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流广告案例有哪些
出现在社交媒体用户好友动态中的广告,这种广告的基础是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去学习用户行为,给用户进行画像,将用户标签化,在用户的好友动态中毫无声息的展现出来。
这种广告形式的好处就是用户的反感程度比较低,点击率也比较高,如果整体的广告文案和转化路径设置的好,那么转化率也肯定是会高于普通的硬广。关键还是,对用户体验的伤害比较小。但是实现高效、精准的信息流广告难度还是很大的,国内很多平台所谓的信息流可能只是来至于自有平台的数据或者购买部分大平台的数据为依据,这种情况带来的准确性是很有限的。
信息流广告的始祖应该是facebook,在中国的信息流广告现在社交媒体和新闻资讯平台基本上已经有了,比较典型的是人人网、微博、今日头条、手机百度等。
2、做信息流广告之前应该分析什么?
做信息流广告时要注意以下四个角度
目标:推广目标、需求是什么。
产品:提炼特征卖点来设计创意,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用户画像。
公司:明确考核细节,确定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预算分配。
行业:竞争对手的产品推广如何,是选择差异投放还是相同卖点
3、信息流广告有什么优势?
1、信息流广告目前发展是,互联网+模式;未来伴随5G技术的推广应该是:AI+、AR+、VR+、物联网+等模式;甚至会是“私人助理”+模式。其长期结果必然是高度、无缝的融入网络使用者的每一寸空间。
2、信息流广告发布形式依托的技术也是大数据分析功能,比如今日头条,自2014年开始商业化变现,主要收入来自信息流广告。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超长的使用时长、丰富的内容生态、先进的推荐引擎以及完善的广告投放体系,今日头条成为2016年吸引品牌数量最多的APP。其广告收入从2014年的3亿、2015年的15亿、突破至2016年的60亿以上,预计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100亿,呈现爆发式增长。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比同类产品领先18个月以上,每天有超过1000位工程师、40000台服务器,每5秒计算一次用户兴趣,在海量资讯中选择用户最可能感兴趣的内容。2017年4月,今日头条获得来自红杉资本、建银国际等投资方的10亿美元D轮融资,融资后公司估值超过110亿美元,之所以能够如此引发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其信息流广告的发展态势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投资者、社会对信息流广告这一新型形式广告未来发展的期待。
3、信息流广模式来自于互联网广告精准营销方式,但它有强于以往的精准营销模式,因为信息流广告给受众画像的不仅是受众其他平台的使用信息,更来自于自有平台通过视频、音频、浏览习惯、关注热点等生活和工作信息对使用者进行“画像”,这种画像模式强于以往受众信息的偶发性,在长期跟踪使用者后会描绘出信息使用者自己可能都无法发现的自我特点和消费习惯,进而对信息流广告产生一种依赖性。
4、信息流广告的特点是:它有别于精准营销广告推广的“硬广”形式,属于相对的“软广”形式;它又有别于新闻报道的“软广”形式,属于“硬广”形式;它有别于大数据模型的“大海捞针式的匹配数据”,属于一种建立在已有分析模型之上的“准确”(远强于“精准”)画像;它有别于互联网+的技术模式的“简单”分析,而是嵌入了初级“AI”人工智能技术;它又有别于高级“AI”人工智能的分析,而是一种相对“生硬”的商业广告推广配对结果。
4、做信息流广告,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哪些方面的分析?
兴趣定向,数据分析,另外还有还有你实际消费点击,实况的数据,制定一个表,对比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5、信息流广告有哪些优势
1.用户精准
“让能掏钱的人看到想看的广告”这个是广告投放的最终目的。为了让核心用户能够接收到广告主精心设计的广告。信息流广告平台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在点击文档链接,可查看更多信息点击文档链接,可查看更多信息用户中找到对产品、行业、品牌感兴趣的潜在用户。每一个ID的背后都是有血有肉的用户,在日常的浏览信息的过程中,会生成属于自己的属性标签,例如:20岁、大学生、一线城市、美容、音乐、舞蹈等,多维角度分析用户的社交关系、兴趣爱好、地域等,用户拥有属于自己的标签,广告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按照标签进行人群划分,找到自己心仪的目标人群。
2、用户体验度高
社交媒体通过提高信息流广告与用户之间的相关度,让广告主投放精准广告的同时,又保证了用户体验不打折扣。不仅要考虑向用户发送什么广告,还要决定什么时候发送给他们。信息流广告“陌陌推广”在用户和广告利益之间会更倾向用户。当某个用户对某一类话题或产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那么媒体就会想他推送一些相关的广告。但当一位用户在针对某一特定的话题事件进行频繁的浏览,评论,这时候在信息流里出现广告则会使用户产生烦躁心理,降低用户体验度。而如果一个用户浏览的信息没有任何的规律,没有明确的主题和选择,则会向他展示更多的不同形式的各行业的广告。
3、相关度强
社交媒体对信息流广告是爱恨交加。一方面,信息流广告是媒体赖以生存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信息流广告的投放强度过大,会影响用户度,导致用户流失。所以,最根本的是提高信息流广告和用户之间的相关度,实现广告主目的的同时,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另外,在推送信息流广告时,避免强度过大,应该限制广告的数量,比如,一天在用户浏览的信息里出不超过10条。“今日头条”在用户下载APP的前一周的时间之内是没有任何的广告推送,使用户的留存率大大增加。
6、信息流推广之前应该分析什么?
我们以实际案例来主要分析下“人群”和“需求”这两大模块。
人群分析
对于竞价而言,不以转化为目的都是耍流氓;而对于信息流而言,不以人群为目的投放的都是耍流氓。
想玩转信息流,人群划分是必修课。账户结构、定向方式、创意撰写、页面转化都是基于人群进行投放。
那人群分析主要分析什么呢?在此,我想问大家:有多少人还记得竞价人群九要素?
年龄、性别、收入、职业、时段、地区、设备、兴趣爱好、教育水平
基本上信息流人群也是按照以上九点进行分析。但这四类是重中之重。
通常,我们可先根据职业将人群分类,然后再针对每一类人群进行分析。
以招商加盟为例。
我们根据职业将人群分为六类“老板副业、行业小夫妻、上班族、创业大学生、辣妈、退伍军人”,然后再分别针对每类人群进行详细分析。
比如下图,有了这个思维导图后,基本在定向上毫无压力。
需求分析
明确了人群分类后,下一步便是针对每类人群进行需求分析,为后期的页面承载和转化通道做基础。
以退伍军人为例。
像这类人群,往往都是没有一技之长,所以他最大的需求就是“解决就业问题”和“解决收入来源”。
那在创意上就可以“这才是真正来钱快的项目,0成本、0费用”。
如下图。
那像上班族这类人群,他可能收入不高,但消费却大于收入,在需求上可能更倾向于“让生活更好”。
那在创意就可以“总以为开家奶茶店很贵,看了这家店,月薪3000也能开!”
如下图。
明确了需求,下一步便是根据需求进行页面以及转化通道的设计。
其实,人群—需求—页面—转化作为信息流投放前的必要准备工作,这四个阶段不仅联系紧密,对信息流投放效果也是息息相关。
在信息流推广中,人群为王,一切都是以人群为基础阶段性展开。
各位看官们,看完文章后,知道你的行业该怎么分析了吗?
赶快动手做起来吧,千万不要花了钱没转化。下图给大家进行参考。
7、信息流广告有哪些分类
信息流广告是位于社交媒体用户的好友动态或者资讯媒体和视听媒体内容流中的广告。信息流广告的形式有图片、图文、视频等,特点是算法推荐、原生体验,可以通过标签进行定向投放,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推曝光、落地页或者应用下载等等,最后的效果取决于创意+定向+竞价三个关键因素。
信息流(Feeds)广告,在2006年由Facebook首先推出。这种穿插在内容流中的广告,对用户来说体验相对较好,对广告主来说可以利用用户的标签进行精准投放,因此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媒体都推出了信息流广告平台。
信息流广告的优势:1.流量庞大;2.算法领先;3.形式丰富;4.定向精准;5.用户体验好。结合大数据和AI进行精准投放,无论是品牌曝光还是获取效果都可满足需求。
根据平台的属性可分为:社交类、资讯类、视频类。
定向方式:一般有自然属性、地理属性、人群属性、自定义属性等等。
计费方式:CPC、CPM、CPA、OCPC、OCPM、OCPA。
效果评估:创意+定向+竞价。
信息流广告已经成为媒体平台流量变现的主要模式,从传统巨头到新兴力量都加入了信息流广告大战,如:腾讯、阿里、百度、网易、新浪、头条、小米、360、知乎、美柚、bilibili、快手、抖音等等。
8、信息流广告有什么特点?
1、信息流广告目前发展是,互联网+模式;未来伴随5G技术的推广应该是:AI+、AR+、VR+、物联网+等模式;甚至会是“私人助理”+模式。其长期结果必然是高度、无缝的融入网络使用者的每一寸空间。
2、信息流广告发布形式依托的技术也是大数据分析功能,比如今日头条,自2014年开始商业化变现,主要收入来自信息流广告。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超长的使用时长、丰富的内容生态、先进的推荐引擎以及完善的广告投放体系,今日头条成为2016年吸引品牌数量最多的APP。其广告收入从2014年的3亿、2015年的15亿、突破至2016年的60亿以上,预计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100亿,呈现爆发式增长。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比同类产品领先18个月以上,每天有超过1000位工程师、40000台服务器,每5秒计算一次用户兴趣,在海量资讯中选择用户最可能感兴趣的内容。2017年4月,今日头条获得来自红杉资本、建银国际等投资方的10亿美元D轮融资,融资后公司估值超过110亿美元,之所以能够如此引发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其信息流广告的发展态势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投资者、社会对信息流广告这一新型形式广告未来发展的期待。
3、信息流广模式来自于互联网广告精准营销方式,但它有强于以往的精准营销模式,因为信息流广告给受众画像的不仅是受众其他平台的使用信息,更来自于自有平台通过视频、音频、浏览习惯、关注热点等生活和工作信息对使用者进行“画像”,这种画像模式强于以往受众信息的偶发性,在长期跟踪使用者后会描绘出信息使用者自己可能都无法发现的自我特点和消费习惯,进而对信息流广告产生一种依赖性。
4、信息流广告的特点是:它有别于精准营销广告推广的“硬广”形式,属于相对的“软广”形式;它又有别于新闻报道的“软广”形式,属于“硬广”形式;它有别于大数据模型的“大海捞针式的匹配数据”,属于一种建立在已有分析模型之上的“准确”(远强于“精准”)画像;它有别于互联网+的技术模式的“简单”分析,而是嵌入了初级“AI”人工智能技术;它又有别于高级“AI”人工智能的分析,而是一种相对“生硬”的商业广告推广配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