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奖金额是多少?
500000
2、作为新媒体专业学生怎样获得中国新闻奖?
作为新媒体专业学生想要获得中国新闻奖。第一是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第二一定要去实践,第三,一定要有自己的关注点,而且走进民生,有话题,有文笔。
3、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有哪些?
1、中国新闻奖,创办于1990年,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2、范长江新闻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举办,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记者的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3、韬奋新闻奖,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记协和中国韬奋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奖励我国新闻编辑及通联、校对、资料等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总标准: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三贴近"要求,社会效果好。
2.内容真实,新闻性强,时效性强,主题鲜明,富于创新,语言文字生动,制作精良,感染力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倡导短新闻,在同等条件下,短小精炼的作品优先。
4、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如何评?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申报条件
第十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高级记者、高级编辑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主任记者、主任编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三)记者、编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记者、
助理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记者、助理编
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四)助理记者、助理编辑
参加工作后,获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五)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记者、编辑资格。
2、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
第十一条 外语(古汉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或省统一组织的古汉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 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二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条件
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广博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明显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在全省新闻界有较高知名度。
2、主持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8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4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2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下同)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或时长不少于20秒,下同),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3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下同)。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500字,下同)。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第十三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二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
2、获长江韬奋奖(正式奖);或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1项和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重大创新成果,在省内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2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6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3篇)。
第十四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条件
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
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较丰富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新闻专业的某一方面有研究和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在省内新闻界有一定知名度。
2、主持过3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3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较丰富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3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1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1篇,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工作的,每年不少于20篇。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2、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l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
2、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
第十五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四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较大创新成果,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第十六条 记者、编辑条件
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较系统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新闻采编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采编各种体裁的新闻稿件。
2、参与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报道或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的策划,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发的稿件不少于200篇,或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1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5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00篇)。
(二)业绩条件
获省级好新闻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1篇。
第十七条 记者、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
九条和第十六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或获省级好新闻一
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
2、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创新成果,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并经市级以上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在县级新闻单位工作的不少于2篇)。
第十八条 助理记者、助理编辑条件
申报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能力业绩条件
系统学习过新闻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掌握
采访、编辑等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并取得一定的
工作业绩。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市级以上正式出版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有一定见解
的新闻专业论文或采编札记。
5、什么样的作品能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面对每天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什么是主流媒体应该追求的新闻价值?如何准确判断新近发生的事件是否为“大事”?好的新闻评论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报道能够感人肺腑?舆论监督类报道如何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今天,我们请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江苏省记协主席周世康,结合获奖作品案例,跟您聊一聊什么样的新闻作品能在评选中脱颖而出。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设立的全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代表的是新闻媒体的最高业务水准,评选的是深度新闻、严肃新闻、精品新闻。在媒体融合发展、自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主流媒体新闻人要追求有速度的深度报道,可读可看可听、情理交融的严肃报道,逼真再现新闻事实的精品报道。
报道当下,报道前沿,报道能预见新趋势的事实
有远见的新闻是社会之需,也是媒体的立身之基。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要重视的是孕育未来趋势、代表时代走向的新闻事件,更多地担当起瞭望者的责任。
本届获得一等奖的浙江电视台电视评论《“电商”与“店商”谁能争锋?》就是这类报道的代表。
2014年,杭州四家大型实体百货接连倒闭,与此同时,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却风生水起。“电商”与“店商”何以争锋?争锋的实质是什么?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它给当下的启示又是什么?记者带着这些疑问和思考深入万达等大型实体百货与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商企业进行采访,并利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召开的契机,采访到了国内外众多互联网大咖,同时还深入企业、市场、农村,探寻电商为浙江经济带来的深刻变化。评论最后的结论是,互联网经济发展是未来大方向,“电商”“店商”一面争锋,一面将走向融合。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该报道思想敏锐,立论正确。今年9月份媒体报道了万达与苏宁云商的合作,苏宁云商进入万达广场,线上与线下联成一体、共同打拼。这说明浙江台的评论对趋势揭示得准确。
全面客观,选材典型精准,表达力求创新
对于可预见的重大新闻,媒体可以提前策划,组织报道。但面对那些不可能预测到的突发事件,如何准确把握新闻价值、增强报道的影响力?
这次获一等奖的新华社《“呼格案再审”系列报道》能给人启发。从2005年起,新华社记者就关注并追踪该案的进展。2014年,在得知内蒙古法院将启动重审时,新华社就将其作为重大新闻事件对待。因为,启动重审的时间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不久,对该案的重审是在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大背景下进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该案重审是错案必纠、正义必到、法治必胜的典型样本,对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呼格案是社会长期关注的案件,公众关切,舆情聚焦,已在历史上留下了印痕。重审启动,媒体有责任呈现完整的新闻记录。
这组报道有三大特点。一是时效快。新华社记者较早掌握了再审信息,提前对新闻当事人进行了采访,并做了充分的外围采访,待到法院宣布重审信息时,记者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报道。二是重要内容独家呈现,具有权威性。记者采访了多名与此案相关联的业内人士,并且捕捉到了多个独家的现场画面。尤其是对多个不实信息进行了及时辟谣,给社会印象深刻,体现了新华社权威发布作用。三是采访扎实,细节感人。这组稿件描述的现场情景交融,场面、人物细节刻画生动,同时追根溯源,梳理再审难点和昭雪因素,笔触细腻、震撼人心,富有人文情怀。
以报道引领社会、警醒社会、影响社会为价值追求
这次湖南电视台系列报道《绝对忠诚》高票获得一等奖。报道讲述了28位人民科学家“现代版”精忠报国的感人故事。报道组在确定人物选题时,提出了三条标准:一要是常年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奉献的人,二要是承担着国家重要使命的人,三要是很少为人知晓的人。按照这三条标准最终确定的报道主人公是:坚守沙漠、冰山、海洋、田野和森林的生态守护神,坚守边远基地的航天、能源、太空的军事专家,因为他们像“钉子”一样钉在祖国的海角天涯,像“赤子”一样信仰着科学救国。《绝对忠诚》感动了亿万观众和网友,节目视频在网络社区阅读量超过3亿人次。人民日报连发四篇评论员文章为“人民科学家”点赞。这组报道告诉我们:这些在攸关国家前途命运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国之栋梁,是社会标杆式的新闻人物,他们的理念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媒体必须关注并且浓墨重彩地突出报道。
评论是媒体的灵魂。新闻评论不能仅是表态、宣示,要有直抵本质的能力,对话公众的能力,凝聚共识的能力和引领舆论的能力。这次有篇观点新锐的好评论,是黑龙江电台的《“藏粮于土”箭在弦上》,获一等奖。2014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但评论尖锐指出,在增长背后,各地耕地总面积、高质量耕地和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中国农业远未摆脱粗放式生产模式,高增产背后是资源的高消耗。评论通过粮食产量增与优质土地减的强烈反差,指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正遭受严重威胁,呼吁国家尽快调整战略,由“囤粮于仓”转型为“藏粮于土”。整篇评论分析透彻,论证有力,立意深远,使人警醒。
以情感为基调,做出温暖的、闪耀人性光辉的报道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北京电视台专题《无影灯下的生死博弈》,真实记录了发生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里的故事。报道既感人至深又立意深远:揭示了宝贵的生命十分脆弱,刻画了医务工作者珍视生命、救死扶伤的精神以及医学的困境。更深一层的是,以往的医疗报道通常关注病人如何获救,但这个节目却罕见地报道了病人去世后的感人故事。这一报道从中央到群众反映都很好,被评为一等奖。
这个栏目制作团队里有5名“妈妈”记者,孩子都不满一岁。这些妈妈们跟随整个团队在医院24小时蹲点,整整一个月,拍摄总素材时长高达3000分钟,编辑比高达100:1。在做这期节目时,记者真正做到与患者家属生命相连,不眠不休地在手术室门口陪伴家属渡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48小时,蠃得了患者和医生的高度信任,因此才有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报道。
有锋芒,剑指危害社会的恶行,批评影响发展的歪风
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电视专题《食品工厂的“黑洞”》,揭露了上海福喜公司长期使用过期原料制作食品。节目播出后,上海食药监、公安等部门立即成立联合专案组,在全国范围内彻查有关问题食品的流向。今年4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表决通过,全国人大法工委此前表示,福喜事件对《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很有启发。一个舆论监督类节目为什么获得这么好的社会效果?其中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选题。食品安全始终是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安全监管是中国政府近几年着力推进的改革领域,《食品工厂的“黑洞”》正击中群众与政府共同的聚焦点。二是专题调查缜密,叙述客观。在调查过程中,记者严格遵守了新闻界公认的隐蔽式采访规范,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忠实记录下观察到的事物,没有进行诱导式的采访。报道叙述语言平实,客观公正,所列举的新闻事实都有相关证据进行交叉验证,用事实说话,没有刻意渲染。
这类内容的好作品还有不少,如武汉广播电视台的《电视问政?问作风》,内蒙古电视台的《住在涵洞为讨薪》,江西日报的《项目审批“长征”698天 泰豪动漫变“动慢”》等,都是值得一看一读的佳作
6、特朗普自评2017"假新闻奖",哪些媒体上榜了?
1月18日报道 新媒称,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晚在推特上公布了他评选的“假新闻”奖,《纽约时报回》名列榜答首,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获奖”次数最多。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18日报道,特朗普此前称,他将此奖项颁给“最腐败、最具偏见的主流媒体”。
报道称,“假新闻奖”获奖者全名单被公布在一个共和党网站上。组委会公布的“获奖宣言”称:“2017年,我们见到了无数偏见、不公正的媒体报道,甚至是‘假新闻’。研究表明,超过90%的对总统特朗普的报道都是负面的。”
《纽约时报》记者克鲁格曼声称,在特朗普获得历史性胜利之后,美国经济将永远不会复苏。美国广播公司(ABC)记者罗斯的错误报道致使美国股市一夜间大跌。罗斯报道称,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间下令让国家安全顾问弗林与俄罗斯官员接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错误报道称,前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会对特朗普的说法提出异议,特朗普被告知自己没有受到调查。
7、请问新闻界有什么奖 ?最高奖是什么?
美国(或者说是全球)的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是普利策奖。
在国内的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百佳新闻工作者奖,
都属于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8、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有哪些
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由中国记者协会主办)1.中国新闻奖(全国综合性的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2.范长江新闻奖(优秀中青年记者奖,三年一次)3.韬奋新闻奖(优秀编辑奖,二年一次)4.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主办单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