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热心的纸质媒体和报刊。可以邀请到他们的记者到现场来访。作出真实的报道。帮助我们讨回公道。?
现在只要有热点、有关注点
就有热心的媒体、新媒体愿意前往
关键是看如何把你真实的报道
戳中观众的泪点、笑点或是眼球
建议做好事件的准备去找当地的媒体
……
2、发生重大穾发事件,如有新闻媒体记者到现场或通过电话要求采访,受采访人如何处?
如果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记者要求采访,可以要求他们先到当地宣传部门登记。
宣传部门一般是不会让记者去采访的。
这样,事情也就处理了。
3、国内有哪些新闻节目
1.《朝闻天下》央视新闻栏目之一,是时间长达1-2小时的滚动式新闻栏目。
2.《新闻联播》是三大新闻栏目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档栏目。它是央视播出时间最长、播出规格最高、内容把握最为精准的新闻栏目。它播报的内容直接表达官方意志,它的播报方式代表着中国官方的话语形态。
3.《新闻30分》比起其他两档节目则更加平民化,在新闻播报上仪式感稍弱于《新闻联播》,内容上包含了广告、天气预报等环节。
4.《新闻报道》是上海创办最早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数十年来,《新闻报道》逐渐成为上海最权威、最全面、最及时的电视新闻发布窗口。
5.《新闻夜线》开播于2007年1月1日,是一档60分钟大型综合晚间新闻栏目。栏目的理念:正在发生的立即直播,备受关注的重点解读,热门新闻当事人
6.《珠江新闻眼》是由广东省新闻咨讯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630新闻》改版而成,也是广东省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栏目之一,影响力遍及海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邻近各省。
7.今日关注》是由广东电视台制作的一个时事资讯性节目,于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新闻频道和国际频道播映,自2005年开播,播放时间为珠江频道每天21:00,节目口号为“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
8.《DV现场》是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周一到周五播出的一档民生新闻类节目,亦是省内唯一一个完全依靠DV通讯员(拍客)拍摄制作的电视节目。
节目秉承“资讯、生活、娱乐”的宗旨,定位为“民生生活资讯”。节目播出以来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而且也掀起了大众化的DV拍摄的新浪潮,走在了广东DV新媒体发展的最前沿。随手拍下身边事,随时反映大民生!
9.《新闻大求真》是湖南卫视创新节目, 电视界的“百度知道” ,中国第一家传言求证中心。传言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顶尖的实验室,最权威的专家,告诉你最可信的答案。于由赵本山第53位弟子大鹏主持,用科学的方法关注社会热点,用实验的方式还知识于民。
10.《湖南新闻联播》每日网罗湖南省最新、最全面的各类新闻资讯,是湖南省内一档最权威的新闻节目。它每天为您整合各种时事动态,帮您了解天下大事,让您在重大事件发生之际看到最及时、最生动的直播报道。
拓展资料:
新闻节目指以新闻材料为基础,加工制作而成的电台或电视节目,新闻节目可包括现场或预先录制的访问、专家的分析、民意调查结果,偶尔会包含社论内容。新闻联播指一种电视或广播新闻节目形式,即各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同时联合播出的新闻节目。
此类节目以信息量大为标志,时效性、广泛性、指向性是其主要特质。《新闻节目》与新闻类节目的区别是,它汇总了多条新闻,并且不加入评论。 最著名的如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
1976年党的生日那天,根据全国省级电视台共同协商的意见,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试播全国电视新闻联播,向 微波干线沿线的10多个省、直辖市电视台传送信号。播出时间10~15分钟,只有外景片,没有播音间的口播。
早期《新闻联播》的地方新闻,大都是通过班机或火车送到北京,加上洗印、编录,快则一周,慢则半月才能跟观众见
1978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播。1958年中央电视台建台伊始,新闻栏目就承担起“新闻立台”的责任。目前是中国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栏目,同时它也是全世界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栏目。
4、什么是新媒体 有那些特点 广告在新媒体中要有什么运用的例子吗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新媒体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广告在新媒体中的运用
新媒体的广告投放是专指在新媒体上所进行的广告投放,广告主在新媒体进行广告投放比例一般20%左右。
新媒体广告投放的表现形式
户外新媒体:目前在户外的新媒体广告投放包括户外视频,户外投影,户外触摸等,这些户外新媒体都包含一些户外互动因素,以此来达到吸引人气,提升媒体价值的目的。
移动新媒体:以移动电视,车载电视,地铁电视等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移动电视节目的包装设计,来增加受众黏性,便于广告投放。
手机新媒体:手机媒体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平台,它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未来的两到三年内,3G手机逐渐普及,手机媒体将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
蓝牙广告在新媒体广告投放中的特点
手机是持在手中的交际圈、是手中的灵动伴侣、是移动的生活艺术,是不可离身之物。2007年,手机媒体将很可能异军突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蓝牙广告(BlueAiring)。
定向性:蓝牙广告打破传统广告媒体定价的行规,广告主定好自己的支出预算,定向定条发送给目标客户。
精确性:蓝牙广告的最大特性是直达接收者手机上,“一对一”传递信息,强制性阅读,100%阅读率!
细众性:蓝牙广告直接影响最具消费力的一族,且同一产品可根据不同的细众对象轻松传递不同的广告信息,以求最大程度锁定最有效的目标消费群。
漫延性:蓝牙广告具有极强的漫延性,接收者可将信息随身保存,随时咨询广告主,需要时可反复阅读,并可随时发送给感兴趣的朋友。
灵活性:蓝牙广告发布时间极具灵活性,广告主可根据产品特点弹性选择广告投放时间,甚至具体到某个时间段内发布。
互动性:信息接收者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回复信息源,及时方便地参考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其明快的互动性使得蓝牙广告具有越来越强的娱乐性。
5、什么是新媒体?有哪些特点 ?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新媒体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广告在新媒体中的运用
新媒体的广告投放是专指在新媒体上所进行的广告投放,广告主在新媒体进行广告投放比例一般20%左右。
新媒体广告投放的表现形式
户外新媒体:目前在户外的新媒体广告投放包括户外视频,户外投影,户外触摸等,这些户外新媒体都包含一些户外互动因素,以此来达到吸引人气,提升媒体价值的目的。
移动新媒体:以移动电视,车载电视,地铁电视等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移动电视节目的包装设计,来增加受众黏性,便于广告投放。
手机新媒体:手机媒体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平台,它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未来的两到三年内,3G手机逐渐普及,手机媒体将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
蓝牙广告在新媒体广告投放中的特点
手机是持在手中的交际圈、是手中的灵动伴侣、是移动的生活艺术,是不可离身之物。2007年,手机媒体将很可能异军突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蓝牙广告(BlueAiring)。
定向性:蓝牙广告打破传统广告媒体定价的行规,广告主定好自己的支出预算,定向定条发送给目标客户。
精确性:蓝牙广告的最大特性是直达接收者手机上,“一对一”传递信息,强制性阅读,100%阅读率!
细众性:蓝牙广告直接影响最具消费力的一族,且同一产品可根据不同的细众对象轻松传递不同的广告信息,以求最大程度锁定最有效的目标消费群。
漫延性:蓝牙广告具有极强的漫延性,接收者可将信息随身保存,随时咨询广告主,需要时可反复阅读,并可随时发送给感兴趣的朋友。
灵活性:蓝牙广告发布时间极具灵活性,广告主可根据产品特点弹性选择广告投放时间,甚至具体到某个时间段内发布。
互动性:信息接收者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回复信息源,及时方便地参考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其明快的互动性使得蓝牙广告具有越来越强的娱乐性。
6、新华社是如何报道新闻的
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 想要成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公民记者”?拿出手机,下载“我报道”客户端,发送图片、视频或文字——就这么简单。
报料、解读、评论,在信息获取日趋平等的社交网络时代,新华通讯社通过“我报道”来听“你”的声音。“你”——可以是任何人。
新华社不再仅仅依赖“记者-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通过“我报道”鼓励“公民记者”从新闻现场报料,同时发挥新华社专业采编能力和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集成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实时推送真实、客观、有价值的资讯。
有82年历史的新华社已从报纸、电视、网页上扩张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显示屏上。“我报道”邀请“你”——每一个“公民记者”积极参与。
“我报道”客户端分四个栏目:我来报料、我在现场、我来解读、我的观点,将“草根声音”融入专业传播,第一时间呈现中国的政治进程、经济发展、社会热点,原汁原味地展示思想碰撞和意见交锋,捕捉新闻背后有趣的细节,让“我”随时随地“看中国、知中国、报中国”。
“公民记者”还有机会通过“我报道”来“指挥”新华社。“我报道”已向所有终端用户开放点题定制服务,实时反馈的用户个性化需求将成为调遣新华社驻在全国和世界各地记者的重要“指挥棒”。
腾11讯高级副总裁张小龙说:“‘我报道’突出用户参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新闻报道的生产者,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互动是新媒体传播的优势所在。”
7、什么是新媒体 有那些特点 广告在新媒体中有什么运用的例子吗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新媒体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广告在新媒体中的运用
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新媒体的广告投放是专指在新媒体上所进行的广告投放,广告主在新媒体进行广告投放比例一般在20%左右。
新媒体广告投放的表现形式
户外新媒体:目前在户外的新媒体广告投放包括户外视频,户外投影,户外触摸等,这些户外新媒体都包含一些户外互动因素,以此来达到吸引人气,提升媒体价值的目的。
移动新媒体:以移动电视,车载电视,地铁电视等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移动电视节目的包装设计,来增加受众黏性,便于广告投放。
手机新媒体:手机媒体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快捷、最为方便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平台,它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巨大。未来的两到三年内,3G手机逐渐普及,手机媒体将成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
蓝牙广告在新媒体广告投放中的特点
手机是持在手中的交际圈、是手中的灵动伴侣、是移动的生活艺术,是不可离身之物。2007年,手机媒体将很可能异军突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蓝牙广告(BlueAiring)。
定向性:蓝牙广告打破传统广告媒体定价的行规,广告主定好自己的支出预算,定向定条发送给目标客户。
精确性:蓝牙广告的最大特性是直达接收者手机上,“一对一”传递信息,强制性阅读,100%阅读率!
细众性:蓝牙广告直接影响最具消费力的一族,且同一产品可根据不同的细众对象轻松传递不同的广告信息,以求最大程度锁定最有效的目标消费群。
漫延性:蓝牙广告具有极强的漫延性,接收者可将信息随身保存,随时咨询广告主,需要时可反复阅读,并可随时发送给感兴趣的朋友。
灵活性:蓝牙广告发布时间极具灵活性,广告主可根据产品特点弹性选择广告投放时间,甚至具体到某个时间段内发布。
互动性:信息接收者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回复信息源,及时方便地参考信息的反馈和再创造,其明快的互动性使得蓝牙广告具有越来越强的娱乐性。
8、如何运用新媒体创新传统媒体的报道?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发起一个名为"昨天你读报纸了吗"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超过了45岁,30岁以下的报纸读者不到10%,而50%以上的读者超过了65岁。
传统媒介受众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早在2004年,一项针对北京市场进行的调查显示,北京综合性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41岁,报纸读者老龄化趋势开始加速。但皮尤这次调查的另一层含义——报纸读者年龄结构不合理,可能比老龄化的问题更突出。在层出不穷的新媒体面前,如何赢得年轻读者,是关系传统媒介生死存亡的问题。
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
,打通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也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利用网络,既可以延续传统媒体的风格和品牌,又可以吸引青年读者的注意,实现新闻内容的多次传播。因此,围绕着互联网进行创新、融合、转型,成为很多传统媒体高举的大旗。
在过去,报纸就是报纸,电视就是电视,很少听说有报纸转型做电视这种事情。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媒介的界限。今天,无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口碑高低,传统媒体纷纷进行媒介融合的实践,从开网站开始,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基本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没落下,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居功至伟。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换句话说,媒介本身就是信息的一部分。电视之所以区别于报纸,在于其并非将报纸上的内容转述一遍,更不是简单地将文字音像化、视频化,而是通过它独特的制作和表现形式,创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将报纸所代表思考型的精英传播拓展到普及型娱乐型的大众传播。反观今天正在积极进军新媒体的传统媒体,更多是看重了互联网这一介质,更在意信息渠道的拓展,更注重内容形式的创新,而常常忽略了新媒体背后隐藏的一些重要变化。
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不是简单的长话短说、老话新说,把新闻转换成音视频或浓缩成140字,而是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创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利用新的思维拓展新闻写作的内涵和外延;是通过新媒体跳出自己的媒介限制,吸引更多的读者,创造更大的价值。更进一步说,媒介融合是为了生产更多严谨、客观、丰富的新闻产品,引领社会主流价值和判断,而不是追随互联网消解新闻,娱乐社会热点。
如何运用新媒体创新传统媒体的报道?去年《纽约时报》在媒体界引起不小影响的特稿《雪崩》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这组报道16位滑雪者在美国卡斯卡德山遭遇雪崩惨剧的特稿,并非简单将文字、图片、视频拼凑在一起的"报网融合",而是充分融汇了文字、图片、视频、动漫和交互式图形等新媒体形式,通过流畅的连接和叙事,将事故发生的背景、过程、后续处理及每个当事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传统的报纸还出了5叠报道,并很快推出了以文字为主的"电子书",之后在周末版《纽约时报》还推出了特别报道。这组报道既创新了新闻报道的形式,用现代化的技术引起了年轻读者的关注,也为报纸赢得了声誉和读者,成为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强化报道的范例。
新媒体之新,不仅是内容之新、形式之新,更是观念之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不仅是把报纸的内容搬到网络、平板电脑和手机上,而是应聚合多种信息元素、综合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介技术的平台搭建,向受众提供最现场化、最易理解、最易获取的新媒体化产品。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媒体要吸引更多年轻读者,在媒介融合之外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吕 洪)
9、什么是视角新闻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可能汇集了众多过人之处,如题材重大、与百姓贴近、画面表现有张力、整体结构布局精巧、善于捕捉细节等等,其实在这表象之下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新闻视角,新闻视角左右着各要素的组合,也从根本上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
新闻视角的转变是社会变革的风向标
与“新闻角度”不同,“新闻视角”更强调观察事物时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选择时的价值取向,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新闻媒体慢慢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变,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传播者在主体意识中强化了“受众视角”,新闻视角呈现出贴近性和多样性。
新闻视角的创新
1.民生、民意、民情成为报道的关注点——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
传媒业有“注意力经济”之说,内核即吸引读者眼球,媒体从受众需要出发选择新闻,由此,民生、民意、民情成为报道的重点。2000年左右,一批民生新闻栏目应运而生,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南京零距离》、《元元说话》等。徐州电视台2000年也推出了一档民生新闻《今晚播报》,一经推出,收视率迅速上升,最高时飙升至23%。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灵活的表现手法也被运用到栏目中,现场报道、热点追踪、新闻评论等等,这种贴近平常百姓的新闻报道方式广受欢迎。
2.大量新闻策划的出现
随着新闻视角的“走低”,配合式、被动式报道方式被主动式、整体化报道方式所取代,徐州电视台在2006年徐州市第十届党代会召开之前,策划了一档大型新闻行动“放眼彭城新跨越”,联合六县一区,邀请当地领导、专家、企业家、普通百姓担任嘉宾,现场展开互动交流,畅谈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中间还穿插一些反映当地发展成就或者亮点的新闻片,集中展示各地近年来的辉煌成就、激发争先进位的豪情,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3.大量舆论监督的出现
我国媒体过去一直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报道原则,对负面新闻的报道不多。2003年,几起比较有影响的舆论监督事件密集出现,掀起了舆论监督的高潮。特别是近几年,新闻报道更着重于监督政府执政,提倡社会公平公正。舆论监督的独特视角,已逐渐成为大多数媒体新闻视角的选择。
新闻视角创新的途径
1.通过思维创新实现视角创新
视角创新必须借助思维的创新,思维创新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帮助人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寻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记者发现新闻的有效途径,能发挥新闻采访的主体意识和独创意识。逆向思维则是抛开习惯的思路和视角,从新的视角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发现新闻,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能吗”,逆向思维需要记者有广博的知识、独到深邃的眼光和一定的勇气。
2.通过新媒体搭建创新平台
如今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如何借助新媒体搭建创新平台,成为传统媒体新闻视角创新的方式和途径。在每年两会前,徐州广播电视台的门户网站淮海网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开通“聚焦两会”网络专版,设立互动专区,征求网友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徐州新闻》也开设子栏目,关注这些“最草根”的意见,形成呼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去年徐州广播电视台又开发了手机电视CMMB,计划两年内打造出1~2档徐州地区品牌化的网络节目,为媒体发展拓宽思路,更为新闻宣传打开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