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大新媒体教育场景营销内容投放策略如何制定?
触达、共鸣、反应是构成成功广告营销活动最重要的三大要素,而根据清大新媒体大数据中心的分析,在教育类广告中,消费者对“强调学习效果和强调名师”的广告往往有更积极的反馈。就是说在内容上,需要更多的表达出产品对消费者学习的积极影响,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产品对他们的理解。
2、请简述移动营销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广告策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移动营销明显上比传统广告更有优势诶。就拿视频广告来说,就有以下几点优势
1.了解即时需求,更精准
在传统广告里面,广告人很难清楚的了解消费者的即时需求。所以他们的营销都是固定不变的套路。移动营销可以凭借大数据和定位技术,结合地点、人、时间,完全可以推导出当前消费者现在和未来的购物需求。
通过定位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可以知道消费者经常去那些地方,喜欢看什么类型的内容,在广告中停留的时间等消费者画像。以后品牌就知道那些是自己的目标消费群,根据这些不同的消费群制定不同的移动广告。不仅精确,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样的广告。如很多自媒体平台通过即时分享给消费者推送即时的广告。
2.形式多样
现在的移动视频可以运用HTML5、数码技术,将图像、视频、声音和动画融为一体。消费者开启关闭app应用、关机开机等碎片化时间进行广告的传播。这些形式多样的广告投放,消费者也较容易接受。因为本来开机都有几秒的时间,多一点点时间区别不大。
还有,在电脑端看视频出现的视频推荐及贴片广告也可以用多屏共享,平移到移动设备上。如果消费者需要,这些移动视频也可以提前设置成链接,点击进去,就可以购买产品。品牌也会马上受益。天猫的网红直播分享自己的购物、烹饪的经验就带有边看边买的功能。这样品牌既宣传了自己也带来了销量。
3.基于内容的营销
移动视频营销不能沿用以前传统广告的硬广轰炸。它的引爆点最好是基于内容的营销。内容营销不是传统植入式广告,是把品牌的产品内容化。让产品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就是内容既广告。
移动视频是一个很好的媒介载体,好的内容可以让它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当然内容营销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也需要持续的输出优质内容影响消费者。罗辑思维就是其中的代表,开场下面有他的订阅广告,最后有他的二维码,里面是他的持续内容分享。
4.交互性体验
根据现在技术的进步,移动视频广告可以产生人机交互性,形成深度体验。这种交互性可以引起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化。他们的行为发生变化,接受广告的习惯也发生改变。消费者就可能愿意接受广告信息进行购买。
5.激发情感连接
传统营销基本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给消费者的感觉就像填鸭子式的灌输。而移动视频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情感的连接和共鸣。比如消费者在紧张工作后,可以通过移动视频随时随地放松一下。在这种状态中,如果广告比较有创意且带有情感的故事,这样就容易使没有防备的消费者产生情感连接。使品牌的产品打破消费者的心防。淘宝的一千零一夜就是通过情感的故事打动消费者。
城市化的加快,消费者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消费者越来越喜欢直观的图像和视频传播方式。注意广告内容和激发消费者情感互动的移动视频广告营销可能会取代传统的广告营销。
3、如何看待囧妈新媒体营销方式?
《囧妈》的营销团队其实很厉害,他们有偿将电影版权售出,营销时却称是免费请观众看电影。
名利双收,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这段时间带来的损失,又给自己带来了观众缘。
4、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新媒体营销有哪些不同策略
传统企业解决线上线下冲突,最主要的思路:
1、网络专供;
2、电商定位为下水道库存思路;
3、o2o;
4、线上线下价格完全一致;等等
传统企业微信新媒体运营组合最佳方式:官方公众号+创始人微信号+全员个人朋友圈微信号+官方行业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运营。与微博一样,强调内容和互动。
一亿以上规模的企业与一亿以下规模企业,一个小店与一个几百连锁店的企业,一个做生活服务的企业与卖商品货的企业,其o2o策略路径完全不一样。几乎所有o2o的文章都笼统都按一个类型来谈o2o,所以都讲不清楚,绝对是错误的思路。
5、新媒体的营销战略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比如不管草根还是名人,如能聚合大量来自博客这种 “自”媒体的内容,这就是一种很强的话语权的聚合,这个特征就是互联网的聚合性。在这个媒体碎片化的时代,而在这种聚合下,互联网营销策略不仅仅是网络广告的销售,今天许多社会热点都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我们做营销传播为何不能考虑一下用互联网作为发起的一个原点呢?也不仅仅是先有眼球后有流量的人海战术,而是在高曝光、广而告知的基础上给客户提供一个聚合了互动性、精准性和创意性的投放空间。现在很多人都把媒体和新媒体的概念给混淆了,对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的认识存在着误读。我们看到,不管是投资者还是企业广告主,都会有人认为一种载体只要有人看、有人用,然后贴上广告面它就变成媒体了,这是对新媒体的一种误解;另一方面,从沟通策略来说,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能够放广告面的角度去使用媒体的话,就忽略了这种媒体形态的变化给传播效果带来的变化。我很希望今天的广告主会有一种突破性的思路,去看待今天媒体的构成,看待媒体构成背后所带来的传播规律的改变,然后根据这条传播规律去寻找自己营销策略的改变,而不是延用单一的传播手法。建立符合消费者兴趣需求的沟通方式网络互动工具的产生及运用已是媒体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在国外把这种趋势叫做自媒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个渠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去和周边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人建立沟通。相对于传统媒体信息的接收与发布方式,自媒体这种可以沟通、交流的特性对人群有很大的影响力。利用互动工具能够发起话题,能够让受众参与到企业的活动中与品牌形成沟通,所以营销者在顺应这种趋势的背后,应当善于发现传播规律的变化,并在营销沟通上考虑如何做到与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相符合,如何通过互动工具平台去建立起符合消费者自己兴趣需求的沟通方式,最终达到我们所讲的2.0式的营销。足够的接触频次使广告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当一个用户有忠诚度的时候,他的接触频次就会达到让受众建立印象的效果,反之当用户接触频率不足时,则不会达到建立深刻印象的效果,如果你的受众已经形成了去看新闻、收邮件、写博客的习惯,这就决定了受众把你这个网络媒体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有些网站可能资讯做的很出色,但很多人不是每天在买数码设备、不是每天在买车、不是每天在买其它所需产品时,它的接触渠道就不够广泛,即使接触了也达不到足够的频次,从而使广告无法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及效果。聚合性的价值在于与流量背后的人群建立沟通企业应该综合看待媒体的聚合性,不能单纯看流量,应善于去分析流量背后的因素,其中包括:每一个流量背后的消费者是带着何种心态来看的,而这种心态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何关联,宏观流量下面有多少微观流量对我们是有价值的。通过分析后知道我们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去和流量背后的人群建立沟通,这样聚合性的价值就产生了。媒体定位决定公信力这些媒体看起来很火爆很热闹,但是就传播价值而言,它丧失了媒体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要以客观、公正、准确、全面作为定位标准。一个媒体的定位决定了它的公信力。媒体的覆盖、媒体的流量、传统媒体人群的访问数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有些网络媒体在定位当中强调哗众取宠,就会去做一些爆炸性字眼的、捕风捉影的、耸人听闻的内容,聚合性是媒体的一个基本指标。由于媒体的碎片化,今天在中国的市场上你很难找到一种媒体,像中央电视台的某些节目一样能够在全中国产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