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报业集团是国企吗
上海报业集团应该是国家事业单位,不是国有企业。
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总计拥有20多份报刊,包括了《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ShanghaiDaily》、《新闻晨报》等8份日报、《申江服务导报》、《报刊文摘》等10多份周报和《支部生活》《新闻记者》等7份月刊,拥有2家出版社,10家具有新闻登载资质的网站,18个APP应用,50多个微信公众帐号。
2、上海观察卡怎么用
上海报业集团推出首个新媒体产品
今天,数字阅读产品“上海观察”上线试运行。
“上海观察”是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推出的首个新媒体阅读产品,由解放日报社出品。用户可通过手机下载客户端或电脑登录网站看到它。同名微博、微信也已同步推出。
作为市委机关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尝试,“上海观察”立足目标定位,重视深度阅读,将围绕上海发展的重大话题,为党政干部、城市利益相关者以及一切关注上海发展的境内外人士,重点提供有价值的分析和评论。为此,“上海观察”已汇集了一支由资深媒体人士、各级智库专家、各界知名人物等组成的专栏作者队伍。
读者可任意浏览网站首页,以及客户端中的免费内容。如想阅读更多精品文章,可通过指定方式购买会员卡。
3、上海报业集团怎么样?
简介: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已整合重组,并更名为上海报业集团。
4、如何评价澎湃新闻
澎湃的出现,被视为是传统媒体的华丽一击。“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澎湃承载的不仅仅是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之梦,更是不少媒体人翘首企盼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说,澎湃的未来走向,就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前进方向。
上海报业集团投入三四亿人民币,打造澎湃这支至少几百人的新媒体团队,旗下有网站、App、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四个主要发布渠道,拥有45个栏目(tag),每天生产至少十几万字的内容(主要是原创,也有不少组稿),预计未来各个数字还会膨胀。
作为拥有官方新闻采写牌照的媒体,澎湃唯独没有落地纸媒,很大程度节约了成本,将资金更集中于采访策划等内容生产当中。作为澎湃的老大哥,东方早报则负责澎湃在报纸上的宣传,确保线上线下都有覆盖。
线上自然不用说,澎湃正式上线的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引发争议一片;接连推出周元跟、yu刚等重磅打老虎的稿子,也确立了澎湃无人能比的尺度地位,使得各大门户网站如饥似渴地转载;更惊人的是,澎湃在微博上也获得了多家法院的另类“推荐”,纷纷表示要对澎湃独家推出的报道进行调查;微信上有兄弟账号如饭局阅读等大力推荐。
线下的推广主要是由东早负责。这家上海第一的市场化报纸,影响力不容小觑。澎湃正式上线后,东早的头版即是“我心澎湃如昨”的标语,虽然两者之间是平行关系,但东早的推介力度还是非常给力的。相比东方早报,上报集团另一家都市报,新闻晨报在头版发了一条简讯,也算尽到同门之仁了。
以非常快的速度,澎湃就这样横空出世了,不仅仅是各大媒体的报道、朋友圈疯狂转发,在知乎这样的问答网站上,也罕见地出现了关于一款新闻产品的大讨论。不得不说,邱兵的第一手,非常漂亮。
那么,澎湃能拯救传统媒体吗?
这里的回答是:澎湃无法拯救传统媒体,但它可以作为一款试水之作,探寻纸媒转型的方向。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另一家转型比较成功的媒体——财新。作为胡舒立执掌的新锐财经媒体,财新网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财新·新世纪周刊》这本刊物了。因为财新的独家资源尺度和超强策划能力,逐渐走向“时政新闻霸主“的道路,泡面的红与黑五组报道、谷俊shan案就充分说明了财新的强大实力在国内媒体首屈一指。
澎湃的横空出世,也具备财新的财力物力,甚至比财新更有互联网的基因。而财新的重点依然是财经新闻,服务于更专门的人群,而澎湃则面向所有人。虽然两者格调都比较高。
澎湃一直沿着时政新闻的路线走,未来的前景将是无可限量的。因为在中国做时政新闻有多难,从各种禁令、撤稿就能看出来,这是个雷区。如果澎湃能继续获得官方的许可和特殊资源,澎湃就能活得很好;如果空间越来越小,澎湃就会沦为下一个门户网站。只不过,澎湃的广告收入远远比不上各大门户。
除了内容,澎湃的新媒体形式,也可以成为传统媒体的榜样。澎湃App是个亮点,独特的字体和界面,以及追问、问答等创新,已经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清新脱俗有品味,让受众拜托了一般新闻客户端的刻板形象,颇有新鲜感。放眼望去,南都、新京报等顶尖媒体的手机App,都做得不尽如人意。
网站自然不必多说,让人惊叹的更新速度和篇幅,非一般媒体所能企及,这也是大手笔的结果。微博、微信虽然中规中矩,但也独具一格,并不随大流。
执掌过上海最具锐气报纸的邱兵,讲过一个又一个文艺的爱情故事后,终于把澎湃推向公众。这个锐气十足的新媒体产品,让一众传统媒体黯然失色,关键不在于内容优劣,而在于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澎湃正在尝试。
不论你看好或看坏,澎湃都在那里。它的未来,不成功便成仁,要么带领一众媒体大转型,要么消失离去引发传统媒体的深刻反思。拭目以待,把澎湃当做一个先行者,就是对它最好的期待。
5、了解膨拜新闻为那单位主办?
属于上海报业集团,是一家于2014年6月上线的中国新闻门户网站,也是东方早报的一项新媒体计划。多发表该网站记者撰写的原创新闻文章,并为其他网站所转载。
6、解放牛网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吗?
解放牛网是解放日报集团下属企业,不是上海报业集团的。上海报业是由文汇新民组成的
7、彭湃新闻主办单位是谁
主办单位就是上海报业集团(直属上海市委宣传部)
经过十年树立的东方早报品牌,在转型路上开始脱胎换骨,这是她为自己的新媒体取的新名字。同属上海报业集团,跟何力的“界面”类似,这是一个极具胆色的项目——澎湃新闻网。“澎湃新闻",口号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澎湃会有网页、Wap、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已经做出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微信公共账号,如一号专案、舆论场、知道分子等。
内测阶段
2014年6月10日中午,有媒体报道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已经低调上线。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负责人王国培否认了上线的说法,他向搜狐传媒证实,“澎湃新闻”还处在测试阶段,只做了域名切换。而且“已经切换一阵子了”,但是要上线“还要一阵子”。澎湃新闻的网站确实内测痕迹严重,比如网页上方的通栏广告显然只是个样子,而下方的广告位干脆直接用“广告”字眼显示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输入“澎湃新闻”,还查不到这一网页。 搜狐传媒查询发现,澎湃paper的微博名称也已经改成“澎湃新闻”,上面仅仅发布了一条微博。此外,搜狗微信搜索也发现了与澎湃新闻头像和名称一样的微信,但微信中没有进一步的内容发布,仅仅在功能介绍中标明:“澎湃新闻的用户进行沟通与互动的地方”。据悉,澎湃新闻在人员配备上非常强大,未来这个项目团队大概会达到近400人,在外国相继也会配备属于澎湃的摄影师。在搜狐传媒参加的一次活动中,王国培称,澎湃创办初期的商业压力不是很大,因为初期已经有大约三四个亿元的投入。对于初期三四亿元的资金预算来源,王国培表示一部分来自政府,还有一部分来自财团,而成本花费主要方面是在全国主要城市铺设自己的记者(这部分记者其实也要服务于东方早报)。最终新媒体项目澎湃成行的话,"大约需要三四百人的样子,所以现在非常缺人。
8、上海报业集团的形象标识
2014年10月27日,在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一周年之际,上海报业集团推出其视觉形象标志,寓意上海报业整合资源、聚力融合。在发布仪式上,来自上报集团新闻采编、生产经营一线的员工代表共同开启集团LOGO的使用。
上海报业集团LOGO为一个由报纸折叠演绎而成的六边形标志,标志镂空的上半部分是一个M字造型(M为“媒体”英文单词Media首字母),下半部分是一个U字造型(U为“联合”英文单词United首字母)。报纸折边相围、字母紧密相连,预示着集团整合上海报业力量,进军互联网舆论新阵地。LOGO简约稳重,富有现代感,易于宣传辨识。
上海报业集团于2013年10月28日由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组建成立,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举措。上海报业集团优化报业机构,突出报纸特色,发力新媒体平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主要报纸相继改版,“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界面”等新媒体项目相继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