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新媒体 > 传播流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

传播流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

发布时间:2020-09-10 17:34:14

1、信息流是什么什么

物流术语——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传播与流动,信息流是物流过程的流动影象,信息流分三个过程: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
信息流的广义定义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
信息流的狭义定义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
评价企业成功与否,一个简易的办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的情况,其中,信息流的质量、速度和复盖范围,尤其可以“映照”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等各方面的“成色”。因为物流、工作流在企业的“生命活动”中无不最终以信息流的“高级形式”展现,就象生物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基于神经系统传递的生物电信号一样。因此,深入认识“信息流”,将掀开企业发展的新视角。

2、什么是多极传播理论

罗杰斯&“多级传播”理论(2009-10-10 00:58:08)
传播学中的"多级传播"理论,最早发源于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两者一脉相承,前者可以说是对于后者在理论上的修正和发展。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在关于大众传播效果论上拉扎斯菲尔德最早提出"有限效果论",他在《人民的选择》(1944年)一书中,系统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
"两级传播"是关于"传播流"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以下的"两级传播"的模式:
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个人②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这一概念后来也随着大众传播学的发展不断修正。当时拉扎斯菲尔德下的定义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③在这里,他说的"意见领袖"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区域型"的,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这也是和当时的大众传播相对落后的特征相吻合的。现代传播中的"意见领袖",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已经完全突破了地理的限制,并且能凭借大众传播手段做面向大众的传播。
后来的传播学者提出了质疑,最为人注目的是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他在对美国传播学发展历史作回顾性总结时指出:"由拉扎斯菲尔德所进行的早期大众传播研究导致了最小效果的结论,这个结论引起了可供替代的研究途径的探讨。"④他认为拉扎斯菲尔德忽略了大众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问题,并引述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议程设置"的观点作为这一理论重要的修正。由此,罗杰斯对"两级传播"理论作了修正,他把"传播流"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而影响的传播则必须是多级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传播"模式(也叫"N级传播"模式)。
从以上介绍可以得出两点结论:其一,"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大众媒体可以发挥主动性利用这一传播资源。其二,大众传播的"影响流"属于"多级传播"模式,也就说明传媒影响大众的模式是不确定的可变的,这对于今天公共知识分子介入大众传媒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因地制宜的理论框架和思路模式

3、信息流的控制模型

信息流的控制模型:信息有个基本特征:
可量度。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
可识别。信息可采取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
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或计算机代码
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可处理。人脑就是最佳的信息处理器。人脑的思维功能可以进行决策、设计、研究、写作、改进、发明、创造等多种信息处理活动。计算机也具有信息处理功能。
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输入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再生成信息。
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的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
沃尔玛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至少提前10年(较竞争对手)将尖端科技和物流系统进行了巧妙搭配。早在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他们又花费4亿美元购买了商业卫星,实现了全球联网;20世纪90年代,采用了全球领先的卫星定位系统(GPS),控制公司的物流,提高配送效率,以速度和质量赢得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沃尔玛所有的系统都是基于一个叫做UNIX的配送系统,并采用传送带和非常大的开放式平台,还采用产品代码,以及自动补货系统和激光识别系统,所有这些为沃尔玛节省了相当多的成本。沃尔玛一直崇尚采用最现代化、最先进的系统,进行合理的运输安排,通过电脑系统和配送中心,获得最终的成功。
1、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
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负责处理系统报表,加快了运作速度。20世纪80年代初,沃尔玛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物流通讯卫星,物流通信卫星使得沃尔玛产生了跳跃性的发展;1983年的时候采用了POS机,全称Point Of Sale,就是销售始点数据系统。1985年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1986年的时候它又建立了 QR,称为快速反应机制,对市场快速拉动需求。
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例如,顾客到沃尔玛店里购物,然后通过POS机打印发票,与此同时负责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的电脑上就会同时显示信息,各个环节就会通过信息及时完成本职工作,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
2、沃尔玛物流应用的信息技术
射频技术/RF(Radio Frequency),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可以跟条形码结合起来应用。
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PDF,传统的方式到货以后要打电话、发E-mail或者发报表,通过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查询货物情况。
物流条形码/BC,利用物流条码技术,能及时有效的对企业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跟踪。
射频标识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
2004年,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要求其前100家供应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发送货盘和包装箱时使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2006年1月前在单件商品中投入使用。专家预测,2005年到2007年,沃尔玛供应商每年将使用50亿张电子标签,沃尔玛公司每年可节省 83.5亿美元。目前全世界已安装了约5000个RFID系统,实际年销售额约为9.64亿美元。
凭借这些信息技术,沃尔玛如虎添翼,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信息流的传播学

<

5、谁第一个提出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罗杰斯和多层次的沟通“理论(2009-10-10零点58分08秒)
通讯在多层次的沟通”理论,最早起源于由美国科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传播”的理论,提出这一传统,前者可以说,从理论上讲,后者的修正和发展。在传播学的发展历史中,拉扎斯菲尔德首先提出的理论,大众传播的影响“有限效果论”,他的“人民的选择”(1944)一书中,提出了“两个传播”的理论。
传播传播流“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直接流入一个普通观众,而是通过中介机构的意见领袖,以下两种传播模式的性能: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个人(2)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 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这一概念后来也不断地与大众传播。拉扎斯菲尔德的定义:是活跃在人际沟通网络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和其他人的个人影响力的人物。③在这里,他说,“意见领袖”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有限的的地理位置区域类型“,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和公众的传播时间,这是相对落后的特点相吻合。 “意见领袖”在现代媒体,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已经完全突破了地理的限制,并凭借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手段。
传播学者后来提出了质疑,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传播社会学家罗杰斯。美国通信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性研究,他指出:“早期大众传播研究进行拉扎斯菲尔德导致这个结论的替代方式”④他认为,拉扎斯菲尔德忽视所造成的影响最小的结论的问题,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大众媒体援引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威廉斯“议程设置”的角度来看这一理论作为重要的修正。因此,罗杰斯传播理论已被修订,他传播流“到”信息流“和”影响流,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个和蔓延的影响,必须是多层次的,两种传播模式传播模式(也被称为“N-层次的沟通”模式)。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意见领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众媒体可以发挥主动利用这个通信资源。二,大众媒体“影响流”属于“传播”模式,这意味着,媒体影响公众的模式不确定的变量,介入公共知识分子在大众媒体今天,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可以适应当地的条件和思维方式

6、信息流是什么意思?

信息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过程中的一组信息,它们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的接收者,即由一个信息源向另一个单位传递的全部信息的集合。

狭义指信息的传递运动,这种传递运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条件中,信息按照一定要求通过一定渠道进行的。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信息大量涌现,以及人们对信息要求的激增,信息流形成了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形态。这种流动可以在人和人之间、人和机构之间、机构内部以及机构与机构之间发生。

(6)传播流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扩展资料

信息流可以说是流通体系的神经,它是流通体系存在和运动的内在机制,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流通过程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即体系的运动来实现的。流通体系又是各种要素的集合,不同的要素之所以能形成集合,是靠信息把它们联接在一起的。

信息流不仅具有连结流通体系的功能,而且具有沟通流通体系与外部系统和环境的功能。流通体系不是孤立的系统,它处在社会经济的大系统之中,是大系统的组戊部分。

其它系统构成流通体系的外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影响着流通体系的运动。流通体系反过来也影响其它系统的运动。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同样是靠信息来联接的。

7、信息流有哪些?

1、物流术语——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传播与流动,信息流是物流过程的流动影象,信息流分2、三个过程: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
3、信息流的广义定义是指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信息交流,从面对面的直接交谈直到采用各种现代化的传递媒介,包括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分析等渠道和过程。

4、 信息流的狭义定义是从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处理过程中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中的流动。

8、什么是信息流?

信息复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指在空制间和时间上向同一方向运动过程中的一组信息,它们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的接收者,即由一个信息源向另一个单位传递的全部信息的集合。

狭义指信息的传递运动,这种传递运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的条件中,信息按照一定要求通过一定渠道进行的。

(8)传播流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扩展资料

在大批量制造的公司里,信息通常采取平行流动的形式:预测信息从一个公司传递到另一个公司、从一个工厂到另一个工厂;生产计划也同样是从公司到公司、从工厂到工厂;每日(或每周、每小时)的装运单告诉每个工厂下一次要装运什么。

当公司收到客户要求变更数量的时候,不得不取消原计划以及装运订单,并立即调整生产系统,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精益思想的公司则尝试通过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点(schelingpoint),以及创建一些信息的拉动环来简化信息流。这些信息向上游流动到前一个生产工序,然后再从那个点向上流动——一直到最初的那个生产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信息流

与传播流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