剧。感到竞争压力很大,又不愿刻苦学习;希望学校少管,自控能力又差;主张自主学习,自学能力由弱。这些是学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影响,也有学校原因;既有常规因素,也有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不利影响。这里从下面3个方面思考:
1.学业水准下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美国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出现过物力和英语等学科考试成绩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从1975年到1980年,公立高等学校上数学补习课的学生增加了72;1984年10月,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的报告指出:“为攻取学士学位而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实际上只有一半人如愿以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发现: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的进程,反复留级、中途退学、改学没有实际前途的科目,以及学生在结束学业时既没有获得公认的资格也没有公认的技能就离开学校等学业失败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资源紧张,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及由此带来的思想问题比较突出;由于结构失衡,一些与新的社会形态明显不相适应的专业未经改造,却仍在年复一年的招生,使很多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险;由于生源差异增大。不仅使教学难度增加、效率降低,总体成绩水平下降,而且低分考生的不良习惯和风气对整个学风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改革滞后,专业口径偏窄、教学内容陈旧、制度激励不力等,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这些都对学风产生显性或潜在的影响。
2.大学生学风问题令人反思教学与管理中的师生关系。从终生教育的立场和人类知识的发展来看,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它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为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它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责任感。然而,在当前高校中,辅导员、班主任往往忙于教学和其行政事务多,投入到学生思想工作中的时间少,忙于应付面上的活动多,主动关心学生学习和思想的少;业务教师承受的科研、教学与进修压力都比较大,科后无暇与学生多作交流指导,甚至顾不上仔细批阅学生的小论文、大作业,抄袭的作业也能蒙混过关;不少教师仍因循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有的甚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学校教学和科研脱节,高水平教师难以走到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前台,学生得不到有力的学业指导和志向激励,内在学习动力得不到升华;更有极少数教师存在责任心淡簿、履行职责不到位的情况,对学生到科情况不闻不问,对学生作业不认真批改,对考场纪律管理不严,助长了不良学风的蔓延。
3.大学生学风问题折射出社会不良风气与应试性基础教育的一些弊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诚信不足、情绪浮躁等不良风气流行甚广,在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方面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应试性基础教育使学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1)学习动机水平低。他们从小到大,考上大学就是奋斗目标,目标一旦实现,便在理想的真空中迷失了自己,由于成长的每一个阶梯都是由老师或家长为他们做选择,因此缺乏自我设计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大学学习失去了新的动力。(2)学习方式不适应。当今许多大学生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是“抱大的”。进入大学后,不仅生活上有个适应过程,教学上以往老师“嚼烂了喂”到现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少同学不适应,有的甚至十分困难。(3)自控能力弱。中小学教育中“他律”重于“自律”,学生的自制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大学宽松的教育模式下,不少同学明知不好好学习不行,但管不住自己,结果嬉戏无度,荒废了学业。(4)心理素质差。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都开的是顺风船,他们或很少遭遇失败,或在经历挫折时形成了不良的心理习惯,如逃避、推诿、自弃等,有的甚至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已经有一些心理畸形,如封闭、抑郁、睡眠障碍等,因此一旦学习上受挫有时甚至是很小的挫折,也会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这些问题是应试性基础教育的一种滞后反应。
三、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设想
1.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按照人才培养与学风建设基本规律办事。要妥善处理好自我价值目标与公共理想信念、发挥个性特长与严格标准要求、增加自主空间与遵守纪律制度、提倡目标要求与强化管理过程、强调创新实践与学习理论基础、重视课外活动与提高课堂效益等方面的辩证关系,当前在教学观念转变过程中,要防止将它们对立起来或强调一个方面的同时忽视另一方面的倾向。学风建设不仅是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的常规工作,也是学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学风建设不仅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工作,也应该是和教风、机关作风、乃至校风建设整合在一起的工作;学风建设不仅要抓考风、抓学习纪律这样一些环节,还关系到教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更加广泛的内容。只有全校齐抓共管、一以贯之、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取得学风建设的实效。
2.健全组织、加强队伍、落到实处,完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学校成立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团委等部门领导组成的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各院系成立由党总支副书记、教学主任为责任人的院系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对辅导员加导师的工作模式,导师要侧重于学习的指导和学术思想的熏陶,兼顾政治思想工作,辅导员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兼顾业余学习指导的行政管理,两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在辅导员加班主任的工作模式中,当前需要让教学水平较高、人生阅历丰富、学术造诣深厚、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进行全面指导的教师担任低年级班主任或导师,重点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要加强优良学风班和优良考风院系建设,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学业动态;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作好学生个体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要高度重视组织学生自主管理,着力发挥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加强师德建设、完善学生评教、严格质量监控、实施岗位培训、树立优良教风,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3.加强基础管理,健全学风状况观测制度。学风培育离不开养成管理,要紧紧抓住日常管理中的四个“率”和四个人数,做好学风监测工作。四个“率”是:(1)学生上课出勤率,这是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最直接的反应;(2)学生晚自修率,这是反映学生学习作业量和学习自觉性的重要依据;(3)学生作业上交率,这是了解教师是否布置作业、学生是否独立完成作业以及学生完成学习进度情况的重要环节;(4)考试不及格率,这是反映学习失败学生所占比例的最重要指标,常常和学风问题密切关联。四个人数:(1)考试不及格、留级与退学人数,这常常是学风较差的群体;(2)作业抄袭人数和考试作弊人数,这是检验学生学习动机、学术品格乃至道德水平的重要指标;(3)学习成绩明显好转或成绩明显下降人数,无论从群体还是从个体来说,都是观察学习风气转化的信号;(4)主动向教师质疑的人数,这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以及思维被激活程度的反映。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可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也可通过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来取得状况数据,使之得到较有益的监控,使学风建设更有针对性。
4.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力度。学校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常会遇到来自外界的干扰,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教育投资意识的增强,要求高等教育有较高的回报率,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业水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严格管理与个别学生利益之间的矛盾有时会变得异常突出。这里有一个学生个体利益和学校整体利益、学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如果为了学生个体或少数学生的利益,损害到管理部门的权威性,进而成为学风逆向转化的制度性原因,那损害的将是整个学校的质量信誉。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依法按章办事、从严执教、从严管理、弘扬正气。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教学规范与教学事故认定办法,完善课堂教学、作业练习、实习考试等学习纪律,完善留级、退学等学籍管理与奖惩规章制度,明确校、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使之更加科学规范、富有成效。
5.深化教学改革,营造氛围、激活机制、拓展舞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要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让更多的教授、高水平师资开除本科生课程,同时加大学分互认力度,加快校内外资源共享的步伐,为更大范围、更大自由度的选课创造条件;要加大优秀生的培养力度,围绕激励学生奋发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探索完善双学位、双专业制度,完善弹性学制,探索更加灵活的“出口”机制,鼓励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提前就业、提前攻读硕士课程,提前作流动助教、助研、助管等;试行荣誉学位制度,根据学生平均学分绩点的高低不同,颁发不同级别的荣誉学位证书;要实行更为宽松的选课制度,扩大学生重新选专业的次数和人数,扩大辅修专业的设置面和选择面;要把合格人才、优秀人才、创新人才的分层次目标融通在学分制教学计划中,进一步把课内学时降下来,把课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切实加上去,增设自学学分、读书学分、学年作品(论文)学分、综合设计学分、网络设计学分、科研训练学分、竞赛学分、课外科技活动学分等,大大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空间;要借助于校内外科技文化资源,聘请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各领域大师到校讲学,鼓励教师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创新活动,形成蓬勃向上、探索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整个校园的指示刺激水平和学生的兴奋水平。从根本上说,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加快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步伐,加快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师角色的演变步伐,加快完善学分制、建立更具激励性的学习制度的步伐,加快实现学生自主创造学习的进程,才能从根本上使学风得到好转

7、学风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1、学风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师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这就是“教”的问题。逐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教”的质量。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教育内容包括“专业动态、前景”、“人格倾向和心理调试”、“职业生涯规划”、“人与社群”等等。

3、把学风建设与安全教育稳定紧密结和。安全稳定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把建立宿舍内良好的学习风气作为创建安全文明宿舍的重要内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把优良学风达标班与文明班级的评比紧密结合,坚持每月一评、学期中评、学年总评,团总支、学生会组织优良学风班级达标的具体评分,作好各班优良学风达标活动的组织工作。

(7)教育部学风建设专题网站扩展资料

学校管理是学风建设的兵法。虽然“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几年前已经被提出来了,但事实上,很多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这也是学风建设的屏障。

学校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相对薄弱,在教学管理上,也并没有实事求是,不够严谨。由于应试教育的压迫,导致很多学生平时上课不听,直到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熬夜看书读背。

与此同时为了应付考试也会出现考试作弊的现象,更不利于学风的建设。学生即使有了好的成绩,也不一定是因为真正掌握了知识。

8、您对学校自主,自律,自信,大气,学风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

坚持教育和治理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要坚持教育和治理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建立并完善弘扬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通过专项教育治理行动,迅速建立学风建设工作体系,明确各地、各部门和高校的责任义务,力争“十二五”期间高校学风和科研诚信整体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奠定良好的学风基础。

教育部设立学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政策,指导检查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接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指导协调和督促调查处理。各地、各部门要健全学风建设机构,负责所属高校学风建设工作。

(8)教育部学风建设专题网站扩展资料:

学风建设的相关要求规定:

1、要把教师队伍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实施重点。教师学风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加强科研诚信。高校要对教师进行每年一轮的科研诚信教育,在教师年度考核中增加科研诚信的内容,建立科研诚信档案。

2、教育引导教师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抵制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风气和行为,把优良学风内化为自觉行动。

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监督,认真审阅他们的实验记录和论文手稿,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作风感染教化学生,力争成为言传身教的榜样和教书育人的楷模。

9、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的通知内容

教社科[200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等学校对下列学术不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一)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伪造注释;(五)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二、高等学校对本校有关机构或者个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负有直接责任。要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强惩处行为的权威性、科学性。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学术委员会要设立执行机构,负责推进学校学风建设,调查评判学术不端行为等工作。
四、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学术不端行为人给予警告直至开除等行政处分;触犯国家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其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可采取暂停、终止科研项目并追缴已拨付的项目经费、取消其获得的学术奖励和学术荣誉,以及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申请科研项目和学术奖励资格等处理措施。查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高等学校在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过程中,要查清事实,掌握证据,明辨是非,规范程序,正确把握政策界限。对举报人要提供必要的保护;对被调查人要维护其人格尊严和正当合法权益;对举报不实、受到不当指控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澄清并予以保护。
六、高等学校要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的专题讨论,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要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教师培训尤其是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必修内容,并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把学风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把学风建设绩效作为高校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方面,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七、高等学校要通过校内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橱窗等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学术楷模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努力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
八、各高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所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工作的领导,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高校(含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九、各地各部门、各部属高校关于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关落实情况请及时报送我部。年底前,我部将对本《通知》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10、什么是学风建设及其重要性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这个灵魂的建设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现代汉语词典》的一般解释是:学风即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毛泽东同志在65年前首次提出学风概念亦有一说: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可见,学风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它是外显的风气,再一方面是内蕴的思想方法。
学风作为外显的风气,其表现可包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高不高,学习的情绪饱满不饱满,学习的劲头大不大,学习的毅力顽强不顽强,学习的态度认真不认真,学习的兴趣浓厚不浓厚,学习的作为踏实不踏实,学习的人气旺盛不旺盛,等等。这些有关学习精神方面的表现,一旦蔚然成风,形成具有一定群体性、一贯性和稳定性的良好学习风气,就常常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能学有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获。
学风作为内蕴的思想方法,主要指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常说的实事求是。这是学风最本质最核心的内涵。坚持有效的学习,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因为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进行科学抽象,根据实际提炼、创造理论,依据实事去求是,那么这种理论、这种是,就有了坚实的实际基础,就必然具有无限生命力,从而必能能动地反作用于实际,用来指导实践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产生巨大的实效。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
学风,从广义上讲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它依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风的直观反映是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求和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是学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的评价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多项内容综合进行的。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所以学生的学风恰是学校方方面面作风的集中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严格的治学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良好的校园学术风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严格的管理措施,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因此,学风建设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要立足于学生、见效于学生,并以学生的学风变化为根本的检验标准。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学生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奋发向上。
当今,学风建设不应该只是中小学强调的重点,时下的大学,学风建设仍必须摆上议事日程。大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扩充,但与此同时,学风方面则有着严重的不足,这些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们注意。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下获得更好的教育成果,这依赖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一场关于学风建设的讨论由此而展开。
现今,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大学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学风建设承受了严峻的挑战。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如果没有对大学学风进行改善、加强,则日后逐渐产生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与教育部学风建设专题网站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