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关于轮回的赏析

新媒体关于轮回的赏析

发布时间:2020-09-17 11:22:23

1、关于新媒体方向,求教

“这个时代并不是报纸死了,而是那个纸死了,那个载体死了,但换个平台或方式传播,依然有生命力。对媒体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
代。”在纸媒人心惶惶的情况下,他为何会下此判断?近日,NewMedia联盟发起人袁国宝,受蓝媒汇邀请,在媒体特训营上结合其经典实战案列,就新媒体
的发展趋势做了独家分享。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社交媒体比例最高的国家,平均每人每天有5.8小时的时间上网。在以前,大众得知信息来源于电视、报纸、杂
志和广播,而今天大众更多的是通过微博、微信、QQ、论坛等社交软件获得信息。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6亿,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
达到5.49亿。微博、微信成为碎片时间的最佳运用工具。

今天来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内容、形式、社交,而且是强关系社交,比如说微信、微博,可以转发,可以零距离接触到明星等各种
人。过去,大众媒体独大,舆论是它们说了算。现在,许多微小的声音,被迅速串连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大众媒体的影响力慢慢在下降,而新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
地加深,这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征特别简单——叫颠覆性,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新的思路、规则来颠覆之前的玩法。当每一个个体都具有传播能力时,传
统的媒体结构就开始瓦解,消费者得知讯息的管道也不再大幅度地依赖大众媒体,“自媒体”年代诞生。所以这是一个普通人可以创造奇迹的时代,也是消费者获得
主权的时代,所以也是大家尤其是媒体人机会最多的时代 。

下面是袁国宝理解的新媒体的五大发展趋势,

分享给大家:

▎趋势一,碎片化。

碎片化不是媒体的特征,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媒体的碎片化其实给很多自媒体带来了机遇。我认为它的出路就是专业、精细、特色加个性。

▎趋势二,全媒体时代。

大家会发现其实不存在谁死谁活的问题,就相当于广播没有颠覆报纸,电视也没有颠覆广播。所有的媒体未来就只有一种形态,就是社会化
媒体,即我在NewMedia联盟定义的全媒体时代。比如说提到人民日报,原来就是一张报纸,但今天的人民日报是什么?它是一份报纸,是一个微博,一个微
信,是一个全媒体平台,这构成了人民日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立体的全面化的影响力。

▎趋势三,垂直细分受众。

大而全的公司是没有前途的,小而美才有前途。比如说中华英才网不行了,拉勾网行了。很多猎头公司甚至都上市了,这就叫垂直细分。所
以,这个时代真正的标志应该是从消费、心理、行为这几个角度去细分受众,发现受众真正的特征。这也是新媒体非常难得的一个机会,可以直接和消费者接触。

我认为中国的门户或者这种传统的大众媒体,会朝着真正垂直化或者是生活解决方案发展,也就是功能化的角度会呈现。现在传统媒体都在拼命地做自媒体或者新媒体,之所以他们做得不太好,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不好,只是他们思维上还没有真正解放。

但是,我到今天始终坚持认为传统媒体人是最优秀的人才。传统媒体的人如果真正解放思想去做自媒体,一定会比别的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会有更大的优势。比如说他的文字功底、他的视野、他的人脉、他在社会上的这种灵活度都非常强。

▎趋势四,媒体出现并购潮。

虽然中国的媒体管制比较严,但是在财经领域已经出现阿里巴巴在并购很多传统的媒体,然后会发现蓝鲸财经记者联盟在拿到五千万的风投
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去招募二百个一线的传统的记者。所以我的理解,是说这个时代并不是报纸死了,而是那个纸死了,那个载体死了,但换个平台或方式传
播,依然有生命力。

▎趋势五,价值扩张。

什么叫价值扩张,就是媒体也要自媒体化,你会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你会输出你的价值观,输出你的平台,输出你个人的影响力,媒体也会出现拟人化。有这种个性化的标签,媒体才能走得更远,而不能像传统的那样,把几家媒体合并通过行政手段做到更大,那是没用的。

2、中译英翻译小段关于新媒体文字,觉得好的追加悬赏

在手机报诞生的第六个年头,新媒体已然成为不可小视的主流媒体力量。
Born in Mobile reported its sixth year, the new media has become quite a lot of mainstream media power.

受众在不觉间,正切身体会着以手机报为代表的第五媒体对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的新变革。
Audience in knew it, i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a mobile phone reported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fth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media information to the new changes.

与日俱增的消费群体和巨大市场,正在加剧着其研究成果与现实地位的差距。
Consumer groups and growing huge market, is exacerbating the status of their research and reality gap.

本文的写作,以调查市场和查阅相关学科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手段,丰富了手机报与传统报纸特点比较的研究资料,清晰了对手机报现阶段特点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第五媒体移动信息传播的带来的冲击,也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早日融合在理论上的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
Writing this article, to investigate the market and access to related disciplines as the main means of research literature to enrich the mobil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newspapers reported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data, a clear report on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phones to more deeply realize that the Fifth Mobil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media impact, but also f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early fusion research in theory do something modest.

3、给一点关于新媒体的文章 谢谢

昨天刚好看到 给你复制一段
2010年对于新媒体产业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整个新媒体领域仍然保持着快速发展,政策的扶持更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催化剂。作为中国新媒体产业的领导者,东方传媒(SMG,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新媒体借壳广电信息(600637,股吧)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领跑新媒体国内上市第一单。可以说新媒体的发展已势不可挡,IPTV、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新媒体领域呈现出一派兴旺的繁荣景象。
http://www.yunyue.cn/News.aspx?columnId=1&pageIndex=1&nid=17 全文在这 你去看看

4、关于“新媒体”的经典书籍

《数字传媒概要》,闵大洪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闵大洪应该是中国接触新媒体比较早的新闻传播学者了吧。这本书应该也算是最为权威的新媒体的著作了,在学界评价颇高,前些年看过,受益匪浅,只是不知道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本书有没有与时俱进出新版本。
另外,彭兰、杜骏飞也应算得上新媒体专家吧,只是他们的著作拜读较少,楼主感兴趣也可去查查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5、求著名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图片及简介或评价。

顾群业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镜像》,创作于2009年,2011年在济南园博园国际会展中心展出于“中澳新媒体艺术对话展”。2013年11月16日-12月16日在天津美术馆展出于“零界——首届中国装置艺术双年展”。

是“镜像效应”还是“相由心生”?在镜子前面走过,观众的影像就会映射在镜中,同时会有感应装置捕捉到观众的动作,引发镜中影像挥舞十字架。艺术家通过这件作品反思镜像与心相、真实与虚幻、正义与邪恶等一系列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镜像》也是对人性的映射。

6、有关新媒体的专业有什么?

很多人对于新媒体专业比较感兴趣,新媒体专业毕业能做哪些工作,适合学新媒体的有哪些人呢?新媒体专业就业方向:
技术类:包括文案专员(没错,文案也算是一门技术)、设计师、程序员等;
运营类:包括公众号运营、微博运营、网站运营等;
媒体类:包括网络推广、店铺推广、网络广告投放等;
管理类:包括新媒体主管、新媒体经理、网络营销主管等;
策划类:包括互联网产品策划、活动策划、事件策划等。
做新媒体不是学体操,并不需要从小就骨骼清奇,也没有神马“某某更适合学”之说,只要用心学、走心练,都可以掌握。
不过,高三毕业生如果有以下特质,将来学习新媒体会更得心应手、上手更快:
第一是有一定写作功底、或者有一定写作爱好的:这些孩子通常喜欢在QQ空间发发日记写写心得,他们将来处理内容时会上手更快;
第二是爱聊天的:这些孩子喜欢用QQ、玩微信、聊陌陌,他们将来学习即时聊天时会比较得心应手;
第三是喜欢琢磨的:这些孩子考前就爱琢磨细节、猜测出题人的意图,他们将来处理新媒体调研与快速跟进时会比较容易入门;
第四是爱动手的:这类孩子喜欢在电脑课上编个小程序或画个画,他们将来可以对简单的代码应用或图片设计更感兴趣;

与新媒体关于轮回的赏析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