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移动流量入口的腾讯会主宰O2O领域吗
企鹅又烧钱了,这不得不让人为之注目。6月27日,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中的一员——腾讯宣布以7.36亿美元收购中国分类信息平台58同城19.9%的股份。这是今年继投资滴滴打车、华南城、大众点评、四维图新、京东、乐居之后,土豪腾讯又一次阔绰出手。从中,我们不难察觉到腾讯投资背后的目标:O2O。
阿伦丁阿伦丁
本专题策划/制作者
这次腾讯将58同城纳入了它的O2O势力版图,通过整合58同城丰富的线下资源,将自身巨大的流量导入分类信息领域进一步变现。一方面实现了对其他巨头在O2O领域又一个环节的卡位,另一方面在流量变现的同时增强移动入口的粘性。
腾讯半年来为O2O频频出手
今年BAT中的腾讯和阿里继续上演资本大战,双方你来我往地拼命烧钱投资。就腾讯而言,这已经是今年在O2O领域的第七次投资。年初3000万美元增持滴滴打车后,腾讯立刻打响O2O战役,提供滴滴打车巨额补贴挑起打车APP大战,其目的是为了推广O2O的核心环节——移动支付。
随后腾讯又投资了华南城、四维图新。前者在将为腾讯提供线下购物场景,推动微信支付扩张的同时,还利用自身综合商贸、仓储物流等优势资源与腾讯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子商务平台。而后者在高德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后对腾讯来说有着更直接的战略防御意义,其所具有的拥有甲级地图测绘牌照将完善腾讯地图的数据,为腾讯O2O战略提供基础的位置信息服务。
腾讯上半年对外投资的一个小高峰发生在对大众点评的投资。餐饮行业是O2O的一大领域,巨头们不会缺席在这一领域的角力。腾讯此前尝试通过内部团队运营QQ美食进军O2O领域,结果毫无起色。后来确定由微信来承载O2O业务,将任务交给戴志康领导的微生活团队,结果磕磕碰碰后最终不得不选择投资外部垂直领域的龙头来实现其目标。包括收购F团和投资高朋团购合并起来的QQ团购业务,一并交由大众点评运营。可以说,腾讯O2O战略的一大块都交给大众点评承担。
2、台湾少数民族风情
台湾和大陆一样,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是划龙舟。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这天都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划龙舟原是民间祭祀水神的一种仪式,目的是为了消灾祈福,后来附会到屈原的故事,说是百姓撑船寻找屈原。龙舟需要经过"开光"仪式才可下水,"开光"就是在五月初一请地方首长拜祭水神,并提笔在龙舟的龙眼上点晴。初五龙舟下水前,人们敲锣打鼓,抬着龙舟走向河岸,沿途民众烧香礼拜,鸣放鞭炮。经过一番巡行,龙舟便下水比赛。竞赛开始,只见龙舟上的选手在咚咚的鼓声中,以划一的动作奋力往前划。河道终点处,中央插有锦标,哪一队最先夺得锦标即为胜者,胜负往往只在一瞬间。动人心弦的比赛,吸引着许多民众在岸边一边尽情观赏,一边为选手加油。在古代许多传统活动渐渐式微之后,龙舟竞渡成了端午节最有群众性和代表性的节日活动。
在台湾过端午节,还有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习俗,就是取"午时水"。
据说当年郑成功占领台湾时,部队开到大甲铁砧山,急需食水,却找不到水源,郑成功便插剑入地,祈求泉水涌现,拔剑后果然山泉喷涌。由于当时正是端午节午时,此水便被称为"午时水"。从此,"午时水"声名远播。每年端午节午时,台湾都有许许多多民众求取"午时水",以保平安。
台湾端午节最有趣的活动是"立鸡蛋"比赛。那就是在端午节正午12点正,谁能很快将一只鸡蛋立起来,谁就会有好运。据报道,在去年基隆举办的一次"立鸡蛋"比赛中,参加比赛的千名市民有602人获得好运。
台湾过端午节时,许多住家门口都挂菖蒲、艾草和贴钟馗画像,成人饮雄黄酒,小孩子佩香包,这些据说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艾虎悬门日,龙舟竞渡时,屈原遗恨在,千古楚人思。"端午节和中华民族的其它传统节日习俗,不但浸淫大陆,而且深入台湾的每个角落,不是什么人搞的"去中国化"可以去掉的
高山族的托球舞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集在"日月潭"边,在银辉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相传古代,大清溪边有对青年夫妇,男的叫大尖哥,女的叫水花姐,靠捕鱼度日。一天,太阳和月亮突然都不见了,天昏地暗,禾苗枯萎,花果不长,虫鸟哭泣。大尖和水花决定要把太阳和月亮找回来。他俩在白发老婆婆指点下,用金斧砍死了深潭中吞食太阳的公龙;又用金剪刀杀死了吞食月亮的母龙。他们还拿了大棕榈树枝,把太阳和月亮托上天空。为了征服恶龙,他们永远守在潭边,变成了大尖和水花两座大山。这个大潭,人们就称它为"日月潭"。
所以,每逢中秋,高山族同胞想念大尖和水花夫妇的献身精神,都要到日月潭边来模仿他们夫妇托太阳、月亮的彩球,不让彩球落地,以求一年的日月昌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台湾民间婚礼
中国古代婚礼为「六礼」,台湾合并为「四礼」,都是从闽南传承过去的。今天,台湾民间还保留这种风俗,并有独特的习俗惯例。
新娘出嫁当天,要穿白布短衫白布裙贴身衣,以表示贞洁。腹部挂肚袋,袋内装放铅钱(「铅」与「缘」闽南话同音,取意姻缘)、糖(甜蜜意)、五谷、猪心(意夫妇同心)等物品。此外,要穿男家送来的盘头裘裙,头插铁彩金箭以为驱邪。迎娶方式,礼俗繁杂。新轿有两种,一种是新郎不必到女家亲迎,由媒人领新娘轿到女家迎娶,称「单顶娶」;另一种是男家备女婿轿、新娘轿双座,新郎亲自到女家亲迎,称「双顶娶」。
迎亲队伍行列是有规矩的,走在最前面是由一人拖着竹蓑(青竹带根梢竹枝),俗谓「透脚青」,表示新娘嫁到夫家后,合家康健的吉意。接着是媒人轿、舅爷轿(新娘之弟)(轿外系一盏红布宫灯,称舅仔灯)叔爷轿(新郎弟弟)、嫁妆(视贫富而定),连后是新娘轿(又称??仔轿),跟着是子孙桶、鼓吹。新娘花轿停靠男家门口,待择定的吉时,方由新郎出迎。由男家小孩棒柑桔两粒,以示夫妇圆满吉祥。这时,新郎用扇子打三下新娘轿顶,用脚「??轿门」三次。新娘才把锁匙托媒人交付新郎,以示见于天。新郎拉着携在新娘手上的红绸布到新娘房。在婚礼过程中,有许多念四句吉祥话。象挑子孙桶的挑夫,把子孙桶挑进新娘房,念到「子孙桶」、过门槛、夫妻家和,万事成。」「子孙桶,扫八房,百年偕老,心和同。」挑者由此会得到小红包。开新娘轿时,轿夫念四句:「今要轿门两旁开,金银财宝做一堆,新娘新婿入房内,生子生孙进秀才。」他也会得一个小红包。
客人吃喜酒,由父母双全,儿子多的友人先动用筷于,念喜旬:「食鸡,才会起家(兴家);食就鱼,生于好育饲。食鹿,全家寿福禄。食猪肚,子孙大地步(有出色)。食肉圆,万事圆。食鱼颔腮,快做老爷。食鱼尾叉,快做干家。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食红枣,年年好。」随后,闹新娘。以上许多「念四句」,除了表示祝贺意,均有期望新婚之家吉样的常规色彩。
祭祀(一)
台湾原住民认为宇宙和大地是由无数超自然的、无形的"灵"支配着。各地区原住民关于"灵"的观念不尽一致,如北部的原住民相信凡生物皆有灵,但人的灵始有神力;南部的原住民则认为万物皆有灵,故有人鬼及其他诸神。他们都认为人灵有生灵与死灵之别,死灵才具有神力。布农人、曹族人除了灵魂观念以外,并有创造神和司理神的观念,不过这二者尚未达到人格化的程度。排湾人、鲁凯人、卑南人和阿美人已有多神观念,排湾人有雕刻的神像,是神人格化的具体表现,但他们关于神灵与灵魂的观念是经常混淆的。
原住民把人的"灵魂"分为生灵和死灵两种。人生存时灵魂存在于身体的各部分,灵魂脱离肉体,人便得病,灵魂完全脱离肉体,人便死亡。他们认为打喷嚏是灵魂脱出的现象,故普遍忌打喷嚏。在他们看来,睡眠是暂时的死亡,而患病则是生灵一时被恶神所夺,尚可争取恢复,一旦恢复不了便是死亡。死灵有善恶之分。生前积善或有功者,其灵顺利进入天府、灵界,而横死者的恶灵则到处游荡,没有归宿,不能进入天府、灵界,只好彷惶徘徊于人间,作祟生人。阿美人认为生人体内有魂和魄,人死后魂升入天空,变为祖灵;魄则化为泥土而消失;如因急病、自杀、他杀、横死等恶死的魂,则徘徊于死所附近,作祟生人。泰雅人观念中只有一个灵魂,叫"乌道哈"。曹人阿里山群落,认为灵留在村落,魄一律可入灵界,一般人的灵魂将化为人、狗、百足蛇、鸟等。所以原住民都认为灵在灵界内仍过着家庭生活,那里是极乐世界,距离现世路途遥远,但灵能自由与现世来往,如果现世的人备有酒肉祭祀,其灵即至。
除灵魂外,原住民已产生有神的观念。他们认为有主宰人生吉凶祸福的神,所以需要祭祀、祈祷。神也分为善恶两种,善神是守护与赐福之神,是祭祀与祈祷的对象,如天神、地神、山神、河神和其他自然神等;恶神则是疾病与灾祸之神,是禳祓诅咒的对象。
原住民信仰的神灵,有创造宇宙的主神、自然神、精灵妖怪等几种。创造宇宙主神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人类吉凶祸福之神,如布农人的"利加宁",曹人的"哈冒",都是创造宇宙的最高主神。自然神是以广大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为对象之神,如日月、星辰、山川、风云、雷电等,被认为具有伟大力量,可主宰人类祸福安危。原住民又常把自然神与司理神混淆合一,如认为山神就是狩猎神,河神就是渔泽之神等。司理神是掌管某一事务的神,阿美人、卑南人信这种神,已有人格化和系统化的倾向。司理神也有善恶之分,如山神、水神、风神、雨神、谷神、猎神、家宅之神等为善神;疫神、瘴神等为恶神。精灵崇拜是万物有灵的具体表现,原住民的精灵观念,大都属于泛神崇拜,又称精灵崇拜,即认为宇宙之中,到处都充满精灵。精灵的产生是由于恐惧,尤其是死亡,因为原始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危险,部族中很多人都不能随自然凋谢而走完人生的旅程。
这类精灵的属类,依各族的观念不同而有深浅。素雅人、赛夏人、雅美人只有死亡的灵魂观念而无精灵崇拜;曹人与布农人则为创世纪神与灵魂观念相混合;排湾人、卑南人与阿美人则有泛神崇拜的倾向,由于已将精灵人格化,所以排湾人有祖先与精灵的雕像。妖怪则是恶神的一种,排湾人、卑南人与阿美人认为有专使人得病或死亡的妖怪,具有怪异的形状和性格。但各族常将鬼魂与精灵两者的定义混淆不清。例如丰收祭的对象为祖灵,同时也是泛灵或物神。他们的祖灵是总括,而非对某一祖先个人的崇拜。
原住民信仰的神多是无形的,只部分有神位或神座。如泰雅人祭祀祖灵时,仅发出大声,招降在天之祖灵。他们虽也有借某物为祖灵之寄托,或设置特殊建筑物作为祖灵临时凭依、坐镇之处的表现,但这些物或建筑本身并非神灵。加赛夏人有家传之蜂巢,置于小藤笼内悬挂于梁柱上,作为祖灵寄托之物。曹人四社群落有卵形小贝,是祖先从本岛原住地分出时,分给各社的象征物,他们将卵形小贝置于小壶内,上面盖上石块,在屋内挖洞藏起来,每年以酒肉祭祖一次,他们认为这个小贝寓有祖灵。曹人阿里山群落在村社的入口处种植赤榕,作为祖灵临时的住处。中部阿美人在屋内绘有粗略的祖先肖像。排湾人、鲁凯人则有象征祖灵的人体雕刻。在鲁凯人、卑南人村社头目家门前榕树边雕刻有祖先之人形木像或石牌,以为祭祀时祖灵降临于此树,祭祖即以榕树旁的神牌为对象。南部排湾人在恒春一带,仅仅立一块未雕刻的石头在榕树旁作为神牌。
占卜在台湾原住民诸族中,也是重要行为,出草、狩猎、祭祀;婚姻、建屋、开垦、都要占卜以问凶吉。依各族不同,而有各种占卜方法。占卜的方法有鸟占、石占、梦卜、水占、竹占、草占、瓢占等。
原住民用以作鸟占的鸟一般是艳头鸟(原住民语称为"西西里",属燕雀目知目鸟科),以其方位和数量、鸣声长短、缓急、声调。回声等来判断吉凶。各族群用来占卜的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具有体态灵巧、鸣声富于节奏变化等特征,被赋予传达神旨,沟通人神的特殊本领。吉凶征兆的判断标准因族群部落而异,约定俗成。例如,布农人认为占卜鸟的鸣叫位置左吉右凶,飞向自左而右吉,自右而左凶;排湾人认为占卜鸟从右向左飞,谓之"挡路",为凶兆,相反为吉兆等等。鸟占要格守禁忌,谨言慎行,否则失灵,鸟占通常与梦占并用。
石占是布农人盛行的古老占卜术,主要用于裁决盗窃案犯。占卜人取圆石置于刀尖、瓶口缘或葫芦嘴上,连唱三遍被怀疑者的名字,祈神赐知,如圆石始终不动,即神意裁定的案犯。石占须格守禁忌,谨言慎行,否则失灵。
祭祀(二)
梦卜相当流行,原住民普遍崇奉祖灵,举凡日常生活和重大行为前要以梦卜祖先神意,预测吉凶。梦兆被视为祖灵对行为、结果、吉凶安危的暗谕和兆示。梦兆常作为现实生活现象的反映,而吉凶的判断则约定俗成。卜重大集体行动之吉凶,以负一定责任的人的梦为占卜的依据。一般根据梦的内容判断吉凶。例如,布农人出猎前梦占,凡梦见阳具、触摸女阴、与女人同寝、吃饭、喝酒。杀敌、遇见背小米者并得其馈赠等,皆为吉兆;如梦见遭劫、妻子出走、与人搏斗未占上风等,皆为凶兆。排湾人梦见水淹、杀猪、日落、破陶壶、人送木箱等,为死兆;梦见性交、日出、火枪、贝珠、分娩、人送陶壶等为吉兆。梦占的方式有集体与个人两种,前者指参与行动的成员于会所或营地宿夜行梦,翌日晨各自呈报梦兆,得吉兆者可参与其事,得凶兆者则无权参与;也有由部落年龄群体的头目、祭司或巫师等主梦而决定团体行动的。在判断梦境时,也有反梦,即将梦的内容作相反的解释,例如梦到自己和亲人死亡,认为是长寿吉兆;如梦到饱食,认为是腹痛凶兆等。梦占要恰守禁忌,谨言慎行,否则失灵。梦占通常与乌占结合使用。
水占在赛夏人地区很盛行,多用于寻找遗物,或遇有疑难或疾病,则行水占。水占以碗盛水,投草一支,在碗中立细竹枝管一根,祷告后,凑耳朵细听竹管"倾诉",据说会听到精灵给其指示,可以判断吉凶。失窃东西时,用竹管一支,一端含在口中,另一端浸在水里,吸些水,然后用力向空中猛吹,视喷出的水所指方向,来判断失物所在方向。竹占在卑南和阿美两族地区很普遍,如遇家人连续死亡,多行竹占以决定应否要请巫医来做法事。卜具取自法定竹林中的青竹。采竹前梦占,格守禁忌,不与妻子同房,不食动物及河鱼等。竹长约1至2尺,首尾一端有节一端无节,剖开制成竹板,或锯成若干竹片,奉以酒、糕等家品,涂牛血禳祓,即具有降兆晓示的法力。卜前,念咒语祈求神灵或祖灵解疑,尔后将竹节置于人上灸烤,据竹节所呈裂痕判断凶吉;或将无节的一端切细、削薄,在一边凿一个三角洞,念咒语后用力折断,据断口形状与裂纹决断的吉凶,来判断疾病轻重和应施的除灾法术。
草占流行于阿美人中部地区,占卜前先到野外寻找茅草之东向者,请巫师前往斩代特归使用。占卜时由巫师持茅草一端对准口际,呼神之名,然后请问灾祟的原因和疑难事由。然后抚摸茅茎,谓如符合所说者,茅茎可以伸长触口作答。
布农行瓢占法,在瓢壶上放一圆石,由石的固定与否以判凶吉。
原住民在占卜和祭祀时,使用的法器有箱、木壶、木缸和瓢壶等。占卜法器箱大多用木制,也有用竹篾编成。木制法器箱系用整块木料,挖空中心,成为一方箱,无盖。箱外正面刻画人头纹或蛇纹,有时在箱的两侧和背面也雕刻花纹。最精致的法器箱还在木箱表面嵌入贝壳或瓷钮,并涂上红、黑两种颜色。排湾人占卜道具箱以女巫所用者为多,箱内储藏小刀、猪骨、猪脂、相思树叶、珠子等物。女巫作法时,取出这些东西家把神灵、念咒。不过,箱内所装事物各地也有不同。
在原住民中,有专门替人意咒祈祷、驱除邪祟、医治疾病并接受酬礼的巫师。他们依神为业,介于神与人之间,经常每社有数人至十余人,以阿美人为多,市农人、素雅人较少(每社仅有一二人)。北部的原住民巫师多为女性,一般认为女巫的法术较男巫为高明,她们多为世袭。南部的原住民虽有不少男巫,仍以女巫居多数,但无男女巫法术能力分高低的观念,不分男女均需学习巫术后始能取得巫师资格。布农人的女巫也较多,曹族人则以男巫为多。巫师的社会地位极高,受到人们敬畏。对巫师的酬谢礼物,一般为猪、鸡、谷物、食物、布或其他物品,行咒时的祭祀供品,一般也都归巫师。布农人与阿美人还有宴请巫师的习惯。 原住民认为一切吉凶祸福是精灵所致,精灵有善恶之分,祭祀以善灵为对象,巫术以恶灵为对象,依靠巫术可以解除恶灵的作祟;也有用巫术求助善灵保佑,来驱除、镇压以至安慰恶灵的。巫术可以分为普通巫术和特殊巫术两大类,普通巫术人人可以作,特殊巫术只有巫师通过学习后才能施行。行使巫术要使用一定的法物、咒法和咒语,最普遍使用的法物是茅叶、菖蒲根、竹、兽骨等,有时也用油、猪肉、饭、糕等来作法。
原住民的主要巫术有宣托、压胜、禳祓、黑术等。
宣托是将祈求的目的告诉神,求神给予指示。例如泰雅人以二寸许两根竹箸,插于脚趾之间,再在竹箸尖端置小竹管,若固定在竹管上端,则表示所问的答案是肯定的,若跌落则是否定。又如卑南族女巫在作法时,以头发、竹或草、酒陈列于地上,摇振铜铃,然后根据铃声来判定神意。
压胜是克制和驱除疾病的普通方法,在普通巫术中作法很多。例如外出时,以菖蒲根挂胸前,或在夜间行路时涂炉灰在额上,以求平安。又如用茅叶拂触病人身体若干次,认为可以治病;或以菖蒲根、芽叶擦患处后丢掉,以期治愈患处;或以线将病人与猪、鸡相连,意在使疾病移到猪、鸡的身上,然后将猪、鸡杀掉,使疾病消失。
禳祓普遍用于一般性的灾祸。例如赛夏族在淫雨中,有祈晴的禳祓祭;布农族遇有人横死者,则请来巫师行禳祓祭;阿美族北部地区在遇疾病流行时,要请社里巫师参加禳祓。各地原住民发现路毙横死者,一定要请巫师进行禳祓,以驱除崇秽。此外,泰雅人产儿十天至二十天时,要由产妇抱婴儿到室外见天日,行禳祓,以保障婴儿以后出门,不受恶灵侵扰。
台湾原住民中还有害人的黑巫术,专门咒人害病或死亡。据泰雅人传说,古代巫师秘密养有一种名叫"浩奈"的魔鸟,人如见到这种魔鸟,会立即死亡。巫师往往受人雇佣,放魔鸟害人。布农族传说过去有行黑巫术的咒师,他们屈指念被害人的名字,手持竹片念咒,暗地放竹片在仇人腹中,使其生病而死。也有手持火把和生姜念咒,其意乃使火入仇人身内发烧,生姜使其痛苦,等等。这些黑巫术现已灭绝,不再行使。高山各族群的祭祀仪式普通可分为定期的岁时祭祀与临时祭祀两类。定期的岁时祭祀以农业祭为主,狩猎祭、河川祭、祖灵祭和别的特殊祭仪次之。祭祀的对象和仪式各有特点,一般是以公开的集体方式进行。临时祭祀只在有特殊事故或发生灾祸时举行,祭祀的对象和仪式大多是固定的,也大多以公开集体方式进行,只有少数是私祭性质的
3、现在的什么行业的前景好啊。。。
虽说360行,行行出状元,但是,2016年,最好的行业是什么?根据人才招聘情况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稀缺。
电子商务的发展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尤其是年轻人,他们都想跃跃欲试,想踏进这个行业,可是电子商务发展前景究竟如何,下面为您详细说一下。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电子商务产业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
纵观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美国、欧盟、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是世界最早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一直引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成熟发达地区。欧盟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步较美国晚,但发展速度快,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较为领先的地区。亚洲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秀,市场潜力较大,但是近年的发展速度和所占份额并不理想,是全球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地区。
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至今,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球B2B交易额达到8.3万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40%以上的增长率。
总体来看,全球电子商务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典型的块状经济特征,东南沿海属于较为发达地区,北部和中部属于快速发展地区,西部则相对落后。
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让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为新一代的社会主宰者,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4、类似都市极品最强主宰的小说,类似无敌流,不圣母,有人追的的小说
有呀,你看有合胃口没
《弃神》
《阴阳帝宰》
《捡个神位当神仙》
《风流相师》
《封天大帝》
《痞子兵王俏总裁》
《重生之逆天兵皇》
5、什么行业主宰着当今时代经济命脉?
金融资本
jīnróng zīběn
[financial capital] 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形成的资本
图书《金融资本》
[编辑本段]版权信息
作 者: (德)希法亭 著,曾令先,胡天寿 译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
字 数: 440000
页 数: 374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6696105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定价:¥48.00
[编辑本段]编辑推荐
《金融资本》是希法亭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在这本书中,他强调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曾预言过但是没有能够详细分析的现象,特别是以托拉斯和卡特尔为形式的垄断现象。他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把资本区分为三个阶段:高利贷资本、银行资本、金融资本。他分析了金融资本的形成过程,并把它定义为“由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 该书为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告诉你如何用乘法,而不是加法进行财富积累的权威读本。
金融资本给资本笼罩了一层神秘面纱,它使人很难看到资本的本质。从形式上看,金融资本是在独立的运动,其实,金融资本也是资本的一种反映形式。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分道扬镳,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分析和研究。随着资本主义财富的增长,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全部资本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不认识金融资本的运动规律,就不可能认识现代资本主义。——鲁道夫·希法亭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金融资本》是作者最具影响的代表作,作者对马克思以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作了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因而在当时的理论界被当做《资本论》的第四卷而大受欢迎。希法亭把资本分为了三个阶段:高利贷资本、银行资本、金融资本。他分析了金融资本的形成过程,并把它定义为“由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论述资本和金融的第一流著作”。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鲁道夫·希法亭,1877年8月10日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并于1901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希法亭对经济学有浓厚兴趣,尤其对金融资本有深入研究,在考茨基主编的《新时代》上发表了一系列经济学著作,被认为是第二国际的权威理论家,也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编辑本段]目录
原序
导读
一、本书的体例
二、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和马克思时代以后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三、希法亭的新观点
四、《金融资本》的特殊价值及当今金融资本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一篇 货币和信用
第一章 货币的产生
第二章 流通过程中的货币
第三章 信用货币
第四章 在产业资本中流通的货币
第五章 银行和产业信用
第六章 利息率
第二篇 虚拟资本
第七章 股份公司
第八章 证券交易所
第九章 商品交易所
第十章 银行资本与利润
第三篇 金融资本和对自由竞争的限制
第十一章 利润率的平均化
第十二章 卡特尔与托拉斯
第十三章 垄断和商业
第十四章 资本主义的垄断和银行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化
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垄断的价格决定金融资本的历史趋势
第四篇 金融资本和危机
第十六章 危机的一般条件
第十七章 危机的原因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过程中的信用关系
第十九章 萧条时期的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
第二十章 危机性质的变化卡特尔和危机
第五篇 论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
第二十一章 商业政策的转变
第二十二章 资本输出和争取经济区的斗争
第二十三章 金融资本和各个阶级
第二十四章 围绕劳动契约的斗争
第二十五章 无产阶级和帝国主义
[编辑本段]书摘
第一章 货币的产生
在交换过程中,如果某种商品畿够证明自己具有使用价值并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这种商品也就可以成为满足同样条件的所有其它商品的交换价值,于是,这种商品便开始向货币转化。这样,商品便成为了货币,成为了所有其它商品的交换价值,成为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由于一切商品都通过使用价值的让渡而转化为货币,货币也就成为了所有其他商品的转化形式,成为了乒斤有其他商晶向货币转化的结果,成为了一般劳动时间的直接对象化,成为了个人劳动外化的产物。
理解为由全体社会成员自己决定和支配。
但是,缺乏统一组织机构的社会,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里,社会生产者被分解为相互分离的生产个体,他们的生产不再是社会的事务,而是表现为他们自己的私事,他们被社会的分工强制发展成为相互之间必须发生关系的私人所有者。但是,促使他们发生这种关系的活动,是生产产品的交换,因为,只有通过这种交换活动,才能使以私有制为主体的、以生产个体为单位的社会发生联系。但是,产品交换只是社会联系的中介,它只是理论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因为,社会主义社会里也允许产品交换,不过,这种交换是社会有意识地统一了分配标准之后的交换,可以这样说,这种交换是对社会分配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是服从于社会主观情绪的一种私人活动,因此,它不会成为经济学的分析对象。它在经济学理论中所产生的作用,就像在幼儿园中,洛德和福里基两个孩子相互交换玩具一样,这种交换与他们的父亲在商店里购买玩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为,用钱购买玩具这种交换,是社会交换活动总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这种交换,社会才能实现生产共同体,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换活动,被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分化瓦解了的社会才能联结为一个整体。
如果马克思在某个地方说:在交换关系中,上衣在内部的交换要比在外部的交换具有更多的意义。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交换关系在一个有一定联系的社会内部要比在另一种社会内部具有更多的意义。因为,只有在必须通过交换才能产生社会联系的地方,即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使每一个人相互分离而又彼此制约的社会里,交换才能具有社会统一的规定性,才能行使指挥社会生产的职能。在可以对社会生产进行自觉调节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央机关自觉地决定生产的对象、数量、地点和人员,在这个社会,所有的成员都必须贯彻执行中央的决定。总之,通过交换告诉商品生产者的道理,同社会当局必须将“自觉调节生产、决定劳动秩序”等道理告诉给社会成员是完全一样的。理论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和认识这种交换的规律。由这种规律必然产生出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生产调节,这就像在社会主义当局的法律、命令和规定中,必然产生出社会主义经济不受干扰的运行过程一样,不过,这种规律不是直接地规定人们在生产中的行动,而是以自然规律的方式通过“社会的自然性和必然性”来发挥作用。
因此,那些本来应该由独立的手工业者或资本主义企业家来回答的问题,也必须通过产品交换来回答。例如,商品生产怎样由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发展?商品的交换关系是怎样产生及其变化的?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交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比如说,交换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在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社会就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社会,交换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量的关系。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交换的基础是支配交换的比例关系,即体现在交换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交换的基础则表现为主观意志的相同。在这里,交换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既不能成为理论经济学的考察对象,也不能进行理论分析。由于交换总是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很少察觉到这种区别。
社会产品必须进行变换,正是这种变换,使交换活动变成了社会物质变换的中介。尽管那些个别的或分散的交换活动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只要它能使社会的产品交换成为可能,只要它能促进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这种交换活动就能长期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生产是进行交换活动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交换活动,个人才能同社会发生联系,并在整个社会的生产结果即社会的分配中获取其中的一个份额。
交换活动与整个社会生产的关系,使个别交换和分散交换冲破了偶然性和主观性的羁绊,变成了一种符合社会客观规律的事物,并成为社会物质变换的条件,于是,交换活动具有了必然性。因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通过交换活动才能存在,而社会也必须通过经济上的交换才能成为社会,也只有在这种社会,交换活动才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分析对象。
那么,在这种社会,作为社会物质变换中介的交换活动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在这种社会的交换活动中,货物已经成为商品。所谓的商品,是指这样一些物质,这些物质不再只是用于个人的需要,而是用于整个社会,它的萧条和兴旺也不再是由个人的需求决定,它的命运可能比奥德赛的命运更加变幻莫测。在这种社会,货物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这些货物的生产者,是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对立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货物作为劳动产品,不仅具有自己的自然属性,而且也成为了社会的事实。因此,我们应该去探索这个作为生产共同体即劳动共同体的社会的规律,现在,个别劳动已经成为这个生产共同体所支配的总劳动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已经成为形成价值的劳动。
事实上,交换活动是可以进行分析的,因为,交换活动不光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它在使个人需要变成一种工具的同时,把个人需要限制在社会需要的范围内。相对社会需要而言,个人需要是前提条件,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社会需要就无从谈起。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交换不具有集体主义社会中那种满足个人需要的职能,而是通过交换将个人需要纳人社会生产的范围,个人需要要想得到满足,就必须参与交换。在这里,交换只是表现物与物之问量的关系,而在交换中所置换的量,则被看成是社会生产总量中的一部分。社会生产总量由社会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问决定,社会是用全部劳动力来制造产品的统一体,而从事生产劳动的个人,则是社会统一体中的器官。在交换中,如果商品的量同生产这些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相等,那么,商品就可以按照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
如果商品交换的条件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相等的,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自己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并用这些生产资料制造出产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那么,这种交换就是价值平等的交换。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大多数人的财产被剥夺,少数人垄断占有生产资料,这使交换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由于交换活动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关系,所以,社会上的不平等在交换活动中则表现为平等,但这种平等不是价值的平等,而是生产价格的平等,劳动耗费的不平等被利润率平等所掩盖,这说明: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决定性因素,商品交换不再以等量劳动为条件,而是以等量资本为条件,商品不是按它们的价值出售,而是按它们的生产价格出售。
商品是物化了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交换活动中,这种劳动时间常用来表示物与物之间的等量关系。商品的价值,并不用具体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也就是说,并不表示为8小时的劳动、l0小时的劳动或l2小时的劳动,而是用来表示另一种商品的一定量,即用来充当另一种商品的等价物。例如,20码麻布=1件上衣,其中,1件上衣就是20码麻布的等价物。这件上衣与20码麻布之所以相等,是因为上衣与麻布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物化,有了这样的物化商品,所有商品都可以相互作为等价物。
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另一种商品来表现,这是由商品生产的性质所决定的。一个人的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这种劳动产品必须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和社会关系,必须通过交换活动才能产生。因为,只有在交换活动完成之后,生产者才能够知道他的商品是否真正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他花费的劳动时间是否真正体现了商品的价值。
商品生产者不需要什么人以社会的名义对他的工作进行评价,商品生产者要证明自己是商品生产社会的合格成员,只需拿出他用于交换的商品,通过这些商品,他可以向社会证明他的能力。因为,社会是将自己的事务建立在物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人和集体意识的基础上,因此,能够证明商品生产者能力的,就是社会的交换活动。商品生产者只有在完成了交换活动后,才能证明他生产的产品是社会需要的产品,这样,他才能重新开始生产。在交换活动中,为了让一种商品能表现所有其他商品的价值,于是,一种特殊商品出现了,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在交换活动中,只有当产品互相交换后,商品生产者A和商品生产者8才能作为商品所有者与社会生产发生关系。事实上,当一件上衣同20码麻布进行交换的时候,这种关系便成立了。如果商品生产已经社会化,那么,裁缝的生产就必须通过交换来进行,这时,他不再是只同麻纺织者发生交换关系,他还要同更多的生产者发生交换关系。一件上衣可以同20码麻布进行交换,也可以同5磅糖、10磅面包进行交换,由于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将发生这样的交换关系,从而产生了无数的交换冬式,在这些等式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商品来衡量,这给交换活动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人们便开始固定地用某一种商品来衡量所有商品的价值。随着这种商品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最后,这种商品便成为衡量所有商品的一般价值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