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电视台真相30分
成都电视台真相30分的电话号码81362733
2、成都电视台的CDTV-2经济资讯服务频道
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33频道)筹建于1992年7月1日,同年底开始播出,30千瓦大功率发射,直接覆盖全市9区10县(市)及相邻地、市、县部分地区,面积约30000多平方公里,收视人口3000万。
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从成立之日起,便采用了全新的管理和运作机制,增加了自身的活力。面向社会择优选拔的20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32岁,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硕士博士研究生多名,具有极强的人才竞争优势和现代的管理运作理念。
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以屏幕的时尚包装和节目的推陈出新见长,频道定位时尚、年轻靓丽,并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CDTV-2常规播出的自办节目有:
《每日报道》,《深夜快递》,《每日财经》,《实战700》,《真相30分》,《抵拢倒倒拐》,《星星向蓉》,,《天天向尚》,《835龙门阵》,《证券之夜》,《李伯清书场》,《星乐汇》,《12530说唱就唱》,《汽车大赢家》,《第一房产》,《每日健康》,《好妈妈俱乐部》,《魅力成都》,《吃喝玩乐全接触》,《欢乐家装》,《小刚刚刚好》等。
部分节目介绍:
《每日报道》
每日19:20直播《每日报道》栏目创办于1993年。节目开播15年以来,在本地区的观众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已成为深入人心的一档新闻栏目。
该栏目以时政、经济、社会和深度的新闻报道为主,权威、全面、准确、丰富、信息量大是《每日报道》的亮点,具有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及时现场报道的鲜明特色。
《真相30分》
每日20:00播出
专题新闻需要真相,公众需要真相,《真相30分》将聚焦热点新闻事件,通过记者的全方位调查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真相30分》强调新闻的深度、冲击力及独到的观点。已推出了一批在全国独家的新闻专题节目,被众多电视台和网站选用,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证券之夜》
每周日18:00播出
《证券之夜》是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倾情打造的一档以证券投资周评为主要内容的投资咨询类节目。该节目邀请全国各地一流知的业内人士、专家、学者,采取沙龙谈话的方式,与主持人就贴近市场的话题相互畅谈交流。该节目从1999年开播以来,以其内容的全面、深刻、权威和节目形式的轻松自如,在广大股民朋友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收视率一直名列成都地区财经类节目的前茅。是成都150万股民朋友的首选,并不断向周边地区延伸和辐射,在上海、徐州、北京等地区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该节目曾获2005年《蓉城周报》和成都市电信局联合举办的“观众最喜爱的经济节目”评比中名列第一,主持人吕冲被评为“蓉城首届十佳主持人”。
《每日财经》
节目长度:早间版40分钟 午间版20分钟 晚间版85分钟
播出时间:早间版――周一至周五9:00-9:40 直播午间版――周一至周五12:00-12:20直播
晚间版――周一至周五18:00-19:20 直播
《每日财经》是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于1993年精心推出的一档以财经、证券为主要报道内容的节目。
《每日财经·午间版》是成都地区唯一一档午间直播的证券节目,它以其及时性和与股民的互动性,深受股民好评。而黄昏版《每日财经·晚间版》更是以全国最具分量的嘉宾和节目的专业性及权威性深深吸引了成都地区的上百万股民,成为该地区不可替代的股评谈话类节目。经过十多年的打拼,《每日财经》现已成为深入人心、口碑极好的黄金品牌栏目,并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地区优秀的证券类品牌电视节目。该节目曾获四川经济类节目二等奖。
《抵拢倒倒拐》
每日22:30播出
以“增强人们心理健康,增进人与人之间符合社会主义道德伦理的关系与情感”为节目定位;以“体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宣扬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宣扬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节目导向。
该栏目已成为一档探寻人们心理健康,增强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伦理关系的有关家庭、婚姻心理咨询类节目。
《说唱就唱》
周日20:35播出
《说唱就唱》是于2008年3月在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开播的一档歌唱类娱乐节目,是以主持人、本地歌手和现场观众联袂互动的音乐类节目。表现形式:观众通过电话报名,就可以到现场参加节目录制。随机抽号选中上台的观众可以接唱四首歌曲,全部唱对可获得一千元现金奖励;每期节目共抽取5名观众上台,在完成5轮接唱之后,再决出一名选手挑战终极大奖。终极大奖奖池每期将以3000元递增。
“以歌声传达情感,以歌声增进人与人沟通”为节目定位;以“弘扬主旋律,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节目导向。
节目主持人由刘燕担任,领唱阵容有本土最知名的歌手江智民、冯家妹、王梓、张伊、蔡思涛组成。节目参与热线为66631888.
该栏目已成为一档成都地区有特色的互动音乐类类节目。
《深夜快递》
每日21:30播出《深夜快递》节目创办于1997年10月1日。该节目突出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说新闻的主持方式和简洁明快的评论以及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见长,有着自己极为鲜明和独特的节目风格。是成都地区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之一,节目开播十多年来在观众中卓有口碑,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收视群。
《好妈妈俱乐部》
周日12:00播出
《好妈妈俱乐部》是由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成都商报》等强势媒体联合推出的一档健康孕育资讯服务类节目,内容汇集孕前培训、孕中指导、产后呵护,0—5周岁宝宝早教等。自开播以来,深受特定观众人群好评,影响力及收视率逐步上升中。全新改版的《好妈妈俱乐部》以家庭中的成年女性为核心,成为他们日常保健、养生、调理及孕育生活的知心伴侣,在推出专家、名医、权威实用健康宝典的同时,传播时尚的健康生活理念。主打版块为“有医说医”,内容以轻松快乐的节目形式,集养生保健、寻医问药知识点为一体的访谈类节目。
借助《成都商报》健康版的联袂推动、依托CDTV-2《好妈妈俱乐部》节目的播出服务平台,以及成都全搜索网的联动传播。通过多媒体联动的立体传播优势,本节目将精心打造以在播服务与线下活动为一体的媒体服务新模式。
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建台十多年来,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以其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独具的市场竞争力,赢得观众、政府和市场的认可,先后有数百件新闻、纪录片、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骏马奖”及第十二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节特别奖等电视界最高荣誉。在电视节目制作上也精益求精,先后八次获得全国及省级以上电视节目制作质量大奖。
成都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秉承“资讯创造财富欢乐放飞梦想”的办台宗旨,正充满朝气和自信地走向明天!
3、地方上的电视台,怎么转型成为融媒体电视台?
地方电视媒体想要融合融媒体中心进行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传播内容以及培养融媒体思维来做节目这三个维度来实现,以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影响力。
第一,重视人才梯队培养
地方传统电视台与新型媒体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有机联合的整体。实现二者的融合,首先人的观念要转变。传统电视台必须充实原来制播的老思路,培养本台工作人员的互联网意识和融媒体意识,实现内容创新。同时,电视台也要打造一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工作人员运用微信、抖音以及其他网络工具的能力,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第二,打造核心内容品牌
电视台在利用融媒体过程中,要走出“同质化”的误区,从内容和渠道两方面着手,打造拥有个性标签与稳定粉丝受众的“王牌电视台节目”。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台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盲目地扩增新媒体传播阵地的做法并不可取,这或许能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但堆量的过程,对传统电视台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并无实质性帮助。实际上,新媒体环境下,在平台(微信、微博、抖音等)趋于固化的情况下,电视台转型的突破口,更应该在聚拢资源打差异化竞争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推出优质栏目。
第三、培养融媒体思维做节目
传统电视人需要培养的融媒体思维,不仅仅是简单的“1+1”,而是从“机制设置、流程策划、技术平台、资源服务”等多个维度的全面融合。
机制设置融合:传统电视台制播团队,需要进行多发布渠道的全面考虑,权衡不同发布渠道的各自特点与形式,再制定选题方向、下发选题任务,完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采集工作。
流程策划融合:传统电视台中各渠道编审流程是相互独立的,但在融媒体时代,可以将不同渠道的同一项流程,如审核校验、编辑发布,交由专人操作,提升节目制作效率。
技术平台融合:传统媒体的各渠道资源,存在无法共享的问题,而通过县级融媒体的技术平台,如中科闻歌的红旗融媒体平台,可以实现“资源中台”的搭建,各渠道的编辑记者均可登录融媒体平台进行素材的筛选、加工和采编。同时,融媒体平台还可以通过用户画像描摹与传播数据监测,赋能选题策划者,为他们提供一手的新鲜素材,从而更好地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内容。
成都市双流区融媒体中心
比如成都市双流区融媒体中心,其通过中科院系科技企业中科闻歌打造用户画像系统,对接微信公众账号后台数据,以及对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并依托大数据分析手段,围绕受众用户稿件展开用户画像的刻画,为电台领导以及一线编辑提供编务服务的能力。
资源服务融合:传统电视台可整合现有可进行“百姓服务”的资源,并聚合在融媒体中心的APP终端上,一方面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另一方面有利于私域流量池的搭建。
互联网发展趋势不具有可逆性,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推动新型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真正融合,才能切实提高电视台的传播影响力,提升地方电视台的服务范围。
4、成都有哪些媒体
A- 日报类:1.党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绵阳日报、重庆日报及各二线城市日报类资源;
2.商报类: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成都晚报、天府早报及地市州日报。
B- 周刊类:新潮生活周刊、华西生活周刊、快一周周刊、四川画报、旅游新报、新女报、渝报、时代信报、热度周末、成都女报等,以及本地行业性(如地产等)周刊
5、成都电视台新闻热线号码
成都电视台新闻热线的号码是: 84330161
成都电视台是四川省成都市电视传播媒体,是宣传成都的窗口。自开播以来,2014年拥有新闻综合、经济资讯、都市生活、影视文艺、公共频道、少儿频道共6个模拟电视频道,成都地区可回放;拥有美食天府数字频道和每日东方购物电视购物频道。
(5)成都电视台新媒体发展扩展资料:
新闻18点:
《新闻18点》是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于2006年初在晚间次黄金档推出的一道社会、民生新闻大餐。开播3年多以来,奠定了良好的观众基础。
该节目周一----周五,每晚6点至7点播出,长度一小时。收视率稳健。是目前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最大的社会新闻版块,也是一个最具上升空间和成长性的新闻节目。
台标释义
2005年1月1日零点,成都电视台正式启用新的台标,这个新台标以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成都电视台标志鸟金箔”为蓝本的,把成都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今蓉城现代精神巧妙结合。
成都电视台的“太阳神鸟”新标志整体构成椭圆形,负形为光芒四射的太阳,正形是一只围绕着太阳飞翔的神鸟。标志形似英语字母C,即“成都”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简洁明了,色彩大方,整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现了“飞鸟追日,与时俱进”的含义。
6、市级电视台怎么转型融媒体电视台?
传统电视媒体想要融合融媒体中心进行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传播内容以及培养融媒体思维来做节目这三个维度来实现,以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影响力。
第一,重视人才梯队培养
地方传统电视台与新型媒体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有机联合的整体。实现二者的融合,首先人的观念要转变。传统电视台必须充实原来制播的老思路,培养本台工作人员的互联网意识和融媒体意识,实现内容创新。同时,电视台也要打造一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工作人员运用微信、抖音以及其他网络工具的能力,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第二,打造核心内容品牌
电视台在利用融媒体过程中,要走出“同质化”的误区,从内容和渠道两方面着手,打造拥有个性标签与稳定粉丝受众的“王牌电视台节目”。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台在媒体转型过程中,盲目地扩增新媒体传播阵地的做法并不可取,这或许能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但堆量的过程,对传统电视台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并无实质性帮助。实际上,新媒体环境下,在平台(微信、微博、抖音等)趋于固化的情况下,电视台转型的突破口,更应该在聚拢资源打差异化竞争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推出优质栏目。
第三、培养融媒体思维做节目
传统电视人需要培养的融媒体思维,不仅仅是简单的“1+1”,而是从“机制设置、流程策划、技术平台、资源服务”等多个维度的全面融合。
机制设置融合:传统电视台制播团队,需要进行多发布渠道的全面考虑,权衡不同发布渠道的各自特点与形式,再制定选题方向、下发选题任务,完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的采集工作。
流程策划融合:传统电视台中各渠道编审流程是相互独立的,但在融媒体时代,可以将不同渠道的同一项流程,如审核校验、编辑发布,交由专人操作,提升节目制作效率。
技术平台融合:传统媒体的各渠道资源,存在无法共享的问题,而通过县级融媒体的技术平台,如中科闻歌的红旗融媒体平台,可以实现“资源中台”的搭建,各渠道的编辑记者均可登录融媒体平台进行素材的筛选、加工和采编。同时,融媒体平台还可以通过用户画像描摹与传播数据监测,赋能选题策划者,为他们提供一手的新鲜素材,从而更好地推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内容。
比如成都市双流区融媒体中心,其通过中科院系科技企业中科闻歌打造用户画像系统,对接微信公众账号后台数据,以及对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并依托大数据分析手段,围绕受众用户稿件展开用户画像的刻画,为电台领导以及一线编辑提供编务服务的能力。
成都市双流区融媒体中心
资源服务融合:传统电视台可整合现有可进行“百姓服务”的资源,并聚合在融媒体中心的APP终端上,一方面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另一方面有利于私域流量池的搭建。
互联网发展趋势不具有可逆性,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推动新型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真正融合,才能切实提高电视台的传播影响力,提升地方电视台的服务范围。
7、成都电视台新闻部里面工作好不?
好,五险一金
不过么
在电视台上班
加班是必须的
很累的哦
求贤网-找工作-妥妥儿的
8、成都电视台少儿频道未来发展前景
少儿频道,是给孩子们看的,建议少儿频道的主持人推出的形象选健康,阳光型的,太多带眼镜的主持人了。
9、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从岩画和巫会的模拟传播,到诗歌和戏剧的口语传播,到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文字传播,到无线电发明之后的电子传播,回顾人类的大众传播史我们可以发现,传播的媒介形态日趋丰富,而传播行为日趋自由。
印刷品传播和电子传播的形态、通道是固定的,其传播的专业要求和边际成本都很高,传播者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而数字化必然带来的网络化,以及网络化必然导致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如今,一个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