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弹幕视频的起源与发展
推荐acfun bilibili弹幕视频,它起源于NICONICO在国内
2、看视频喜欢看弹幕的人是些什么人?一般是什么年纪的人,什么性格的人喜欢看弹幕
肯定是年轻人居多了 上了年纪的都看不过来
而且是跟视频内容有关 有些视频就是配合弹幕才有趣 而另外一些则是需要自己静下心来慢慢欣赏 还有一些则需要关闭弹幕保智商
3、视听新媒体的产业链分析?
《2014-2018年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对视听新媒体行业的产业链做了一些分析,分析了视听新媒体行业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4、谈谈你对视听新媒体的变革前沿的新形态和新业态的认识
随着技术的进步,视听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媒介形态、业务模式和内容供应都会日益丰富多样,视听新媒体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网络环境将不断优化。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优化,互联网的带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面临的带宽瓶颈将得到明显缓解。
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视听新媒体的产业规模即将步入高速发展期。据预测,2011年中国网络视频的收入将达到30亿元,比2010年增长50%。2012年公共视听载体收入将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而且,三网融合试点全面启动后,IP电视的用户规模将稳步扩大,手机电视用户规模将快速增长,互联网电视市场将形成规模,盈利模式也更加多样。
发展环境将更加完善。视听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新兴产业,其发展环境将日益完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些都将为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主管视听新媒体业务的行政部门,广电总局已成立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专门负责视听新媒体业务的规划发展和行业管理,视听新媒体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完善。在视听新媒体产业内部,产业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走向新繁荣。
5、为什么现在随便一个网站看视频都有弹幕?
弹幕视频如今运用的越来越多,以增加互动为基础,类似acfun的弹幕视频已经运用到土豆等大型的网站上,都可以关闭,但是这只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必将被新的模式所淘汰
6、如何看待新媒体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就现在发展前景来说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的人都在用微信和微博,每天大家最多的时间除了工作就是刷微信和刷微博。
前一段时间我爸爸天天发一些莫名其妙的文章给我看,都是一些女孩出门在外怎么保护自己,怎么找对象的文章,所以现在爸爸级别的人都在天天上微信,最近我爸又上起了微信,
因为微信上有一些好看的视频,所以你说新媒体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新媒体好入行,就是坑深。
传媒界近年来兴起了一个热词,那就是新媒体,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呢?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医院视频、银行视频等遍布大街小巷,网络电视、数字化报纸、多功能手机等全方位出击,新媒体无孔不入的存在方式让被动接受知识的人们学会了主动,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敏锐判断。
7、新媒体如何和短视频结合,促进企业的发展呢?
惊艳传媒对短视频有深度的研究,我们将企业和短视频相结合,打开品牌和消费者链接的新路径,赋能企业资源,上下游通路合作
模式来进行合计,制定招商政策,引进招商计划等等措施。
8、2017网络视听新媒体有哪些趋势
当前,新媒体行业火爆异常,各种应用层出不穷,新媒体也是投资圈比较青睐的一个领域。如今,内容为王时代全面到来,新媒体公司迎来发展高峰期,事实也证明,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
据前瞻《中国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调查显示,常使用的媒体形态中,使用视频类网站/客户端/App的新媒体用户从五年前的24.7%,提高到最近三个月的64.9%;新闻客户端从五年前的15.1%提高到近三月的58.6%;相比之下,以纸质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用户使用比例下跌明显。
随着智能手机保有量逐渐扩大,普及程度大幅提升以及新媒体用户付费习惯逐步养成,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9、以视频弹幕为研究对象写一篇论文可以从哪些角度切题?
我觉得你想的几个角度都还不错。
弹幕的互动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弹幕吐槽文化是新媒体背景下话语权下放形成的一种新文化。
至于弹幕下个人价值观体现我觉得这个选题太宽泛。
你说以弹幕为研究对象,是专门写弹幕吗,如果是这样最好做一个简单的市场调研
如果是从弹幕切入去谈新媒体背景下某种现象,那么应该寻求一些理论支撑,做好前期的文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