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怒江州泸水县发生3.4级地震是真的吗?
据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8月16日02时01分在云南怒江州泸水县(北纬25.82度,东经98.84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发生地震怎么办: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2、怒江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Let me tell you!! 六库是个好地方有大山,有江水,到处都是游泳池,天气热,江堤走,包你心旷又神怡,姑娘美,小伙帅,到处都是绿化带,如果想要醉一醉,啤酒一件也不贵,花短裤,凉拖鞋,街边到处有小吃,怪味鱼,铁板烧,开心洋芋最好吃,来到怒江到六库,走过路过别错过
3、怒江州移动网上营业厅
可以查啊!你出现的是什么情况?登不进去?你用IE浏览器看看!
4、这个是什么动物?地点云南省怒江州。 有人说是浣熊,但是浣熊尾巴有一圈一圈白色的花纹但是这个没有
楼主所问的就是果子狸,我教你怎么鉴别这几个长得像的动物:
猪獾 狗獾的尾巴很短 身子胖 长得憨 耳朵白 另外猪獾鼻子像猪鼻子
(狗獾)
(猪獾)
鼬獾(白面狸)和果子狸的差别主要在于鼬獾个子小 毛长尾短,而果子狸个子大 毛短尾长
最重要的在于鼬獾额头上的白线是间断的,而果子狸是连续的
(鼬獾)
(果子狸)
还有另外两种动物有些类似,浣熊的黑眼圈和尾巴很明显了吧?最重要的其实是爪子,它是五个爪子的,和人很像。而爪子和狗爪子一样的家伙,虽然脸像浣熊,但是是犬科的,尾巴很短很大无花纹,脸上也相对土灰点,叫做貉,又称为狸猫。
(浣熊)
(貉或者狸猫)
纯原创手打,楼主给点辛苦费吧~
5、怒江在哪?有什么特点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怒江州境内,拥有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湖泊遍布,比较著名的有泸水县高黎贡山的听命湖等。这些高山湖清澈幽静,是由长年冰蚀形成的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湖两岸原始森林密布,珍禽异兽繁多,古木参天,松萝满树,幽中显古,蔚为壮观。
地理位置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土地面积147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569公顷。有林地968亩。其它林业用地597亩,牧地598万亩。本州农、林、牧三大土地资源统计1859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4.3%。水域面积152890亩,占土地面积的0.7%,沙滩面积2070亩,占土地面积的0.01%。
自然气候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中段,自西向东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山脉呈北南走向的褶皱山系和独龙江、怒江、澜沧江三条由北向南大江深切谷相间排列,贯穿全境,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峡谷之一。州境内天气变化大,气候各异。全州气候具有云南年温差小、日温大干、四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显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同时因受地貌和纬度差异的影响,具有北部冷,中部温暖,南部热;高山寒冷,半山温暖,江边炎热;部分地区雨季开始特别早,干季短暂,温季持续时间长,无春早,立体气候显箸的独特气候特征。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内海拔最低为怒江河谷,海拔738米,最高海拔是贡山县境内的嘎娃嘎普,海拔5128米,显著的海拔高差和复杂的地域环境影响热量条件的再分配,各地温度有差异。一般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区,气温最高,热量丰富,每年平均气温16.8°C~20.1°C,最热月气温21.7°C~24.7°C,最冷月气温11.1°C~13.6°C,年极端最低气温-28°C~3.7°C,大于或等于10°C,积温5530°C~5019°C;海拔1800~2300米的中高山区,年平均气温15.1°C~11.1°C,最热月气温19.3°C~17.8°C,最冷气温9.1°C~3.2°C,极端最低气温-2.8°C~10.2°C,大于或等于10°C积温5019°C~3223°C;海拔2300米以上高山区,年在平均温度11.0°C以上,最热气温17.8°以上,最低气温31°C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0.2°C以下,大于或等于10°C,积温3223°C以下,为气温最低,热量最差的地区。
资源
麝:又称为麝獐、香獐,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珍贵的野生动物。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体呈棕色,背部较深;有的呈灰褐色,有的略琏不甚明显的土黄色条纹和斑点。雄麝脐香腺襄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为麝香,是一种十分名贵的药材,也是极名贵的香料。云南省麝香的产量居全国第4位,怒江地区居云南省之首。
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因其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那么,盛产于怒江贡山县的大理石,不妨将它称为贡山大理石吧。贡山大理石及其工艺品已在云南春城、首都北京和国际展销会上初显风采。它那坚硬细腻、光秀美的特点,深受人们的赞美。
黑熊:当地人又称它为“大黑狗”,是怒江深山密林里的“主人”。据药书记载,黑熊的苦胆,是一种稀有的中药材。具有止痛、镇静、祛痰、消炎、解毒等功效,对于肠胃病、胆结石、黄疸及小儿高热、惊风、肠道寄生虫等病症均有较显著的疗效。
旅游景区
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怒江在西藏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西藏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云南省泸水县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江面海拔在800米以下。
怒江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全长316千米,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据掌握的资料,这是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及美国西南部长约460多千米、深达1830米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世界第三大峡谷。
怒江州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湖泊遍布,比较著名的有泸水县高黎贡山的听命湖;福贡县碧罗雪山的干地依比湖、恩热依比湖、瓦着低湖等。这些高山湖清澈幽静,是由长年冰蚀形成的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湖两岸原始森林密布,珍禽异兽繁多,古木参天,松萝满树,幽中显古,蔚为壮观。
怒江素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立体气候产生的主体植被、珍稀动植物、名花异卉、稀世药材成片成林,树蕨、秃杉、落叶松、杜鹃、兰花、珙桐(鸽子花)点缀着峡谷胜景的自然美。独特的民族风情:雪山林海、急流飞瀑、岩峰峡谷、汩汩温泉、座座溶洞、高山湖泊,配之以傈僳族传统的对歌,澡塘会、刀杆节,充满神州色彩的怒族鲜花节和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的独龙族剽牛祭天活动以及各民族的婚姻习俗、衣食住行、丧葬礼仪、祭祀活动、图腾崇拜等等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情趣。
怒江第一湾
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为怒江第一湾。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气势磅礴,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每到农闲季节或节假日,人们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坎桶村堪称峡谷桃源。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云南省西北部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与缅甸毗邻,北接西藏,东南和省内的迪庆、丽江、大理、保山相连;国境线长达449.67公里。总面积 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8万人 怒江两岸的山岭多在3000米以上,山高谷深,水流声如怒吼,故名怒江。两岸有许多飞瀑流泉,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色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首府设在六库,共辖泸水、碧江、福贡、兰坪和贡山5县。人口45.4万人,有傈僳、白、怒、普米、独龙等少数民族。怒江和独龙江在境内高山峡谷中流过,为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的主要地段,高差多达4740多米,长达621公里。两岸有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群峰雄峙,横亘千里,其间的怒江奔腾咆哮,沿江多急流、险滩、峡谷、溪流、瀑布、翠竹绿林,云雾拥山,景色壮丽,有“东方大峡谷”之美誉。 在贡山还发现了古老的岩画,怒江及其支流独龙江上,还保留有溜索、藤桥、铁索桥等各式桥梁,宛如一座活的桥梁博物馆。
贡当神山
位于丙中洛坝子南面,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一。贡当,意为白色的狮子,因山形酷似狮子,岩石全是乳白色的羊脂玉大理石,故名。可坐车上山观景,山上山花烂漫,风景优美,可观看象屏风、仙女峰、仙人洞,还可一览无余地观看丙中洛坝子和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
嘎瓦嘎普峰
意为高大的雪山,又称作楚鹿腊卡峰,位于丙中洛坝子西南,海拔5128米,是高黎贡山山脉海拔最高的山峰。该山终年积雪,有长约3公里的现代悬冰川,冰舌前缘下伸到海拔4000米处。居住在山峰两边的独龙族和怒族均将此山视为自己始祖的发祥地而顶礼膜拜,藏族群众将其列为丙中洛十大神山之首。在丙中洛,这座高傲的雪山只有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看到。此次旅游,我运气不佳,恰遇丙中洛阴雨连绵,恨不能亲眼目睹此峰真容。
深谷中的人家普化寺
又名飞来寺,位于丙中洛坝子中间,该寺首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为西藏松娄(又译作松塔)喇嘛所建,取名飞来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兰雀治格通过民间募捐集资,进行扩建,取名普化寺。重丁教堂——位于丙中洛坝子东面的重丁村(又译作甲生村),为天主教堂,始建于1905年。
石门关
又名纳依强,意为神仙也难通过的关口。位于丙中洛坝子的北端,因怒江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地势险要,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是怒江通往西藏的北大门。
那恰洛峡
位于丙中洛乡北部的秋那桶村,是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转换地貌地带,地形独特,风光优美,是怒江峡谷中最大最美的峡谷,全长65公里,由此峡谷北上可抵西藏。
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给“好评”
6、怒江州普通话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是一年两次,全国统一的,就按这个,没安排表,具体安排看当地政策。上半年是约3月报名,约5月考试。下半年是约9月报名,约12月考试。流程:一是 到当地语言培训机构报名,参加统一时间的报名, 二是 到当地省语委工作组报名,(省语委报名,部分省市语委是: 当天报名当天考试,当天拿证 ) 考试内容:
试卷包括五个部分:
1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排除轻声、儿化音节)
目的: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要求:100个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酌量增加1-2次;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1-2次。字音声母或韵母相同的要隔开排列。不使相邻的音节出现双声或叠韵的情况。
评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10%,即10分。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1分。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0.05分。一个字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限时:3分钟。超时扣分(3-4分钟扣0.5分,4分钟以上扣0.8分)。
读音有缺陷只在1读单音节字词和2读双音节词语两项记评。读音有缺陷在1项内主要是指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准确,但还不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读成另一类声母,比如舌面前音j、q、x读得太接近z、c、s;或者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的正确发音部位用较接近的部位代替,比如把舌面前音j、q、x读成舌叶音;或者读翘舌音声母时舌尖接触或接近上腭的位置过于靠后或靠前,但还没有完全错读为舌尖前音等;韵母读音的缺陷多表现为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语感差;或者开口呼的韵母开口度明显不够,听感性质明显不符;或者复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声调调形、调势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特别是四声的相对高点或低点明显不一致的,判为声调读音缺陷;这类缺陷一般是成系统的,每个声调按5个单音错误扣分。1和2两项里都有同样问题的,两项分别都扣分。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
目的:除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察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要求:50个双音节可视为100个单音节,声母、韵母的出现次数大体与单音节字词相同。此外,上声和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2次,上声和其他声调相连不少于4次;轻声不少于3次;儿化韵不少于4次(arurierüer),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项的集中出现。
评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20%,即20分。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2分。读音有明显缺陷每次扣0.1分。
限时:3分钟。超时扣分(3-4分钟扣1分,4分钟以上扣1.6分)。
读音有缺陷所指的除跟1项内所述相同的以外,儿化韵读音明显不合要求的应列入。
1和2两项测试,其中有一项或两项分别失分在10%的,即1题失分1分,或2题失分2分即判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不能进入一级。
应试人有较为明显的语音缺陷的,即使总分达到一级甲等也要降等,评定为一级乙等。
3.朗读从《测试大纲》第五部分朗读材料(1-50号)中任选。
目的:考察应试人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重点考察语音、连读音变(上声、“一”、“不”),语调(语气)等项目。
计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30%。即30分。对每篇材料的前400字(不包括标点)做累积计算,每次语音错误扣0.1分,漏读一个字扣0.1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一次性扣分(问题突出扣3分;比较明显,扣2分;略有反映,扣1.5分。停顿、断句不当每次扣1分;语速过快或过慢一次性扣2分。
限时:4分钟。超过4分30秒以上扣1分。
说明:朗读材料(1-50)各篇的字数略有出入,为了做到评分标准一致,测试中对应试人选读材料的前400个字(每篇400字之后均有标志)的失误做累积计算;但语调、语速的考察应贯穿全篇。从测试的要求来看,应把提供应试人做练习的50篇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应试前通过练习全面掌握。
4.判断测试
目的:重点考察应试人员全面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题目编制和计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10%,即10分。
判断(一):根据《测试大纲》第三部分,选列十组普通话和方言说法不同的词语(每组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说法),由应试人判断那种说法是普通话的词语。错一组扣0.25分。对外籍人员的测试可以省去这个部分,判断(三)的计分加倍。
判断(二):根据《测试大纲》第四部分抽选5个量词,同时列出可以与之搭配的10个名词,由应试人现场组合,考察应试人掌握量词的情况。搭配错误的每次扣0.5分。
判断(三):根据《测试大纲》第四部分,编制5组普通话和方言在语序或表达方式上不一致的短语或短句(每组至少有两种形式),由应试人判定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的形式。判断失误每次扣0.5分。
在口头回答时,属于答案部分的词语读音有错误时,每次扣0.1分;如回答错误已扣分就不再扣语音失误分。
限时:3分钟。超时扣0.5分
5.说话
目的:考察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以单向说话为主,必要时辅以主试人和应试人的双向对话。单向对话:应试人根据抽签确定的话题,说4分钟(不得少于3分钟,说满4分钟主试人应请应试人停止)。
评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30%,即30分。其中包括:
(1)语音面貌占20%,即20分。其中档次为:
一档20分语音标准
二档18分语音失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不明显;
三档16分语音失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方音不明显,但语音失误大致在10次-15次之间;
四档14分语音失误在10次-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
五档10分语音失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
六档8分语音失误多,方音重。
语音面貌确定为二档(或二档以下)即使总积分在96以上,也不能入一级甲等;语音面貌确定为五档的,即使总积分在87分以上,也不能入二级甲等;有以上情况的,都应在等内降等评定。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占5%。计分档次为:
一档5分词汇、语法合乎规范;
二档4分偶有词汇或语法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三档3分词汇、语法屡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3)自然流畅程度占5%,即5分。计分档次为:
一档5分自然流畅;
二档4分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类似背稿子的表现);
三档3分语速不当,话语不连贯;说话时间不足,必须主试人用双向谈话加以弥补。试行阶段采用以上评分办法,随着情况的变化应适当增加说话评分的比例。
7、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怒江州分公司怎么样?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怒江州分公司是1989-06-23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六库镇桥东南巷1号。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怒江州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33300219300032P,企业法人王志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怒江州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承保人民币和外币的各种财产保险业务,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业务;承保人民币和外币的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办理各种法定财产保险业务;上述保险的再保险业务;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及有关机构建立代理关系和业务往来关系,代理外国保险机构办理对损失的鉴定及理赔业务及其委托的有关事宜;经批准参加国际保险活动;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它业务。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怒江州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8、怒江是否应该开发?
有关云南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议,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3年10月,一些“环保”非政府组织(NGO)得知怒江要进行梯级电站开发后,在媒体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活动,导致政府高层在次年2月对怒江开发计划做出暂时搁置的批示。
这一事件被“环保人士”称为中国环保NGO史上“值得浓
墨重彩地写一笔”的案例(1)。
第二个阶段,在今年年初,印度洋海啸在中国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人类是否应该敬畏大自然的争论。以“环保人士”为主的“敬畏派”在争论中援引怒江搁置开发做为例子,引起了以“反伪科学人士”为主的“反敬畏派”对此事的关注。今年4月,一些“反敬畏派”人士为此到怒江考察,之后在云南大学发表演讲,针对“环保人士”在怒江问题上误导公众的一些做法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称之为“伪环保”(2)。演讲记录在网上公布后,再度引发了对怒江是否应该开发水电的争议。
有的“环保人士”将批评者视为“伪科学”、“资本”、“强权”的代表(3),网上更是有不少人指责他们被利益集团收买反对环保云云。这些指责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这些人都是真正的非政府人士,或者是科学家,或者是自由撰稿人、节目主持人,业余长期反对伪科学和关心中国的环保问题,以特立独行、不怕得罪人著称,与水电开发和环保部门都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反伪科学人士”与“环保人士”之间的争论,不是反对环保与要求环保之间的争斗,而是不同的环保理念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表现在,环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还是为了大自然?环保应该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还是诉诸于反科学、迷信?环保必须兼顾到发展,还是反对发展?
怒江之争,正是这种理念冲突的必然结果。
一、“反坝”
“环保人士”在反对怒江开放时,虽然很少自称是反坝人士,但是其论证往往是一般性地反对水电开发、建大坝,提及公众参与、决策、能源、脱贫、移民、腐败等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并非怒江项目所特有,是建任何大坝,甚至其他工程建设都会遇到的,并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我们显然不能因为存在这些一般性的问题而停止一切建设。如果怒江项目在这些方面具体存在什么问题,当然值得提出来讨论、解决,否则的话,只是泛泛而谈,并不具有什么意义。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极端环保主义思潮和反坝运动,受其影响,国内“环保人士”在反对怒江建坝时,也经常发表一些反坝言论,例如“水电不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大坝的寿命只有短短50年(或不超过100年)”、“美国已进入了拆坝时代”等等。一些水利水电专业人士已经对此做了详细的反驳,我在这里仅根据基本事实简单地做个澄清。
近几年来国际上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可再生能源国际大会、世界水资源论坛上,都一再肯定水电做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地位,并强调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学术界的主流意见。所以,“水电不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说法最多只能算是一种非主流的另类意见,不能用以误导公众,更不能做为决策的依据。与火电相比,水电无疑是更为清洁的。与同等规模的火电相比,怒江中下游规划的水电站,每年将节约标煤370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0.63亿吨、二氧化硫88.92万吨、氮氧化物33.6万吨、一氧化碳0.85万吨,少产生粉煤灰约1100万吨,减少了处理这些污染物的大量费用,省却了火电厂所需要的冷却水运行和排放,既可节约水资源,又可避免对水环境造成热污染。
“大坝的寿命只有短短50年(或不超过100年)”的说法是很容易被证伪的,国内有些著名水电站建成运行的时间早就超过了50年(例如1912年建成的云南石龙坝电站,1942年建成的吉林丰满水电站),国外有许多现役水坝的寿命也已超过了百年(例如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旧坝于1902年建成,美国密歇根的波德曼水坝建成于1894年)。最近著名的“环保人士”梁从诫把大坝的寿命延长到了200年(4),这固然可以暂时避免被证伪的尴尬,但是仍然是没有根据的说法。水坝就像一切人工建筑,当然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环保人士”因此认为水电并非永不枯竭的可再生能源,这个推理却不成立。一座水坝报废了,并不等于一条江的水电资源枯竭了,完全可以再在江上建新的水坝继续利用;一条江的水电资源枯竭了,也不等于全世界的水电资源枯竭了。只要地球上还存在着有落差的江河,水电资源就是永不枯竭的。
“美国已进入了拆坝时代”则明显是一个谣言。既然水坝有一定的寿命,那么必然会逐年拆掉一些年代已久、丧失功能的废坝、弃坝,这方面,中国拆掉的比美国的还多。美国也没有停止建大坝,在近五年,完建或在建的大坝有几十座(例如在1999年建成的Seven Oaks大坝,坝高193米,加州在建的Olivenhain大坝,高97米)(5)。
二、“原生态河流”
在反对怒江建坝的各种理由中,“保留一条原生态河流”大概是最著名也是最具号召力的一条。直到最近,8月25日由众多“环保组织”、“环保人士”联署的《提请依法公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公开信中,仍然在声称“这条江是中国最后两条尚未在干流上建坝的生态河流之一”。
在地理学界和生态学界,并无“生态河流”的概念,这一说法,是“环保人士”的发明。如果“生态河流”指的是未在干流上建坝,那么怒江显然不属于“生态河流”,因为在西藏境内,怒江干流上早已建成两座水电站:1990年投产的比如电站(装机容量1.6MW)和1995年投产的查龙电站(装机容量10.8MW),这是怒江上游干流在那曲地区开发中的9座梯级电站中已建成的两座。在缅甸境内,怒江下游(萨尔温江)的干流拟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其中一座(大山电站)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在云南境内,怒江干流尚未建水电站,但支流已建有许多座中小型水电站,包括怒江州境内的44座和保山市境内的51座。
在云南境内怒江流域,历经河谷两岸世代居住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开发、利用(烧荒垦地、砍伐生活用柴等等),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外,近年来实施的“村村通公路”的“民心工程”,也加剧了对当地植被的破坏。当地政府提供的材料说,怒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至2000米之间的植被破坏严重,自然保护区都在2000米以上(规划中的怒江水坝在云南境内的正常蓄水位为1570米)。这符合笔者的观感。在笔者途径的300多公里河段,仅有几百米的一小段由于过于陡峭、人迹罕至而残留了原始森林,其他河段甚至连植被都不多见。这些植被都是次生的灌木丛、草坡或人工种植的用材林。
由于水库淹没的是植被已受到严重破坏的区域,不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生态学研究的结果认为,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对当地陆生植物的多样性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更不会导致当地特有植物、国家或省级保护植物的灭绝。当地环保官员还向我强调,怒江水电开发反而有助于保护怒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例如通过搬迁移民、开发替代产业减轻人口压力,减少对陡坡耕地的需求;通过以电代柴减少对森林的破坏,每年至少保护50万立方米的林业资源。并且将有用于环保的足够资金。怒江流域的贡山县60%以上的土地被划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不能开发,但是国家并未给予补偿,也没有专项拨款,保护经费靠地方自己解决,这对于一年财政收入仅有1千万元、支出却高达8千万元的贫困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当地官员称,只有靠水电开发引进的资金和建成后的税收,才可能为环境保护提供急需的大量资金。
受怒江建坝影响较大的主要可能是水生生物。这可以通过预留过鱼通道、保留一些天然河段,来减少建坝造成的影响。
“怒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反对怒江开发时经常被提及的一条理由。事实上,云南省有关部门在划定“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传区域范围时,已采取“区域划出、高程控制、充分协调”的措施,为“三江并流”区域的开发建设留出了必要的空间。怒江规划也充分考虑到了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仅丙中洛水电站的地下厂房位于遗产地范围的地下山体内,马吉水库的回水在一年之内将有几个月对遗产地的缓冲区产生微度影响(影响面积占遗产地总面积的千分之0.33)。
三、原住民的权益
“环保人士”反对开发云南怒江水电的一大理由,是开发怒江将会改变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破坏文化多样性,因此要求保护那里的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引申而来的,其实并不妥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对应的,应该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主体是有尊严有意识的人,而不是动植物,外人对他人的文化应该尊重,却不应该自以为高人一等,要当他人的保护人,只许自己变,却不准他人也变,自己享受着现代文明、过着舒适的现代化生活,却要求少数民族继续保留其贫困落后的“原生态”,做为博物馆的展品供其研究、欣赏。
怒江流域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03年怒江州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48元,为全国的36%。全州还有22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占农业人口比例的50%以上。年人均收入在560元以下的极端贫困人口有29个村、7万人;年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51个村、13万人。有12.7万群众需异地安置。开发水电不失为怒江人民摆脱贫困的一个可行方案。“环保人士”提出的一个脱贫方案是开发“生态旅游”。事实上,由于交通闭塞,怒江地区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旅游业,而且,如果“生态旅游”真的得到了大规模开发,生态也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另一个替代方案是,把计划用于开发怒江水电的数百亿元投资改做为生态补偿救济金把怒江人民世世代代养起来。这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因为投资者并不是慈善家,不会把投资资金当善款,怒江人民也未必就愿意被永远养着,不能谋求自身的发展。
有一些“环保人士”以怒江地区民意代表自居,似乎怒江地区的民意普遍反对怒江水电开发。这与民意调查结果不符。2004年对400名怒江中游沿江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68.4%的人赞成怒江中下游兴建水电站,7.4%无所谓,13.5%不赞成,另有10.7%未做回答。70.1%的人认为工程的兴建会使家庭收入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增加,62.7%的人认为对提高库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会有有利的影响。另有一位大学生做为“环保志愿者”,在暑期对怒江两岸居民也做了调查,发现大部分人都赞成水电开发,他把这视为怒江居民“愚昧”的表现。2004年5月16日,三名来自怒江的大学生应邀参加北京“环保组织”举办的讨论会,“环保人士”预计他们会反对开发怒江才发出邀请,没想到他们在会上反而支持开发怒江,令“环保人士”感到吃惊甚至失望。怒江僳僳族姑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学生和玲在会上发言说:“我了解的多数怒江人的想法,就是能过上好日子。而移民补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应该说搬迁问题不会遇到太大阻力。”(6)
水库淹没和移民是水利水电工程最主要的生态影响之一,也是“环保人士”用以攻击建坝的一个重要理由。由于怒江地区人口稠密度低,整个工程中要搬迁的移民数量不多,仅涉及到5万移民,单位装机淹没影响人口数(人/万 kW)为23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单位装机淹没耕地数(亩/万 kW)为28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均接近最低水平。有“环保人士”在文章中声称,怒江马吉水库建成后,“贡山县城全部被淹,在怒江河谷特殊的地形条件下,实际上也很难找到迁建县城的新址。”(7) 贡山县城实际上是一个只有一条街道、5千人口的小镇,县城新址也早就找好了,就是上游与西藏交界的丙中洛。贡山县城建国前就在丙中洛,建国后出于交通的考虑,才搬迁到现在的地址。但丙中洛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都比较好,贡山县官员一直想搬回去,苦于没有搬迁资金,想借水电开发之机搬迁回去。
四、其他
最近一些“环保组织”、“环保人士”发起《提请依法公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公开信,吸引了不少名流联署。这封公开信隐瞒不提的是,怒江水电环评报告是不可能“依法公示”的,因为按照水利部和国家保密局在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水利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有关国际河流的研究资料、规划报告都属于国家机密,而怒江正是一条国际河流。我也希望怒江水电环评报告能够破例“违法”公示,这显然有助于澄清公众从“环保人士”那里得来的对这一重大工程的一些误解。只不过,“环保人士”不应该用这种方式让人误以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不能公示的原因是因为里面有需要向公众隐瞒的内容。
必须指出,我虽然对反对怒江建坝的一些说法进行了批评、澄清,这并不意味着我本人支持怒江建坝。对怒江建坝一事,我并无预设立场。有可能有一些反对怒江建坝的很好的理由我还没有见到。对于一项影响重大的工程,应该权衡利弊,听取不同的意见,慎重行事。“环保组织”、“环保人士”本来也可以做为一支督促开发部门慎重行事的监督力量。遗憾的是,他们极端环保主义和反坝的预定立场,不科学、非理性的态度,不严谨、不诚实的作风,却使人难以认真对待其反对意见。
(1)《怒江大坝突然搁置幕后的民间力量》,《经济》2004年5月。
(2)方舟子《直击伪环保反坝人士——2005年4月8日下午在云南大学的演讲》。
(3)廖晓义《敬畏自然,何罪之有》,《新京报》2005年1月24日。
(4)《怒江之争 发展模式的选择之痛》,《中国投资》2005年7月。
(5)林初学《三峡总公司谈三峡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
(6)《怒江大坝工程暂缓背后的民间力量》,《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5月。
(7)范晓《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对话》。
9、怒江的气候
怒江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中段,自西向东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山脉呈北南走向的褶皱山系和独龙江、怒江、澜沧江3条由北向南大江深切谷相间排列,贯穿全境,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山峡谷之一。州境内天气变化大,气候各异。全州气候具有云南年温差小、日温大干、湿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显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同时因受地貌和纬度差异的影响,具有北部冷,中部温暖,南部热;高山寒冷,半山温暖,江边炎热;部分地区雨季开始特别早,干季短暂,温季持续时间长,无春早,立体气候显箸的独特气候特征。 怒江州内海拔最低738米,最高5128米,显著的海拔高差和复杂的地域环境影响热量条件的再分配,各地温度有差异。一般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区,气温最高,热量丰富,每年平均气温16.8°C~20.1°C,最热月气温21.7°C~24.7°C,最冷月气温11.1°C~13.6°C,年极端最低气温-28°C~3.7°C,大于或等于10°C积温5530°C~5019°C;海拔1800~2300米的中高山区,年平均气温15.1°C~11.1°C,最热月气温19.3°C~17.8°C,最冷气温9.1°C~3.2°C,极端最低气温-2.8°C~10.2°C,大于或等于10°C积温5019°C~3223°C;海拔2300米以上高山区,年平均温度11.0°C以上最热气温17.8°以上,最低气温31°C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0.2°C以下,大于或等于10°C积温3223°C以下,为气温最低,热量最差的地区。
10、云南怒江州民族中学今年新生报到是几号?
云南怒江州民族中学今年新生报到8月25日上午9:00报到,召开学生家长会,安排学生宿舍,8月26日至8月31日进行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9月2日(星期一)正式上课。