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十万阅读在新媒体算什么水平

十万阅读在新媒体算什么水平

发布时间:2020-09-13 18:20:25

1、公众号,最好的文章只有100多阅读量,这算什么水平

这情况,先看你有多少粉丝,你要说有几万的粉丝,阅读就这点,说明你的粉丝有点猫腻。几千的粉就可以接受。

2、为什么现在阅读量成了大家判断一个账号优劣的标准?

自媒体现在很多都靠流量,靠吸引粉丝注意和关注。

有人觉得,如果做自媒体没有10万粉丝不算大号,如果做不出+阅读算失败。

很多自媒体用粉丝量和阅读量作KPI考核。

小全8,看到各平台自媒体账号都在追求数字好看,这样好不好?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自媒体账号,如果进入的早,10万粉丝好似并不困难。

但是如果后期进入的想10万粉丝都非常难。

当然娱乐八卦、两性情感、社会动态、搞笑视频等除外。

现在,阅读量成为大家判断一个账号优劣的标准。

今天,我们来谈谈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逻辑。

1.阅读量多真的很好看。

不管是在企业做新媒体,还是自己做自媒体,阅读量成为自己一个炫耀的资本。

小全8,认为阅读量的确可以反应文章受欢迎程度,但并不能直接反应出文章质量,比如说标题党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有了好看的阅读量,变现好像容易的多,也有不少人愿意买单。

当然最终是不是这样,大家玩自媒体的人,内行的人大家心里都有数。

如果做自媒体,既没有10万粉丝,也做不了10万+阅读咋办?哪自媒体就不做了?小全8,觉得看账号本身价值。

1000粉丝理论相信大家都清楚,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垂直细分领域和自带流量。

而垂直细分领域本身受众面相对较小,自带流量虽然少但精准。

2.阅读量多就是钱。

时至今日,超过八九成的自媒体靠广告收入,这里的广告包括平台补贴、自营广告、平台广告、还有各种软文。

平台补贴、平台广告、自营广告等都是靠流量说话,玩过网站的朋友都知道那单价真低。

现如今自媒体的广告虽然看起来不错,其实也差不多。

至于靠软文收入,这主要和自媒体相关性、自媒体品牌影响力,当然和阅读量也有关系。

文/小全8。告诉你从0开始玩转网络营销

3、年薪十万,属于什么水平?

看你生活在哪里?这里有没有其他大的开销?家里的成员怎样?比如说我们家的话,有两个小孩子,一个初三,一个小学五年级,各种兴趣班,补课费,出去游学等等,基本的开销一年十万肯定是要的。所以如果给我年薪十万的话我用都不够用。那如果到了50岁,小孩子都已经长大了,那么年薪有十万非常不错了

4、网络小说几十万万的阅读量是怎么来的?

亲这个是点击量呢 点一次 也就是说你不看 就想看看简介这也算阅读量的 这种一般其实都是刷的 为了增加人气 望采纳 谢谢 顺便问一下 什么小说啊

5、阅读量经常大几万的都有哪些新媒体平台?

给你先看个真实例子,电脑报新媒体于8月6日推送了一篇名为《逃离公众号?开玩笑!你逃给我看啊!》的头条文章,极短的时间内阅读量就突破两万大关,而转发率更是超过了600多次。

6、新媒体学习门槛高吗?

一点建议,不管多么喜欢,或者多么想做,都希望你能管理好自己的预期。
三、转行成本有多高,你考虑清楚了吗?
假如我现在是某个服装线下门店的销售,那我转行做金融行业的新媒体,难么?难。转行做新媒体是个笼统的说法,而给我发薪水的新媒体岗位,肯定设立在某个具体领域,甚至只依托于某一个产品的运营与销售上。
这个时候,如果做不到一往无前杀进行业,那就抽三天时间想想,胜任这份工作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财力。一天想清楚一点,就挺好,如果能列出来,写在纸上,更好。
除了上述有工作经历的,还有一种就是像我这种,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新媒体编辑——白纸一张入行。听起来不错,充满无限可能性而且不存在转行成本。
但实际上,这注定就是弱势,即使投入再多时间、精力来打磨自己的实操技术,充其量只是新媒体这个工具用得熟练,是“术”的层面;而公司要的是你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对产品价值的熟知、对用户需求的感知,这些都是「道」的层面,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积累。
相较于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选择哪个行业进入更为关键。做服装还是做金融?慎重选择,量力而行;一旦决定,也就不要反反复复,扎根到行业里去。
四、转行做新媒体后,有没有偏离你的职业规划?
通常在一个职业上深耕细作,方向大概两种:一、专业岗。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专家,本质上算是个靠手艺过活儿。二、管理岗。在专业岗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领导力,最终成为管理层。
那你呢?以后想做什么?想通过这份工作获得什么?是想精通某一项技能,还是目标成为管理者,前者对专业能力要求高,后者更要求综合能力。
五、想清楚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我工作半年的时候,有家公司月薪 10K 挖我,我几乎没有犹豫就拒绝了,虽然当时我的工资是 4K。
为什么?心虚。
去了之后,我能干什么?我牛逼在哪儿?是我文案写得好,还是排版做得漂亮,亦或是选题对用户口味?我能独挡一面吗?
这么一想,心里很是惶恐。因为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一项不可替代的能力。好像什么都会做一点,懂一点,但是哪一块的积累都不足以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总得来说,花架子多,底子不实。
所以,我们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自己最擅长什么,我们要将全部的注意力都用到自身的成长上来,即使换个“木桶”,我们也是那块最长的木板。
六、你能做到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吗?
为什么叫“新媒体运营”,关键就在于,你要保持一颗时刻对用户敏感的心,或者随时随地进入工作状态。所以,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加班,这个加班不是公司需要,而是你必须拿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完成职业能力上的积累。
坦白讲,做了一年,几乎每天都是工程师给我微笑说再见。
自从负责公司公众号以来,最大的感触之一就是——时间不够用。这一点贯穿于找选题、排版、起标题、配图到保存发送的整个操作过程。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积累不够。
改变的方法也无他,只能靠时间去填补经验和认知上的不足。
别人每天工作 8 个小时,你可能额外需要 4 小时用在想选题、回答用户提问、评论读者留言。这还不算私下给自己充电的读书时间。
七、是不是必须文笔好才能干?
真正文笔好的,特别爱写字儿的,应该去当作家。
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说,把字儿写对,语句通顺,用户看得懂,就够了。写得多了,文字功力也会日渐深厚。
真正支撑新媒体在百万千万用户面前风生水起的,不是讨喜的文字和搞笑的动图,而是内容背后的用户需求和商业逻辑。
这就要求,你知道你接下来要进的公司是卖啥的,是卖灯泡还是卖保险,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
你得清楚老板的需求,其他部门的压力,抓紧时间摸清楚新媒体部门在公司整个流程中处于什么环节,扮演什么角色。
说到底,这是商业理解能力,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本质上也是在运营一家公司。
八、每天都要接受用户的考核
曾经在快工作满一年的时候,写过一篇 7500 字干货心得,开篇提了一句:我认为新媒体是个很光明的行业……
这个光明除了对整个新媒体行业充满信心,更是对这份工作本身的现实描绘。
每一篇推送的稿子,其背后的数据都是即时可见的,阅读量、转发量、收藏量、转化率。
每次推送结束后,所有数据和内容本身,都会赤裸裸的摆在那里,接受用户的评价、老板的挑剔、同事的建议以及同行的攀比。
这句话的重点是每次。
特别是日更的同行,几乎每天都饱受着阅读量的摧残,不是说老板万事以阅读量来衡量 KPI,而是你一偷懒,内容质量的下降就会非常明显,这个藏不住。
也许会有人想到刷刷阅读量、用户什么的,但是用户和老板又不傻,内容的好坏,怎么可能读不出来?
千万别傻呵呵的以为自己比用户聪明。我很克制地输出内容,也是怕这个,担心自己积累的太少,所谓的见识可能特别浅薄。
再者说,刷阅读量这种作弊的事儿,你的竞争对手看得最清楚,他们巴不得抓住你把柄。竞争对手比你更在意你的数据。
为什么老板经常和我强调:新媒体这行很锻炼人。
因为你得要脸,所以每一步都扛着压力,老老实实地往前走。
九、新媒体是个大概念,你要做哪一类?
不是做哪一个行业,而是做哪一种类型,我简单梳理一下,大致分成两大类,供参考:

7、读新媒体专业有什么要求吗?要学多久?

新媒体专业就读要求:

【1】思想品德好,身体健康,无特殊病种和传染性疾病、无违法犯罪记录。

【2】男生身高155厘米以上,女生身高150厘米以上

【3】新生一律凭毕业证或中考准考证、中考成绩单报名交费。入学后,参加学校入学考试,成绩合格。

 【4】新媒体专业,学籍3年

8、阅读量10万+算啥

有10万多人阅读

9、你是如何创造出一遍10w+阅读量的公众号文章的?

人们的心理是人们会收藏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为什么干货得不到转载?对我有用但对朋友圈的大多数不一定喜欢。有的时候人们不需要节操,人们也不想转载他们认为好的干货,好的东西会得到粉丝的认同,有趣的简单的才能得到转载。我写过类似的鸡汤文,传播率最广,是很容易上10w+的。

与十万阅读在新媒体算什么水平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